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只注重教学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卫生”的问题长期存在,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现代心理卫生中最受重视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心理卫生。因为,这个阶段是奠定一个人个性发展的基礎时期。就学校来说,心理卫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青少年的指导,还必须从影响他们发展的人际关系、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课堂的教法、作业的适量和布置乃至教师和家长的沟通等等的一切方面来考虑。
  那么,在教学管理方面,针对心理卫生我们应该研究哪些因素呢?一般认为,至少应必须研究三种心理卫生:第一,积极的建设性心理卫生,即既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发展,并提高学习效率已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校本来的使命,又能积极塑造健康心理的心理卫生。第二,预防性心理卫生,即讲究一定的策略,并依据策略积极防范问题行为的发生的心理卫生。第三,矫正性心理卫生,即一旦发生了问题,能直接加以处理或矫正的避免产生负面影响的心理卫生。
  一、从积极性建设性心理卫生问题理论,探索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众所周知,学校中最基本、最大量的活动是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三个因素构成的。教师以教材和媒介直接地作用与学生,我们把这种教学活动的过程叫做“教学三角形”。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一)课程与心理卫生
  学校的课程等硬软件是制约学生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能否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关键。好教师、好教法、好环境、好设施,其中一切条件的关键是课程构成的适当与否。教师的协作,课程实施中学校环境的整顿,课程进进行中教法的选择,以及教学硬件的配置,布置作业方法与量的适当,都是伴随着课程标准而产生的。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课程编制必须考虑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范围”,即在学校生活这个特定的环境内,如何向学生提供教育上所必需的教学内容,亦即决定要学哪些必要的知识、技能、思想和习惯。二是“系列”,就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邏辑系列和心理系列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决定后,倘若某一个课题内容的顺序出现“时序”不当,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生发展过程的研究。
  (二)学生个体的心理卫生
  掌握学生的能力、兴趣、能力倾向、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实况,是提高学习效率所必须的。这也是有计划地维持和推进心理健康的基础。否则,就不能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环境的特点,不仅有碍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陷于不健全的精神状态。但是,学生的个性性格、家庭环境之类的实际,不像智力、学习可以通过测验予以客观的测量,是难以把握的。这方面的问题非常多,比如:教学内容过多过深,教法不适当,教师行为、语气不适当,教室环境、课堂气氛不适当等等,都会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使学生失去信心,引起基础学力不足和低落,导致“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施教;第二,发现每个学生的特殊兴趣和能力特点,“因材施教”,使其特殊性得以发展,尽量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增强学习的自信;第三,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能力倾向,使之认识到自己在学习集体中的作用与责任,并设法为其提供施展才干的机会;第四,尽量使每个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避免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偏颇的学习安排。总之,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能力和生活因人而异,我们应按个性特点研究之,要因材施教,而不能一刀切。
  (三)教师的心理卫生
  只注重学生的心理卫生而不注重教师的心理卫生是错误的。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地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绝不比生理健康问题少。如:闹情绪;动肝火;打骂体罚学生;公事私事不分;不能合理完成任务;只求物质享受,不求奉献;只谈待遇,不思进取;只追求个人利益,不追求集体荣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媚颜奉承;打小报告,闹不团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做人,背后做鬼;教师晋级过程中出现的负面现象等等。要保持并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除了改善教师的物质的、政治的待遇和改进学校的教学条件之外,坚持不懈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根本的对策。
  二、从预防和矫正心理卫生问题理论,初探教学活动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心理卫生问题,有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无论是何种原因产生的,其中大多可追根索源,是可以预防的。
  学习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顾及学习者的身心条件,以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学习心理卫生。在这种问题里,一个人的情绪,生理上的缺陷等等,都是应当考虑的问题。巴班斯基认为,内因是学生身心发展上的障碍,是知识、技能、熟练的不足。外因:第一,是教学上的缺陷,包括教学及教育工作的缺陷;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物质基础的缺陷;教师教育方法的缺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第二,其他一些缺陷。如学校环境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学力;教师的某一次表扬或批评影响到学生的向心力或背叛;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的不公正导致学生心理偏颇、过激或畸形;课外作业布置得过多影响到学生的精力和持久力;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影响到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好恶;学生生病、旷课,引起知识上的脱节,导致兴趣的丧失等。各类原因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总之,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的以学生为核心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所有因素,是一种“综合问题”。本文主要是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论述的,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要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还需要全社会在校内外软硬环境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其他文献
一、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或方法激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数学课一味地讲述,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学困生的心情大都处在厌烦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数学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没劲头,学习数学知识为了应付差事,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的业务和抵制择日胜一日,根据这种心理,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
期刊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所以,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是否有实效性,关键要看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对于问题、知识点的思考度。最近两年,为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开展了《高中物理思悟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天,就专门来谈谈高中物理课堂以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思悟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期刊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后进生,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熟知的一个群体。他们或是由于父母的离异,心灵的无助,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成绩一落千仗;或是由于家教不严,使他们认为学习无所谓好,无所谓坏,不求进取;或是沉缅于某些兴趣爱好,使他们无心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他们成绩的滑坡,前进步伐的停滞,极有可能误入歧途等等,不能无动于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
期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育部下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重视给幼
期刊
随着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作为提高和丰富人们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近年来教育研究和探索实践的重要领域,“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等观念也逐渐被普罗大众认同接受,在中小学教育界甚至是全民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阅读的狂潮。阅读对孩子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托尔斯泰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新课标也进一步明确了阅读的重要性
期刊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老师的重要任务。目前,许多教师都认为农村学生的思维不行,没办法培养。只有城里的孩子才好教,我认为不对。农村小孩的思维和城里的小孩的思维是一样的,主要是靠我们老师的培养。现在我来谈谈本人的从事二十多年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给学生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农村小学
期刊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育人之路的不易。每带一届学生,我能陪伴他们成长的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素质的培养也包括很多方面,结合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每带一届学生,着力培养他们的良好人品、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成绩。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爱心和耐心固然很重要,但还必须做好思想工作,有具体可行的班规和给力班委做保
期刊
一、幼儿情绪管理的意义  (一)幼儿的情绪  幼儿不是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思维系统。幼儿对事物的反应根植于本身的认知, 成人不应该以自己的看法或判断来否定幼儿的情绪反应。 成人应站在幼儿的立场, 接纳幼儿的情绪反应,以此来进入幼儿的情绪世界。理解欣赏幼儿的情感就意味着帮助孩子达到自由,不再使压力和困境成为他们行为的出发点。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情感自然健康发展,而且也是对他们未来
期刊
本人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一直扎根于农村的教育教学工作。历经过多所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改变校风校貌的重担。担任学校领导十年来,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规模比较小,教职工3人,学生四十多人,师生人数也比较少,但不能因小而放松管理,特别是校长的自身管理更要严于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以教师为本,关爱教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自我
期刊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它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种领域,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信息媒体、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应用INTERNET互联网等,无一不是通过计算机这个载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如潮水源源流入我們的生活。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