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选入了蒲松龄的《促织》,其中“一鸡瞥来,径進以啄”的“瞥”字,有教师通过归纳推理出“瞥”应译为“突然,倏然”,但其归纳方法存在着逻辑不严密之嫌。细读《聊斋志异》中涉及“瞥”字的语段,结合《说文解字》的释义,对《促织》篇中的“瞥”字进行多元思考和逻辑分析,在具体文本中运用语用疏义的方法解释“瞥”字,达到对文本的细读和解释。
关键词:《促织》;瞥;归纳;语境;语用疏义
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对本文的注释颇详,学生基本能独立疏通文义。但在自学质疑阶段,学生对“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一句中“瞥”字的注释产生了分歧:部分学生认同教材的注释“突然、倏然”,部分学生则认为解释不通。那么,“瞥”字在本文中该作何解?
一、识别归纳误区
笔者查阅文献时发现了三篇关于《促织》中“瞥”字讨论的文章,分别是王彤伟的《关于〈促织〉中的“瞥”》、汪允的《释“瞥”字》、刘舒婷的《试训〈聊斋志异〉选篇中“瞥”字义》。这三篇文章都结合《聊斋志异》整本书对“瞥”字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一致认为“一鸡瞥来”的“瞥”字应释为“突然、倏然”。笔者认为,这三篇文章中对“瞥”字的归纳释义值得商榷。
《聊斋志异》中,“瞥”字共出现18次。为了阅读的方便,将《聊斋志异》中出现的“瞥”字及语句列出如下:
1.曩欲远避,心颇怠,视阴沟甚隐,遂潜伏卷甕下。不意灵官粪除至此,瞥为所睹,愤欲加鞭。余惧而逃,灵官追逐甚急。(《聊斋志异·灵官》)
2.居数日,有妇携婢过,年四十许,神情意致,雅似三娘。公呼女出窥,果母也。瞥睹女,怪问:“何得在此?”女惭不能对。公邀入,拜而告之。(《聊斋志异·黄九郎》)
3.瞥睹衣履,念似娇娜。乃急跃离地,以剑击之,随手堕落。(《聊斋志异·娇娜 》)
4.至东郊,瞥见兰若,闻木鱼声。(《聊斋志异·尸变》)
5.言次,一十七八女郎,从一青衣,遽掩入,瞥见生,转身欲遁。(《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6.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聊斋志异·青娥》)
7.方置榻上,目已瞥动,少顷呼汤,汤已而汗,汗已遂起。(《聊斋志异·珠儿》)
8.后独行谷中,遇老媪以绷席抱婴儿授之,曰:“吾女致意郎君。”方欲问讯,瞥不复见。启襁视之,男也。抱归,竟不复娶。(《聊斋志异·花姑子》)
9.乃尽三卮,瞥不复见。(《聊斋志异·柳秀才 》)
10.次日,遍告知交,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聊斋志异·妖术 》)
11.女约毕离席告别,女送出村,使毕自归。瞥然醒寤,竟是梦景,而鼻口醺醺,酒气犹浓,异之。(《聊斋志异·狐梦》)
12.生怒捉之,即已飘散;少间,又抚之。生以手按卷读。少者潜于脑后,交两手掩生目,瞥然去,远立以哂。生指骂曰:“小鬼头!捉得便都杀却!” (《聊斋志异·小谢》)
13.(保住)飞奔殿阎,不啻翅翎,瞥然间不知所在。(《聊斋志异·保住 》)
14.至二更后,乃虑俱寂,忽似瞥然一盹,身觉与成易位。(《聊斋志异·成仙》)
15.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聊斋志异·棋鬼 》)
16.曰:“阿翁何乃尔!”瞥然复登。李惧,与妻俱奔。(《聊斋志异·珠儿 》)
17.方凄然欲询所之,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生叹惋木立,若丧魂魄。(《聊斋志异·侠女》)
18.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三篇文章都从《说文解字·目部》入手,释译“瞥”字。《说文解字·目部》:“瞥,过目也,又目翳也。从目,敝声。一曰财见也。”在解释这段文字时,又不外提到段玉裁注:“瞥,过目也。倏忽之意。又目翳也。财,今之才字,此似前义足以包之。”“过目也”指向“看”“见”“视”等目视行为,皆为“瞥”之本义。“目翳”,《广雅》释为:“翳,障也。”眼睛受到遮掩,形容迅速眨眼这一动作,故有“倏忽之意”。“一曰财见也”,“财”通“才”。
三篇文章的作者一致认为,上文第1—10句中“瞥”与“见”、“睹”与“目”搭配使用。如果将“瞥”释为“看见”,那么第8—10句“瞥不复见”“瞥不可见”在逻辑上就不通顺;如果将“瞥”注释为“忽然、倏然”,不仅第8—10句符合语法,语意通顺,而且第1—7句中的“瞥睹”“瞥见”也据此可解。第11—16句,“瞥”皆与“然”搭配,可构成副词短语,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解释为“忽然”,从语法和语义来说皆能成立。与此相似的是,第17句中的“瞥尔间”也能表示“瞬间,倏然”之意,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短语“遂不复见”,与前句的“一闪如电”构成因果关系。
但他们都忽视了第18句“一鸡瞥来,径进以啄”的“瞥”与其他句中的“瞥”在语词结构上的不同,而直接对这个特例套用以上“瞥”字的语用惯例来进行释义。我们知道,“瞥”字“突然、倏然”这一被认同的释义,是由许多具体文本中的个例的具体释义归纳而成的。但一整体具有某种属性,并不能推出该整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也具有这种属性。三位作者将《促织》中这一特例归纳进看似普遍适用的释义中,犯了归纳逻辑的谬误,无法对“一鸡瞥来”的“瞥”字作出较为恰切的解释。
二、探究语用疏义
其实,《说文解字·目部》“瞥,过目也,又目翳也。从目,敝声。一曰财见也”说明了“瞥”字其实有三种释义:动词,“看”“视”;副词,“忽然”“倏然”“转眼之间”;动词,疾现。《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对“瞥”的注释就是依据《说文解字》的释义。(1)目光掠过,很快地看一下。《淮南子·说林训》:“鳖无耳而目不可以瞥,精于明也。”(2)闪现。潘岳《河阳县作》诗之一:“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3)倏忽,突然。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词:“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教材把《促织》中的“瞥”字解释为“突然、倏然”,代入句中似乎既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又能使句意通达。但从上文前17个句子的语用构成规律看,把第18句的“瞥”释为“突然”不符合上述句中“瞥”字的语义注释规律,也不能体现作者创作的语用惯例。
实际上,如果从语用释义着眼,就可以找到“瞥”字在此句中较为恰切的释义了。“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如果把“瞥”字释为“突然,倏然”,就是说成名等一群人正在围观促织相斗,有只鸡忽然来到近前要啄食促织。从认知常识看,鸡的这种行为于情于理皆难说通。因为“忽然来到”指向的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后文就没必要再用“径进”来写鸡奔向“促织”的这个动作过程。再说,难道鸡不怕众人吗?就算此鸡胆大,不怕众人,成名等人也会急忙驱赶鸡离开才合常理。如果把“瞥来”解释成“忽然来到”,那么“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完全可以简写成“一鸡瞥来以啄”。
从修辞学隐性照应理论来讲,“瞥来”与“径进”之间存在着前后承接的照应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写出鸡捕食促织的动态过程,而且给“成骇立愕呼”留出时间长度,给促织对鸡的到来留出反应时间和空间,使鸡“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得以在情理上成立,既突出促织的敏捷善搏,又表現出了变为促织的“成之子”的机智可爱。
由此可知,把“瞥”注释为“看见”或“闪现”要比注释为“忽然”更能表现出《促织》故事的传奇色彩,体现出故事的奇幻神异。如果再对“看见”和“闪现”两个释义作进一步的语用体验比较,“闪现”更符合文章语境特点,能写出鸡的狠辣、凶猛。因为鸡越矫健、越凶猛,越能表现出促织的机智敏捷,为后文促织在宫中搏斗“无出其右者”埋下伏笔。
王宁先生把训释分为两类,一类是语义注释,一类是文意注释。在解释文意注释时,王宁先生说:“文意注释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的,它反映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这些内容常需透过字面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发掘,才能得到。因此,文章注释不是通过词的对当和句的直译而实现的,而且,它不能离开具体的文章而挪用到另外的地方。”王宁先生的文意注释与王建华先生的语用释义不谋而合。王建华先生说:“静态的话语意义,可以脱离语境、语用主体进行抽象、概括,它的意义常常是自足的、一般的;而动态的语用意义则同语用主体和语境等因素紧密相连,理解它必须置于一定的语境,同语用主体的意图挂钩,才能明确其具体的含义。”
因此,对一个词语的理解必须紧扣词语所在的语境,也要与写作主体的创作意图挂钩。这也为语词的释义指明了一个与字词典静态释义不同的方向。这是因为,对文本解读来说,理解任何一个词语都必须依据文本的语境。词本无意,意随境生,每个词语都在具体文本中,等待着读者去找寻它的确切语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彤伟.关于《促织》中的“瞥”[J].语文建设,2003(6).
[2] 汪允.释“瞥”字[J].新西部(下半月),2008(2).
[3] 刘舒婷.试训《聊斋志异》选篇中“瞥”字义[J].剑南文学,2010(9).
[4] 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5] 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促织》;瞥;归纳;语境;语用疏义
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对本文的注释颇详,学生基本能独立疏通文义。但在自学质疑阶段,学生对“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一句中“瞥”字的注释产生了分歧:部分学生认同教材的注释“突然、倏然”,部分学生则认为解释不通。那么,“瞥”字在本文中该作何解?
一、识别归纳误区
笔者查阅文献时发现了三篇关于《促织》中“瞥”字讨论的文章,分别是王彤伟的《关于〈促织〉中的“瞥”》、汪允的《释“瞥”字》、刘舒婷的《试训〈聊斋志异〉选篇中“瞥”字义》。这三篇文章都结合《聊斋志异》整本书对“瞥”字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一致认为“一鸡瞥来”的“瞥”字应释为“突然、倏然”。笔者认为,这三篇文章中对“瞥”字的归纳释义值得商榷。
《聊斋志异》中,“瞥”字共出现18次。为了阅读的方便,将《聊斋志异》中出现的“瞥”字及语句列出如下:
1.曩欲远避,心颇怠,视阴沟甚隐,遂潜伏卷甕下。不意灵官粪除至此,瞥为所睹,愤欲加鞭。余惧而逃,灵官追逐甚急。(《聊斋志异·灵官》)
2.居数日,有妇携婢过,年四十许,神情意致,雅似三娘。公呼女出窥,果母也。瞥睹女,怪问:“何得在此?”女惭不能对。公邀入,拜而告之。(《聊斋志异·黄九郎》)
3.瞥睹衣履,念似娇娜。乃急跃离地,以剑击之,随手堕落。(《聊斋志异·娇娜 》)
4.至东郊,瞥见兰若,闻木鱼声。(《聊斋志异·尸变》)
5.言次,一十七八女郎,从一青衣,遽掩入,瞥见生,转身欲遁。(《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6.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聊斋志异·青娥》)
7.方置榻上,目已瞥动,少顷呼汤,汤已而汗,汗已遂起。(《聊斋志异·珠儿》)
8.后独行谷中,遇老媪以绷席抱婴儿授之,曰:“吾女致意郎君。”方欲问讯,瞥不复见。启襁视之,男也。抱归,竟不复娶。(《聊斋志异·花姑子》)
9.乃尽三卮,瞥不复见。(《聊斋志异·柳秀才 》)
10.次日,遍告知交,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聊斋志异·妖术 》)
11.女约毕离席告别,女送出村,使毕自归。瞥然醒寤,竟是梦景,而鼻口醺醺,酒气犹浓,异之。(《聊斋志异·狐梦》)
12.生怒捉之,即已飘散;少间,又抚之。生以手按卷读。少者潜于脑后,交两手掩生目,瞥然去,远立以哂。生指骂曰:“小鬼头!捉得便都杀却!” (《聊斋志异·小谢》)
13.(保住)飞奔殿阎,不啻翅翎,瞥然间不知所在。(《聊斋志异·保住 》)
14.至二更后,乃虑俱寂,忽似瞥然一盹,身觉与成易位。(《聊斋志异·成仙》)
15.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聊斋志异·棋鬼 》)
16.曰:“阿翁何乃尔!”瞥然复登。李惧,与妻俱奔。(《聊斋志异·珠儿 》)
17.方凄然欲询所之,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生叹惋木立,若丧魂魄。(《聊斋志异·侠女》)
18.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三篇文章都从《说文解字·目部》入手,释译“瞥”字。《说文解字·目部》:“瞥,过目也,又目翳也。从目,敝声。一曰财见也。”在解释这段文字时,又不外提到段玉裁注:“瞥,过目也。倏忽之意。又目翳也。财,今之才字,此似前义足以包之。”“过目也”指向“看”“见”“视”等目视行为,皆为“瞥”之本义。“目翳”,《广雅》释为:“翳,障也。”眼睛受到遮掩,形容迅速眨眼这一动作,故有“倏忽之意”。“一曰财见也”,“财”通“才”。
三篇文章的作者一致认为,上文第1—10句中“瞥”与“见”、“睹”与“目”搭配使用。如果将“瞥”释为“看见”,那么第8—10句“瞥不复见”“瞥不可见”在逻辑上就不通顺;如果将“瞥”注释为“忽然、倏然”,不仅第8—10句符合语法,语意通顺,而且第1—7句中的“瞥睹”“瞥见”也据此可解。第11—16句,“瞥”皆与“然”搭配,可构成副词短语,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解释为“忽然”,从语法和语义来说皆能成立。与此相似的是,第17句中的“瞥尔间”也能表示“瞬间,倏然”之意,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短语“遂不复见”,与前句的“一闪如电”构成因果关系。
但他们都忽视了第18句“一鸡瞥来,径进以啄”的“瞥”与其他句中的“瞥”在语词结构上的不同,而直接对这个特例套用以上“瞥”字的语用惯例来进行释义。我们知道,“瞥”字“突然、倏然”这一被认同的释义,是由许多具体文本中的个例的具体释义归纳而成的。但一整体具有某种属性,并不能推出该整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也具有这种属性。三位作者将《促织》中这一特例归纳进看似普遍适用的释义中,犯了归纳逻辑的谬误,无法对“一鸡瞥来”的“瞥”字作出较为恰切的解释。
二、探究语用疏义
其实,《说文解字·目部》“瞥,过目也,又目翳也。从目,敝声。一曰财见也”说明了“瞥”字其实有三种释义:动词,“看”“视”;副词,“忽然”“倏然”“转眼之间”;动词,疾现。《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对“瞥”的注释就是依据《说文解字》的释义。(1)目光掠过,很快地看一下。《淮南子·说林训》:“鳖无耳而目不可以瞥,精于明也。”(2)闪现。潘岳《河阳县作》诗之一:“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3)倏忽,突然。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词:“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教材把《促织》中的“瞥”字解释为“突然、倏然”,代入句中似乎既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又能使句意通达。但从上文前17个句子的语用构成规律看,把第18句的“瞥”释为“突然”不符合上述句中“瞥”字的语义注释规律,也不能体现作者创作的语用惯例。
实际上,如果从语用释义着眼,就可以找到“瞥”字在此句中较为恰切的释义了。“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如果把“瞥”字释为“突然,倏然”,就是说成名等一群人正在围观促织相斗,有只鸡忽然来到近前要啄食促织。从认知常识看,鸡的这种行为于情于理皆难说通。因为“忽然来到”指向的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后文就没必要再用“径进”来写鸡奔向“促织”的这个动作过程。再说,难道鸡不怕众人吗?就算此鸡胆大,不怕众人,成名等人也会急忙驱赶鸡离开才合常理。如果把“瞥来”解释成“忽然来到”,那么“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完全可以简写成“一鸡瞥来以啄”。
从修辞学隐性照应理论来讲,“瞥来”与“径进”之间存在着前后承接的照应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写出鸡捕食促织的动态过程,而且给“成骇立愕呼”留出时间长度,给促织对鸡的到来留出反应时间和空间,使鸡“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得以在情理上成立,既突出促织的敏捷善搏,又表現出了变为促织的“成之子”的机智可爱。
由此可知,把“瞥”注释为“看见”或“闪现”要比注释为“忽然”更能表现出《促织》故事的传奇色彩,体现出故事的奇幻神异。如果再对“看见”和“闪现”两个释义作进一步的语用体验比较,“闪现”更符合文章语境特点,能写出鸡的狠辣、凶猛。因为鸡越矫健、越凶猛,越能表现出促织的机智敏捷,为后文促织在宫中搏斗“无出其右者”埋下伏笔。
王宁先生把训释分为两类,一类是语义注释,一类是文意注释。在解释文意注释时,王宁先生说:“文意注释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的,它反映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这些内容常需透过字面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发掘,才能得到。因此,文章注释不是通过词的对当和句的直译而实现的,而且,它不能离开具体的文章而挪用到另外的地方。”王宁先生的文意注释与王建华先生的语用释义不谋而合。王建华先生说:“静态的话语意义,可以脱离语境、语用主体进行抽象、概括,它的意义常常是自足的、一般的;而动态的语用意义则同语用主体和语境等因素紧密相连,理解它必须置于一定的语境,同语用主体的意图挂钩,才能明确其具体的含义。”
因此,对一个词语的理解必须紧扣词语所在的语境,也要与写作主体的创作意图挂钩。这也为语词的释义指明了一个与字词典静态释义不同的方向。这是因为,对文本解读来说,理解任何一个词语都必须依据文本的语境。词本无意,意随境生,每个词语都在具体文本中,等待着读者去找寻它的确切语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彤伟.关于《促织》中的“瞥”[J].语文建设,2003(6).
[2] 汪允.释“瞥”字[J].新西部(下半月),2008(2).
[3] 刘舒婷.试训《聊斋志异》选篇中“瞥”字义[J].剑南文学,2010(9).
[4] 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5] 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