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知识分子主题创作的思想根源朱琪何善秀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一篇有关福斯特思想研究的论文。它立足于福斯特生前出版的五部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主题,认为人文主义思想、自由民主主义思想和自由人文主义思想是福斯特知识分子主题创作的主要思想根源。
  关键词:福斯特;知识分子主题;思想根源;人文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自由-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2-0135-4
  
  1 绪论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Forster(1879-1970))(以下简称福斯特),同乔伊斯、劳伦斯和伍尔夫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在现代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福斯特一生只写了六部长篇小说:《天使惧于涉足之地》(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和《霍华德别业》(1910)和《印度之行》(1924)以及遗嘱中指定死后出版的《莫里斯》(1914),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定的主题一直贯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朱琪,2005:155)。正如叶君健在《一位盛名不衰的小说家<印度之行>序》中所说的那样,福斯特的盛名和影响在于他的作品反映出了西方发达社会在“发达”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时候所呈现的现实。这个现实造成了这个社会的一些中坚人物——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的心态(2003:1)。
  影响福斯特知识分子主题创作的主要因素有三。第一个主要因素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驾崩,世纪交替,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方式等强化了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思虑。维多利亚时代的自信心与稳定感开始动摇,传统的权威观念及宗教信仰受到了怀疑,从而出现了普遍的精神及思想道德危机(王丽丽等,1999:43)。这是福斯特小说中知识分子主题创作的大背景。
  其次是受英国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影响。英国“正宗”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那种对现代科技工商文明的抵制、批判的态度(阮炜,2004:9)。福斯特的小说,形式上保守,属于英国传统风格的小说。但他探究了当时在现代科技工商文明冲击下,英国中层阶级知识分子的情感、焦虑、困惑、生存压力以及知识分子何为等问题,反映720世纪知识分子的普遍境遇。因此,福斯特也是一位现代英语小说创作大师,是英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董洪川,2001:61),“他对传统和革新的兼容并蓄推动了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侯维瑞,1985:156)
  最后是人文主义、民主自由主义和自由-人文主义等思想对福斯特知识分子主题创作的深刻影响。在本论文中,笔者将着重就福斯特作品中知识分子主题创作的主要思想根源进行论述。
  
  2 福斯特作品中知识分子主题创作的主要思想根源
  
  福斯特对知识分子主题的阐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从知识分子抨击传统,摆脱心灵桎梏,追求自由诚挚的友情、爱情和生活到为摆脱工业文明带给知识分子的困惑采取连接的策略的过程。根据福斯特作品中知识分子主题发展变化,大致可以把福斯特生前出版的五部小说以《霍华德别业》为界分成两个阶段,《霍华德别业》之前的作品定为他的第一阶段小说,包括《天使惧于涉足之地》(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等三部小说,知识分子主题为“抨击传统,摆脱心灵的桎梏”;《霍华德别业》(1910)和《印度之行》(1924)属于他的第二阶段小说,知识分子主题发展为“摆脱困境,积极寻求出路”。(朱琪,2005:155)福斯特对知识分子主题的阐述的发展过程就是他的思想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福斯特的文学创作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福斯特的人文、民主自由主义和自由一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强化的过程。
  2.1 关注“人”的人文思想观
  人文思想,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以人为中心,人高于一切,它“相信人的力量,相信人类具有能力或潜力,通过理性与科学的方法加上勇气与洞察力,来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困境”(Lamont,1965:13)。福斯特是个人文主义者,他一生并不关注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执着地追求人类之爱、追求美的创造和美的享受,他的作品都着重探索人际关系、友谊以及人的价值和尊严。福斯特一生所关注的都是人间友谊、人的价值与人性的完美、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这种强烈而执著的追求使他的作品饱含丰富的人文思想。
  在福斯特第一阶段小说中,“心灵发育不良”、拒不承认或力图掩饰内心自然而神圣的感情的知识分子是福斯特抨击的主要对象。福斯特之所以抨击他们,是因为他关注他们,并试图给他们开出药方拯救他们,让他们享受到自然的情感、真正的生活和人类真诚的爱。福斯特以这种形式体现他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这在他第一阶段的三部小说表现得尤为突出。
  福斯特的第一部小说《天使惧于涉足之地》(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1905)的主角赫里顿太太的儿子菲力普是个“心灵发育不良”、当时公学制度培养出来的典型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孤独、怠倦,感情上遭到剥夺,性格上软弱得无力采取行动。福斯特开出一帖“生机勃勃的意大利文化”药方,让菲力普那颗“发育不良的心灵”在一种自然、真切的爱的感召下获得重生。福斯特的第二部小说《最漫长的旅程》(JThe Longest Journey,1907)的跛足主人公里基在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环境中长大,虽然在私立学校受过良好的中小学教育,在剑桥受过最好的大学教育,但却对什么是自然的情感和真正的生活丧失了本能的把握。里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小说最后,里基为抢救他醉酒的同母异父的私生子弟弟斯蒂芬而不幸死于火车轮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能领悟生活真谛的斯蒂芬。福斯特的第三本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with a View,1908)的女主人公露西是一个心灵受到禁锢的姑娘。她自幼接受的都是福斯特一贯反对的英国公学教育。受此影响,她不承认或竭力压抑、掩饰内心自然而神圣的感情,差点与诚挚的爱情擦肩而过。最后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那充满着生活气息的城市和乡村,以及热情、直率、粗犷的意大利人爱默生父子拯救了她,让她获得了真正的感情和真实的生活。
  2.2 个人至上的自由民主主义思想
  在E.M.福斯特的文集《现代的挑战》中,(李向东译,1988)发表于P939年的《我的信仰》一文,最集中地表现了福斯特的根本思想,是理解福斯特思想的钥匙。在《我的信仰》的末尾一段,福斯特公然宣称,“以上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兼自由主义者的感慨。”(李向东译,1988:83)
  福斯特在政治上倾向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他说:“我认为我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尽 管手里什么武器也没拿。”他反对宗教,反对侵略和专制统治,但崇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永恒的友谊,在《印度之行》中,他抨击英国的殖民主义,表现出对印度人民的同情和友好。他强烈谴责英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的专制统治和政策,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真诚联系,并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他甚至说:
  “如果我必须在背叛祖国与背叛朋友之间做出抉择,那么,我希望我有勇气背叛祖国。”可见他的人生哲学是把友情放在国家之上的,或者说是超国家、超民族的。
  福斯特的自由民主主义思想有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他所尊崇的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在福斯特的思想里占有特定的重要地位,他否定借大义名分抹杀个人的集团意识,而把人与人之间私人关系,视为人类社会的唯一可信的真实基础。福斯特指出,现实社会中“公众事务组织的层次越高,其道德水平越堕落”。(李向东译,1988:81)因此,福斯特不承认集团意识比私人交往具有更超越的权威。他提醒我们,在这世界之上,仍有一些基本而重要的东西,是超出政党、国家、主义之上而存在的。真诚的个人主义,在其广延的意义上,意味着人文主义。它号召人们摒弃种族、阶级、国籍、政治、党派、宗教信仰之间的集团对立,回归到人性共通的道德基准上来。这种思想就像一股清新的风,拂遍了福斯特小说的每个角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英国姑娘和意大利小伙的交往,《霍华德别业》中知识分子和生意人的联姻,《印度之行》中跨越东西文化的交往等等,无不向读者昭示福斯特真诚的个人至上的自由民主主义思想。
  2.3 人与人“连接”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
  福斯特第二阶段小说创作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体现了他人文连接观。有别于第一阶段知识分子的创作,此阶段他不再对有着“发育不良心灵”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批评和方向指引,帮助他们摆脱心灵的桎梏,追求个人自由。因为他发现现代社会远非一方物质丰饶、道德昌明的王道乐土,而是处在一种无处不见崩散、疏离和腐坏的危局中,面对普遍的分裂与不和谐,他觉得知识分子不能只顾“自救”。还应有“他”的社会职责。于是福斯特在他第二阶段的小说中发出了“连接”的呼吁。他在《霍华德别业》的扉页上写着“只有连接”,鲜明地提出了连接主题,并试图用连接的手段消除这些裂缝。福斯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主题开始转向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自由一人文主义思想。
  18世纪末、19世纪的英国,人文思潮与发轫于18世纪的理性主义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左右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文化精英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如果说人文主义是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现代化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自由主义所信仰的自由观则唤醒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自我的了解、对自我所拥有的精神价值的肯定。值得注意的是,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并不是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简单相加,它还从启蒙理性哲学和浪漫主义文化运动中汲取营养。因此,它既肯定理性的深刻洞察力、批判力和整合力,又推崇浪漫主义的想象和激情。在《霍华德别业》中,知识分子玛格丽特与生意人亨利的联姻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样,它既反对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工业主义对人的激情和想象力的压抑,又力拒形形色色的消极、唯利是图的自由主义(陶家俊,2003:16)。马修,阿偌德真正奠定了英国传统自由-人文主义一脉中社会道德文化批判的基础,影响着包括,福斯特在内的很多英国学者,他们立足“文化与文明”传统,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价值观的大幅度贬值忧心忡忡,都痛切地感受到人类道德、精神世界分裂的危机。但是福斯特的思想并没有完全局限于此。在他的思想底色上,诸多传统思想与20世纪新思想的异质并存,包括独特人文氛围的剑桥、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卓然独立于世的自由-人文主义环境和布卢姆斯伯里团体崇尚的“思想独立和文化”等。在对所有这些思想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福斯特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人文主义连接观(陶家俊,2003:265)。
  福斯特认为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问题是人类越来越脱离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这一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在这方面他与劳伦斯观点一致,但不同的是,他认为和谐关系的建立要靠智慧、教养和心灵的觉醒,而不是靠野性、激情和肉体的冲动。所以在其作品中,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得到了肯定。《霍华德别业》中玛格丽特就是一个有教养的知识分子,她一直在执行一项福斯特交给她的任务,通过婚姻完成对工商业代表亨利的精神改造。继《霍华德别业》13年后,福斯特完成了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印度之行》。在这里“连接”主题被置于一种更为宏大的东西方跨文化背景下,英国知识分子菲尔丁试图搭起英国人与印度人友谊连接的桥梁。不过这时的福斯特更理智了,在小说的最后,他没让这美好的愿望实现,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将来,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福斯特将自由一人文主义特有的现实批判、理性反思和充满神奇想象力的乌托邦理想糅合进小说艺术。他小说共同的焦点就是置身不同文化冲突、承受着现实生活重压、黑暗笼罩着整个心灵世界的英国知识分子,他们成了福斯特思想的代言人,是福斯特“连接”重担的主要承担者。福斯特是个理性的思考者,他乐观,富有社会责任心,他的连接观是理性的、乐观的。
  
  3 结语
  
  陶家俊认为阿偌德将19世纪的自由一人文思想与文学事业嫁接在一起,使文学真正成为具有脱胎换骨、吐故纳新力量的号角,使文学批评与社会道德批评融为一体,使文人知识分子最终独立于其它阶层,承担起传承思想和传统的使命(2003:302)。福斯特——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一切和平、正义、公正的人类事业,不遗余力地把他的人文思想观、民主自由主义思想观和自由一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到他的作品中,推动了他的知识分子主题的发展。
其他文献
记忆度(Unajded Ad Awareness)是当前评定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以英语印刷广告为例,从认知心理学(注意和记忆)视角探究提高广告记忆度的策略。研究表明,掌握受众的认知
本文通过竞赛型英语写作指导实践,提出了注重实际能力培养的“实效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对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和学习计划定制的阐述,说明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有
语迹与大代语、省略位同为语言中的三种主要语缺。虽然它们都表现为句子语音形式中的空缺,但其句法特性却各有不同。文章经过句法分析对比研究,发现根本问题在于它们的生成时
本文总结比较了21部汉英辞典关于成语“事到临头”的英文译义,介绍了成语“事到临头”的另一个可选译义——“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笔者认为,推出质量一流的汉英词典,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过了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已经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任务。本文对教育部提出的任务目标作出了详细的解读,对质量工程体系下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质量工程;听说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
摘 要: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江西省某职业技术学院132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观念﹑策略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目的是了解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观念和策略的总体状况;动机、观念和策略三者之间的相关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通常持有或信任英语学习观念,一般具备学习动机和使用学习策略;动机、观念和策略各内部之间分别显著相关。  关键词:高职学生;动机;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H319
英文普通人名汉译的混乱状况存在已久,一直得不到改善。本文从对"Levinson"和"Levenson"这两个英文人名多种汉译的定量分析入手,指出这是一种典型的模因现象,可以通过打造在
摘 要:本文在简要回顾了国内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情况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项目——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介绍了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并详细介绍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规划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2-0076-3    Abstract: Based o
由马丁于1990年创立的评价理论包括态度、介入和分级。目前对评价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媒体新闻报刊报道、演讲及政治语篇,而在诗词英译上的应用研究寥寥无几。以评价理论为
隐喻语言是一种非字面的、非逻辑的语言。从本质上讲,它是以一定的语符为载体,在特定语用语境中生成的语义映射。对隐喻指称的研究已实现了由静态语义指称向动态认识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