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清末民初之移风易俗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落后的社会制度和腐朽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而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另一方面,在近代化起步后受社会进步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它又呈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其间,海外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对 “天下移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更以可贵的勇气身体力行,成为铲除社会陋俗、树立社会新风的重要力量。而留学生投身移风易俗,则体现出大多以西方国家为楷模、融入爱国主义情怀、参与领域广泛和女留学生更为注重妇女解放的特点。
  
  清末民初社会风俗的独特之处,就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落后的社会制度和腐朽思想意识的影响而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另一方面,在近代化起步后受到社会进步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它又出现了移风易俗的新气象,体现出社会的进步。
  西俗东渐,是我国近代社会风俗演进的主要方向。资产阶级进步价值观的渐传播,推动我国社会风俗的西化进程开始沿着文明、进步的方向迈进。在这一过程中,留学生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由于有在国外求学、生活的经历,他们比同一时期的其他社会群体更多地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接受了西方进步的价值观念,也目睹了西方全新的社会风俗。受其影响,他们对中国传统社会风俗的弊端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的加深,使他们怀有的民族存亡的忧患意识更加强烈。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投身于移风易俗运动,批判传统文化中落后的东西;他们力求通过自己的所为,使国人摆脱封建习俗的网罗,推动社会的进步。他们既积极倡导,又身体力行。
  社会风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世代传承、,相沿成风,相习成俗的。人们往往习惯于遵循已有的传统,习惯于模仿前辈,往往具有和受制于从众心理。因此,移风易俗、改变传统的观点和行为的实现,不在于少数人的行为,关键是要启发民众的觉悟,动员民众参与。在这方面,留学生以各种方式宣传移风易俗的道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1、创办刊物,著书立说。清末民初,书、报、刊是影响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留学生通过办刊、办报、著书立说等方式,进行思想发动,宣传西方先进的观念,介绍西方的社会风俗,批判中国风俗之弊害。号召国人冲决封建礼教的压制,不作习俗的奴隶,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年间,留学生出版的报刊就达六、七十种。在主张反清革命、大力
  宣传民权学说的同时,他们关注并抨击社会问题,倡导移风易俗。留学生对移风易俗的见解涉及广泛,不仅对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也为移风易俗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武器,给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清新之风。
  第一、反对封建服制,主张剪辫、易服。在中国封建社会,衣冠服饰是礼制的重要内容,所谓“衣服有制”。人们的服装被赋予政治色彩,以致于“改朔易服,皆兴亡之事”i。着满装、蓄发辫,是清王朝专制统治权威的象征,也是中国风俗的特殊标志。剪辫则被视为叛逆,去满装和着西服同样为世俗所不容。
  最早赴美留学的幼童于1881年被清廷下令撤回,穿西服是一大罪状。20世纪初,留发辫仍被守旧者视其为“国制”,“一若土地可失而发辫不可失,利源可失而发辫不可失,政权财权皆可失而独此发辫不可失。”ii留学生有感于“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不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潮流,呼吁剪辫易服,以革除陋俗,改良社会,使中华民族以文明、健康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是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今日之中国,诚欲变法自强,其必自剪辨易服始矣。”iii对剪辫运动和洋装的普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912年3 月5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全国剪辫时,旗帜鲜明地指出:“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iv 终使发辫之消除与满洲而俱尽的预言得以实现。
  服饰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体现着封建特权、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为打破这一现状,使服饰适于穿着,并与世界文明接轨,孙中山在复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函件中要求制定服装的图式——“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v促使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衣冠之治解体,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着装,成为风俗领域显著的变革之一。
  第二、反对男尊女卑,力倡妇女解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妇女处于社会最底层,所受压迫比男子更甚,君权、神权、族权之外,还有夫权。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特别是在辛亥革命浪潮的激荡下,留学生开始借用西方的天赋人权理论为妇女解放运动呐喊,不失时机地向国人介绍西方女权发达之概貌,动员妇女投身解放运动。
  1903年,邹容在他的《革命军》一书中提出:“全国无论男女,皆为国民”、“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丁初我以《女子家庭革命说》大声疾呼“女子乎!欲革国命,先革家命;欲革家命,还请先革一身之命”。秋瑾撰写了《勉女权歌》:“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侯,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vi 秋瑾在弹词《精卫石》中呼吁:“人权天赋原无别”、“由来男女要平权”vii。柳亚子在《女子世界》发表《哀女界》,揭露封建礼俗“三从七出,所以禁锢女子之体魄;无才是德,所以遏绝女子之灵魂”,呼吁二万万女同胞奋发、团结,谋求解放。viii林士英认为:“若我中国半数女子,得熏陶于文明教育,学术自高,思潮亦远,海内一呼,闺阁皆应,虽数千年恶习不难一扫而空之。”
  将妇女解放上升到参政,更是留学生们的一大贡献。《女权日报》等报纸十分鲜明地为妇女参政张本。留学生所提出的倡兴女学、妇女参政等一系列主张,使得女权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触动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重男轻女”的社会风俗,对唤起女界同胞的觉醒和男女平等新风尚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
  第三、反对封建婚姻,提倡婚姻自由。封建婚姻往往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取决于男女两人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克。留学生强烈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觉民》载文《论婚礼之弊》,在对东西方的婚礼风俗作了比较研究之后,指出封建婚姻的专制、繁琐等诸多弊端,号召“推倒专制之恶风,遏绝媒妁之干涉,斩芟仪文之琐屑”。“以自由结婚为归着点,扫荡社会上种种风云”。。《留日女学会杂志》发表《婚姻改良论》,以改良婚姻“微独为谋社会之发达所当有事,亦为谋国家之进步所当有事”ix呼吁改革早婚、卖婚、婚姻专制之弊。
  留学生批判中国风俗之弊端还涉及到许多方面——抨击迷信“佞佛媚神,耗金钱于无益之地”x;反对吸食鸦片。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多次颁布禁止鸦片令,规定吸鸦片者“不可为共和之民……于立法时剥夺其选举、被选举一切公权”xi,希望各团体随时劝导,使吸者屏绝恶习,永作新民。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后,孙中山仍将革除鸦片积弊视为己任,曾撰文致伦敦各报,重申中国禁烟决心,请求英国停止对华鸦片贸易。
  综观留学生对移风易俗的诸多见解,不仅在当时有助于国人冲破封建习俗的桎梏,而且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对待传统民俗和西方文化,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借鉴意义。
   2、组织团体,扩大影响。清末民初,产生了众多的风俗改良团体,其中留学生所创之团体占有相当的数量。他们不仅在团体内用进步文明的风俗观约束自己,而且通过团体的力量改造社会风俗。
   1911年 2月,唐绍仪、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26人发起组织社会改良会。鉴于数千年君权之影响,社会风俗中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力倡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改良社会风俗。改良会的宗旨是“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以人道主义及科学知识为标准而定改良现今社会之条件。”在《章程》中列举的决意革除的 “旧染污俗”达36条之多。主张有——婚姻自由;废跪拜之礼;婚、丧、祭等事不作奢华迷信举动;年节不送礼;戒除风水及阴阳禁忌之迷信等,是现代文明对传统陋俗的全面宣战,也为辛亥革命冲击了旧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后新风尚的确立明确了方向。
  1907年,褚辅成于在嘉兴组织“不吸烟会”,并自任会长,倡导戒吸鸦片烟。“众皆改吸旱烟,盛极一时”。一些女留学生团体十分活跃,多以“争取女权,振兴女学”为宗旨。如:1904年,胡彬夏创建于东京的共爱会;1905年秋理创建于东京的雄辩学会;1906年燕斌、唐群英、吴亚男创建于东京的中国留日女学会;张维英创立的自由结婚演说会等。围绕着争取女权、挽救民族危亡展开斗争。
  辛亥革命后,受世界妇女参政运动的影响,女留学生提出参政要求,女子参政团体纷纷成立,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妇女参政运动。1911年11月,林宗素在上海发起女子参政同志会;1912年2月,吴木兰在上海成立了女子同盟会。此后,女子参政同志会、女子同盟会、女国民会、女子后援会、女子尚武会在南京组成女子参政同盟会。除要求女子参政权外,还开创性地提出政纲11条,并将其作为该团体的奋斗目标。如:实行男子权利平等,普及女子教育,良家庭习惯,禁止买卖奴婢,实行一夫一妻制度,禁止无故离婚,提倡女子实业,实行慈善,强迫放脚,改良女子装饰和禁止强迫卖娼等。
  留学生的风俗改良团体将力量集结在一起,向封建礼教、男权主义和陈腐的道德观念发起挑战,在清末民初的移风易俗运动中发挥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3、制定法令,破旧立新。辛亥革命后,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蠲除旧染污俗的变革也以相当规模展开。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伊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不仅制定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且颁布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严禁鸦片通令》、《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等一系列有关移风易俗的文告、法令,包括革除前清官厅称呼、剪辫、劝缠足、禁烟、禁止蓄娼和买卖奴婢、禁止赌博、禁止举办迎神赛会等。充分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府革除恶风陋俗的鲜明立场以及通过改革风俗“以培国本”的决心,也有力地冲击了封建落后的恶风陋俗。出现了以官职、先生、君来替代老爷、大人之称;以鞠躬之礼代替以前的跪拜、相楫、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以公历取代中国传统历法、以中华民国年号取代传统的干支纪年法、“女子把脚从此解放了,已裹的放掉,……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缠足”xii等新气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京临时政府部长和次长中,有2/3是留学生。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还在新的教育宗旨中注入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他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实行男女同校,打破了男女不能同校的传统。
  4、发表演说,开启民智。为了唤起民众移风易俗的觉悟,留学生还利用各种集会和公开场合发表演说,用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等观念批判戕害人权、践踏女权等种种恶俗,提倡恢复人权,解放个性,男女平权,用无神论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揭露天命、鬼神等迷信。
  胡彬夏在无锡“天足社”的演说中指出:“今日中国所以衰颓之故,莫不知由于女子之为废人。” xiii在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留日女学生闻俄事急。学生编成义勇队,亦开会商议协助。胡女士彬夏、林女士宗素、方女士懋、华女士桂、龚女士圆常、钱女士丰保、曹女士汝锦、王女士莲,皆含泪演说,呼誓死以报国及签名军队”xiv对唤醒女界的爱国热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留学生致力于移风易俗的宣传鼓动,虽然没有达到彻底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的要求,但对各种封建社会陋习的尖锐批判却令国人警醒,为改造恶风陋习起到了宣传与倡导作用,为天下移风和中西风俗由冲突走向融合营造出了时代的氛围,促使社会风俗这一封建主义最坚固的堡垒发生变革。
  移风易俗是思想领域的革命,必然要触动封建统治秩序,因此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和反对。锋芒直指封建习俗的根源——三纲五常的一些进步刊物就被清政府查封,袁氏政权也通过禁止男女自由交往、管制女子教育、培养“良妻贤母”,让妇女退出社会职业。另一方面,陋俗一旦深入人心,则产生牢固的、甚至是畸形的审美标准,不易改变,就像民国初年一些人仍留恋辫子。这正是移风易俗的艰巨性之所在。风俗的进步,不仅需要新的观念和当政者的支持,还需要有带头人以实际行动做出表率,这比舆论宣传更为复杂和艰难,也更需要勇气。留学生中不乏无畏的破旧立新的先锋,不仅大张旗鼓地宣传鼓吹,而且亲身参与,成为铲除社会陋俗、树立社会新风的重要力量。
  第一,率先剪辫易服。虽然剪辫在近代中国带有观念变革的含义,但观念的变革需要行为的推动。19世纪50年代,一些定居海外的华人开始剪除发辫,但没有形成风气,对国内的影响也不大。1862年,留美幼童薙发畜辫、长衫马褂、瓜皮缎帽、布鞋布袜。因这些中国传统习俗与美国的社会风尚发生碰撞,而遭到美国人嘲笑,于是纷纷要求剪辫易服,并在留学生副监督容闳的支持下改变了装束。
  虽然这些变化发生在美国而非中国,但这是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习俗的挑战。1895年,孙中山、陈少白等毅然剪辫,以示反清。1901年,章太炎在上海宣布割辫。1903年,在拒俄运动中,不少留日学生愤于清廷腐败卖国而剪辫,表示与清政府决裂,走上革命道路。
  1904年归国的留日学生从实战出发,建议军队剪掉辫子,得到一些士兵的响应。1906年,拥有很多归国留日生的新编陆军,为便于戴军帽带头去掉辫子,一时“军界中纷纷落发辫者不可胜数”。这在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天津警察中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剪了辫子。辛亥革命爆发后,志士仁人更把标志清王朝统治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除辫子不止是弃旧从新的标致,而且成为革命与进步的象征。直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通令全国剪辫,剪辫形成高潮。
  19世纪末,摒弃长袍马褂改穿洋装被认为是伤风败俗之事。20世纪初,留学生在广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同时,倡导建立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理想基础上的西方文明,许多人穿上了象征西方先进生活方式的西服。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1900年孙中山与尤列、秦力山在东京的合影、1905年孙中山与留学生在比利时的合影、黄兴与宋教仁在日本等,都是身穿西服,正如舆论所言:“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无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给国人以革新之感,对洋装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有留学生鼓动的军队服装变革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为了根除封建服制的束缚,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体现服装的民族特色,孙中山还创制了一套中西合璧、被誉为“中山装”的新式服装。与西服的式样繁琐、穿着不便相比,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用方便、庄重大方、结构合理、穿着舒适,很快流行开来。在一般县城,“服公务者多用西装短制中山服”。
  1916年孙中山在日本集会声讨袁世凯时也身着中山装。由等级分明的制服到中山装,体现在服装上的不平等完全消失,成为一场以易服为表现形式,对传统礼教的革命。女装的变化,也与民国初年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有关。如:受日本女装影响,上海的青年妇女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简洁朴素,时称“文明新装”。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服饰习俗的演变,成为20世纪初社会风尚转变的标记。
  第二,致力于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留学生除做了大量的舆论宣传工作外,还进行了男女平等思想的实践。缠足是泯灭妇女人性、残害妇女身心的恶俗,留学生大都反对女子缠足,并将禁止缠足作为妇女解放、向封建礼教和男权主义以及陈腐的道德观念的进攻和反抗的第一步。吴玉章不为亲友非议所动,使女儿成为家乡第一个不缠足的女人xv。蔡元培在续弦时提出女方须是“天足”。
  为了使女子与男子一样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并在德、智、体各方面发展,1902年4月,蔡元培与上海教育界人士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并创办了爱国女校,发布《爱国女学校补订章程》,最早并成功地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宗旨付诸实施。
  1906年,褚辅成创办了嘉兴开明女学,为当地尊重女权之先声。1908年,王季鲁为培养女子体操教员以“强国强民,振兴中华”,创设了中国女子体操学校,自任校长,开中国女子体育教育之先河。而走出国门留学成为有志妇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自身解放的时代标致,并且人数渐增,蔚成风气,打破了“女子不出门”的传统习俗。仅就留日而言,当时“中国女子在京(指东京)者百人许,而其最著名者共30人,就中长于英文者有吴弱男女士及陈撷芬女士一流;长于汉文者有秋瑾女士、林宗素女士一流;长于数学、几何、代数者有陈光璇女士、黄振坤女士一流。长于音乐者有潘英女士一流。”xvi特别是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产生的一批较有影响的妇女活动家中大多是归国留学生,如:发起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的林宗素、领导上海“女子同盟会”的吴木兰、组织湖南“女国民会”的王昌国、领导湖南“女子后援会”的唐群英、主持湖南“女子尚武会”的沈佩贞等。她们提出参政要求,以致“风起潮涌,无论自由党、社会党,均有女子入会,诚为数千年未有之举”。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约法期间,唐群英等几十名妇女上书孙中山,坚决要求“将女子与男子权利一律平等明白规定于临时约法之中,”“以重法律,以申女权。”虽然妇女参政运动成果有限,然而她们谋求自身权利的精神却鼓舞广大妇女不断为之奋斗。辛亥革命后,广东省议会章程就规定女议员为10名,庄汉翘、黎金庭、李佩兰等10人当选为女议员。其中,黎金庭还被任命为宝安县县长。在清末民初的妇女解放运动中,从放足,到兴学,到要求参政,这巨大的变化在世界女权运动史上亦属罕见,其中留学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推动礼俗改革。中国乃礼仪之邦,华夏文明中的礼仪文化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特别是经宋明理学的渗透,封建、保守、烦琐甚至是扼杀人性的礼俗不仅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而且束缚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留学生反对封建礼仪,倡导文明、健康、体现民众平等之权的礼仪。
  跪拜之礼是中国基本的礼仪,数千年来,起着维护封建等级制的作用,体现着上下尊卑。它与民主政治、平等原则、人权主义相背离。1903年,胡汉民在梧州中学任教时破旧立新,被守旧势力指为“废跪拜之礼,渎男女之防,败俗伤风,莫此为甚。”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坚决主张废止跪拜礼,用鞠躬代替跪拜。同时,作揖、打拱、请安等见面礼逐渐被西式的握手、免冠所代替。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的《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使日后“很少见口头上、书面上被称或称人‘大老爷’‘老爷’、‘少爷’”,代之以 “先生”、“君”。
  传统的婚姻礼俗尊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留学青年陆续学成回国不仅带回了日本和西方的婚姻观念,而且率先成为婚姻自由的实践者,以自由恋爱和文明结婚改变着婚嫁风俗。1905年7月5日,留日学生王建善在《时报》刊登征婚广告,公开了自己的姓名、学业、住址等情况,并建议通过通信的方式结识以至结婚。8月2日,他又刊登广告,重申通过通信相识的益处,阐述“男女配合,以一专为贵”的婚姻观念。xvii此君摒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仅采用了移风易俗的广告形式为自己征婚,提出以通信交往的新途径,并鲜明地提出婚姻重在专一,无疑是领时代潮流之举。
   蔡元培续弦时提出了五个条件——1.女子须天足﹔2.女子须识字﹔3.男方不娶妾﹔4.男死后女可再嫁﹔5.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离婚。xviii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体现出尊重女性、婚姻自主、蔑视陋俗的可贵精神。1909年,曾留学日本的女子张维英回国后在江西设立自由结演说会,拟提倡自由结婚,并为自己选择夫婿。xix而作为清政府首批派往欧洲的留学生、又在中国驻英、法、德等国使馆任职的陈季同甚至娶了法国人为妻,不仅是清末自由婚姻的典范,也是极具魄力之举。他们的行动带动了婚姻观念的突破,表明封建包办婚姻开始瓦解。
  婚礼是国人的重要礼仪。旧式婚礼有诸多繁文缛节,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难以逾越。在祝祷、禁忌、驱邪的程序中,还有不少封建意识和迷信色彩。一些留学生著文揭露、批判旧式婚礼的弊端,并亲历而为,倡导文明婚礼。1905年8月13日,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吴晋与承志女学堂的顾姓女子举行了西式婚礼,来宾多达200余人。1913年,章太炎身着西服,脚穿革履,在哈同花园举行文明婚礼。
  在留学生的带动下,借鉴西方婚礼的文明婚礼因其便利、时尚及体现男女双方的意志而在都会商埠的士绅之家及至内地平民之家渐渐实行起来,使婚礼废除了跪拜改行鞠躬,仪节简化而崇尚简朴。
  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记载了当时“文明结婚”情况:“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方的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xx最先接受了西方近代文明和男女平等的婚姻观念的留学生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力求改革传统的婚俗,成为清末民初自主择偶和新式婚礼的最早倡导者和实践者,体现了婚俗改革的进步思潮,也必然促使传统婚俗的变化。
  丧礼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中的另一项重要礼仪,体现着封建宗法制、家族制、等级制的尊卑之序。传统丧礼包括停尸、入殓、吊丧、下葬等程序,每个程序中又有许多仪式,繁琐不堪,耗财耗时,迷信色彩甚浓。20世纪初,留学生开始仿照西方改革丧仪。
  1903年,李家鳌在《中外日报》上刊登启示,谢绝其妻子丧礼中的赙赠等。1905年7月31日,李叔同为其母所开的追悼会采用了简单的西式追悼会寄托哀思。《大公报》刊登了李叔同发布的《哀启》:“我国丧仪繁文缛节,俚俗已甚。李叔同君广平,愿力祛其旧,爰与同人商酌,据东西各国追悼会之例,略为变通,订新丧仪如下:(一)凡我同人,倘愿致敬,或撰文诗,或书联句,或送花圈、花牌,请勿馈以呢缎、轴幛、纸箱、银钱、洋元等物。(二)诸君光临,概免吊唁旧仪,倘愿致敬,请于开会时行鞠躬礼。(三)追悼会之仪式:(甲)开会。(乙)家人歌哀词。(丙)家人献花。(丁)家人行鞠躬礼。(戊)来宾行鞠躬礼。(己)家人致谢来宾行鞠躬礼。(庚)散会。同人谨启。”这样的追悼会既避免了铺张浪费、繁文缛节,又摒弃僧道诵经等封建迷信,可谓别开生面,一时传为佳话,促进了丧礼的改革。
  总之,接受了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留学生积极投身于移风易俗,以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观和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思想、封建礼教和男权主义等社会陋俗,以达到唤起民众、改造国民性、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而清末,特别是经过辛亥革命洗礼后出现的移风易俗运动,由于有了留学生的积极参与成效更为显著。
  季羡林先生说:“对中国近代化来说,留学生可以比做报春鸟,比做普罗米修斯,他们的功绩是永存的。”这段精辟的比喻,生动地概括了留学生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风俗领域的变革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深刻的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方面,对清末民初移风易俗演进的考察表明留学生正是给这一领域带来甘霖的先驱者。
  
  编/李燕朝
其他文献
中国人远渡重洋,赴法学习,也有100多年的历史。这100多年的历史几度辉煌几多灿烂。    勤工俭学 光照千秋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1847年前后,就有来自中国的学生自费到法国留学,1872年首批官派生赴法学习,辛亥革命以后,各种形式的留法学生大量出现。尤其是1920年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风靡全国,在中国近代留学史和革命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后来,其中的许多人成了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创业者。  
期刊
“游学”, 也叫“修学旅游”,最早起源于英国,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马可·波罗游历中国17年、阿倍仲麻吕遣唐留学、诺贝尔游历俄美、达尔文环球考察,这些故事都透露出游学曾是世界各国的一种传统学习教育方式。  中国游学出现和形成是在“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在重视经学的汉代,“经学”和“游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期刊
从上个世纪末高中毕业时开始,就总有声音在催促我去学开车。那时还是20世纪,大家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满怀憧憬与期待。有一段时间,还有人总结出了21世纪必须掌握的三门技术:懂英语,能操作电脑,会开车。  不过,对于学车这么高级的技术,我仍然提不起兴趣,我总是觉得公共交通工具就能满足我的全部交通需求。去美国之前,也有对那边情况比较了解的朋友苦口婆心地建议我先学习开车,因为“到了那边,有个车方便得多”。我
期刊
法国人天生就是如此随性、悠闲、慵懒。做起菜来把食材当做艺术慢慢摆弄,吃起饭来更是体现了他们的慢生活态度,一顿正式的法餐一般要花四五个小时  许多人说起法国大餐,就想到高档的餐厅,名贵精致的食物,繁复的用餐程序和礼仪,其实这只是以高级米其林餐厅为代表的一种法式“吃”文化,而法国美食也存在于巷子里的小餐馆,街头摊位,露天市场,当地的时令食材稍加烹饪,就是一盘新鲜美味。  法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山傍
期刊
黄娴,大学赴英国留学,毕业后先后在毕马威、雷曼兄弟工作;1997年加入新加坡上市企业大众集团,1999年任大中华业务的执行董事兼任集团财务总监;2008年加入培生教育(亚洲)集团,2010年任大中华区总裁;2014年6月加入启德教育集团,任集团CEO  今年6月,启德留学开始首次采用职业经理人制,聘请在文化教育行业有17年经验的黄娴出任集团CEO,全面负责集团的管理和运营。在第28届启德教育展后,
期刊
留学生到了国外,一般住在寄宿学校或者寄宿家庭,无论是哪一个选择,都是了解国外文化、体验风土人情的好方法。  Homestay,就是“家庭寄宿”, 为外国留学生在其所留学国家以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住房与生活基本设施(大多是本地家庭),旨在提高其在该留学国家的生活能力。外国留学生为了解决住宿条件,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促进了解国外文化,更好地融入外国社会,会选择短期或长期居住在当地人家庭。  家庭寄宿在
期刊
最近英国的一份报告显示,侨居在英国的华人工资收入最高。为什么海外华人能取得这样的成功?这个问题引起了英国各界广泛的讨论。上个世纪50年代,华人还是英国最穷的族裔,但今天,与其他族裔包括白人相比,18万侨居英国的华人平均收入最高,而失业率最低。  在英国,全职工作的华裔男性周薪平均为625美元,白人男性为562美元。与英国男子相比,中国人的失业率要低得多;同样,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要远远高于白种人。
期刊
高校,游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这一期《留学生》带你走近2014—2015年QS大学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前十名大学。游学选择去这些高校,一定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学校氛围,体验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1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优势科目:MBA、医科、法律  澳大利亚最古老、规模最大、声望最高的大学之一。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入学标准最高的综合性大学。这个学校的MB
期刊
每年九、十月份,法国都会迎来一场丰收,一次盘点,这既是农业意义上的丰收,也是文化上的盘点:葡萄经过一夏的炙热,等待着留学生组成的雇工大军去采摘;各大展馆纷纷宣布今年的临展,“杜尚奖”也快要颁布;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也各自推出本年度的新书,美其名曰“文学开学”,作家们经过一整年的“假期”,拿出自己的新作作为“暑假作业”交给读者们验收。  今年秋天巴黎最大的看点大概是蓬皮杜的杜尚回顾大展,每年人们总在这里
期刊
Louis,21岁,“看东西”网站创始人,毕业于伊顿公学,牛津大学中文系在读,热爱水球和游泳  “看东西”,kandongsee.com,是一个为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西方文化、教育资讯的平台,正如它糅合了中文和英语的域名一样,它的运营团队也是一群来自不同国籍、不同高校的大学生。  Louis是“看东西”的创始人,自称“算是半德国人半美国人”——他的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美国人。从小在伦敦长大,13岁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