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政治实行开卷考试后,出现了学生不愿学,成绩难以提高的现象。究其原因往往是教师把思想政治课上成了照本宣科课,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思想政治课没了兴趣。而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原动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巧设新课导入,引发求知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应用兴趣;巧设课堂结尾,激起探索兴趣等四方面论述了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少教师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还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现成的结论、条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思想品德是一种负担,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应注意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设新课导入,引发求知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課导入,往往能直接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我们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用最精练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好的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听之有味,欲罢不能。我们可采用故事、趣闻、歌曲、小品等形式,也可用直接引入、问题引入、复习引入等方法来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授“春天的故事”时,我首先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通过这首歌曲,学生不由自主地加深了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明白1979年及1972年分别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起始年和深化扩大年的重要性作用,也不由自主地对我国的世纪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产生敬仰和缅怀之情,还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田”——深圳特区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初步感悟到改革开放像东风吹来满眼春,它吹活了中国大地,吹活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吹活了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因此它为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条件这些内容奠定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了先声夺人之功效,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和快乐中学习。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创设意境,让学生情绪高涨起来,往往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学习交友要讲原则时,以交友为题材让学生自己去演绎“中学生”、“教师”、“吸毒者”、“警察”、“法官”等角色。放手让学生自己演小品,既给了学生发挥才艺创作的空间,又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他同学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所演的角色也容易增进亲近感,缓解了严肃的气氛,使课堂教学由枯燥变得生动形象。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应用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处于轻松愉快,充满激情的状态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这时,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学习效率最高,这样实际上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乌申斯基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在教学中要不断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课时,谈到如何落实环保小行动,我让学生回去用废弃物品做一两个小饰品,在课堂上展示并说出小饰品的构造与构思。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两个环保标志,做一两件保护环境的小事儿。布置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既觉得上课很有意思,又在实际生活中学到了知识。又如在学到《灿烂的文明之花》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他们身边有哪些为文明增添花之采的事。如孔繁森、焦裕禄、李素丽等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2008年奥运会一系列相关(会徽、口号、火炬)的感悟,文艺节目的丰富多彩等;现实生活中有人落水却见死不救,公共汽车上有小偷偷东西乘客却不敢声张,不健康游戏和网吧遍布大街小巷等等。举例后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出灿烂的文明之花要开启需要人人的努力。很明显,学生们在联系实际生活中学到的思想品德中的做人道理胜过教师的“一言堂”。这就是道德学习论的体现。
  四、巧设课堂结尾,激起探索兴趣
  课堂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教师课堂小结的语言用得巧妙,富有激情,那么师生之间就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讲授“情绪需要调节”一课时的结尾时,通过幻灯,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示到屏幕上,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的性格特点,要同学们思考,讨论:林黛玉这种情绪属于何种情绪,长期下去会酿成了什么结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办?大家通过争先恐后的发言,懂得了情绪需要调节,而且应善于调节,并注意选用恰当的方法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而这个“主人”又怎样做呢?又使学生疑问顿生,这样,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弥补了品德课结尾抽象、枯燥、平淡的不足,又寓教于乐,为下节课作好了准备。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感动学生,受到学生的欢迎。
其他文献
由于篮球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但目的性不明确,容易受其它不利刺激的干扰,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将来再改就比较困难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可以不用言语,而借用手势、表情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body language or nonverbal language)的妙用。体态语言是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站位以及着装打扮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对体态语言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他曾经研究过行为的表达方式,而对体态语言的正式研究是从1872年达尔文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而想象作文教学正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二OO一年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关于想象作文的要求,把“想象作文”和“记实作文”并提,将培养学生的想象
【摘要】“体校”是以体育训练为主的学校,德育一直是教学教育工作的难点。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运南业余体育学校为例,探究“体校”德育工作的策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体校;德育;研究;策略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学校,简称“体校”,最早源于1955年原国家体委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的3所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学校。目前,“体校”仍然是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形式 ,也是我国高水平体育运动员的主要来
【摘 要】数列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知识,也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的一个考试热点。高中数学中比较常见的数列知识主要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些数列的一些性质在高考数学中能够以多种形式出现。而且能够和其他一些知识一起组合成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试题。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列在各种考试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高中的数列应用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应用问题。如果在实
【摘 要】本文着重从“巧设问题,激发求知、准获信息,发展智能、科学探究,提升能力、把握因果,派生新疑”四个方面阐述了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具体做法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解决 初中化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涅早在《学习等级分类》一书中明确指出:问题解决是以独特的方式选择多组计划并加以综合运用的学习。从现代教育观点看,问题解决就是以问题为切入口,以信息的获取、组织、加
【摘 要】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对于提高农村初中办学效能,满足农村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实现均衡教育,落实课改理念,意义重大。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比例居高不下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的统计数据和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分析造成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内外因素,从学校管理、教师、学生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转化效果。 
【摘要】简洁性是数学的最基本特点,也是最突出的表现,看起来越是简单,往往越是蕴含了深厚的东西。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从简洁、朴素的角度出发,审视数学问题的结构,分析数学问题的特点,转化数学思考的方向,常常可以获得简洁明快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简洁美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如何使课堂教学简洁、热烈、精彩
俗语说:“书,要读出味道来。”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对语文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来说,朗读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对学生来说,朗读是主动性、主体性甚至是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