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字,可以教得更形象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d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对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一年级新生而言,要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迈稳学习汉字的第一步,不妨从源于绘画的象形字入手,多法并举,重视、教好一年级上册中的象形字。
  一、比附——直观联通“图”“文”,識记字形
  追溯字源,可从古文字字形中窥见、还原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倘若教师能通过“比附”——将具象的古文字形与抽象的楷书字形相比照,讲清事物的组成部分与整字的各个笔画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其关联性,那么,在学生眼中,一个个方块字便成了一幅幅鲜活的图画,识记字形不仅不再枯燥乏味,反而还平添了轻松与趣味。如以下两组字义相关、字形相近的象形字可作此解析。
  1. “手”与“又”。“手”:小篆写作“ ”,像人的手,上部的分支表示五个手指头,下部是手臂。楷书把最上边的中指写作撇,再把其他弯曲的四指拉平,写成两笔横。本义是人的手。“又”:甲骨文写作“ ”,像右手的形状,从下到上,分别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向下伸的一笔是手臂。古人常以三表示多,所以画最常用的这三指表示五指。楷书把大拇指和中指写成橫撇,把食指和手臂写成捺。本义是右手。后来,人们造“右”字分承了本义,“又”就大多假借作虚词,如“又香又甜”,但在参与构字时仍可见“手”义。
  2. “木”与“果”“禾”。“木”:甲骨文写作“ ”,像树木的形状,上部是树枝,中段是树干,下部是树根。楷书把上部向两侧斜出的树枝拉平,写成橫,把树干写成竖,再把树根写作撇和捺。本义是树,树木。与“木”字义相关的“果”:金文写作“ ”,像树上结着个果实的形状。楷书把上部的果实写成了“田”形(注意“果”字中间的长竖一笔写成)。与“木”字形相近的“禾”:金文写作“ ”,像一株禾谷,上部是穗和叶,下部是茎和根。楷书把下垂的谷穗写成短撇,左右两侧的叶拉平写成橫,茎写成竖,根写成撇与捺。
  一年级上册生字中类似的象形字组还有不少,如“日、目、白”“鸟、乌”“中、串”“来、米”等,教师均可以借助其“物形”的差异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字形。这样,将抽象性强的“文”(古人称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与形象性强的“图”相联通,有效助力学生识记字形。
  二、引申——整理积累词汇,掌握字义
  “因义构形”的汉字,从古至今一直顽强地保持着表意特性,是表意文字的代表,因此,讲字形自然伴随着解字义(记号字除外)。教师应正视非零起点的学情,学生已从生活经验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口语词汇,如空气、天气、喘气、香气、勇气、生气等常用词语,这些词语体现了“气”字的诸多引申义,即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教师应善用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教学资源,不囿于单一字义,引导学生从熟知的口语中提取相关词汇,选择适合学生拓展学习的引申义,并根据引申次序逐层推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又帮助学生积累了新词,发展了语言。
  1. 归纳——提炼发现。以“片”字引申义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出示卡片,引导学生发现卡片扁扁的、薄薄的特点;再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的类似物品,如名片、纸片、叶片、竹片、刀片、薯片、肉片……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片”指的就是扁而薄的东西。
  2. 演绎——验证新知。以教学“天”字为例。与其让学生杂乱无章地随机组词、跟读,不如改由教师先根据引申的逻辑逐一讲解引申义,再让学生读词,促进学生理解。“天”,本义是头顶。头顶是人的最高处,引申指高高的天空,如蓝天白云、顶天立地。又引申指在高处的建筑,如天窗、天桥。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运行,所以引申为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如一天、今天。季节也跟时间的转换有关系,所以引申为季节,如春天、秋天。风、霜、雨、雪等都在天空显示,于是又引申为天气,如阴天、雨天。
  如此,基于儿童经验、基于汉字知识的引申义教学,让“一字多义”的渗透更为深入、鲜活。
  三、组合——构建关联系统,培养能力
  在汉字大系统里,每个汉字(偏旁)都与一些其他字因为某种关联而构成“子系统”。而诸多源自象形字的独体字,成为“关联”的所在,参与组构了大量汉字。这些象形字,许多被收入《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属“构形简单、重现率高”的基本字。在教学中,可紧扣基本字,组合相关字,以培养学生归类识字的自觉意识与独立识字能力,不断地将新学的生字整理、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逐步构建一个个开放式的汉字“子系统”。如基于“人”形义关联的教学,有以下两种组合思路。
  1. “同字不同形”。“人”:甲骨文写作“ ”或“ ”等,像手臂前伸、侧面站立的人形,头与手臂连写,面对的左右方向不固定;演变到隶书“ ”,像人双腿跨开的形状。在教学时,结合简笔画溯源析形,并非是化简为繁,而是要将学生眼中固化的“人”形“激活”,感受其灵活的形变,为后续学习合体字作铺垫。一年级上册中与“人”相关的会意字,不仅有全由直观的“人”构成的“从、众”,还有全由“人”变形而成的部件构成的“比、北、色”,以及包含“人”变形而成的部件构成的“后、久、以”等字。这些字以“人”为关联,组合成一个微型“子系统”,是“亻”系统字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循形变的线索,可灵活拓展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思辨力。
  2. “同义不同形”。一年级上册生字中同样表示“人”义的象形字还有“子、了、儿、大、文、夏、女、老”等。这些字的表义各有侧重,指向不同的“人”。如:“子”,甲骨文写作“ ”,上部为婴儿头部,一横指露着的双臂,下部是双腿裹在襁褓中的轮廓,本义是婴儿;“了”,小篆写作“ ”,像“子”的两臂两足都包裹好了的形状,表示事已做完。
  顺着上述两种思路整理一年级上册的生字,形音义有关联的象形字组合还有很多。如“虫、也、它、巴”的本义均与蛇相关,“目、耳、口、自(指鼻子)、心”乃人的五官,“牛、马、羊、鱼、兔”都是动物……掌握了这些基本字,以其为形音义“关联点”,可以组合本册中具有同一要素的汉字,如“牙,鸦、芽、呀、穿”“工,红、左、江”“巴,爸、把、吧、爬”“力,办、加、为”“又,反、双、友、最、没、服、变、叔、鸡”……如此,以系统的眼光来教学汉字,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字组中感受构字规律,不仅能促成意义识记,还能指向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1. 感受“餐饮店K与M开在一起”等多种类似生活现象的存在。  2. 经历思考、探索、阐释等学习过程,理解“餐饮店K与M开在一起”背后的数学原理。  3. 形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数学意识,培养数学观察、数学思考、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适合年级】六年级  【教学过程】  一、捕捉现象,提出猜想  出示一组照片:餐饮店K和M紧靠着开在一起。  引导:从这些现象当中,
期刊
当代著名道德教育研究专家鲁洁教授曾指出:“德育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品德教育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我们应注重构建生活课堂,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德育。  一、关注已有生活经验,链接学生真实生活  教材精心选用了典型的案例,但依然无法完全适应所有地区、学校、班级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本学科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大多只关注原文本的表达技法,或是开展模仿训练,或是做平移式的内容迁移,课堂上呈现的是一种“零思考”的读写结合教学状态。在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读写结合要跳出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的固定模式,要将思辨素养的培养与读写结合融合起来。也就是说,要用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来开展读写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期刊
数学课堂是“讲道理”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动态课堂。师生的“生长”有赖于教师做足课前的功课,聚焦核心问题精心预设;在实施中跟进学生的思维动态,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捕捉生成资源进行价值引领,推动“动态—跟进—生成”课堂文化链的落地,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把握教材,精心预设学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找到教材与学生知识结构的最佳切合点,巧用教学素材,使之成为助推学生发展
期刊
“互联网+”下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构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它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由师生间的互动,转变为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机的多边互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策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能促使语文核心素养落地,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预学趣为先,催生行动力  传统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开展教学的,而“互联网+”下的教学有效
期刊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数学学力基础、学习兴趣取向、实验操作能力、生活数学认知等多项内容。教师要深入调查学生学情,从而调整教学预设,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顺利进行有效数学思维,在多重互动探索中形成学科能力。  一、课前学情前测,把准学习起点  在进行课前学情分析时,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的学力基础和思维方式作出科学的评估,以便为后面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1. 学力调查。人教版四上第
期刊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写作是一个通过直接的观察、体验以及间接的读、听等渠道获取知识,经过语言的组织和思维的加工,以文字来表达主题意义的过程。直接的观察、体验是写作的“源”,间接的读、听是习作的“流”。源头枯竭,作文便成了无米之炊;远离生活,作文便缺失了真情实感。离开生活的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写作教学应该把握“四要”,即要易于动笔,要乐于表达,要源于生活,要真实表达。但是纵观写作教学现状,教师依然停留在通过提供素材、思路点拨、范文朗读以及写作评改等方式进行写作教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表达。那么,如何创造良好表达环境,构建优质表达渠道,促使学生会写,乐写,从而达到真实表达的作文教学目标呢?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借助高效多能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那么,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帮助他们打开想象的大门,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呢?  一、情感朗读,谱想象之歌  一年级的课文大多以儿童的口吻进行叙述,富有童趣,许多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如何讓《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呢?我们开展了“基于二十四节气读写的审美力培养的研究”活动。我们找准的支撑点是二十四节气资源;切入点是读写结合;落脚点是审美力培养,即以二十四节气的资源为依托,开展阅读与写作活动,让学生在感受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