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gofly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的大凉山山脉中段,21万人口,98%以上都是彝族,至今他们依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特别是他们的毕摩文化,给人们创下一个神奇的旅游胜地。
  “丛毕”就是彝家祭祖送灵,是彝族毕摩文化中内容最多、规模最大、观赏性最强的活动。说因为冬季无叶碍路,祖灵好上路;冬季又遇农闲,是亲朋好友欢聚的好时节。所以每当冬季,孝顺的彝家子孙们就纷纷进行“丛毕”活动,把尊敬的祖灵送归自然,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满山;也让亲友乘冬闲欢聚在一起,品着美酒,比美、比勇、比家当,总结过去,共谋未来;让他们谈情说爱、尽情狂欢。
  一张醉人的脸
  今年12月,有幸与美姑县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的曲比尔日先生等人,一同踏着冬风走进妈井村惹夫铁古家“丛毕”现场。
  离开公路,小路弯弯曲曲地把我们带进了半山腰,一路上遇上的行人都恭恭敬敬地向我们问好,山那边不时传来悠扬的歌声。走进村落,几个孩童追随着来客看稀奇。迎面显来一幢美丽的彝家房屋,一个姑娘从门口向来客伸出一张羞羞答答的脸。一举相机,可那脸突然消失在门洞。两分钟后那张的脸又出现在了门口,那甜甜的笑容十分醉人,可她就是不出门来。尔日先生说,彝家姑娘就是这样,比较内敛。然而,那是一幅画、一首诗……
  一碗甘甜的酒
  来到“丛毕”主人惹夫家,屋里屋外挤满了人,他们手端一碗自己酿造而成的泡水酒,在拉家常、说发展变化、谈情说爱……一群大小毕摩在主人家的火塘上方振振有词地念经祭祖。主人家先给来客呈来一碗泡水酒,尝一尝,香甜可口,“咕咚”几声一大碗就下肚了,尔后一个惬意的饱嗝把一路上的劳累和口渴都冲洗得一干二净。尔日说,彝族有“一人值一匹马,一匹马值一杯酒。”之说,生活中再大的事都可以酒了结,来客敬酒是最好的礼。敬酒时你不喝都要尝一口,拒绝接喝敬献的酒是对人不尊,不反敬别人是失礼。
  酒后,主人家请我们坐到门口一堆玉米秸秆上,落座在玉米秸秆上寻视四周,具有彝族特色的瓦房,星罗棋布在山腰,房前屋后都是层层叠叠的玉米棒子,炊烟缭绕着屋顶。村头白雪把一座座山峰换妆得非常迷人,牛羊觅食在山腰,牧童戏乐在山脚,一幅完美的油画展现在我面前。躺在玉米秸秆上,呼吸着泥土的芳香,欣赏着这迷人的山村油画,也许神仙就是这样过的日子。不一会儿,泡水酒的醉意悄悄而来,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一顿美美的晚餐
  “起来吃饭喽!”在甜蜜的梦乡中被主人家叫醒。
  按彝家礼数,主人家把我们当成了贵客,特意杀了一只羊。用花花绿绿的木勺子品一口汤,那香味难以用言语表达。尔日先生说,这是彝家的羊锅汤,不加任何香精,香源都来自彝家的手技。瘦肉沉底、肥肉漂顶,任你选食,冬天吃了晚上都不用盖被子。簸簸里是荞粑,绿色食品,吃了养胃、美容,出口到日本等国。先来一口漂在上面的肥肉,解除了纠缠30多年来的馋;再来一口沉在底部的瘦肉,细嫩可口,越咬越香;再来一口荞粑,有着橄榄般的回味美。尔日先生说,羊肉吃了暖和,荞粑吃了养胃。于是就不停地加温,不停地养胃。
  一个不眠的山寨
  吃过晚餐,太阳已经离开了大山,月亮悄悄地挂在了山顶。在月光下,带着雪帽的大小山峰,活像一群彝家姑娘,手牵着手,欢歌戏舞。如果遇上摄影家,不知花去多少胶卷、卡子和电池。
  此时,毕摩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毕摩棚里念经,个个头戴法帽,手握法扇,念念有词。尔日先生告诉我,毕摩念经时,根据作毕类型的不同,念不同类型的经。经书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着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医学、美学等等,种类繁多,流散在美姑的就有332种,14万余卷。毕摩们念经时都不需要看经书,因为他们当学徒时就把经书都背进了脑海,一出师就这么出口成章,不管念几天几夜,都不会有误,也许他们是世界上背功最好的专家了。
  离开毕摩棚,一群年轻人的喜笑吸引了我,月光下他们燃着一堆篝火,品着美酒,说外面的世界、谈家乡的变化,作诗、说词比智慧,相互挑逗狂欢。调皮的彝家姑娘,无意间给人抛来一个迷人的眼神,让人神魂颠倒。尔日先生说,这也是一个青年选偶狂欢的日子,不需要拘束。不多时,我也成了队伍中的一员,一起猜谜、一起欢歌、一起舞动……,无意间,美丽的夜色不知去向,我们只好不舍地回到了白天。这一夜,整个山寨都没有睡。




  一个古老的故事
  追忆着昨夜的欢乐,不想白天采集些什么。然而,一个美丽的世界又展现在了眼前。主人家房前的坝子上,挤满了马、牛、羊和身着盛装的人们。尔日先生说,今天就是向众人展现美、富、勇的一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们都来参加、观赏。
  不一会儿,在一位前辈的张罗下开始了。首先是斗羊,前来参赛的羊都是雄壮的公羊,头上的角像螺丝似的,弯了一圈又一圈,弯弯的大角碰在一起速然冒烟,叫人看了毛骨悚然。接下来就是斗牛、赛马、摔跤,人们站在周围欣赏着它们的英勇。
  最后一项是游行,以家族的支系为队,老大为头,老二老三依次排列。各队都要举着族旗,赶着准备敬献给祖先的牲口,鸣着鞭炮,自报其名而游。参加游行的人周身都是金银珠宝。据说,有钱人家还抬着金马银牛游行嘞。手不停地向周围抛撒香烟、糖果和零钱,孩子们尾追着抢钱物。我拼命按动快门,拍下了那美丽的瞬间。
  游行完毕就开始颁奖,奖项特别多,有大毕摩奖、小毕摩奖、勤劳奖、斗牛、斗羊奖、美女奖、美装奖,还有赛马奖、摔跤奖等等,我们也获得了一个佳宾奖。
  兴奋中,我的卡子、电池都已弹尽量绝,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村落。然而,“丛毕”活动还没有完毕,大小毕摩们依然在那里念着各种各样的经文,那古朴的声音悠然回荡在大小山间,似乎在给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其他文献
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为一首歌。  生命有各种无奈,人都应该顽强地活着,要执著地追求。我总以为在这个氧气只有内地一半的世界屋脊上,说句话都喘得像失去脚跟似的站不稳,唱歌?不敢想。即使想吧,谁能唱出一颗心?  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这些脸庞被紫外线照射得紫红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战士唱的一首歌,把我的五脏六腑搅得翻江倒海。  那歌是一条无尽的路,一半含着寂寞和思念,一半含着血与泪。今天的酸楚在这歌
期刊
又来到了南北湖。天公不作美,潇潇春雨淋湿了一伙文友的游兴和情思。南北湖也如初见世面的村姑尚带几分羞怯,怕让骚人墨客品头评足,始终不肯撩开雨帘面纱。  夜阑人静,雨声敲檐,早睡注定无眠,就倚枕翻阅《南北湖山水诗选》。竟没想到古往今来那么多名人在此隐居旅游,顾况、罗隐、文征明、王阳明、徐渭、黄宗羲等文人学士均留下歌咏南北湖的绝妙好诗。特别读到“澉湖湖上桂花秋,海月当年满画楼。仿佛钱塘六桥夜,至今人说小
期刊
这里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三角形地带,曾因盛产鸦片而闻名于世,这里又能让你寻觅到另一种原生态的“美丽”。  我们去的地方是金三角爱尼族的村落,他们称自己是阿卡人,这个民族的妇女都以裸露上身为美,裙子也穿得非常低,从怀孕三个月开始到孩子三岁哺乳期结束都要裸露乳房。  这里同时也是东南亚原始森林保护得最好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的后花园”。我们也准备去拍一些种植的罂粟,但走了100多公里都没有
期刊
我们在“佛七”活动的前三天到达雪窦寺,目的是游山玩水。来之前,有人告诉我,雪窦山风光旖旎,仙气缭绕,值得玩味。但是对此,我并无什么体会。与过去见过的名山相比,雪窦山还缺少很多诱人的东西。给我印象深刻的,倒是它的人文景观,因为它充满禅味。  我们是乘船到达宁波再转汽车进山的。走出宁波码头,来不及对宁波多看几眼,便被一拥而上的出租车司机包围了。“奉化去吧?蒋介石的老家!”“蒋介石的别墅,妙高台,去不去
期刊
我们一登上爱琴海航空公司的飞机,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从巴塞罗那飞往雅典是三小时的航程。到达雅典国际机场,蓝白相间旗帜在风中飘扬,我们开始寻找蓝天白水间的古今梦幻。  一、卫城碎片  车子进入市区,古老的雅典展露出沧桑的面容。没有高楼大厦,蜘蛛网般的电线交织在街道间。我们在酒店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亲近这座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参观卫城原本安排第三天上午,大家心情迫切,冒着似火烈日朝圣去了。卫城在希
期刊
滂卑故城在奈波里之南,意大利半岛的西南角上。维苏威火山在它的正东,像一座围屏。纪元79年,维苏威初次喷火。喷出的熔岩倒没有什么;可是那崩裂的灰土,山一般压下来,到底将一座繁华的滂卑城活活地埋在底下,不透一丝风儿。那时是半夜里,好在大多数人瞧着兆头不妙,早卷了细软走了;剩下的并不多,想来是些穷小子和傻瓜罢。城是埋下去了,年岁一久,谁也忘记了,只存下当时一个叫小勃里尼的人的两封信,里面叙述滂卑陷落的情
期刊
去年春上,鸽场的一位老友托人捎给我一对鸽子。这是闻名于世的美国落地王鸽,雪白的羽毛,黑宝石似的眼珠,红嘴红爪子,十分逗人喜爱。我们一家如获至宝,把它关在一个以前养鸡的小竹笼里。自此,我们夫妇一下班,儿子一放学,第一件事便是看鸽子,喂鸽子。我们像喂鸡一样,起初倒些米喂它,后来便只给它一些剩饭吃,当然少不了每天给它一碗水喝。  一天午饭,小儿子趁我装饭时夹了二块碎肉喂鸽子,气得我狠狠地掴了他一巴掌。倒
期刊
爆竹与过年,有着不解的缘分。《说文》中说:年,谷熟也。而传说中的“年”就是鬼怪,头上长角,凶猛异常:“年一到,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这“年”关如何才能过得去?爆竹轰!于是有了这习俗,把“年”赶跑,远离人间越远越好,天下太平。  说起年里的爆竹,便想起凡事的利弊。  世上原本没有鬼,鬼是我们臆想中的怪胎,有时搞不好,却会把自己弄成鬼。那年我们边塞承德,挺好一个小姑娘,红衣
期刊
我从小就怕冷。记得在我幼儿时期,母亲一到地里去干活的时候,就把我搁置给大姨去看着。母亲姐妹三个,母亲排三,由于父亲在外地工作,大姨、二姨对母亲格外照顾,并对我也疼爱有加。那会儿正是有生产队的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劳动力都到地里去干活,为的就是挣些工分回来,到秋后好多分些粮食和有几百元分红。大姨家劳力多,用不着她亲自下到地里去干活,只是在家做做家务活,然后再给地里干活的人做饭。我家劳力少,姥爷因会木
期刊
哈尼族节日繁多,其中最热闹的节日就是嘎汤帕节。“嘎”在哈尼语中有两种意思,一是思念;一是道路。“汤”是“堂”的谐音,源于“堂盘”;“堂盘”是传说中哈尼族文化的创造者,类似于汉族的仓颉、周文王。“帕”在哈尼语中是翻过去、弃旧迎新之意。所以“嘎汤帕”是思念祖先、弃旧迎新的节日。  上次我是元旦到的勐宋大寨村,这里是嘎汤帕节庆祝活动的主会场。嘎汤帕节至今已有1445年的历史,原节期各地不一,1987年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