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上就业平台模式探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d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求职者和招聘方仍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困扰。据此,通过对网上就业市场、新型平台浙江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的调研分析,提出并讨论了一种立足校企合作、依托第三方机构运行的网上求职招聘平台,这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模式,值得我们探讨并尝试。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大学生;网上就业平台;求职招聘
  中图分类号:F24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55-03
  
  引言
  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现有信号无法满足需求,表现形式是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不完全把握。其可能引发的经济后果,包括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现存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涉及信息经济学中“柠檬市场”的实质:市场中由于买卖双方对商品质量信息的掌握处在不对称的地位,从而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使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失灵,造成人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供需无法有效满足。究其原因,有客观因素,双方持有信息量差异、“隐藏信息”的存在、信息分布不均,主观因素方面,供需双方之间可能的利润空间和机会成本等。
  中国具有大学学历以及以上学历者占中国全部劳动者比例非常低,但现实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却愈显举步维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不对称表现,原因主为工作搜寻成本、信号示意成本过高、人力资源问题解决机制不完善[1]。因此,从制度层面上探索创新模式、设计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就业市场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现存问题
  1.“委托—代理制”自身的局限。解决信息不对称、信号无法解决信息实现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改善宏观调控、委托代理制、信誉和信息调控等。人力资源市场,“委托—代理”关系非常普遍。这种激励机制,在实际中往往出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情况缺乏足够了解;委托人难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监管代理人;即便委托人可以一定程度监视也可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种种外部影响,同样成为造成人力资源市场低效的诱因之一。此外,由于行为主体充分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或知识所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即便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调查或评估,高额成本和不确定的结果都将造成动力缺失[2]。
  2.对现有中介平台的质疑。现有的人力资源中介平台,模式单一,无论线上线下,都面临同质化危机。网络经济情况下,网上就业市场呈现三足鼎立: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主营业务均包括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猎头、培训、人才外包等,业务开展集中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在安徽等二线城市较显不足。三家的经营模式雷同,几乎所有产品线都是一样。由于竞争激烈,三家都曾针对对方的特色业务着重发展,进而使各自“特色”不再明显,且服务大多流于简单信息搜集汇总,缺乏时效性和技术含量。此外,主要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应届生求职网,往往仅在毕业季较受欢迎,缺乏系统化、专业化服务。经过观察分析,这些人力资源服务商大都面临有效功能缺失、实施效果评估标准模糊、校园资源掌握不足等问题。
  3.求职招聘市场的诚信危机。在信息不对称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对于求职者,其一般性投资学校教育的行为转变成获得文凭信号的行为,相对来说,学生从大学教育中汲取的养分,除了教育文凭和基本证书,其他难以通过标准化方式筛选度量。求职者于求职过程中为了突显个人能力以争取到更好的就业机会,难免铤而走险,对相关材料夸大甚而捏造[3]。究其原因,有“迫于现实”的跟风心理在作祟,而根本则在于高校教育针对学生群体职业观、价值观培养的滞后。对于企业,为规避用人风险,一方面提高招聘条件,如学历、资质等方面要求;另一方面通过不断追加成本方式试图获取应聘者的真实信息。
  鉴于国内尚未形成网络平台监管体制,加之商业环境企业自身推广需要,现有招聘网站难免充斥大量虚假信息。对此,暂无有效的应对机制,仅凭技术手段,无法针对其真实性进行过滤。且各平台为追求信息量刻意忽视审核,共同造成目前网络招聘信息的真假难辨的现象。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网络招聘平台信息被无限制任意转载,很多过期或虚假信息被不断扩散,形成恶性循环。通过网上平台找工作的求职者,由于简历制作、简历发布态度的不同,发布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也为平台、用人单位带来困扰。在网络实名制未能有效实行的情况下,垃圾信息还会不断的出现,并维持相当久的一段时间。
  (二)问题解决
  1.网络渠道解决信号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流通技术的提高,网络就业平台渐显优势:信息更具透明度、成本更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大学生群体将更加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传媒传递人力资本信息;企业也将利用网络更快速、充分了解所关心的应聘者各方面信息。据《财富》统计,全球五百强中,88%的公司使用网络来招聘员工和解决人力资源相关问题。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9年网络求职市场规模达到12.5亿元,预计2010年该市场将突破26亿元。即便是传统人力资源公司,也在不断扩展网上业务,种种迹象标明,通过网络渠道解决信号问题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提高信号有效度。信号通畅度的保证可借由网络平台实现,如何进一步确保信号高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新安人才网为例,其个人简历已经超过50万份,为12 000家企业会员提供服务,其用户群为全国范围求职者,在高校学生资源的掌握上并无优势,也未设细分。与此同时,求职招聘网站上数据统计、职位搜索模块有效信息的缺失。以中华英才网为例,其分类搜索主要是按照关键词、工作地点、职位类别、行业类别进行的多层筛选。然而其仅从雇主方面提供的职位筛选,而针对求职者的信息搜索欠缺。同样,面对海量信息,求职方招聘方往往不知所措,加之不同地区就业市场行业不同程度垄断情况的存在,有效信息的提取和提供,将是解决网上就业市场有序运行的保障。因此,兼顾从求职者、招聘方角度,建立具有大量真实信号功能的数据库,并定期维护、规划,使之具有高效性和公信力,为网络招聘求職平台首选。
  3.发展新型解决方式。传统招聘网站商业模式缺少创新,招聘网站缺少高效产品与服务去满足用户需求,综合网络就业市场的调研和新开发实施典型的现状(此处以浙江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为参照),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现存招聘网站陷入模式单一、恶性竞争导致的元气大伤的集体困局,即便网上求职平台数目众多,企业招聘时却一直为辨别信息真伪而苦恼。如何解决,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通过权威力量来规范网上招聘市场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从机制方面尝试问题解决,以近两年内初步取得成效的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4]为例,将成为学生市场就业、乃至整个网上就业市场发展的新趋势。针对现状,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网上就业平台发展趋势。
  二、新型网上就业平台商业模式与优势
  (一)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的物流、服务流和信息流的架构。新型网上求职招聘新型平台,服务对象面对大学生和企业,目标是提高学生群体就业率和企业招聘成功率。相关运营模式(如图1所示):
  ■
  图1平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方渠道图示
  新型模式在培育学生市场的基础上依靠网络广告、高级会员、增值服务收费策略可实现一定盈利,运行资本来自教育机构拨款、相关人员募集。涉及学生、企业的收费项目采用低价进入,完善服务后可通过提价和额外服务创收,盈利反馈机构运行和人员劳务。此种模式的运营主要依靠线上网站,线下可在高校开设工作室或与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合作机构,以高校相对聚集的地方为起点,不断扩展区域范围,如在合肥地区以大学城为起点,不断辐射周边高校。
  平台从本质上为信息服务运营商,宗旨都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就业信息渠道,成为专业化连接校企的平台。其与目前市面上网上求职招聘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身份特质和功能性。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江浙地区、大学城聚集地,平台可由各省、市、区等教育部门主办,承接各地区高校学生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具体运营方可由教育机构下属单位、团体承办,鉴于网络经济相较传统行业的特殊性(网站运营成本、宣传、数据库建设等费用),经费将争取地方、高校教育拨款。
  对于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地区,采取政府大力支持、第三方机构主办的商业行为模式。协同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或专业团队、机构,依托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以独立运行的经济实体建立网站,并链接到校方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可以作为机构主办方之一,在就业指导中心的经费(据教育部规定,每名大学生就业指导经费均有国家固定款项划拨),中间不排除将一定的数额稳定的注入到网站建设或项目建设中,项目盈利之后会将部分回馈学校,其他经费,如网站建设和相关费用可吸取团队自筹、外部招商等。
  新模式还可与目前全国各高校兴办的大学生实习基地企业进行合作,通畅运作的同时解决实习、就业多方问题。这种创新模式,力图整合各方力量,使信息、资源得以充分流动,从而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若采取这种模式,平台业务不仅仅可局限于数据库建设,还可延伸特色服务,如视频简历制作等核心特色,即平台依托各高校就业办提供的就业信息,加以细分统计,以就业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服务,给出不同专业和职业之间的适合程度,并且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给出全方位的统计信息。同时,还可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进行针对性的职位推荐,并将优秀人才记录备案,供企业猎头进行挑选,实现求职者、企业双方共赢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着力发展核心业务,之后再进一步开展例如求职培训和人事代理等延伸业务。以数据库为前期基础,特色服务为核心,延伸业务为发展方向,三方协调互利,以实现平台的有效运行。
  (二)平台优势
  1.政策支持。(1)经济支持。立足高校协调合作,若采取教育厅等下属机构全权承办运行,资金方面来源主要为相关教育经费。若采取校园创业团队协办方式,亦可争取教育经费,同时充分利用中国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各项支持和优惠政策。(2)信息获取。真实而大量的学生信息,是新型平台的资源优势。获得权威机构和校方授权认可后,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匹配,为企业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信息,并及时安排小型的乃至专场招聘面试会,降低企业招聘成本,提高招聘质量,使得毕业生就业情况、高校及教育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权威提供的相关信息、各类就业服务发挥充分效用。(3)信用保证。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冗余、有效信号缺失的状况令求职招聘双方举步维艰,介于利益冲突等多方原因,问题很难短期解决。而网上求职招聘新型平台的出现,其官方资质在一定程度上很好解决了各方的疑虑和行业规范发展问题,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链接高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规范严格的诚信机制,更有利于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和效用发挥。大量经高校和省教育行政部門审核的大学毕业生真实信息,解决了困扰企业招聘过程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
  (三)市场优势
  1.运营主体方面,掌握企业难以掌握的求职者各方信息,可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对各专业、各行业、各岗位等就业率统计细分。新型网上求职招聘新型平台,不仅仅是大学生求职就业信息的精细化检索工具,其突出特点是承办方和运作方的角色定位。
  2.功能方面,针对高校毕业生,通过提供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系统,可不断扩充改善服务,通过与高校合作的就业指导教学计划奠定市场基础,拓展档案保管等附加服务,充分发挥机构的特色与优势。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通过产品服务的差异化规避线上线下冲突,是平台发展的基本保证,同时,加入SNS、社区、移动电子商务等相关应用,同样是提高用户黏性的优选。
  3.有效性方面,新型平台结合个性化针对推荐和优秀人才推荐,通过各方支持力量充分渗透大学校园,与校园求职者联系便捷,凭借多渠道信息来源,可令有效信号的发布更加畅通和个性化,避免其大量盲目投递简历而却鲜有收到面试通知的尴尬处境,聚集人气的同时,针对不同企业开展针对性服务项目,可靠的信息和个性化的会员服务,同时可降低企业招聘成本。
  三、新型网上就业平台的实施战略
  1.系统功能。网上求职招聘新型平台大致包括三大功能模块:针对毕业生的招聘系统,导向企业的办事指南,面向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以三大模块为起点,可开展如下具体功能:(1)不同专业职位人才统计数据库;(2)专业化个性化岗位推荐;(3)优秀人才检索;(4) 移动资讯实时交流;(5)校园市场培育计划;(6)企业宣讲招聘全程服务;(7)相关出版物。
  平台功能建设还可涉及毕业生档案托管、视频技术指导、视频简历制作、模拟面试、职业高级辅导测评、网络课堂等多项延伸服务,同时,平台将考虑链接各大高校的实习基地建设、暑期实践活动开展、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创新实验室等与学生职业生涯相关的活动和网站版块,建立友情链接,进行进一步的资源整合与合作。
  2.诚信机制。如何确保信息源的真实可靠,平台提供的所有信息需通过教育机构的授权和监管,同时联合校方建立诚信机制,即完善大学生求职市场各方信息源的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如在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上,毕业生信息中的基础数据与综合素质都经过高校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核,个性化简历则由学生在网站上自行填写。为了充分尊重毕业生的意愿并保护其隐私,毕业生信息必须经学生本人激活后才向用人单位公开发布。同样,针对企业,将采取严格的审核机制和市场规范、引导。此外,为了弥补高校教育对学生职业观、价值观的培养不力,平台渗透各项培育市场主体诚信择业、自主创新的功能,和高校相关课程、政策相结合,试图从根本上确保诚信教育建设效果。
  总结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毕业生日益增多,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对于传统的招聘会,学校的校园招聘是最有效的就业市场。当前网络招聘虽然带来了便捷,但由于就业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达到的效果和效率无法得到保证。基于此,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式解决已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并借鉴相关省份成功经验,可尝试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建立的招聘平台,将有效整合学生资源,同时,依托校企合作的优势,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保证就业市场的效率,有效帮助学生寻找到合适工作,帮助企业找到合适人才,帮助学校做好毕业生的毕业离校工作。
  
  参考文献:
  [1]吴雪,郑辉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2004,(4):100-101.
  [2]许洁虹.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及其消减对策[J].中国劳动,2003,(9):35-36.
  [3]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兼及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55-56.
  [4]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EB/OL].http://www.ejobmart.cn,http://www.ejobmart.com.cn.[责任编辑 吴明宇]
其他文献
摘要:非公企业党员民主听证是非公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在建设企业信任,降低决策风险,决策民主化,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具有显著功能。今后党员民主听证会的功能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第一,契合企业各方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的需要,第二,专门化听证,侧重参与企业发展决策。第三,整合运用职代会、工会体制化资源。  关键词:党员;民主听证会;萧山;制度功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达到规模效益,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实地调研的资料,分析了山东省苍山县代村社区近年来通过土地集约经营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和不足,对该村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并为其他地区进行土地流转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58-02    改革开放以
期刊
摘要:在2004年新大纲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受到四六级考试新导向的影响,语法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语法能力普遍不强带来了种种问题。传统的语法教学有弊端。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要在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两个方面寻找新的出路。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编制语法口诀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来自教学实践的语法新口诀,并初步分析总结了口诀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口诀教学是可行有效的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有限责任公司制是20世纪经济领域伟大的发明,它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经贸活动过程中,借贷、买卖等都可能涉及到对外担保。一部担保法的出台改变了许多公司企业的运作方式和风险预防模式。中国公司法出于对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对于公司对外担保作为了程序性的限制规范,欲通过股东会或董事会这样的集体决议方式来对公司对外担保作出限制。限制必然带来不便,如何在限制与交易便利之间达到利益
期刊
摘要:“一物数卖”纠纷明显增多,物权变动法律问题的研究是解决“一物数卖”法律适用的理论基础。不动产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和不动产公示原则是影响采取何种物权变动模式的基础原则。为了对数个买受人利益进行合理的取舍与平衡,以《物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在中国基本确立了债权形式主义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  关键词:一物数卖;不动产;物权变动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期刊
摘要:运政执法虽然流动性强,可能存在处罚现场与收缴机构距离较远,违法当事人如果属异地管辖,收缴难以执行,当场罚款只限于50元,不足以惩戒违法行为等问题,但这都不能作为不执行罚缴分离制度的理由。此外,还要做好现场监督稽查,保证罚缴分离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规范;运政执法;《行政许可法》  中图分类号:D922.2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45-02    
期刊
摘要:财务报表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表现形式为广大报表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决策依据,国内外许多会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财务报表的改进完善工作,以使报表提供的信息更为真实、全面、有效。针对当前備受关注的《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讨论稿)》在中国的应用问题,简要分析了国际财务报表改革趋势的积极意义,并结合部分证券市场投资者对当前报表列报的看法,讨论了中国财务报表列报国际持续趋同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讨论稿”
期刊
摘要: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产线和产能转移特点和趋势,探讨了它的成因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工业园区;产能转移;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73-02    1994年,中、新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期刊
摘要:煤炭资源是发展采掘工业的物质基础。煤炭资源的开采条件直接影响煤炭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直接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矽肺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职业病,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直至人死亡。经调查发现,在中国的一些矽肺病的高发地区,造成人们得矽肺病的原因是他们都曾经在非法开采的个体煤矿里打过工,由于个体煤矿缺乏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劳动保护措施,劳动者长期
期刊
摘要:通过对埃克森美孚公司和BP公司在实施低碳经济方面的做法进行调研,总结了这两个公司所采取的措施,结合国内能源企业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一些认识与启示。认为转变观念、推进技术进步和在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是实现低碳经济最有利的方式。  关键词:油气公司;低碳经济;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220-02    引言  对跨国石油公司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