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这套教材为学生安排了许多“数学游戏”“数学故事”“实践活动”等学生喜爱的、又乐于接受和愿意思考的学习内容,其目的是想让学生能从身边的事例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有心的教师会留意到,教材安排这些学习内容在各册中不低于10次,甚至在20次以上,这无疑说明了教材对它们的重视。
事实上,就“数学游戏”而言,许多教师认为在常态课上开展“数学游戏”耗时费力,不好组织,又没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不愿意开展教材中安排的“数学游戏”,或者只是一带而过,没能很好地利用这一课程资源。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很必要!首先,能激发兴趣。数学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材料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数学游戏”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能引发思考。“数学游戏”蕴含真深奥的数学原理和丰富的数学思想。在游戏过程中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三,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培养多种技能。这些都是“数学游戏”的魅力!可以很肯定地说,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游戏”有助于数学教学,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我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在平时,我充分利用数学游戏,挖掘数学游戏背后的价值与内涵,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为数学课堂增添生命力。
下面以二年级下册第52页的《数学游戏》为例。本游戏是在学生理解数位,学习了三位数大小的比较这个基础上开展的。借助转盘,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在游戏中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比较三位数的大小;自主探究,分析交流,初步形成获胜策略。
我大胆放手,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享受,规律让学生摸索,策略让学生形成。
为了游戏的顺利开展,我给学生准备了转盘、数位表、记录表;学生自备彩色笔。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组织游戏:
游戏过程
1.师生活动,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想玩吗?”展现转盘。接着,我提问全班同学:“那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游戏规则。四人一组,一人转转盘,一人监督并记录,两人写数比较大小,转一次,写一数,并要求双方的数的百位不能出现“0”,否则再转一次,直到不是“0”为止。
接着,我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数位表格,并请两位学生上台示范:一位转转盘,一位与我写数比较大小,台下学生监督并做裁判。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再次强调“转一次,写一数”。师生示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游戏规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2.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为了突破重难点,师生示范后,我说:“还想玩吗?”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再一次被激发。进入4人一组分工合作游戏环节。
各小组长领取一个转盘,4份数位表格,两张记录表。小组长做好分工:1人转转盘,1人监督比赛过程并记录结果;2人分别用彩色笔写数比较大小。进行9次游戏后,互换角色,另外2人也比9次。这一环节,我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游戏规则,把规则中的3人一组改为4人一组,多加了一位学生监督游戏过程和统计结果。这样编组符合教室的座位分布,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统计能力,也使得分工更加明确,预防个别学生为了获胜而没有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确保了游戏的公平性。
在此游戏中我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主动、快速地比较三位数的大小,自主探究,摸索求胜的“秘密”。
在玩的过程中陆续有学生发出遗憾的声音,因为填数选择失误,输给了对方。其实,这也正是给孩子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寻找获胜方法的过程。
3.分析交流,体验成功。
经过以上游戏,事实上各个小组成员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记一记,总共进行了18次的三位数的大小比较,达到了熟练比较的程度。同时,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初步感悟到此游戏相对客观的获胜方法。接着,我分别出示学生把“9”填在百位上,“0”填在个位上的两张数位表格,与学生共同分析,为什么选择这样填写?让学生说一说。学生会说:比较数的大小是从高位比起,转盘里没有比“9”更大的数,放在百位赢的机会大,而“0”是最小的,放在个位最合适。接着我抛出一个问题:那么,要在这个游戏中尽可能多次取得胜利,有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本组成员的数位表和记录表,分析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升华。接着让学生汇报。有学生说:“我赢的策略是:转盘第一次转到比较大的数,我就把它放在百位,转到比较小的数就放在个位或者十位。”也有学生说:“转到5以上的数,我就把它放到十位或者百位,转到比5小的数就放到个位。”还有学生说:“第一次转到像7、8、9这样的大数,我就把它放到百位,转到4、5、6这样中等的数,我就考虑把它放到十位,转到0—3就放在个位。”等等。这都是学生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摸索出来的获胜方法。我及时表扬他们,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其实,在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学到可能性大小的情况下,要让他们说清楚这其中的理由,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所以在学生的汇报中,我注重学生的感悟。接着我出示一位获得胜利的学生的数位表,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获胜三位数的百位基本上都是较大的数。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这个游戏获胜的关键。
4.知识深化,拓展延伸。
经过分析,讨论,交流,学生已经能初步形成游戏获胜的策略。接着我出示表格情境:前8次都打平,第九次是关键,如果转到6,你会选择放在哪个数位上?学生思考后,基本出现两种情况:百位或者十位。选择填在十位的占多数学生,因为大多数学生觉得6还不算很大,还有三种可能可以转到比6大的数;相反,有学生认为,6已经算比较大的数了,这里只有三个数才超过6,转到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所以可以搏一搏选择填在百位。我并不反驳学生的想法,因为每一种想法都没有错,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体现了学生游戏外的一种策略。这一环节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了数学乐园,学生是开心的。通过本游戏,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比较三位数的大小,形成了相对获胜的策略,领悟到了可能性的大小。游戏后,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输赢并不重要,关键是从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真正做到“以玩促学、学中玩、玩中悟”。
面对新课标提出的诸多挑战,数学游戏既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教师的发展,又考虑到数学本身的发展和推广。有效的数学游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还能让教师的教学增添生命力,同时促进数学的发展和推广。而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活泼、好动、爱思考的天性,与数学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思考性的特点恰好一致。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材中的数学游戏,充分挖掘数学游戏的价值与内涵!
(作者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
事实上,就“数学游戏”而言,许多教师认为在常态课上开展“数学游戏”耗时费力,不好组织,又没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不愿意开展教材中安排的“数学游戏”,或者只是一带而过,没能很好地利用这一课程资源。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很必要!首先,能激发兴趣。数学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材料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数学游戏”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能引发思考。“数学游戏”蕴含真深奥的数学原理和丰富的数学思想。在游戏过程中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三,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培养多种技能。这些都是“数学游戏”的魅力!可以很肯定地说,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游戏”有助于数学教学,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我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在平时,我充分利用数学游戏,挖掘数学游戏背后的价值与内涵,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为数学课堂增添生命力。
下面以二年级下册第52页的《数学游戏》为例。本游戏是在学生理解数位,学习了三位数大小的比较这个基础上开展的。借助转盘,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在游戏中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比较三位数的大小;自主探究,分析交流,初步形成获胜策略。
我大胆放手,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享受,规律让学生摸索,策略让学生形成。
为了游戏的顺利开展,我给学生准备了转盘、数位表、记录表;学生自备彩色笔。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组织游戏:
游戏过程
1.师生活动,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想玩吗?”展现转盘。接着,我提问全班同学:“那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游戏规则。四人一组,一人转转盘,一人监督并记录,两人写数比较大小,转一次,写一数,并要求双方的数的百位不能出现“0”,否则再转一次,直到不是“0”为止。
接着,我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数位表格,并请两位学生上台示范:一位转转盘,一位与我写数比较大小,台下学生监督并做裁判。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再次强调“转一次,写一数”。师生示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游戏规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2.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为了突破重难点,师生示范后,我说:“还想玩吗?”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再一次被激发。进入4人一组分工合作游戏环节。
各小组长领取一个转盘,4份数位表格,两张记录表。小组长做好分工:1人转转盘,1人监督比赛过程并记录结果;2人分别用彩色笔写数比较大小。进行9次游戏后,互换角色,另外2人也比9次。这一环节,我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游戏规则,把规则中的3人一组改为4人一组,多加了一位学生监督游戏过程和统计结果。这样编组符合教室的座位分布,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统计能力,也使得分工更加明确,预防个别学生为了获胜而没有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确保了游戏的公平性。
在此游戏中我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主动、快速地比较三位数的大小,自主探究,摸索求胜的“秘密”。
在玩的过程中陆续有学生发出遗憾的声音,因为填数选择失误,输给了对方。其实,这也正是给孩子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寻找获胜方法的过程。
3.分析交流,体验成功。
经过以上游戏,事实上各个小组成员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记一记,总共进行了18次的三位数的大小比较,达到了熟练比较的程度。同时,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初步感悟到此游戏相对客观的获胜方法。接着,我分别出示学生把“9”填在百位上,“0”填在个位上的两张数位表格,与学生共同分析,为什么选择这样填写?让学生说一说。学生会说:比较数的大小是从高位比起,转盘里没有比“9”更大的数,放在百位赢的机会大,而“0”是最小的,放在个位最合适。接着我抛出一个问题:那么,要在这个游戏中尽可能多次取得胜利,有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本组成员的数位表和记录表,分析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升华。接着让学生汇报。有学生说:“我赢的策略是:转盘第一次转到比较大的数,我就把它放在百位,转到比较小的数就放在个位或者十位。”也有学生说:“转到5以上的数,我就把它放到十位或者百位,转到比5小的数就放到个位。”还有学生说:“第一次转到像7、8、9这样的大数,我就把它放到百位,转到4、5、6这样中等的数,我就考虑把它放到十位,转到0—3就放在个位。”等等。这都是学生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摸索出来的获胜方法。我及时表扬他们,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其实,在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学到可能性大小的情况下,要让他们说清楚这其中的理由,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所以在学生的汇报中,我注重学生的感悟。接着我出示一位获得胜利的学生的数位表,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获胜三位数的百位基本上都是较大的数。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这个游戏获胜的关键。
4.知识深化,拓展延伸。
经过分析,讨论,交流,学生已经能初步形成游戏获胜的策略。接着我出示表格情境:前8次都打平,第九次是关键,如果转到6,你会选择放在哪个数位上?学生思考后,基本出现两种情况:百位或者十位。选择填在十位的占多数学生,因为大多数学生觉得6还不算很大,还有三种可能可以转到比6大的数;相反,有学生认为,6已经算比较大的数了,这里只有三个数才超过6,转到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所以可以搏一搏选择填在百位。我并不反驳学生的想法,因为每一种想法都没有错,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体现了学生游戏外的一种策略。这一环节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了数学乐园,学生是开心的。通过本游戏,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比较三位数的大小,形成了相对获胜的策略,领悟到了可能性的大小。游戏后,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输赢并不重要,关键是从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真正做到“以玩促学、学中玩、玩中悟”。
面对新课标提出的诸多挑战,数学游戏既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教师的发展,又考虑到数学本身的发展和推广。有效的数学游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还能让教师的教学增添生命力,同时促进数学的发展和推广。而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活泼、好动、爱思考的天性,与数学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思考性的特点恰好一致。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材中的数学游戏,充分挖掘数学游戏的价值与内涵!
(作者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