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书,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p_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19日,上海图书馆揭晓了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结果,来自全国19家出版社的21种图书成为了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它们将被送往德国莱比锡参加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自2003年至今,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旨在中国大陆正规出版社发行的书籍中评出最美的书。 直至今年,共评选出“中国最美的书”208本,其中有11种图书荣获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虽然“中国最美的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界的知名品牌,也为中国优秀的图书设计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平台,但是举办近十年的评选却不断遭受到很多读者的质疑,因为这些最美的书,似乎离我们太过遥远,少了些许烟火气。
  获奖的200多种图书大部分都是一书难求,实体书店、网络书店都没有存货,万能的淘宝也会把价格抬高到几倍,最美但不亲民、不接地气,使得普通读者很难买到。即使见到了,也会觉得是奢侈品。今年获奖作品《空度》高达480元人民币,全书除了扉页的夹层中有一首诗之外,其余部分以黑白灰纪录了一条芦苇边的小船从早到晚的色调变化。该书设计师朱赢椿老师说,“《空度》是一本摄影集,是用最好的纸张、最好的印刷制作的,具有高度的个人化、艺术性和实验性。它定位为典藏品,目的是希望找到1000位理解我个人生活哲学的人收藏,所以只印1000套,没指望大家都来买。”除了《空度》,价格同样让人望而生叹的还有220元的《汉字大爆炸》、148元的《一点儿北京》等等。
  除了价格隔离人群之外,最美的书大部分偏重于设计和艺术,很少有学术、文学、畅销等大众书籍,拿今2013年为例,除了《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销量超过9万之外,其他20种基本都属于小众图书,销量有限。对于设计师而言,设计一本“最美的书”需要更长的制作周期,更高的纸张、油墨、印刷、装订成本,那么也就不难理解相对于大众图书来说,设计感真的是一件奢侈品。
  我们不仅思考把书做到最美的意义是什么?虽然在电子书籍、便携式移动阅读终端逐渐冲击中,书籍未来发展方向是小众和艺术化,但是据统计,国内去年出版社纸媒书籍销售收入730亿元(人民币),电子书销售5亿人民币元,从这个悬殊比例上,我们不难看出纸媒在中国当代仍然占据很大的比例。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成员乌尔夫·D.冯·卢修斯表示,“图书设计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强调图书设计,一定要考虑读者的体验。”他还认为,“书的设计,一方面是有用,另外也需要有艺术、有美感。”
  诚然,如果把书作为艺术品来说的话,那必然是需要脱离世俗,但是作为传达思想的工具,书还是需要保留最基本的阅读和传播功能,就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本着“服务全国”的工作要求举办评奖活动,“最美的书”以“装帧形式必须适合书籍的内容”、“书籍设计要体现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为评奖标准一样。正如借设计师陆智昌所说言,“如果你不在最重要、最普遍的出版物上做出改变,屈从于商业习惯的思维定势,仅仅是在小众书籍上做影响力极为有限的实验,那么中国出版物的品质是永远也不会得到提升的。”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出版界似乎是属于策划人的,那几年大量作家、学者进入民营出版的队列,开启了畅销书时代,经管类、励志类席卷各书店最显耀的位置,后来兴起的国学热、史学热,数量惊人的销量不免让人觉得全民阅读的时代来临了,有媒体将这种现象总结为“我们的阅读,经历了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的嬗变”,虽然我并不认同阅读有所谓的精英模式,或大众模式,但不可否认那是一个有策划就会有销量的时代。华文天下总编辑杨文轩回忆道,“
期刊
2013年末举办的“我爱上海”群展,其参展艺术家有的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有的是“新上海人”,有人曾经在上海生活过,有人则是上海的过客。他们用各自独特的视角探索、观察与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借由作品向观众呈现他们对上海的复杂心绪和情感。  Art Labor画廊位于上海市中心一个小小的院落里,周边是老式洋房和安静小院。洋房多是历史保护建筑,又身兼低调奢华的高级餐厅,小院不掩破落,还住着年迈的居民,
期刊
新年前后,我在荷兰呆了几天,仅仅是在街上走马观花,就已经深感这个国家方方面面的与众不同,而最令我感到新奇有趣的,却是荷兰的窗户。  无论城市乡村,民居商铺,也无论历史长短,荷兰的房子无一例外,窗户都极大,离地也就半米,几乎占据整面墙;更令人惊奇的是窗玻璃都是全透明,窗帘几乎不拉,更没有防盗网设施。  农村房子多为独栋,四方形制,四面墙都开着大窗,因此极其通透,房内陈设一览无余;城市的房子户户相连,
期刊
美国人爱泼斯坦是这样评价延安鲁艺木刻的:“历史上没有一种艺术比中国新兴木刻更接近于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方向,它的伟大之处由于它一开始就作为一种武器而存在。”  邹雅,无锡人,人生经历贯穿整个中国现代史的版画家、出版家,少时读书成绩优秀,酷爱绘画。但因家庭贫寒,中途不得已退学。1934年到上海,靠画画谋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邹雅离开上海,经武汉取道西安,于1938年到达延安,进鲁迅艺术学
期刊
托斯卡纳这个地名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有些陌生,但是此区的首府佛罗伦萨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几乎成了伟大艺术的代名词。此次广东美术馆和意大利MAGI'900博物馆联合推出“光的现代性——1850~1950意大利托斯卡纳油画展”,展出百余件该地区艺术家的精品油画。  托斯卡纳在文艺复兴时期缔造了太多的艺术神话,以至于人们似乎忽略了除此之外的历史。例如19世纪以斑痕画派为代表的现代绘画探索,就像是一簇火
期刊
对于即将消失的东西,人们心里不免存有怜惜,哪怕只是多看一眼。Sam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撞入了广东番禺的某个小村落。他如此形容当时的感受:“方寸间,见到如此光影,瞬间乱了方寸”,于是,他拿起相机,按动快门。  五通古址是个古寺庙,“文革”时期破四旧,就把古寺改为古址,粤语里“寺”与“址”谐音。这座小寺庙建于清朝,“文革”期间被拆,由于生活上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自发重建了这座寺庙。寺庙位于村子
期刊
一个城市不需要那么多艺术博览会,如果足够好一个足矣。今年已经有6年历史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停办,自博览会创办人之一劳伦佐·鲁道夫离开,“上海当代”就一蹶不振。随着新任总监墨天(Guido Mologni)今年9月上任,明年该博览会将回归我们的视野。就在这个空档期,2013年11月份上海共有3个博览会举办,先是11月13日开幕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以及11月27日亮相的新面孔“ART021上海廿一当
期刊
汽车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企业公民意识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为自己担负的社会责任投入精力。北京京宝行作为成立近10年的宝马授权经销商,更是将企业社会责任放在公司经营理念的第一位,尤其是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一直源源不断的回馈着社会。  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向更多的人展示京宝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技艺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上所做的努力,北京京宝行于2013年12月20日在
期刊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顾城这个人,虽然我不喜欢现代诗,昨天因为突然又想到了,所以把他姐姐顾乡写的《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找出来读完。在法国自然没法买到正版,在网上读的时候,看到下面的好多长评,突然想到前一阵子看的《蒙马特遗书》,感觉两者的读者评论特别相似。评论大部分都是:总觉得这些死掉的写作者,矫情,不通人情,无病呻吟,其实也没受什么生活的苦就觉得自己可痛苦了,还有质疑家人,教育缺陷,夫妻问题,你们
期刊
海外华人艺术家在跨文化中生活,面对种种误解与困惑,对于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于背井离乡、四处奔波生活的特殊经验,都演绎成他们创作观念的一部分。  19世纪俄罗斯作家赫尔岑曾言,对于长期在外国生活的人而言,时钟在背井离乡的那一刻就停止了。虽然没有19世纪时流亡生活的苦楚,但是在每一位海外华人艺术家心里,故乡似乎并不存在,他们在任何一方都难以找到归属,都会在精神层面产生深深的无家可归之感。  上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