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美术文献·学校体音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21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服装市场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带动起来的是服装设计专业的火热兴起,服装设计专业俨然已经成为现在最火热的专业之一。随着每年报考人数的增多,这让服装教学也有了新的挑战,我国的服装专业比起其他国家起步都要晚,专业领域有些薄弱,设计人才的稀缺也使专业人才毕业后就顺利就业,但是实际上他们很多都经验不足。因为教学上的不合理,造成了服装专业的持续发展不是很好,即使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和水准。所以笔者针对现在服装设计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展开了一系列思路改革的措施建议,希望可以为设计人才的创新培养带来帮助。
  一、开展服装设计教学的教育意义
  论理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目,服装设计绝对算是一个,在它的教学要求中不仅是要求学生要广泛的掌握全方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是可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顺应服装市场需求在服装教学上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服装教育的改革不仅能激发学生自发学习服装设计上的积极性,又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使其渐渐养成其设计底蕴,还能有效结合两者的优势,除去部分弊端,这也就是我国目前大力培养新型服装教学的原因。风云变幻的服装市场不仅要求设计者们具有精湛的职业能力,还要求我们必须抛弃禁锢的思考模式,不断创新,不断追求高标准,教学活动应实现接受与创新的统一,即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建构知识,从接受知识到实现创新发展。实现独立性与工作学习一体化,将服装设计的职业能力转向社会实践的技能运用中,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开展服装设计教学的教育意义所在,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向。
  二、高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高校服装专业水平太基础化。
  由于起步晚,我国服装专业在刚兴起的几年服装专业人才比较紧缺,这些问题直接造成了许多高校在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导上出现了很多专业性问题的失误,教师没有深刻的感受到实践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学生们进行理解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实践课程不能顺利进行,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们的学习过于理论化,这明显与服装行业当前需要的人才类型不相符合,教师专业水平的过于基础化导致学生们对服装的设计水平处于低下状态。
  2.缺少职业素质教育。
  教學的本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服装行业的教学活动也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水平为基础目的的。目前,我国的服装高校专业依旧采取着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们进行着书面知识的传导,这就造成学生职业素质的缺乏,而且很多学生本身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没有进行过自我思考,所以他们认识不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如果没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就不能够尽早的去适应服装行业的就业方式,不能适应服装行业的快节奏工作方式,就不能拥有较为优秀的职业技术水准。
  三、新形势下高校服装在设计上的新思路
  1.加强学生对服饰的理解创新。
  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理解不能趋向于只停留在表面的设计理念中,需要对服饰的发展历史和服饰的人文历史有充足的了解,这是一种特殊职业的艺术修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把设计灵感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地赋予设计物以生命。服装也好,建筑也好,任何事物的设计都离不开设计源,这个设计源则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专业内涵。比如世界知名女装品牌香奈儿,它具有百年历史,它的设计者香奈儿女士不仅以自己独一无二的眼光设计出斐声国际的知名品牌,还以自己的名字来创立品牌服饰,现在香奈儿品牌已经从服装业延伸到世界高端领域范围内的各个行业,有香水、化妆品,还有珠宝品牌等,香奈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技巧和突破创新的设计理念,最重要的,她还以自己的言行举止震撼世界,那句:“公爵夫人可以有很多个,但是香奈儿只有一个”,这句话已经不知道被多少立志成为像香奈儿一样的灵魂设计者的设计人员进行流传或者标为座右铭。事实证明要做一个合格的设计者,就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服装设计中所讲的创新精神。设计是不可复制的,也是不可亵渎的,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当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言传身教,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拘于形式的教学模式中。因而要想真正搞好对服装的设计,就要先对服饰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创新。
  2.结合市场需求对服饰的创新措施。
  虽然现在我国的服饰市场很火热,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性较强,对服饰的需求程度也不同,所以很难达到服饰上的规律定性,很难确定服装的具体走向,只能依靠服饰的销量来确定服装市场的行业情况,这样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服装的销量,或者打造爆款来测定大众在喜好方面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对服装设计的思路进行改进创新。首先应该迎合观众的喜好设计一些分类人群比较热衷追求的服饰,例如民族服饰:对一些热爱追求民族风的人来说民族服饰一直都是首要之选,民族图案的特殊标记,民族风演变的色彩造型,以及民族风特有的服装款式都是服装改革思路上的突破点,以不变应万变,根据一条线路发展千万条民族风设计的灵感。其次可以根据服装面料选择不同层次的购买人群,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消费水平的不同来做出几种不同价格和面料的服饰,以供客户进行挑选。其实服装设计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融合市场需求的行业,要想把服装设计做好,服装设计教育的导向是一部分,自己的思维也很重要,要有自己的观点,也要对市场了解透彻,这样才能够成为服装设计行业里稀缺的市场型综合设计人才。
  四、总结
  服装设计不管在创新教学中还是实践应用中都是需要投入巨大精力的领域,它不仅反映个人在服装设计上的造诣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设计风采,设计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是个需要不断投入精力去渗透的特殊行业,这就要求在创新教育中需要更加刻苦钻研。教育行业一直是人类灵魂表现的转换形式,它的存在意义重大,不仅需要自身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还要求引导者更好的言传身教,把需要传达的东西通过特殊的方式传递给对方,还要激发所学者的无限潜力,所以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同时也是一项艰巨无比的任务,需要时间,更需要不断坚持。坚持对的方向,我们才能更加确定在当今服装教育行业中缺乏的人才类型,继而更有针对性地去开发指导。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是相信一定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陳东生,甘应进.论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及其培养[J].艺术教育,2008(12):57-59.
  [2]陈东生,甘应进.海峡西岸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福建高教研究,2008(6):55-57.
  [3]陈东生.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J].纺织教育,2008(5):19-22.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为核心,把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本文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提出教师应该以学科特点作为出发点,以多样的教学方式为拓展点,并以探究式教学作为学科建设的亮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信息素养。施瓦布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并作为一种学说一直延续
期刊
“鲁艺”,全称“鲁迅艺术学院”,对于老一辈文艺界人士,“鲁艺”如雷贯耳,而在当代青年人的耳中,恐怕就已经很陌生了。但是鲁迅其人,恐怕不管哪个年龄段,都耳熟能详。不得不说,这应归功于语文课本,只要接受过义务教育便可说出《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祝福》、《少年闰土》、《藤野先生》、《记念劉和珍君》、《不能忘却的记忆》等文章,这些文章深深刻进了不同时代人民的灵魂,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鲁迅、鲁迅艺
期刊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许多好处,不仅让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学科知识,也能够对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在进行美术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时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美术是一门有助于小学生进行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课程,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中外来务工子女来说,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出他们的心理情况。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導他们向上、向善的积极心
期刊
不知不觉已经从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有十余载了,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既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掂量出我们的分量,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体育老师,我们应该对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进行反思。  农村学校不同于城市学校,农村小学生也城市小学生也有差异。比如,我所在的枣阳市七方镇祠堂完小是一所纯粹的农村小学,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意识都相当低,运用理论上的体育教学原则指导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比如,城市小学生见多识广
期刊
时光荏苒,源于对班主任工作的真情,我和这群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注定有了更多的交集;源于对班级管理的智慧和执着,从青涩到成熟的陪伴之路便划出了孩子们无悔的成长轨迹。很庆幸,自己一直行走在路上,一直和一群精灵为伍,一直在学习中反思,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也将成为我毕生的教育理想。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和我学生的故事”,以期能抱砖引玉。  故事之一——特殊的第一课礼物:关于班级文化和人文素养。  从人生中第一次班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的沟通。沟通也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艺术,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总结了一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在班级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倾听的艺术  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应该学会积极地倾听。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创造力,是一个人才、智慧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如何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
期刊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
期刊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苏霍姆林斯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要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音乐教师要努力探索音乐教学的规律,让活泼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去塑造新一代健康而又高尚的灵魂,全面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一、要提高音乐教师素质  俗话说:“打铁
期刊
初中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美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绘画教学对学生审美修养、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作用尤为突出。绘画教学应本着趣味性、生活化、互动化的原则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适合学习、更利于发展的教学。  美术课程中的绘画教学是初中学生最为喜爱的美术教学内容,我们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利用小组合作绘画、激发学生想象能力进行绘画、走出课堂进行写生等创新方法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