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意义的不对称性及其启示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语言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跨文化的交流能得以实现。但是,不同语言的词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除了表示一般概念的基本概念之外,其意义通常体现出非对称的特性。英汉两种语言的词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思维和认知的差异,形成了不对称特性。这种不对称的特性需要引起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以及翻译的重视和谨慎处理。
  关键词:英汉词汇系统,意义,不对称性,启示
  
  1. 引言
  
  词汇是语言系统的组成实体,是语言的基石。英汉两种语言在其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融入了两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感悟。不同语言的词不可能都是等义的,不可能完全相合而且绝对等值(朱纯,1994:221)。少数英汉词汇在概念上可以达到部分或完全的对等或对称性,从而使得交际能得以实现。然而,严格说来,汉语和英语通常并不相互偶合。在很多情况下,尽管汉英词语之间可以互译,但它们的所指物并不完全相等,因此两种语言系统所表示的概念无法一一对应,其交流是一种“曲折”的对应,从而也造成了跨文化交际、英汉语言的习得以及翻译的困难。近年来对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不少,但关注英汉词汇的不对称性的还不多,因此本文拟从社会文化根源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对称性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社会发展与词汇的演变
  
  2.1 社会文化与词汇的发展
  词义与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概念属于心理范畴,而词义属于语言范畴。然而词义与概念又有密切的联系,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依存(陆国强,1998:3)。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义的变化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出的,而是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汪榕培,2000:66)。自从语言产生后,它就成了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推动社会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语言本身也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国语言学家梅耶指出,从语言的社会机制来看,可以说语言学就是社会科学,并且唯一可以来解释语言文化的变量就是社会的变化(申小龙,1992:222)。当某一社会现象产生后,作为语言必须有相应的词汇与之对应,英语和汉语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了不断地适应其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产生新词汇或新词义,从而使得概念能在社会和生活中得到精确地描述。
  在语言传承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这一对辨证关系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总是词汇,语言的发展总是从词汇的变化开始的。正是语言系统的这些演变导致了英汉词汇系统不对称性。比如英语中的习语:“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意味着“非常贫穷”,但由于其文化和社会的不同,以汉语为母语者是难以将其理解为“一贫如洗”的。
  汉语中的“先生”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生民》篇:“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是首次的意思,“先生”表示先出生的人,《诗经》中指头生之子。然而后来在《论语·为政》中又有:“有酒食,先生撰”,先生在这里也就是指长辈,以后人们多把学者、老师和德高望重的人称为先生,在一段时间专指老师和医生,而现在则常用于男士名前以示尊敬,是用法的泛化,而以前的那些意义也为人们所使用,与英语中的Mr.显然是无法完全对等的。因此这一类词汇的不对称性对国外学习者来说也是困难的。
  2.2 词义演变的主要方式
  词义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体现出不同概念特征,对词义的演变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展
  一个词在刚出现的时候可能只是作为一定事物的现象,性质或者行为的名称,因而总是单一的,继而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新义。虽然各种意义都射向同一个实体,但是这样的系统在另外一种语言系统中却导致了意义的不对称,可以说是词义发展和演变和不对称的重要原因。词义从原先表达的外延较狭窄的概念扩大到表达外延较宽广的概念,也就是词从表达个别意义扩大到表示一般的意义。这里主要讲的是词汇意义的演变,比如“head”一词的基本意义为人或动物的身体,包括眼、耳、鼻等器官的那部分身体。而后来又发展到表示前部分、某一群体的领导等概念。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与词义的扩大正好相反,指词汇从原先表达外延较宽的概念缩小到较狭窄的概念,从泛指转为特指。英语当中有很多词都经历过意义的缩小,如“poison”最初指任何的饮料,现在缩小为“毒药”之意,我们最常见的“hospital”最开始表示“供旅游者休息或娱乐的场所”,现在则专门表示“医院”。
  (3)词义色彩的转化
  词义色彩的转化包括词义的升格(amelioration)和词义的降格(degradation)。具体地讲,也即是某些词义褒贬色彩的变化。某些词义可能由褒义或者中性转化为贬义,而另外的则可能从贬义或中性转为褒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cunning,原来是“有学问的”意思,而现在则指“善于骗人的,诡计多端的”;相反,craftsman开始指“善于骗人的能手”,而现在则表示“工匠,能工巧匠”的意思。
  
  3. 英汉词汇不对称性的表现
  
  3.1 概念意义的不对称
  英汉词汇的不对称性首先体现在概念意义上。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指一个词的最基本的意义,最常见的意义,也就是该词的核心意义。英汉词汇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认知、思维的差异,对词汇意义的赋予存在很大的不对称性。一般来说,对于一个民族越是重要的东西,该民族对它的“语言分割”就越细密。英汉语言中的称谓系统的精确度差异很大,就与两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比如“uncle”一词就包括了汉语中的父亲的兄、弟,和母亲的兄、弟,因而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难以与汉语的“伯、叔、舅”等词单独对应。再如英汉语中都有“爱人”这一概念,但汉语中“爱人”的概念却难以与英语中的“lover”相对称,英语中的lover一词含有“情人、情妇”的含义,与汉语中“爱人”在所指上具有很大差异。
  3.2 内涵意义的不对称
  词的意义包括内涵和外延的意义,内涵意义(connotation meaning)指超出词的概念意义之外的意义。也即是词与事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或者概念之间的意义,包括个人对词汇概念的理解与情感 (Kreidler,1998)。内涵意义主要体现在感情色彩、词义的褒贬等方面,建立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之上,是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这种发展过程体现了英汉两种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和认知、思维等不同的特点。
  以动物词汇为例,“狗”这个概念在英汉两种系统中分别对应“dog”和“狗”这两个词,当它们都指这种动物时在概念上是对称的,然而在更多场合下,它们都表示不同的内涵意义。英语中的“dog”大多代表“忠诚、友好”的意义,西方人把狗视为朋友,因此有“Love me, love my dog”的说法,而在汉语中,“狗”通常与“走狗”、“狗腿子”等词相联系,常含贬义,这样在内涵上两种词汇系统是无法对称的,使用不谨慎则常引起误会。而汉语中的“龙”一词倍受中国人的推崇,被认为是“吉祥”、“高雅”或者“高贵”,上至古代帝王,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对“龙”含有崇敬之情,汉语中多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说法,而中国人也自认为是“龙的传人”。相反,英语中的龙“dragon”一词却表示一种能喷烟吐火的怪兽,常被用于形容凶恶的人,悍妇等,与汉语对龙的理解大相径庭,因此亚洲四小“龙”就被译为“tiger”而非“dragon”。
  内涵意义在两种词汇的颜色词系统中也是不对称的。颜色词产生之初仅为了适应人们对颜色概念的描述,并不代表任何其它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两种词汇系统都发展了不同的内涵意义。如汉语“红色”表示喜庆、吉祥、欢乐等概念,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与红色相关,结婚贴大红“喜”字,过年贴红色对联等等。而“red”在西方文化里却常常象征流血、残暴,以及许多表示结果不好的概念。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red alert”(空袭警报),“The company is in red”(公司的财政状况不好)。对英汉两种语言来说,词汇的内涵折射出两种文化和历史的不同,在实际运用中较难把握。
  3.3 多义现象的不对称
  词汇除了基本概念意义以外,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一词多义的现象(polysemy)。一个词在最初出现时总是为了适应基本概念的表达,一般主要用于一定事物的名称、属性或者行为的描述,在概念上是单义的,但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另外的意义。多义现象可能是某一个词的发展,即由它的中心意义(也即基本概念)向次要意义的辐射,也可能是另外某些形似词在发展过程中最终射向(project)同一个词的实体(substance)。
  英汉多义现象是英汉词汇系统不对称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当某一词的中心意义与辐射意义的联系非常小的时候,更难为另一词汇系统所对应。事实上,英语和汉语的词汇绝大多数都存在多义现象的不对称,从而造成了词汇习得的难度。比如英语中的“ill”一词就与汉语中的“生病的,不健康的;恶劣的,虐待的;有害地,不友好地等”等概念相对应。如果不了解ill的这些概念和意义,很难真正掌握这一类词汇。比如“Bill has been ill-treated during those days.”就应理解为“比尔在那些日子一直受虐待。”而另一句“Bill coul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he was seriously ill.”意为“比尔不能来上学,因为他病得很厉害”。
  再如汉语中的“败”字对英语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它可能有“打败对方”和“被对方打败”的意义。比如“今天中国队以3∶1大败日本队”意为“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而另外的一句“张飞败走麦城”又意为“战败,被打败”,都与英语词汇系统无法达到对称。
  3.4 词汇缺项的不对称
  由于各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有人称这种情况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 (周玉忠,1994) 。词汇空缺指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一种语言中表示特有事物或概念的词语或语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成分,从而形成异族文化的空缺。具体的讲,词汇缺项标志着在某一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系统存在一些词汇及其相应的意象在另一语言词汇系统中上无法找到,它属于某一独特的文化,在另一语言的词汇系统中是不对称的。由于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之间自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文化意象上的不对应现象。比如汉语有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形成了“夫子”、“兮”、“子”等具有浓烈的儒家文化的词汇,在英语中无法找到与之对等的词汇。
  西方文化也难以理解诸如“嫦娥”、“女娲”、“月老”等汉语文化所特有的意象以及中国人对“松、竹、梅、兰”的感情等。同样,英语中的词汇如“Jesus”、“Christian”、“Cupid”等词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的。另外,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地名、人名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无法在另一语言中相对应。如汉语的“说曹操,曹操到”,“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英语的“Samson Agonistes”、“Beowulf”,以及《圣经》中的人物Gain等(现已引申为“骨肉相残”的意义)已为该文化的人们所接受,但由于涉及不同民族独有的社会和文化,难以为另一语言为母语者所深刻体会。
  
  4. 词汇不对称性的启示
  
  词汇不对称的属性是由两种社会和文化的不同所导致的。尽管英汉词汇系统由于语言的共性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对称性,因而也是我们正常交流能得以进行的前提,然而这两种词汇系统仍然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造成了两种语言在深层次理解上的困难,对语言的真实意义和翻译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并有效处理英汉语言词汇意义和概念的不对称性在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和语言翻译中都必须引起重视。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词汇的不对称现象就必须十分慎重,尤其对已经处于较高语言水平的交际者而言,应当尽量避免因为词汇的不对称所导致的意义的误解。而对于外语教学中的词汇学习,也可以根据两种词汇的特性,从对等与否出发,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从一开始就注重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防止交际失误的出现。而对于英汉翻译来讲,也更应当注意挖掘两种词汇系统所对应的文化底蕴,使译文更地道,防止误译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Kreidler. Introducing English Seman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
  [5]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周玉忠. 英汉对译中的不可译现象[J]. 文化与交际1994.
其他文献
现阶段,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正在成为一种世界趋势。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了英语课,2002年秋季,各地乡镇小学也普遍开设英语课程,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走进了英语课堂。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除了学习方法、习惯、兴趣、效果等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其中英语的书写也是一项不容
期刊
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我国,英语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和使用的广泛性而成为中学阶段开设的主要学科之一。大纲指出中学英语要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说,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加深,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能力也应持续发展提高,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怎  样才能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持续发展呢?本文就此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
期刊
词汇是建设语言大厦的砖瓦,是汇成语言大海的水滴,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英语课文难度加大,生词量增多,这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单词学习不是语言知识学习的全部,但学生往往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归咎于单词的学习与记忆上来,认为单词难学,难于上青天。学习英语词汇很难说有什么万能的诀窍,但是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偱。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尝试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本质是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完成任务活动,在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活动的内涵可理解为:“活”即“活化”、“激活”;“动”即“行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活动课教学在处理教材时,要将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从而总结出活动化教学的模式如下:   
期刊
摘要:本文从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Bialystok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模式以及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控制与自动化过程来分析背诵的理论根据,进一步探讨背诵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输入假说 语言接触 自动化处理方式 控制处理方式    背诵是中国传统语文的学习方法,经常背诵经典之作和优美的诗词、散文等能够增强人们的语言修养和对语言的使用能力,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期刊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生的阅读技能列为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要素之一。本文以课例分析的形式,阐明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突出对学生阅读微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微技能,教学课例    一、本文背景:    在英语学习中,听、读是对语言信息进行输入,这是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但是,听力输入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而阅读则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它可以随时、随地让阅读者大量地吸收英语语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种版本的新教材纷纷投入使用,这是对传统英语教材的一大变革,对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更是一大挑战。在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现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忽视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工作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学习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二是技能目标,三是情感目标。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主体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情感目标的达成情况关系到学习活动能否主动、学习活动能否持久,学习活动能否深入。情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产物。情感目标的达成,受制于学习主体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水平、意志力;受制于当时的外部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描写性翻译的起源,定义,特性,及其发展方向。并指出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某种翻译方法,而应针对不同的源文本采取不同的译法。  关键词:描写性翻译研究; 源文本; 发展    翻译研究,一开始是由翻译学家们从实践中总结“规范标准”,传给后人,用以指导翻译实践,这种传统的经验归纳式翻译研究往往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来衡量一切理论的价值,要求理论和实践发生直接的联系,以收到立竿见影之功效。对
期刊
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在哲学上体现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来实现激发个体最大潜力的实施过程;在教育、学心理学上则体现为从学习动机的形成到学习目标实现的一个完整过程。     一、期望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提出期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提出期望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