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角化不良瘤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疣状角化不良瘤(Warty Dyskeratoma)通常发生于成人颈部以上,为一种孤立的良性疣状损害,组织病理改变与毛囊角化症相似。本文作者报告3例,并复习有关资料。本病以往有多种命名,为孤立性Darier氏病、假性Darier氏病、孤立性毛囊角化症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遗传因素在红斑性狼疮(L E)的发生中引起很大注意。为了观察L E患者亲属的机体反应状态,本文对44例不同类型L E(盘状型26例、播散性盘状型5例、系统型13例)患者的血统亲属作了周围血液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氧化还原活性测定,血清自身抗体滴度测定以及淋巴细胞核酸含量测定等,并以20例健康人作对照。
期刊
作者报告一例肠病性肢端皮炎的患儿用双碘喹啉治疗14年,经用锌治疗后可停用双碘喹啉.患者半岁时开始用双碘喹啉400毫克/天,迅速好转,但以后对双碘喹啉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到1200毫克/天.曾多次企图降低剂量,但总是发生头发脱落,皮损加重及精神状态显著低落.检查血清锌低于正常水平.作者于是决定给予硫酸锌300毫克/日,一周内开始看到明显改善,3周内所有皮损消失.
期刊
作者报告了一例小腿特发性限局性脂膜炎,经口服四环素疗法10周有显著疗效.
例1,男,21岁,雷达兵。下眼睑红斑鳞屑性皮疹,境界清楚,边缘隆起。额部有少数播散性丘疹鳞属性损害。鼻梁皮肤轻度充血,但无皮疹。皮损表面有细薄鳞屑,无毛细血管扩张。轻度瘙痒。
1973年太藤重夫和1974年猿田隆夫等分别报告5例和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并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因和治疗作了文献复习,现将其主要观点摘译如下。1965年太藤等首先报告本病,怀疑它是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1970年他又补充报告3例,指出它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有特征性,认为它是一独立的疾病。至1974年,日本已有17例报告,男性16例,女性1例,年龄分布16~61岁,20~30岁多发。
期刊
疥疮的组织学诊断是在14例患者的组织切片检查中均找到寄生虫后才做出的,并从皮肤损害刮片中找到疥螨而得到进一步证实。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损害或红斑丘疹结节损害。其中10例未见疥疮的典型隧道,临床明确疥疮诊断的仅有4例。组织病理学所见:本研究把疥虫侵犯皮肤的反应分为表皮和真皮的变化。表皮变化的特征为急性湿疹性组织反应型,表皮呈不规则的棘细胞层肥厚,并有较多海绵水肿及炎细胞外渗,以致形成表皮内水疱。
期刊
在麻风杆菌的鉴定中,有8种有讨论余地的方法和一种假定的生长特点.这些方法都是在直接取自人组织的麻风杆菌的研究中发展的,而很少考虑这些方法在鉴定体外培养菌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本文摘要旨在帮助正确地说明这些问题.
期刊
眼、口、生殖器三联症的皮肤表现之一,是对非特异性的刺激有皮肤过敏状态,其注射部位呈现化脓倾向,一般称做针刺反应。作者对本病44例、疑似的患者10例、有本病可能性的病例43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了针刺反应的研究。
期刊
作者对19名红皮症伴非典型淋巴细胞(Sézary综合症)的患者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的研究。19例患者中,12例男性,发生红皮症的平均年龄为64岁。女性7例其发病平均年龄为53岁。发病与工作和职业无关,也没有明确的环境因素。4例自认为对阳光过敏,但2例日晒后病情反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