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翻译理论在大学日语泛读教学中的启示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ay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语阅读类课程是学生提高日语能力的重要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与阅读能力。本文通过把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标准与日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探析大学日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启示,进而帮助同行与大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日语泛读类课程的设置与学习。
  关键词:大学日语泛读;教学方法;翻译理论;翻译标准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02
  高校开设日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课程存在缺乏理论指导、译读量和积极性等问题。此处讨论的泛读课范畴包括日语专业学生的泛读课、非日语专业学生的综合阅读课等以阅读讲解为主的高校日语课程。从课后作业数据中可知,多数教师倾向于在阅读材料的数量、语法及单词的考核上设置任务点,以强调扩展阅读对文化背景的补充作用。实际效果则良莠不齐,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加之学习方法不佳而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实际教学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课程中占比较大的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对原文进行翻译。随着批判性阅读等理念被广泛重视,想要提高教学成果就不能离开对翻译能力的探讨。
  一、关于翻译理论的先行研究
  随着公元前3世纪西方最早译作《奥德赛》的问世,西方翻译理论也随着民族的融合飞速发展,数之不尽的翻译作品衍生出众多有趣的理论。例如,注重语言学基础的伦敦社会语境派创始人弗斯,在《语言学与翻译》中指出“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也诞生了如道格拉斯·鲁滨逊这般,认为应当以译者为中心,强调人作为决定因素的“译者中心论”,以及强调文化环境因素的“文学化派翻译理论”。中国的翻译沟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东汉末年到唐宋之际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战争时期的现代翻译等。
  翻译的定义并无太大争议,对翻译的要求却在不断进化。傅雷曾提出“神似说”,即“以效果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而鲁迅的“力求易解,保存原作丰姿,宁信而不顺”则与玄奘大师翻译佛经时“即需求真,又需喻俗”的领悟颇有几分相似。严复主流的“信、达、雅”更是深得人心。从翻译所强调的是原语种语义视角来看,译法可分为逐字翻译、文学翻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等。从强调译入语语义的角度上来说,译法可分为改编、意译、地道翻译、交际翻译等。
  以丰富阅读题材为主的日语泛读类课程中,主要应用的译法往往更偏重于原语种的语义表达,大多数学生养成逐字翻译、语义翻译、忠实翻译这样谨慎的译读习惯,仅有少部分学生愿意尝试将逐字逐句的译文升华为文学、意译等层面的文章。
  二、翻译理论对日语泛读课的启示
  (一)“信”
  第一,注重词汇、语法基础的积累。“信”指意义不悖原文,译文要准確。想要做到如实地传达原作语义,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单词量及句型,或者说对词性和语法进行建构式学习。这不仅是培养翻译能力的基础,也是增强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
  日语国际能力测试N5基本要求考生掌握约800个核心词汇,N4与N3分别为1 500个、3 000个核心词汇,日语高考考纲要求词汇量为2 400个左右,而N2与N1分别要求6 000个、11 800个核心词。不难看出日语的学习进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日语词汇、语法的积累。正是基础的词汇量与语法,奠定了准确翻译的基石,是通向精准阅读的第一步。日语三级笔译的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8 000个以上的日语词汇,日语二级笔译考纲要求单词量则为12 000个,与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一级所要求的11 800个核心词汇基本持平。无论是从日语的哪一门能力考试进行解读,我们都能够直观地看到夯实语言基本功的必要性。
  第二,细心思考,反复推敲。“信”的另一层含义还指译文要不偏离,不遗漏,不能随意增减原作意思,忠实于作品本身。人们在课文阅读过程中经常遇到长难句,应避免一带而过的阅读习惯,要先从语法角度进行分结构断句,逐渐组合语义,再对前后文进行反复阅读,确认句子含义,做到“求甚解”。
  (二)“达”
  第一,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常识。“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日语表达具有暧昧性、阶级性等特点。为此,需要译者尽可能多地了解译入语的文化常识。例如“僕はあいつが嫌いだ”这句日文,在翻译的时候,不但要逐字逐句地译出“我讨厌他”的基础含义,在“僕”这个称谓上,我们还应认识到说话者是很年轻的男性,而“あいつ”一词所翻译出的“他”中蕴含着的情绪是消极而贬低的。这是通过直译不容易表达的,结合背景可加译为“我讨厌那家伙”,文章也会因此传递更多原文信息。结合译入语文化进行翻译是人们在泛读课中应该解锁的一项基本功。
  第二,善用翻译理论及技巧基础。不同的语言具有本身独特的表达形式,阅读过程中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达”,需要我们考虑一定的技巧性,不能千篇一律地应对每一句外语。翻译是反映了语言应用学、认知语言学等系统学科的一种综合能力,在理论的支撑下,实则有许多捷径可以走。譬如,如今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顺译、倒叙、分译、合译”等说法都比较注重翻译的形式;文章分类上,出现了文学性质、逻辑性质等多种翻译题材;此外结合OBE理论,注重评价、考核、应用的教学方法也陆续被投入实践。面向整体能力的提高,人们不能单一地学习某一种翻译方法,应从整体层面去把握。这里的整体把握指的是:技巧是为了解决具体段落、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评价是为了衡量能力、能力是为了准确应用。那么有趣的问题来了,应用是为了什么?如果运用上述认知去看待翻译与阅读,就应该更加注重语法基础下翻译技巧的活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喜恶选择自己认可的语言学理论。主动参加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各类比赛、短期培训、参加同类型考试、假期相关性质的实习在内的实践。
  第三,应具备活用工具的能力。形形色色的翻译软件、几十年如一日的词典、手机自带的段落翻译功能,每个人都试图选择眼下最有利的译读方式。工具的产生有助于人类的进步,人们应看到文化交流层面的自由在扩大。阅读材料是与时俱进的,新兴的网络语言、突飞猛进的科技名词都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使用多方面的查找手段,用来贴近原文内涵,从而使译文通顺明白。互联网关键词的查找以及AI语言系统的普及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在此也有禁忌。从读者及译者角度出发,整段的机翻是不可取的,工具的使用应有节制。比如,曾在日本夜行巴士上接到过文意不通的中文注意事项,也在中国的某景区看见诸如“水遊びは危険ですから、飛び降りでください”这样的错误翻译,本意为“此处危险请勿戏水”,日文却写成了“玩儿水危险,请跳下去”。学生在做课文预习时,不应该一味地依赖工具书和机翻,应摆正工具的位置。因此,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如何适度活用工具成了当今学习者独有的一项挑战。   (三)“雅”
  第一,挑战文学翻译。在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的理论中,“雅”是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放到今天来说,我们可以理解是为符合原作文风的翻译。课文主要分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以及个别如企划书等特殊文体,在课文阅读中应第一时间把握文体特性,选择相对应的用词。在记叙文、小说等题材的译读过程中,应大胆尝试文学翻译理论,不拘泥于句子的形式,揣摩原文作者语言风格,对文章进行理解。这是平时在上课中容易被忽视的层面。学生过多地注重阅读中对单独句子的翻译,不善于把握整体文风,因此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体现在做题方面则是错误率较高,无法把握作者意图。
  第二,提高中文水平。人们追求翻译精准、阅读通达的同时应注重中文水平的提高。泛读题材不应局限于阅读题练习册或者是教材课后题,应多从新闻、文学、科技、政治、经济、环境等专题中吸纳适合本班学生的信息。文学类文章具有语言文化本源性、故事情节连贯性等特点,也是极好的扩展。
  阅读习惯是终身学习中必经的一环,外语阅读不但能够扩展国际视野、紧跟时代步伐,而且科技、政策类文章在理解该国国情、国策方面也有显著作用。而外语类阅读的基础,其实是国语环境下语文基础的转换。如果是非日语专业的学生,推荐配套专业相关题材的阅读文章,即对专业信息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也可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较为熟悉的思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行為本身对学习者的要求是高于阅读行为的,较好的翻译思维是高于批判性阅读标准的,翻译可以是检测阅读质量的好方法。在阅读课文或者课外材料的过程中,人们要尽量避免“为了读而读”。阅读行为本身不是目的,它的最终目的是理解与交流,是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捋顺了这些,在教学层面就可以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张永新.中日文化差异在日语翻译中的重要性[J].国际公关,2020(2):8-9.
  [2]王晓.语用学理论在日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68-76..
  [3]李娟.日语翻译中的顺译与倒译[J].中国校外教育,2012(30):93.
  [4]王天慧.日语泛读课的教学法改革和实践[J].才智,2019(14):156-157.
  [5]徐芳芳.日语泛读教学中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科教文汇,2019(3):188-190.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愈发明朗的当今社会,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本文以“一带一路”得到落实的当下为落脚点,从跨境电商的视角出发,在对英语谈判涉及文化背景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个方因素,对英语谈判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随后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谈判话语的运用技巧,如专业话语、幽默话语等,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以启发,为日后类似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境电商;“一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和使命,是新时代增强思政课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提振青年学生中国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的迫切需要。高校要积极发挥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渠道作用,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整合中国故事教学资源,剖析中国故事精神本质;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方法,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开辟学生和英雄讲中国故事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摘 要: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探讨如何开展乡村治理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乡村治理的科学性;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乡村治理的信息化;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乡村人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乡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推动乡村地区多方面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  关键词:马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以及国民素质的逐渐提高,再加上国际上越来越高的话语权,种种迹象表明国家更要抓紧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关注,以求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该阶段教学逐渐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重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思维意识。绘画治疗是一种非常
摘 要: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领域对国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钢结构工程作为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钢结构工程出现在城市中,现代化城市发展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而BIM技术的出现,更是为钢结构工程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量。本文便对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开展论述与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钢结构;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58.1
摘 要:“四史”是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1]。将“四史”教育融入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中,有利于基层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农村基层的自治水平。但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仍存在学习表面化和形式化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创新教育形式、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机制,推动“四史”教育真正内嵌于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两个大局”的新局势下找寻新发展空间,把握工作重点和难点,创新灌输方式。在应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价值冲突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分寸、研判形势,分析学生的静态行为、动态变化,进而实现精准施策,以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优质效。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创新灌输论的作用机制,创新信息化工作方式、增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
摘 要: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践的重要表现,心理疏导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构建多维的育人空间,凸显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功能,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咨询室,有计划性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同时,注重参照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育人手段进行丰富和优化,以构建完善和科学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
摘 要:海棠从中晚唐开始逐渐成为诗人笔下吟咏的对象,海棠诗的发展也从中晚唐的萌芽期到北宋迎来了繁荣。而当时海棠诗的写作大多数是因为统治者的偏爱而写作的和诗,只是在数量上有了大量进展,一直到了苏轼,海棠诗才有了新的生机。苏轼的海棠诗一直被学者看作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也给后代诗人的创作以启发。本文将围绕苏轼海棠诗的新变、海棠诗新变对后代诗人创作的影响以及海棠诗新变的原因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初步探索苏轼海
党建扶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一种扶贫模式,高校党建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兼具“基层党组织”和“高校”双重特点,需探索一条合适高校实际和乡村振兴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