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上,只是组织、引导学生交流从课文内容中读懂了什么,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仅是一个人的思想作用于文本,从中得到更丰富的思想的过程而已。当学生本来就已经产生了许多想法,却苦于表达不清,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时,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还应该完成另一个任务,即要让学生从文章中学到作者把自己的某一种情愫、某一种观点表达清楚的方法。将来学生本人有相似的思想时,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材料,把意思表达清楚。为此,我认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基本教学模式的第三环节中加强组织语言文字方法的教学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精读品味,升华理解。(3)走出文本,文以载道。其中第二环节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无论是钻研教材把握内容,还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方面,都展现出语文教师应有的风采,真正意义上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味”来。在第三环节的教学中,“文道结合”的效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是在“走出文本”时,许多教师仍然站在“文”的平台上,探讨一些诸如“课文学完了,你认为某某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学完本文,你以后准备怎么做”的问题。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走出文本的路子,却忽视了另一条路的存在,即应该围绕组织语言文字方式的话题,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我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尝试:
1.先“细”至一点。
学完第四自然段后,我首先让学生回顾课文,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再把这个自然段放在整篇文章中,思考:不写这一自然段行不行?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领悟到本自然段是以雨水为例,从反面论述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有二,一个是要目标专一,另一个是要持之以恒。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要想说清一个问题,要花浓重的笔墨详尽地论述重点,同时,也可以从反面说说如果不这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这样一来,就让学生认识到了一种组织语言文字的方法:正面阐述或反面补述一个问题,可以说得更全面,更清楚。
2.后“粗”成一线。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说明事理的文章。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用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全文是这样组织语言文字的:(1)先写发现“滴水穿石”的现象。(2)由现象引出观点。(3)接着举正面例子验证这种启示的正确性。(4)然后从反面举例子强调启示的内涵。(5)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以后,当自己从某种情景或某件事中得到生活的感悟时,要写下来,就可以先说明现象和得到的感悟,再举例子说明这个感悟的深刻性,例子要注意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结尾时总结、点题——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
二、进一步重视分层和分段的教学
当前,由于片面理解新课程、新理念,许多语文教师的思想受到束缚,似乎不敢与学生探讨一篇课文的分层、分段问题,深入地探究更是少之又少。原因是怕有破坏和肢解课文意境的嫌疑。其实不然,分层和分段的训练能让课文的结构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语文课堂上应该继续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将一个段落的层次理清,能看到作者是怎样构筑一个个“房间”的;将全文的段意弄懂,能看到作者是怎样建筑一栋“大厦”的。如此这般,学生行前人的“路”多了,就会不断领略一路风光,自然增添阅历,提高素养,未来就会具备闯出属于自己的路的能力。
在这里,我把“分层”放在前面说,是因为在上述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学习一个段落,应先把这一段的文字组织结构跟学生理清楚;把“分段”放在后面说,是因为学完全文,应把全文的脉络跟学生理清楚。我强调分段应在学完课文后,因为此时学生对全文内容已经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讨论时机更加成熟,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理解,从而碰撞出闪亮的火花。这无疑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组织语言文字的方法。
(责编陈剑平)
一、在基本教学模式的第三环节中加强组织语言文字方法的教学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精读品味,升华理解。(3)走出文本,文以载道。其中第二环节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无论是钻研教材把握内容,还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方面,都展现出语文教师应有的风采,真正意义上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味”来。在第三环节的教学中,“文道结合”的效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是在“走出文本”时,许多教师仍然站在“文”的平台上,探讨一些诸如“课文学完了,你认为某某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学完本文,你以后准备怎么做”的问题。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走出文本的路子,却忽视了另一条路的存在,即应该围绕组织语言文字方式的话题,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我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尝试:
1.先“细”至一点。
学完第四自然段后,我首先让学生回顾课文,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再把这个自然段放在整篇文章中,思考:不写这一自然段行不行?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领悟到本自然段是以雨水为例,从反面论述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有二,一个是要目标专一,另一个是要持之以恒。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要想说清一个问题,要花浓重的笔墨详尽地论述重点,同时,也可以从反面说说如果不这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这样一来,就让学生认识到了一种组织语言文字的方法:正面阐述或反面补述一个问题,可以说得更全面,更清楚。
2.后“粗”成一线。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说明事理的文章。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用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全文是这样组织语言文字的:(1)先写发现“滴水穿石”的现象。(2)由现象引出观点。(3)接着举正面例子验证这种启示的正确性。(4)然后从反面举例子强调启示的内涵。(5)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以后,当自己从某种情景或某件事中得到生活的感悟时,要写下来,就可以先说明现象和得到的感悟,再举例子说明这个感悟的深刻性,例子要注意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结尾时总结、点题——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
二、进一步重视分层和分段的教学
当前,由于片面理解新课程、新理念,许多语文教师的思想受到束缚,似乎不敢与学生探讨一篇课文的分层、分段问题,深入地探究更是少之又少。原因是怕有破坏和肢解课文意境的嫌疑。其实不然,分层和分段的训练能让课文的结构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语文课堂上应该继续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将一个段落的层次理清,能看到作者是怎样构筑一个个“房间”的;将全文的段意弄懂,能看到作者是怎样建筑一栋“大厦”的。如此这般,学生行前人的“路”多了,就会不断领略一路风光,自然增添阅历,提高素养,未来就会具备闯出属于自己的路的能力。
在这里,我把“分层”放在前面说,是因为在上述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学习一个段落,应先把这一段的文字组织结构跟学生理清楚;把“分段”放在后面说,是因为学完全文,应把全文的脉络跟学生理清楚。我强调分段应在学完课文后,因为此时学生对全文内容已经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讨论时机更加成熟,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理解,从而碰撞出闪亮的火花。这无疑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组织语言文字的方法。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