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十载的雉尾生之梦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c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的时间,若能尽力做好一件事情,算是没虚度年华。
  十年的时间,若能尽力为昆曲做点事情,也算是不枉此生。
  十年前(2007年),我带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回到杭州。先由一位“老学究”张卫东先生告知,又经浙江昆剧团王世英书记引荐,在浙昆党办办公室,我第一次见到了昆曲大师周传瑛先生的大公子、浙昆资深的导演、昆剧教育家——周世瑞老师。那时,年轻懵懂的我并未意识到,从此以后,我即将开始一段前所未有的学习之旅,也不知道自己这一股有意或无意的求知欲,竟然就此叩响了问津昆曲小生“雉尾生”家门的门环。
  雉尾生的开蒙戏是现在昆曲舞台上少见的《连环记·三战》,这是一出不折不扣需要扎大靠开打的武戏。当时已进入北昆工作的我,基本上就是一个濒临被劝退、劝改(劝告早日改行)的学员,主要是因为嗓音的缺陷,基本上进团的那几年我都在学武戏,当别的同学都在学文戏、抠戏的时候,我经常做的事就是抱着大靠、扛着把子在一旁羡慕地看一眼。可能因为还算安分、克己,勉强保住了工作。庆幸的是,在这个过程里,我遇到了很多心善的师长的怜悯、帮助和鼓励。历届的班主任董瑶琴、张敦义、董红钢、陈海等老师都很心疼我,有提出让我转行往编导发展的,有提出让我去考学、治学的,有的干脆让我下定决心学武生。
  一时间,人生百味中的酸涩苦辣,我似乎都在十几岁的年纪里尝尽了,但是抑郁、难过之后,我想,我终归还是应该回到练功房去坚持那些每日枯燥、烦闷的功课,当时也不曾想到,那些看似毫无用处的功,在之后的《连环记》复排、串演中倒是都一一用上了。
  2007年在北昆汇报演出《三战》一折时,我把练过大靠的技艺大多都用到了。演出时,作为剧院中流砥柱的几位领导老师屈尊给我配演“刘、关、张”,这也是当时驱使我放手一搏的动力,可是年轻的我哪里知道,艺术不是光靠拼命就够的。
  一次深夜,我在陶然亭原址大厅里扎大靠“按手翻”时,因为空中“过门”劲头不够,直接脑袋冲下摔在地板上。可怕的是当时身边并无一人,若无靠旗先着地减震,恐怕我的艺术生涯就永久地“凝固”了。当摔在地上,一时间起不来时,回想从事昆曲以来坎坷的过往,不知这次爬起来后,又该如何去面对接下来即将会发生的各种困难和危险,我竟也不想起来了。闭了一会儿眼睛,感觉地毯的粉尘肆意钻进了呼吸道,身上也有些发冷了,才尝试着勉强撑了起来,伸伸腿脚,确定没有什么重伤,擦了擦头上半干的血,就脱了大靠回去了。明天依旧,还是练功,继续练功。
  因为这次意外,在汇报演出时,我几乎是含着泪演完的,并不是因为身体上的疲惫和痛楚,而是每走出一步后,就不知道下一步还能否继续,或者自己也已经分不清楚哪些是汗、哪些是泪,却也因此明白了学问本是苦中求,自怜自艾终是空。
  2011年5月,在上海大剧院,我有幸代表北昆演出了蔡老师传授的冠生戏《长生殿·闻铃》,也是在那个时期,我们的“家长”杨凤一院长就开始规划我以冠生戏为主的培养路线。虽然尚未规模化地继承雉尾生的剧目,但我在演出备战前的每个下午,都会扎上大靠去大厅跑完一百圈圆场,再央求笛师,连着吊两遍【武陵花】(《闻铃》)的主曲。这么做,固然是为了保证在上海满宫满调演出的体力和嗓音耐久力,而扎着大靠、汗水挥洒的每一个瞬间,也有对雉尾生家门难以割舍的情感和留恋。
  后来几次受伤和手术,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宣告我基本告别了武戏,但是一向不怎么“安分”的我,选择了“讳疾忌医”。2012年借术后修养的机会回到南方,途经上海时去看望了蔡正仁老师,虽然身体不能大动,但还是恳求老师给我拍了《小宴》《梳妆》《掷戟》的曲子。记得那时候唱一会儿伤口就会有酸胀、发紧,每过十几分钟老师就要让我停下来休息下,可我心里知道还不能休息,因为杭州的周老师还在等我去学戏。
  蔡正仁老师的包容和宽宏,真的是昆曲老师们特有的大爱、大度的典型写照,老人家抽出自己本来就很紧张的时间,教会我唱念后,再打发我去杭州跟周老师学(虽然他自己明明也很擅长此剧),期间还打电话一再嘱咐我一定认真学好周家这出经典的雉尾生戏。因此我身上的戏不光是传承、学习而来的,还有这些老师们用“大爱”在培育和浇灌。
  回到杭州,我便开始认真地学习雉尾生家门的第一出文戏《小宴》。周世瑞老师当时也已是古稀之年了,但却把每一个示范动作都做得极其到位,并按照周传瑛师爷所提出“大身段守住家门、小身段刻画人物”的理念,把每一个动作应该如何用力、每个神情如何凝神都讲解得细致入微。也是在学了《小宴》之后,我才明白了进门、归座、起身、定席都需要有几遍“家门礼”,穿蟒時入座、起身、抬脚、起步、腾步等等基本功法中,应该用哪部分肌肉带动动作,运动哪只脚的哪个关节,先收哪只脚、出哪只脚等等要领。虽然这些基本的功法要诀跟我学过的《拾画》《亭会》身段的原理相通,但是也只有真正“手把手”地学过,才知道每个动作的比例、组合之间不能差之分毫的精确度,也借此学习机会,进一步领略了昆曲雉尾生以独特的功法完成人物塑造的艺术特性。
  好不容易初步厘清了雉尾生穿蟒的戏,不想学到《梳妆》时,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我们这代人在学习时,有一个很便利的资源叫“录老师”,尤其是在预习新剧目时会去求教这位“老师”。打算再次南下学习《梳妆》时,我就先找到方传芸先生的一个录像,也看过王振义老师的演出录像,虽然看着这些影像资料中的功法和技艺较为繁复,但对于我们这一班北昆长大的孩子而言,每个男生身上多少都有点《夜奔》的身段基础,我觉得这出戏至少在技巧方面尚属于我可以完成的范畴。
  于是,我高高兴兴地背上厚底和练功服来到浙昆排练厅,看老师示范出场到小半段【懒画眉】唱完时,几乎是呆立当场,而且整个下午都在惊讶和迟钝中度过,只顾惊叹在传承整理这出戏时,周传瑛师爷应该已经把毕生所学、所悟都注于这二十多分钟的折子戏中了。不论是常规出场的半个“水底鱼”,还是精细到【懒画眉】主腔、拖腔中的每半个节拍,其中都丰富填充了翎子、戟、腰、腿、步、眼、气、神等技法和周家特色“小身段”表演程式,以致于我常常还没仔细地看清楚老师每个动作和动作之间的衔接,那个节拍的动作就已经一晃过去了,于是不得不恳求老师分解动作,逐步地把每一个动作拆解开并告诉我要领,以至于第一次课整整上了一个下午,我几乎是什么也没有记住。   那一次真可谓是“春色趁兴来,秋风败兴归”,此后借助年假等机会我往返杭州好几次,终于学完了《梳妆》的一个大概路子,又反复练习、求问了好几年,才敢在2016年“则见风月”折子戏专场中第一次忐忑地演出了《梳妆》,此后又在“今宵酒醒”折子戏专场中演出了《小宴》。慚愧的是至今还未得周氏之精髓,但这些演出的积累,还是为此次《连环记》的串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有了串演小全本的想法后,我在2007年《三战》“一役”的十年之后,披上了久违的大靠,回到最熟悉的排练厅中,恢复出了昆曲舞台久不上演的雉尾生传统戏《起布》。这出戏的挖掘更具备一种属于昆曲特有的使命感,除了根据老师所著《周传瑛身段谱》中对这出戏“起布”(传统昆曲极其讲究起霸和“起布”的区别)程式的原汁原味地继承保留之外,还整修、恢复了著名的粗曲【泣颜回】及【好事近】(【前腔】),“起布”的功法和粗曲【泣颜回】已经被很多剧种大量移植、借用,但其源头根本是来自于昆曲《连环记·起布》。仰仗周世瑞老师的传授,作曲家周雪华老师的教导,名门之后、鼓师高均老师的指点与帮衬,沈矿导演的分析把控,修订完“四声(八声)”、归正“板眼”、塞准“开头”和“收头”,我终于把昆曲传统该有的一切都配备齐全。寻根问源、重塑老太爷和老爷子留下的一出老戏,成为了我们共同打磨这出戏的本心和意愿。
  排演到结尾《诛卓》时,大家已是热血沸腾了,尤其是高均在《掷戟》【扑灯蛾】打出我们闻所未闻的锣段后,大家纷纷涨“卯上”在台上对着“咬”。张洵澎老师从头教授张冉貂蝉的每一出传统戏,北昆派出了史舒越、张欢两位青年才俊担当全剧的支柱,调笑部分有上昆张前仓的润色,重头部分更有“昆大班”的“老元戎”陆永昌老师身传言教,现捏、现背与我“激布”一场戏,在台上那种深刻的刺激,掀起了全场演员的激情和沸点。记得3月11日演出当晚,上海观众也格外捧场,虽然粗浅之工难免,剧场内也算得金鼓喧阗、笙歌鼎沸了。
  就这样,我们把一台由《起步》《小宴》《梳妆》《掷戟》《诛卓》串演而成的小全本《连环记》在天蟾逸夫献丑首演,我也是通过这次演出,真正体会到了唱的是“情”,而不光是“技”,因为年迈的老师们的爱和对昆曲本身的眷恋,支撑我们搬演了这出满是酸涩但又充满甜蜜的《连环记》。
  记得向杨凤一院长请示此次演出时,踌躇地直言“老师们都已经是这个年纪了,我只是想在老人们还康健的时光里,把老师教我的戏演一次,也让他们开心一下”,就这样,得到了领导的同意与放行,也是怀揣着这份感恩的心,整理、排演了昆曲雉尾生“三副翎子”中最经典的《连环记》,向观众、专家老师们汇报。更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演出幸得近十家单位、机构、个人的全面支持与帮助,以最“草根”的制作方式,奉上一份我们对昆曲雉尾生家门、对昆曲传统文化最质朴、最纯真的敬意和感恩。
  周老师在我们演完后分别的那晚跟我说,“能看到这些戏搬上舞台、能流传下去,就行啦”,与老师告别时我没敢过多逗留,因为害怕直视老人感慨、深邃的眼睛,更不敢说“其实再多一点都弄不出来了”这句话。这次演出倾尽了全体战友的心力,正是大家的义务支持、老师与各方领导的全力相助,《连环记》才能回到昆曲的舞台上。
  回首一瞥,不觉已迁十载寒暑,砌末暗藏、粉墨妆褪之时,似久久梦中萦怀宿酲。沉浮万变、流光蓦转,数不尽尘滚云落,唯咬断青根、一念痴执,十载亦谈笑一瞬耳。然酿梦十载,为搏一宵片刻之呼,以慰华首之恩、敬大道之义,此生亦无憾矣!
其他文献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两个与小剧场戏曲沾边的戏恰好同时演出。除此因缘外,并不以为自己对小剧场戏曲这个课题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所以欣然命笔,又是觉得在过去十年的昆曲创作实践之中,仍有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或可供同行者与后来者共同思考。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小剧场  老实说,在2002年之时,将小剧场三个字冠之于昆剧《伤逝》前,最初动机也确不过是想以此为挡箭牌,希望借此规避昆曲排演现代题材可能会带来的诸多争议
期刊
2016年由严庆谷领衔主演跨度为期一年的“大圣来也”郑派悟空戏系列展演为这个猴年的京剧演出增添了华彩一笔,回顾这次悟空戏系列展演,不仅让观众更完整地感受了京剧孙悟空的魅力,更进一步促使我们思考京剧悟空戏、武戏的未来。  在历史上,各路名家名角都曾排演过悟空戏,然而,因为演员风格、创作时期、选题取材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剧中的孙悟空形象也很不一样。纵观此次展演,最大的特点当属为京剧舞台完整呈现了一个风格
期刊
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将终身成就奖颁发给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三位老师,闻之欣喜,以文敬贺。  傅全香  傅全香老师是越剧傅派创始人,她广学博取、勇于开拓;在新越剧基础上拓展了“写意”风范。傅派唱腔善于真假声的完美结合,誉称“越剧花腔女高音”,开拓了新越剧的声乐艺术。她成功塑造的艺术形象有祝英台、敫桂英、刘兰芝、李亚仙、杜十娘、江姐、李清照等。  她和范瑞娟老师长期合作,《梁祝》成了她们
期刊
在舞台上正面挑战时代话题并进行正面阐释,在90分钟里完成故事的叙述、人物的塑造和敏感主题的表达,殊为不易。江苏盐城淮剧团演出的现代淮剧《半车老师》,讲述田家湾小学老师田半车进城找学生焦浩运催要他应允给村小学的20万捐款的故事,全剧通过“讨捐上城”“酒店纠错”“登门补课”“智审衣柜”“夜半归来”等尴尬无奈却又妙趣横生的戏剧场面,刻画了一个乡村教师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诚信”缺失的社会问题。
期刊
一出久违了的昆剧《连环记》,由北昆优秀青年演员张贝勒主演吕布,日前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首演。观剧后我激动万分,浮想联翩。该剧是昆剧的传统保留剧目,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它从未曾在当今戏曲舞台上亮过相。当年昆剧《连环记》是传字辈中周传瑛老师的看家戏,演出曾引起轰动,京剧艺术家关肃霜观后,情不自禁地来到后台拜访周先生,两人因此结识,此后还经常一起交流切磋,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上世纪80年代上昆曾排演过全
期刊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知名小说,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读者。2008年莫斯科轻歌剧院将其改编为音乐剧,这部剧的官摄版本于今年上线中国视频网站。  音乐剧《基督山伯爵》对原著的情节进行了大幅删改。基督山伯爵召开了盛大的化装舞会,邀请所有重要人物出席,将20多年的恩怨集中到一天之内清算。本剧以倒叙开场,社会名流齐聚一堂,戴着面具纷纷登场。灯光忽明忽暗,众人各怀心思,究竟是谁入了谁的局?神秘莫测
期刊
周杰伦的很多歌都为我们描绘了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热血、神秘、壮烈等极富色彩的词汇和情境带入我们庸常的生活里,滋养着成长路上每个年轻人心底的武侠梦、魔幻梦、骑士梦……也正是这些歌,让从未谋面的我们与周杰伦之间产生了灵犀相通的共性。通过歌声,发现自己和自己心底里那些无以兑现的美梦与幻想。  音乐剧《不能说的秘密》改编自2007年由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的同名电影。从母校淡江中学到单亲家庭出身,男主角叶湘
期刊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乐于助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弱小无助的人,我们更应该对他们抱有同情心。在人类普世的道德框架下,这是理所当然、无可置疑的。看到一个下半身不遂的女孩而没有动恻隐之心的人,绝对是冷酷无情的。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拥有的怜悯之心以及我们所付出的帮助,它背后真正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个人的怜悯之心可以对他自己乃至一整个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最后反过来几十年如一日地煎熬着他的心灵?这次由英国
期刊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曾使瑞士戏剧保持了在国家文化中的上升地位,而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外国剧团来华演出并不多,但外国戏剧的文本介绍却风靡中国,迪伦马特和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一样受到中国剧坛的特别青睐,他的主要剧作,如《物理学家》《老妇还乡》《天使来到巴比伦》和《罗慕洛斯大帝》等为国内一线剧院和一流导演竞相搬演,甚至他的小说代表作《法官与刽子手》《隧道》也被改
期刊
看不同国家的戏,观众往往会关注不同的剧场审美,对具有现代感的舞台语汇尤其敏感。俄罗斯导演列夫·朵金的《兄弟姐妹》,这部圣彼得堡小剧院三十多年前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其舞台呈现比较传统。但这部时长六小时的经典作品,今年首次访华演出,在中国戏剧圈引起了巨大震动,而且,其影响不仅仅是审美层面的。  《兄弟姐妹》的文本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取材于俄罗斯作家费奥多尔·阿勃拉莫夫的《普利亚斯林一家》四部曲的前三部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