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死去
《创业家》杂志总编辑兼社长、发行人牛文文那篇传统纸媒必死无疑的长稿,转发率非常高,他觉得纸媒肯定是完了,这个要再说的话就没意义了,只有这样才能想到办法。如果什么人还天天想着纸媒还有救,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牛总认为移动互联网加视频才有一个最大的未来。倒也不是耸人听闻,不论读者还是广告商,都对新媒体期待不已,在如此混乱的时代,还是得有胆子特别大,点子特别多的人占领先机,要不一个不小心,就已经被死掉了,无不道理,但要求我们情感上也马上接受,很难,比如上海的《新闻晚报》在2014年的第一天停刊,我的朋友在朋友圈说,我居然付了一年的订阅费,他们说停就停了,除了埋怨,更多的是不舍。这是衰亡的例子,作为一个小小的艺术媒体,悲情的成分就更多一点,本来受众就少,在纸媒一直被狠狠唱衰的2013年,干什么底气都不足,至少对我的编辑部来说,是这样。《艺术与财富》的策划人朱小钧属于有勇气的,他在写给自己刊物的下一年度的寄语,平心静气,心与物游。他分析,在浮躁的环境中,一本财经杂志的艺术别的有没有意义,最重要的考量,就是它能不能区别于其他同类媒体,诞生超越零碎纷繁信息的观念和价值,大家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信念,并坚持下去。当然他们也企图借助自媒体的传播,顺势而行,仿佛小有成果。混迹了艺术媒体这么多年,我们都知道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喊口号就能成的,但是态度仿佛还有些许决定存亡的资本,风雨欲来就先行放弃,总不是要脸面的人干的事儿,且不论办刊的理念是不是互相认同,但同样打算挣扎着生存下去,坚持得有声有色,活的时候有气质,死相也不难看,这是我认为的艺术纸媒媒体人的自我修行。
延喘希望
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2013年11月号发表题为《为什么大脑偏好纸张》的文章,作者是费里斯·贾布尔。这篇文章介绍,在YouTube网站过去两年里最受热议的一段视频中,一个年仅一岁的小女孩熟练地玩着iPad,在接下来的画面中,她对着纸质杂志又是摁又是戳,以为它们也是屏幕。小女孩的父亲认为,这段视频证明了一个代际的转变。他在视频说明中写道:“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说,杂志现在已经没有用处了,这让人无法理解。”
“数字原住民”指的是从很小就开始接触数字技术的人,伴随他们成长的不仅有纸质书本和杂志,还有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和iPad。据悉,至少从1980年代以来,心理学、计算机工程学以及图书馆和信息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探讨人们在纸张上阅读和在屏幕上阅读有什么不同。1992年以前,大多数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屏幕上阅读文章的速度较慢,能记住的内容较少。然而,随着各种设备的屏幕清晰度日益增强,研究结果开始出现分歧。近来的调查则表明,虽然大多数人仍偏好纸张——尤其是在他们需要较长时间地集中精力阅读时,但随着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技术改进以及电子阅读的越来越普遍,人们的态度也在改变。在美国,电子书销量目前占公众购书总量的15%到20%。
尽管如此,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发表的大多数研究报告均证实了以前的结论:纸张作为阅读媒介仍优于屏幕。实验室试验、民意调查和消费者报告均表明,数字设备让人无法有效地从长篇文字中迅速找到想要读的内容,这也许会微妙地妨碍阅读理解。与纸张相比,屏幕可能还会在我们阅读时消耗更多的脑力资源,致使我们在疲惫状态下更加难以记住所阅读的内容。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和平板电脑时的精神状态仍不如他们面对纸张时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学习。而且,电子阅读器不能再现纸张阅读的某些触觉体验,这让有些人感到不安。
大多数情况下,纸质书具有比屏幕文本更明显的表面状态。一本打开的纸质书呈现给读者两块明确的区域——左页和右页——和总共8个角。读者在专注于一个页面的同时不会对整体文本失去意识。人们甚至可以用一只手感受已经读过的书页厚度,而用另一只手感受还未读的书页的厚度。翻动书页就好比是在路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足迹——有节奏,能一眼看出已经走了多远。所有这些特点不仅让纸质书的文字更容易浏览,而且让人更容易在心中对文本形成一幅连贯的图像。为了弥补这种感知上的不足,许多设计师千方百计地使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阅读体验尽可能地接近纸质阅读。
研究认为,若要专心阅读长篇的纯文本,纸张和墨水或许还是有优势的。
这个“研究认为”和“或许”,让我听得好为难。
艺术纸媒
我身边有个好姑娘,一直在媒体广告界打拼,功夫了得,勤奋吃苦,收入也令人艳羡,嫉妒她是赶上好时候了,在传统媒体的骄傲时期翻滚得如鱼得水,前两天她跟我说,公司开了个会,都要往新媒体转,短时间内,纸媒也许还能存在靠发行挣钱,但广告空间基本就很小了。她也准备与时俱进,找个新旧更替的空挡,生孩子,过日子。她也曾诚恳地告诫我,纸媒,你还是艺术纸媒,你们唯一的结局就是坐以待毙。话说得这么狠,我恨不得犯女人之大忌,用年龄和美貌来攻击她,得以还牙,但真实的现实形式让我忍住了咬牙切齿。
创刊三年来,虽然不甚容易,我还不敢像前文提到的艺术媒体人朱小钧那样才勇兼具地标榜自己由衷地做了哪些得益于艺术圈的功课,以及艺术媒体服务于艺术人持久的决心,但我们的每一步也铿锵踏实,用现在流行的词汇,那也是满怀诚意走到今天的。
我也十分愿意接受艺术纸媒能有突破的各种可能性,例如有些电子创新者并不局限于模仿纸质书,他们把屏幕阅读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上下滚动、左右翻页也许不是阅读《红楼梦》《百年孤独》这种大部头书籍的理想方式,但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创作的有些文章不可能出现在印刷品上面,因为它们将文本与影片混合,包含了录音剪辑,完全依靠上下滚动来制造文字中的影像体验。创新是值得敬佩的,时至今日,艺术纸媒存在的意义或许还真是因为它有艺术的特质,它有引领精神情感世界不可磨灭的功绩,它有容纳图片影像甚至三维四维使艺术品科技化展现的胸怀,才使得艺术媒体的创新和寻找可行的方向是相较于其他类别的纸媒更值得探讨的课堂。
不论是新媒体、自媒体,还是媒体转型的花式概念,袭击于心,数不胜数,至今我也没找到上承的主意来抵抗这些消极的预测和咒语般积极丢盔弃甲的催促,除了卓勤思考,自我鼓励,小心翼翼地实验,大刀阔斧地否定,谁能告诉我在新时代抛弃一切的目的,是为了淘汰而淘汰,是为了传播而淘汰,还是为了越来越片段化的生活和越来越零碎的学术而淘汰。
《创业家》杂志总编辑兼社长、发行人牛文文那篇传统纸媒必死无疑的长稿,转发率非常高,他觉得纸媒肯定是完了,这个要再说的话就没意义了,只有这样才能想到办法。如果什么人还天天想着纸媒还有救,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牛总认为移动互联网加视频才有一个最大的未来。倒也不是耸人听闻,不论读者还是广告商,都对新媒体期待不已,在如此混乱的时代,还是得有胆子特别大,点子特别多的人占领先机,要不一个不小心,就已经被死掉了,无不道理,但要求我们情感上也马上接受,很难,比如上海的《新闻晚报》在2014年的第一天停刊,我的朋友在朋友圈说,我居然付了一年的订阅费,他们说停就停了,除了埋怨,更多的是不舍。这是衰亡的例子,作为一个小小的艺术媒体,悲情的成分就更多一点,本来受众就少,在纸媒一直被狠狠唱衰的2013年,干什么底气都不足,至少对我的编辑部来说,是这样。《艺术与财富》的策划人朱小钧属于有勇气的,他在写给自己刊物的下一年度的寄语,平心静气,心与物游。他分析,在浮躁的环境中,一本财经杂志的艺术别的有没有意义,最重要的考量,就是它能不能区别于其他同类媒体,诞生超越零碎纷繁信息的观念和价值,大家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信念,并坚持下去。当然他们也企图借助自媒体的传播,顺势而行,仿佛小有成果。混迹了艺术媒体这么多年,我们都知道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喊口号就能成的,但是态度仿佛还有些许决定存亡的资本,风雨欲来就先行放弃,总不是要脸面的人干的事儿,且不论办刊的理念是不是互相认同,但同样打算挣扎着生存下去,坚持得有声有色,活的时候有气质,死相也不难看,这是我认为的艺术纸媒媒体人的自我修行。
延喘希望
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2013年11月号发表题为《为什么大脑偏好纸张》的文章,作者是费里斯·贾布尔。这篇文章介绍,在YouTube网站过去两年里最受热议的一段视频中,一个年仅一岁的小女孩熟练地玩着iPad,在接下来的画面中,她对着纸质杂志又是摁又是戳,以为它们也是屏幕。小女孩的父亲认为,这段视频证明了一个代际的转变。他在视频说明中写道:“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说,杂志现在已经没有用处了,这让人无法理解。”
“数字原住民”指的是从很小就开始接触数字技术的人,伴随他们成长的不仅有纸质书本和杂志,还有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和iPad。据悉,至少从1980年代以来,心理学、计算机工程学以及图书馆和信息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探讨人们在纸张上阅读和在屏幕上阅读有什么不同。1992年以前,大多数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屏幕上阅读文章的速度较慢,能记住的内容较少。然而,随着各种设备的屏幕清晰度日益增强,研究结果开始出现分歧。近来的调查则表明,虽然大多数人仍偏好纸张——尤其是在他们需要较长时间地集中精力阅读时,但随着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技术改进以及电子阅读的越来越普遍,人们的态度也在改变。在美国,电子书销量目前占公众购书总量的15%到20%。
尽管如此,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发表的大多数研究报告均证实了以前的结论:纸张作为阅读媒介仍优于屏幕。实验室试验、民意调查和消费者报告均表明,数字设备让人无法有效地从长篇文字中迅速找到想要读的内容,这也许会微妙地妨碍阅读理解。与纸张相比,屏幕可能还会在我们阅读时消耗更多的脑力资源,致使我们在疲惫状态下更加难以记住所阅读的内容。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和平板电脑时的精神状态仍不如他们面对纸张时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学习。而且,电子阅读器不能再现纸张阅读的某些触觉体验,这让有些人感到不安。
大多数情况下,纸质书具有比屏幕文本更明显的表面状态。一本打开的纸质书呈现给读者两块明确的区域——左页和右页——和总共8个角。读者在专注于一个页面的同时不会对整体文本失去意识。人们甚至可以用一只手感受已经读过的书页厚度,而用另一只手感受还未读的书页的厚度。翻动书页就好比是在路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足迹——有节奏,能一眼看出已经走了多远。所有这些特点不仅让纸质书的文字更容易浏览,而且让人更容易在心中对文本形成一幅连贯的图像。为了弥补这种感知上的不足,许多设计师千方百计地使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阅读体验尽可能地接近纸质阅读。
研究认为,若要专心阅读长篇的纯文本,纸张和墨水或许还是有优势的。
这个“研究认为”和“或许”,让我听得好为难。
艺术纸媒
我身边有个好姑娘,一直在媒体广告界打拼,功夫了得,勤奋吃苦,收入也令人艳羡,嫉妒她是赶上好时候了,在传统媒体的骄傲时期翻滚得如鱼得水,前两天她跟我说,公司开了个会,都要往新媒体转,短时间内,纸媒也许还能存在靠发行挣钱,但广告空间基本就很小了。她也准备与时俱进,找个新旧更替的空挡,生孩子,过日子。她也曾诚恳地告诫我,纸媒,你还是艺术纸媒,你们唯一的结局就是坐以待毙。话说得这么狠,我恨不得犯女人之大忌,用年龄和美貌来攻击她,得以还牙,但真实的现实形式让我忍住了咬牙切齿。
创刊三年来,虽然不甚容易,我还不敢像前文提到的艺术媒体人朱小钧那样才勇兼具地标榜自己由衷地做了哪些得益于艺术圈的功课,以及艺术媒体服务于艺术人持久的决心,但我们的每一步也铿锵踏实,用现在流行的词汇,那也是满怀诚意走到今天的。
我也十分愿意接受艺术纸媒能有突破的各种可能性,例如有些电子创新者并不局限于模仿纸质书,他们把屏幕阅读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上下滚动、左右翻页也许不是阅读《红楼梦》《百年孤独》这种大部头书籍的理想方式,但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创作的有些文章不可能出现在印刷品上面,因为它们将文本与影片混合,包含了录音剪辑,完全依靠上下滚动来制造文字中的影像体验。创新是值得敬佩的,时至今日,艺术纸媒存在的意义或许还真是因为它有艺术的特质,它有引领精神情感世界不可磨灭的功绩,它有容纳图片影像甚至三维四维使艺术品科技化展现的胸怀,才使得艺术媒体的创新和寻找可行的方向是相较于其他类别的纸媒更值得探讨的课堂。
不论是新媒体、自媒体,还是媒体转型的花式概念,袭击于心,数不胜数,至今我也没找到上承的主意来抵抗这些消极的预测和咒语般积极丢盔弃甲的催促,除了卓勤思考,自我鼓励,小心翼翼地实验,大刀阔斧地否定,谁能告诉我在新时代抛弃一切的目的,是为了淘汰而淘汰,是为了传播而淘汰,还是为了越来越片段化的生活和越来越零碎的学术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