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宁、华歆)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1500多年前,南朝宋人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里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三国时代一起读书的管宁和华歆,在听到热闹好玩的锣鼓喧嚣声音在门外响起时,怦然心动的华歆扔下书第一时间跑出去看乐子了。
即使放在今天,这大概也是常常会见到的场景。
传媒发达,信息碎片铺天盖地,片纸稀薄于资讯洪流,于是有人说,时人不读书。
最后甚至变成了每个人都在说,时人不阅读。
大约有点今俗不淳,遥想三代的意思。
链接1
电子时代,书香依旧之俄罗斯篇
在出版书籍数量、平均家庭藏书数量、平均每周阅读时间等方面,俄罗斯在世界都名列前茅。俄罗斯人密切关注有关读书方面的调查,一旦数据和排名有所下降,就会引发媒体热烈讨论,甚至展开严肃的自我批评。
在俄罗斯,除了固定的书店和书报亭,大街上还常常有流动书摊,社区的便民超市里会有专门的书报区。去往郊区的电气火车上,也常有推销员捧着一摞书向乘客兜售。在索契机场候机区,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流动图书馆”项目,候机乘客可以从座椅边的书架上拿书阅读,还可以带到飞机上看。
此外,俄罗斯人培养读书兴趣的确是“从娃娃抓起”。小学一般每周只有20多节课,其中文学阅读课就占了4节,与俄语、数学数量相当。
俄罗斯家庭也十分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记者曾采访大学生季马,问他对读书的热爱从何而来,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自己也不清楚,应该是受家人熏陶。他说,幼儿园时母亲就带着他阅读莱蒙托夫的诗歌,爷爷送的生日礼物总是新书。
聚在一块儿交流,就是因为都有需求
“经过这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生活上有了艺术感,还增加了一点美感。自己不像以前就是一个有点不修边幅的大妈。这个学习确实不一样,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气质、修养,你一看就能看出来。”这是56岁的青岛人孙英姿对自己读书最直观的感受。
她说,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太高的文化水平,当年因为是家里的老大不用下乡,所以早早参加了工作。要不是工作后参加夜大努力自修,可能自己目前还只是个初中文凭的家电修理工。
那个时代的孙英姿,更多的时间,还是花费在家电维修的相关技术知识上。尽管她对文学方面的阅读也有着与同龄人一样的好奇,但是没有时间,“而且,那时候你也找不到什么书。”她说。
随后的30多年里,她的生活轨迹很普通,经历一个中国家庭需要承担的老老小小拉拉杂杂直到退休。
孙英姿的读书生活丰富起来是退休之后这三四年的事情。
因为作为她最大生活重心之一的女儿离家北上读书,她的生活开始出现了大段的空闲。“我不想让自己整天围着锅台转。”于是,从老年大学舞蹈班和老同学聚会开始,她着手重建自己的文化生活。
“我现在在一起聚会的中学同学有很多都是双学历,和他们在一起对我的提高很大。”孙英姿说,“大家吃饭聊天,这种沟通很舒服。通过听他们说某些书,即便我不看,也觉得收获不小。”
于是,孙英姿和同学们的读书会诞生了。
从最早的一个念头到现在,孙英姿一直强调,“读书会”这三个字其实一直都有点半开玩笑的意思,“说是读书会,我们基本上聊一会就跑题了,最后都变成了聊谁的孙子外孙子怎么怎么样。”
但是毕竟,他们的每次聚会,都是从读书开始的。“我们一般一个月聚一次吧,基本上就是吃饭,然后就从最近谁找到了什么‘精神食粮’开始。”
而她的阅读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晚上睡前的半小時。“我其实并没有大块的时间。家里还有老人,我自己也参加老年大学舞蹈班的活动。所以一般都是睡前阅读。而且像我这个岁数的阅读水平也不好,年轻人可能两天就看完一本书,我这恨不得两周才能读完一本书。”
但是不管多忙,孙英姿和她参与读书会的同学们差不多都能做到每天看一眼书,“书就在我们枕头边上”。
“我们为什么会聚在一块儿交流,就是因为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孙英姿说,“最近我们还聊,说时间都是暂时的问题,两三年以后孙子孙女大了就好了。”
单向街书店,十年来已经发展成北京城的文化地标之一,以组织高质量的文化沙龙闻名。
于威是单向街的CEO,在他看来,“阅读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人类的一个强需求,它不可能消失的,只不过它出现在不同的介质和场景里。”而“单向街”要做的,是通过新的介质和新的语汇来打通这种可能会发生的隔阂——“我一定是往下走的,我要揪住下一代人”。
下一代人无疑已经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甚至社交媒体的原住民。他们的行为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看报纸、看杂志这件事情在90后、00后眼里是一件多么OUT的事情。他不可能想象还要去买报纸回来看新闻,这是太古董的一件事情了,他不会接受的。”于威说,“而且大家对某些过时的主流语境实际上是有排斥的。他们从自己的QQ空间里、百度贴吧里、朋友圈里、微信里、微博里去获取他们需要的东西。”
然而改变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蜂拥而来或者蜂拥而去。“单向街”有自己的适应新潮流的描述方式,但是它也依然有所坚持。
于威说,“为什么‘单向街’一直在做文化沙龙的活动,就是想让人们明白你心里要假设一个底层的基础,这样的话在面对剧烈变化过程的时候其实你是有判断的。我们有一个口号是‘手中有书心里不慌’,这种‘不慌感’我们想提供和分享给更多的人。它是一种非常开放和健康的心态,新的东西来了,我接受它,领会和学习,不排斥、不慌张。但是我也知道,我不会把它的价值凌驾于所有的这些人类文明之上。它只可能是增添了一个发光点。”
“阅读的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今国人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媒体上类似的表述并不鲜见,随着iPad和Kindle设备的热销、无线互联网和高速手机网络的普及、网络端资料内容和表现介质的日趋完善、书籍电子版本的销售大行其道,对纸质书阅读率下降担忧的加重似乎年复一年地成为社会舆论的话题。
比如这则最新的报道数据: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而数据之后,则是一通读者耳熟能详的专家经典式分析:
“微信主要功能是娱乐、浏览,我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学术性著作和经典性著作,也应该坚持纸本阅读,“只有纸质书阅读才能让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碎片化的东西会使思维更肤浅,变得更懒惰,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尤其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坏的习惯。
然而比起担心阅读在某种介质层面的自然减损或者未来可能面临的消亡,恐怕对公众阅读的深层次也是最基础驱动力之一的探究心,或者说好奇心被消磨的担忧,要更加现实一点。而对于公众阅读,或者说全民阅读层面的阅读推广而言,这或许才是根源性的问题。
“……烂书一堆,但这只能是浩瀚书海的其中一部分,其他的老实讲是我们自己‘不想看’‘没兴趣’‘看不懂’或‘不晓得看那些书要干什么’等等,这些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其实可以大致收拢成同一种心思,你无意要探究光子为什么可以奇怪地又是粒子又是波,你不想晓得凯恩斯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到底有什么天大的事要争辩得面红耳赤,你对遥远的萨摩亚青春期女孩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没半点好奇,你想不出自己为什么要弄清利玛窦走了哪条路从意大利到中国,你也看不出来那些早就尸骨无存的19世纪放逐库页岛的可怜俄国苦役犯干你何事……”(《阅读的故事》,唐诺)
作家唐诺随后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而这段回答所描述的状态恐怕比所谓“不读书”更令人惊悚: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阅读者随随便便都能告诉你,这里有多少部精妙好看的书,海森堡的、波尔的、爱因斯坦的、弗里德曼的、克鲁格曼的、玛格丽特·米德的、契诃夫的云云。你不想知道,这一部分的世界对你而言就完全封闭了起来,联系于这部分世界的书籍也跟着全数合上了,当所有的事你都不想知道,整个世界对你而言就没有意义了,于是所有的书便都和你断了联系,你也不再可能会是个阅读者。
完整的阅读过程也许仅仅需要阅读者完成这个“读”的动作。问题是,作为“读”这个动作的欲望前驱:你真的还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么?
正如唐诺所说,“阅读的人穷尽一生之力,极其可能還是未能为自己心中疑问找到答案,但只要阅读一天仍顽强进行,可能性就一天不消失。答案可能导向绝望,但可能性不会,可能性正是绝望的反义词,它永远为人预留了一搏的余地。”
也许这才是阅读于大众的美妙之处。
(图片源自网络)
链接2
电子时代,书香依旧之韩国篇
来到韩国后,对于阅读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首尔市图书馆看到的景象:大厅里一面书墙贯通上下两层楼的空间,上下的阶梯变成了阅读的座位,许多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在静静地看书,身边的父母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给孩子悄声讲解。
为了帮助因工作繁忙无暇带孩子去图书馆的家庭,首尔市还有许多“上门图书馆”。“上门图书馆”面包车会每周开进居民小区,方便人们借阅。 根据韩国最新的《全国图书馆统计调查》,韩国公共图书馆每年呈增长趋势,截至2013年共有公共图书馆865家,每个图书馆覆盖5.9万人。韩国城南市市长李载明在板桥儿童图书馆开幕致辞时表示,图书馆是培育孩子们梦想的地方,希望未来这里能走出许多的科学家、创业者和领导人。
链接3
电子时代,书香依旧之德国篇
前些日子,记者在柏林乘城铁,环顾四周,除了记者和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其余乘客人手一本书,个个看得入迷。仔细观察,发现大家手中有《美学批判》《19世纪德语诗歌解读》等等,偷瞄身边一位大妈手中的电子书屏,发现她正在看最近热门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
有调查显示,97%的德国人都有睡前看书直到入睡的经历。收藏图书的数量以及品种,甚至会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朋友克里斯蒂娜告诉记者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她的朋友搬入新房不久,兴冲冲地邀请大家到新居参观。当主人询问大家对新居的意见时,好几个人都立即表示:“你怎么可以没有书架呢?”于是,这位朋友“不爱读书”的名号,很快就被当作新闻在朋友圈里传播开来。
在德国,图书并不便宜。一本包装精美的书动辄二三十欧元,因此,人们特别钟爱一种被称为“口袋书”的书籍。这类图书多用再生纸印刷,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加上没有花哨的彩页和图片,价格也十分亲民,几欧元就可以搞定。
2014年,德国电子书市场增长趋势强劲,总营业额突破3亿欧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54%。近年来,电子书因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的优势,发展非常迅猛,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链接4
电子时代,书香依旧之英国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英国的乡镇也一样阅读氛围浓厚。在威尔士一个名叫海伊的村镇,人口不到1500人,但那里是书籍的宝地:村镇上排着10多英里长的书架,满满当当摆满了数百万册的图书,镇上的人们以读书、购书和卖书为业,每年5月还举行“文学节”,几十年来每年平均吸引50多万游客前来淘书、选书,一探究竟。
一位东欧国家的外交官离任伦敦时深有感触地说,无论在飞机上,还是在伦敦破旧的地铁里,亦或在穿越英吉利海峡地下隧道的“欧洲之星”高速列车上,英国人随时随地在阅读,“书籍简直成了英国的货币”。
文字源自《人民日报》
1500多年前,南朝宋人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里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三国时代一起读书的管宁和华歆,在听到热闹好玩的锣鼓喧嚣声音在门外响起时,怦然心动的华歆扔下书第一时间跑出去看乐子了。
即使放在今天,这大概也是常常会见到的场景。
传媒发达,信息碎片铺天盖地,片纸稀薄于资讯洪流,于是有人说,时人不读书。
最后甚至变成了每个人都在说,时人不阅读。
大约有点今俗不淳,遥想三代的意思。
链接1
电子时代,书香依旧之俄罗斯篇
在出版书籍数量、平均家庭藏书数量、平均每周阅读时间等方面,俄罗斯在世界都名列前茅。俄罗斯人密切关注有关读书方面的调查,一旦数据和排名有所下降,就会引发媒体热烈讨论,甚至展开严肃的自我批评。
在俄罗斯,除了固定的书店和书报亭,大街上还常常有流动书摊,社区的便民超市里会有专门的书报区。去往郊区的电气火车上,也常有推销员捧着一摞书向乘客兜售。在索契机场候机区,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流动图书馆”项目,候机乘客可以从座椅边的书架上拿书阅读,还可以带到飞机上看。
此外,俄罗斯人培养读书兴趣的确是“从娃娃抓起”。小学一般每周只有20多节课,其中文学阅读课就占了4节,与俄语、数学数量相当。
俄罗斯家庭也十分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记者曾采访大学生季马,问他对读书的热爱从何而来,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自己也不清楚,应该是受家人熏陶。他说,幼儿园时母亲就带着他阅读莱蒙托夫的诗歌,爷爷送的生日礼物总是新书。
聚在一块儿交流,就是因为都有需求
“经过这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生活上有了艺术感,还增加了一点美感。自己不像以前就是一个有点不修边幅的大妈。这个学习确实不一样,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气质、修养,你一看就能看出来。”这是56岁的青岛人孙英姿对自己读书最直观的感受。
她说,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太高的文化水平,当年因为是家里的老大不用下乡,所以早早参加了工作。要不是工作后参加夜大努力自修,可能自己目前还只是个初中文凭的家电修理工。
那个时代的孙英姿,更多的时间,还是花费在家电维修的相关技术知识上。尽管她对文学方面的阅读也有着与同龄人一样的好奇,但是没有时间,“而且,那时候你也找不到什么书。”她说。
随后的30多年里,她的生活轨迹很普通,经历一个中国家庭需要承担的老老小小拉拉杂杂直到退休。
孙英姿的读书生活丰富起来是退休之后这三四年的事情。
因为作为她最大生活重心之一的女儿离家北上读书,她的生活开始出现了大段的空闲。“我不想让自己整天围着锅台转。”于是,从老年大学舞蹈班和老同学聚会开始,她着手重建自己的文化生活。
“我现在在一起聚会的中学同学有很多都是双学历,和他们在一起对我的提高很大。”孙英姿说,“大家吃饭聊天,这种沟通很舒服。通过听他们说某些书,即便我不看,也觉得收获不小。”
于是,孙英姿和同学们的读书会诞生了。
从最早的一个念头到现在,孙英姿一直强调,“读书会”这三个字其实一直都有点半开玩笑的意思,“说是读书会,我们基本上聊一会就跑题了,最后都变成了聊谁的孙子外孙子怎么怎么样。”
但是毕竟,他们的每次聚会,都是从读书开始的。“我们一般一个月聚一次吧,基本上就是吃饭,然后就从最近谁找到了什么‘精神食粮’开始。”
而她的阅读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晚上睡前的半小時。“我其实并没有大块的时间。家里还有老人,我自己也参加老年大学舞蹈班的活动。所以一般都是睡前阅读。而且像我这个岁数的阅读水平也不好,年轻人可能两天就看完一本书,我这恨不得两周才能读完一本书。”
但是不管多忙,孙英姿和她参与读书会的同学们差不多都能做到每天看一眼书,“书就在我们枕头边上”。
“我们为什么会聚在一块儿交流,就是因为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孙英姿说,“最近我们还聊,说时间都是暂时的问题,两三年以后孙子孙女大了就好了。”
单向街书店,十年来已经发展成北京城的文化地标之一,以组织高质量的文化沙龙闻名。
于威是单向街的CEO,在他看来,“阅读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人类的一个强需求,它不可能消失的,只不过它出现在不同的介质和场景里。”而“单向街”要做的,是通过新的介质和新的语汇来打通这种可能会发生的隔阂——“我一定是往下走的,我要揪住下一代人”。
下一代人无疑已经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甚至社交媒体的原住民。他们的行为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看报纸、看杂志这件事情在90后、00后眼里是一件多么OUT的事情。他不可能想象还要去买报纸回来看新闻,这是太古董的一件事情了,他不会接受的。”于威说,“而且大家对某些过时的主流语境实际上是有排斥的。他们从自己的QQ空间里、百度贴吧里、朋友圈里、微信里、微博里去获取他们需要的东西。”
然而改变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蜂拥而来或者蜂拥而去。“单向街”有自己的适应新潮流的描述方式,但是它也依然有所坚持。
于威说,“为什么‘单向街’一直在做文化沙龙的活动,就是想让人们明白你心里要假设一个底层的基础,这样的话在面对剧烈变化过程的时候其实你是有判断的。我们有一个口号是‘手中有书心里不慌’,这种‘不慌感’我们想提供和分享给更多的人。它是一种非常开放和健康的心态,新的东西来了,我接受它,领会和学习,不排斥、不慌张。但是我也知道,我不会把它的价值凌驾于所有的这些人类文明之上。它只可能是增添了一个发光点。”
“阅读的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今国人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媒体上类似的表述并不鲜见,随着iPad和Kindle设备的热销、无线互联网和高速手机网络的普及、网络端资料内容和表现介质的日趋完善、书籍电子版本的销售大行其道,对纸质书阅读率下降担忧的加重似乎年复一年地成为社会舆论的话题。
比如这则最新的报道数据: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而数据之后,则是一通读者耳熟能详的专家经典式分析:
“微信主要功能是娱乐、浏览,我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学术性著作和经典性著作,也应该坚持纸本阅读,“只有纸质书阅读才能让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碎片化的东西会使思维更肤浅,变得更懒惰,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尤其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坏的习惯。
然而比起担心阅读在某种介质层面的自然减损或者未来可能面临的消亡,恐怕对公众阅读的深层次也是最基础驱动力之一的探究心,或者说好奇心被消磨的担忧,要更加现实一点。而对于公众阅读,或者说全民阅读层面的阅读推广而言,这或许才是根源性的问题。
“……烂书一堆,但这只能是浩瀚书海的其中一部分,其他的老实讲是我们自己‘不想看’‘没兴趣’‘看不懂’或‘不晓得看那些书要干什么’等等,这些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其实可以大致收拢成同一种心思,你无意要探究光子为什么可以奇怪地又是粒子又是波,你不想晓得凯恩斯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到底有什么天大的事要争辩得面红耳赤,你对遥远的萨摩亚青春期女孩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没半点好奇,你想不出自己为什么要弄清利玛窦走了哪条路从意大利到中国,你也看不出来那些早就尸骨无存的19世纪放逐库页岛的可怜俄国苦役犯干你何事……”(《阅读的故事》,唐诺)
作家唐诺随后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而这段回答所描述的状态恐怕比所谓“不读书”更令人惊悚: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阅读者随随便便都能告诉你,这里有多少部精妙好看的书,海森堡的、波尔的、爱因斯坦的、弗里德曼的、克鲁格曼的、玛格丽特·米德的、契诃夫的云云。你不想知道,这一部分的世界对你而言就完全封闭了起来,联系于这部分世界的书籍也跟着全数合上了,当所有的事你都不想知道,整个世界对你而言就没有意义了,于是所有的书便都和你断了联系,你也不再可能会是个阅读者。
完整的阅读过程也许仅仅需要阅读者完成这个“读”的动作。问题是,作为“读”这个动作的欲望前驱:你真的还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么?
正如唐诺所说,“阅读的人穷尽一生之力,极其可能還是未能为自己心中疑问找到答案,但只要阅读一天仍顽强进行,可能性就一天不消失。答案可能导向绝望,但可能性不会,可能性正是绝望的反义词,它永远为人预留了一搏的余地。”
也许这才是阅读于大众的美妙之处。
(图片源自网络)
链接2
电子时代,书香依旧之韩国篇
来到韩国后,对于阅读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首尔市图书馆看到的景象:大厅里一面书墙贯通上下两层楼的空间,上下的阶梯变成了阅读的座位,许多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在静静地看书,身边的父母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给孩子悄声讲解。
为了帮助因工作繁忙无暇带孩子去图书馆的家庭,首尔市还有许多“上门图书馆”。“上门图书馆”面包车会每周开进居民小区,方便人们借阅。 根据韩国最新的《全国图书馆统计调查》,韩国公共图书馆每年呈增长趋势,截至2013年共有公共图书馆865家,每个图书馆覆盖5.9万人。韩国城南市市长李载明在板桥儿童图书馆开幕致辞时表示,图书馆是培育孩子们梦想的地方,希望未来这里能走出许多的科学家、创业者和领导人。
链接3
电子时代,书香依旧之德国篇
前些日子,记者在柏林乘城铁,环顾四周,除了记者和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其余乘客人手一本书,个个看得入迷。仔细观察,发现大家手中有《美学批判》《19世纪德语诗歌解读》等等,偷瞄身边一位大妈手中的电子书屏,发现她正在看最近热门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
有调查显示,97%的德国人都有睡前看书直到入睡的经历。收藏图书的数量以及品种,甚至会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朋友克里斯蒂娜告诉记者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她的朋友搬入新房不久,兴冲冲地邀请大家到新居参观。当主人询问大家对新居的意见时,好几个人都立即表示:“你怎么可以没有书架呢?”于是,这位朋友“不爱读书”的名号,很快就被当作新闻在朋友圈里传播开来。
在德国,图书并不便宜。一本包装精美的书动辄二三十欧元,因此,人们特别钟爱一种被称为“口袋书”的书籍。这类图书多用再生纸印刷,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加上没有花哨的彩页和图片,价格也十分亲民,几欧元就可以搞定。
2014年,德国电子书市场增长趋势强劲,总营业额突破3亿欧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54%。近年来,电子书因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的优势,发展非常迅猛,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链接4
电子时代,书香依旧之英国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英国的乡镇也一样阅读氛围浓厚。在威尔士一个名叫海伊的村镇,人口不到1500人,但那里是书籍的宝地:村镇上排着10多英里长的书架,满满当当摆满了数百万册的图书,镇上的人们以读书、购书和卖书为业,每年5月还举行“文学节”,几十年来每年平均吸引50多万游客前来淘书、选书,一探究竟。
一位东欧国家的外交官离任伦敦时深有感触地说,无论在飞机上,还是在伦敦破旧的地铁里,亦或在穿越英吉利海峡地下隧道的“欧洲之星”高速列车上,英国人随时随地在阅读,“书籍简直成了英国的货币”。
文字源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