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苏州嘉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15000;2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15000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高层建筑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建设过程中能否保证建筑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延长高层建筑使用寿命,提高建筑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必要进行沉降观测,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勘测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参数。因此文章就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建筑施工
一、高层建筑物产生沉降的原因
高层建筑物是依靠其地基来承担其所有的重量和荷载,引发高层建筑发生变形的因素主要是建筑物周围的外在环境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和高层建筑物上部的荷载等。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不同程度的作用于高层建筑物。
(一)高层建筑物上部荷载分布不均
由于建筑物上部的荷载分布不均衡,相应的持力层的地基土附加应力不均,地基土的厚度不均,最终导致各部分的土体不均匀,从而造成压缩变形,产生沉降。
(二)施工过程中的差异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差异会使荷载分布与预期的分布存在不同,最终产生建筑物的沉降。建筑物的沉降也会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变形,如在高层建筑周围开挖深基坑就会是原有的高层建筑受到影响。
(三)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是影响高层建筑物发生沉降的重要因素。土壤不同的物理性质、不断变化的大气温度、未处在同一土层的持力层、地下水位变化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不均匀的地质构造和复合地基等因素都是造成高层建筑发生沉降的因素。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沉降观测技术分析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施测要求以及精确度的沉降观测要求
在施测的过程中,首先就要使得仪器与设备有着规范性的操作方法以及合理的观测程序,并在首次观测之前,及时检测校正所用仪器的指标,并鉴定其计量单位。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再次的检测校正所用的仪器和设备,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协调操作人员的额整体工作步调,并加强操作人员的整体配合。对于沉降观测的要求往往就要保证沉降观测有着一定的精确度,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选择往往依据于建筑物实际的测量,并通过对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法加以采用,从根本上实现沉降观测的精确要求。
2.观测时间以及观测点的要求
观测人员在实际的观测过程中,要依据于工程的具体特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程序,及时的纠正观测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将每次观测工作的目标做到及时、高校以及精确。其观测时间的周期设置往往有两个时间间隔,在第一次进行观测的时候,就要复测其它阶段,并定时开展工程的施工,对沉降情况精确测量,并及时的掌握沉降规律。其观测点的要求就要使得建筑物纵横向的沉降观测点相对对称,并保持其相邻的间距点在15~30m,并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匀分布,设计具体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依据于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沉降观测点埋设,提高观测的意义。
3.沉降观测的遵循原则
首先就要依据于一定的基准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以及工作基点,稳定电位。其次就要保证使用的仪器以及其设备处于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保持其稳定性。再次就要保证观测过程中有着相对一致的观测环境条件。再其次就要对观测人员进行稳定。最后就要固定观测路线、镜位以及程序方法。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将观测不定性的误差最大限度上降低,才能对统一化的观测结果进行保证。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质量控制
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在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布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就要依据建筑物地基实际的沉降特点,另一方面则要对地质情况和建筑物结构的具体特点进行实质性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2.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的布设相对来说有着一定的严谨性,直接决定着沉降观测的精确性。基准点在其布设的过程中,就要将沉降观测的整体效果直面烘托,并合理的分析整体沉降观测。首先,在对基准点进行选择的时候,对一些松软地层和相对滑坡区尽可能的将地下各种管道设施加以避免,基准点选择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沉降的观测提供实质性的便利。其次,基准点埋设应提前进行,最好是提前一个月。再其次,就是要对基准点以及基准点周围的保护标志进行保护,防止基准点被其他因素破坏。最后,在基准点布设的过程中,就要将一些障碍物最大程度地加以避免,以便于观测点的长久保存和固定,进而提高观测的精确度。
3.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是在沉降观测点以及基准点布设之后进行的,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案和按观测周期进行。为了保证初期数据的准确性,往往对每一点的初期观测进行多次测量,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处理。
三、高层建筑具体的施测程序及步骤
(一)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
的水准控制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①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②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③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二)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
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三)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
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
础的纵横轴线上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四)观测记录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每次观测的结果都要及时记录,保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五)统计表汇总
①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②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③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在沉陷性较大的地更为重要。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总之,引起高层建筑地基沉降的原因多种多样,对建筑物本身结构质量及使用安全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要对高层建筑地基沉降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高层建筑地基沉降监测,实现对各个影响建筑沉降的因素的全面控制,从而降低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邓仁泮.高层建筑变形观测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22
[2]李爱萍,任雪萍.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及其精度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
[3]张献慧.某高层建筑物沉降的观测分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高层建筑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建设过程中能否保证建筑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延长高层建筑使用寿命,提高建筑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必要进行沉降观测,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勘测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参数。因此文章就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建筑施工
一、高层建筑物产生沉降的原因
高层建筑物是依靠其地基来承担其所有的重量和荷载,引发高层建筑发生变形的因素主要是建筑物周围的外在环境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和高层建筑物上部的荷载等。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不同程度的作用于高层建筑物。
(一)高层建筑物上部荷载分布不均
由于建筑物上部的荷载分布不均衡,相应的持力层的地基土附加应力不均,地基土的厚度不均,最终导致各部分的土体不均匀,从而造成压缩变形,产生沉降。
(二)施工过程中的差异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差异会使荷载分布与预期的分布存在不同,最终产生建筑物的沉降。建筑物的沉降也会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变形,如在高层建筑周围开挖深基坑就会是原有的高层建筑受到影响。
(三)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是影响高层建筑物发生沉降的重要因素。土壤不同的物理性质、不断变化的大气温度、未处在同一土层的持力层、地下水位变化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不均匀的地质构造和复合地基等因素都是造成高层建筑发生沉降的因素。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沉降观测技术分析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施测要求以及精确度的沉降观测要求
在施测的过程中,首先就要使得仪器与设备有着规范性的操作方法以及合理的观测程序,并在首次观测之前,及时检测校正所用仪器的指标,并鉴定其计量单位。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再次的检测校正所用的仪器和设备,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协调操作人员的额整体工作步调,并加强操作人员的整体配合。对于沉降观测的要求往往就要保证沉降观测有着一定的精确度,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选择往往依据于建筑物实际的测量,并通过对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法加以采用,从根本上实现沉降观测的精确要求。
2.观测时间以及观测点的要求
观测人员在实际的观测过程中,要依据于工程的具体特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程序,及时的纠正观测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将每次观测工作的目标做到及时、高校以及精确。其观测时间的周期设置往往有两个时间间隔,在第一次进行观测的时候,就要复测其它阶段,并定时开展工程的施工,对沉降情况精确测量,并及时的掌握沉降规律。其观测点的要求就要使得建筑物纵横向的沉降观测点相对对称,并保持其相邻的间距点在15~30m,并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匀分布,设计具体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依据于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沉降观测点埋设,提高观测的意义。
3.沉降观测的遵循原则
首先就要依据于一定的基准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以及工作基点,稳定电位。其次就要保证使用的仪器以及其设备处于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保持其稳定性。再次就要保证观测过程中有着相对一致的观测环境条件。再其次就要对观测人员进行稳定。最后就要固定观测路线、镜位以及程序方法。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将观测不定性的误差最大限度上降低,才能对统一化的观测结果进行保证。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质量控制
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在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布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就要依据建筑物地基实际的沉降特点,另一方面则要对地质情况和建筑物结构的具体特点进行实质性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2.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的布设相对来说有着一定的严谨性,直接决定着沉降观测的精确性。基准点在其布设的过程中,就要将沉降观测的整体效果直面烘托,并合理的分析整体沉降观测。首先,在对基准点进行选择的时候,对一些松软地层和相对滑坡区尽可能的将地下各种管道设施加以避免,基准点选择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沉降的观测提供实质性的便利。其次,基准点埋设应提前进行,最好是提前一个月。再其次,就是要对基准点以及基准点周围的保护标志进行保护,防止基准点被其他因素破坏。最后,在基准点布设的过程中,就要将一些障碍物最大程度地加以避免,以便于观测点的长久保存和固定,进而提高观测的精确度。
3.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是在沉降观测点以及基准点布设之后进行的,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案和按观测周期进行。为了保证初期数据的准确性,往往对每一点的初期观测进行多次测量,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处理。
三、高层建筑具体的施测程序及步骤
(一)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
的水准控制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①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②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③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二)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
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三)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
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
础的纵横轴线上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四)观测记录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每次观测的结果都要及时记录,保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五)统计表汇总
①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②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③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在沉陷性较大的地更为重要。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总之,引起高层建筑地基沉降的原因多种多样,对建筑物本身结构质量及使用安全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要对高层建筑地基沉降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高层建筑地基沉降监测,实现对各个影响建筑沉降的因素的全面控制,从而降低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邓仁泮.高层建筑变形观测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22
[2]李爱萍,任雪萍.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及其精度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
[3]张献慧.某高层建筑物沉降的观测分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