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医学生在专业班主任引导下构建专业认知的过程,并寻找影响医学生专业认知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级至2020级的111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的一般情况、专业认知的建构过程以及专业认知结局。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医学生专业认知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专业班主任的引导下,67.6%(751/1111)的医学生丰富了已有的专业认知和理解;27.2%(302/1111)的医学生纠正了对专业最初的认知和理解;5.2%(58/1111)的医学生
【机 构】
: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工作部 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工作部 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 1001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医学生在专业班主任引导下构建专业认知的过程,并寻找影响医学生专业认知结局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级至2020级的1 11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的一般情况、专业认知的建构过程以及专业认知结局。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医学生专业认知结局的影响因素。
结果在专业班主任的引导下,67.6%(751/1 111)的医学生丰富了已有的专业认知和理解;27.2%(302/1 111)的医学生纠正了对专业最初的认知和理解;5.2%(58/1 111)的医学生认为专业班主任的教育和影响与其初始的认知完全一致。目前所学专业为第一志愿专业的医学生丰富、纠正原认知的可能性更小(OR值分别为0.301和0.235,均P
其他文献
三级淋巴结构(TLS)是存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慢性炎症部位的异位淋巴组织,因其丰富的免疫细胞富集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中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和大多数癌症良好的临床预后及免疫治疗反应相关。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典型的炎症驱动型癌症,在TLS对其预后影响方面存在争议。本文就TLS的构成、生成机制、检测识别、临床价值结合肝细胞癌进行简要综述。
急性胆囊炎东京指南(TG)自2007年发布至今已更新至第三版TG18,而欧洲世界急诊外科协会(WSES)指南自2016年发布至今也已更新至2020版。不同指南的诊疗思路存在一定的共识和差异。熟识指南的更新内容、掌握不同指南间的共识,可使临床诊疗工作更加规范、安全和科学化。本文归纳了两大指南各版本更新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指南间的共识、差异,为临床工作者在急性胆囊炎的诊治中梳理思路。
目的探究构建医学生全球胜任力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法初步形成了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计算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9%(31/33)和100.0%(31/31),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73和0.306,经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目的基于国内外比较的视角,总结我国医学院校的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医学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结果经过150余年的发展,2020年我国医学院校数量达到192所,但相对数量仍然严重不足,每千万人口医学院校数量尚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部分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优质医学院校数量不足。此外,还存在医学院校平均招生规模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缺乏国家级专业管理机构等问题。结论我国在医学院校建设与发展中应当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医学院校发展规划;多措并举稳步增
目的分析院校资源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方法基于教育部的院校资源数据和2019年《中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院校资源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业成就的效应。结果学生在科学和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4个领域的学业成就评分分别为(2.84±1.84)分、(6.03±1.99)分、(4.33±2.05)分、(2.92±1.84)分。分层线性模型的零模型显示,仅临床能力领域需要进行分层分析;两水平模型显示,生均图书数能够显著增强内在动机对临床能力的效应
目的了解南昌医学院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该学院2017级至2020级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7个专业的8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其文化自信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的主要因素,探讨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对策。结果不同级次和专业的学生在中医药文化认知、对待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对待西医药的态度和中医药文化相关行为4项评分中展示的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不同。评分最高的级次为2017级学生,4项
目的评价原位模拟和引导性反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小讲课督导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6月至8月,选取18名督导学员,以理论授课、第一轮实践培训、第二轮实践培训、线下练习、第三轮实践培训的流程,综合运用理论授课、原位模拟和引导性反馈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比较每轮培训后督导学员与培训教师对小讲课评分的差异。结果第一轮~第三轮督导学员与培训教师的总评分差值分别为12.00(5.50,17.00)、4.00(2.00,8.00)、6.00(2.75,11.25),第二轮与第一轮评分差值的差异具
本研究将产出导向法理论与首都医科大学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系统性地研究了整个教学流程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重点阐述了设计、引导、搭建支架、管理、监督、评价、反馈等教学行为的具体指导方案,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为拓展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实践支撑。
目的探讨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安宁疗护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2020年10月至12月,选取我校选修安宁疗护课程的66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安宁疗护课程教学前后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表(FATCOD-B)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于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书写学习体会。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内容分析法对调查结果和学习体会进行分析。结果课程结束后医学生的死亡逃避得分[2.00(0.80)分比2.5
为了提高高校学生健康素养、培养学生对媒体传播医学知识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健康理念和行为的形成,同济大学同济临床医学院面向通识教育阶段各专业学生开设"健康疾病传播"医学传播学通识选修课程。课程在设计上关注学生需求,提升高阶性和挑战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医学传播案例分析、传播作品创作、研究性项目任务等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度,提高了学生健康素养,提升了学生思维、综合、创造能力。课程运行2轮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医学传播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