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3456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是农村改革四十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它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建设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成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
  2005 年农业部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培育职业农民。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更多地使用 “新型农民”这一表述。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指出,要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一大批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等农村实用性人才。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
  (一)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
  在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下,农民主要靠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的目的在于充分进入市场并为市场提供农产品,通过利用市场信息、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等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一切可能的形式追求报酬最大化。
  (二)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土地需要精心耕种、种植物需要长期培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因此稳定性是农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也只有稳定性才可能积累农业生产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有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将农业发展好。稳定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有农业生产的后继者。
  (三)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责任观念
  传统农民只需要生产出满足家庭需要的农产品,其责任范围只限于自己和家人。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其社会责任要求也随之扩大。首先,要求新型职业农民保障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要对消费者负责。其次,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对环境负责,习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污染环境,如不滥施化肥、不破坏植被等。其三,要对后代负责。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地要做到永续利用,不污染土地,不改变土地性质,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可利用资源。
  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战略需求
  2017年1月9日,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作为重大战略,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完善培育制度,强化培育体系,提升培育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养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务农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地方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成为现实难题。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一大批年轻人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快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大量从农村流向城镇,导致工农、城乡发展失衡,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本是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迫切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推动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逐步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吸引一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到农村创新创业,带动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流向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4.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农村全面小康,关键是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目前,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多、能力比较弱,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迫切需要培育一支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動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农村不拖全面小康的后腿。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向
  为更加全面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化培育应该进行系统的培育,围绕专业化、产业化和组织化三方面进行展开: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化培育   新型职业农专业化培育应分层次、分区域、分对象进行因材施教的培训。1、分层次培育:一是科普知识,如基础教育涉及的文化知识、一般性科技知识及应用技术常识等。二是专业技能,即根据生产、加工、经销和服务等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具体需要,开展实用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三是经营管理知识,包括市场经营、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服务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这一层次的培训主要针对农业创业人员农业企业负责人、职业经理人、农业专业经济组织负责人和农产品经纪人等职业农民。2、分区域培育: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地区差异性,因而应着力培育职业农民适应当地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农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平原地区往往是粮食主产区,土地比较容易集中,有利于农民组织化、机械化生产,可以重点培育与土地集中经营和机械化生产相关的职业农民,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机械手、农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等;在丘陵地区,则可以重点培育与特色农业发展相关的职业农民,如农艺工、蔬菜园艺工、花卉园艺工和农作物植保员等;而在山区,则可以着重对农民进行种养殖相关技术、果树育苗育种、动物防疫和饲料科学配方技能等培育。3、分对象培育:可以根据职业特征分类,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划分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和技术服务型三类。当前,生产技能型和经营管理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十分紧缺,应该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通过发展中等农业科技教育和职业教育,举办农业生产培训班等方式将大量在岗务农的普通农民培育成为生产型职业农民。并大力促进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通过人才引进和政策优惠,吸引其他有志于农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加入职业农民的队伍。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化培育
  1、培育应依托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基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必须依托各地主导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培训与之相关的、急需的关键技术、经营方法和管理能力。例如,根据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重点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应用与维修、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等方面的培育。在山区,则充分利用当地林牧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着重从种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和餐饮旅游管理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培训。2、培育应以市场为导向:现代农业产业化的特点是要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相整合,实现农、工、商一体化,要将职业农民培育成为会经营、善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市场经济主体。培育职业农民的市场意识,使其参与市场竞争,以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增强其获取营销知识和进行决策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领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水平,培养全局性、战略性的经营思维,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和多地区的各具特色的生产组合。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组织化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的本質属性决定了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较高,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较普遍的地区会率先出现职业农民。农业经济组织是伴随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农民职业化出现的组织形态,有利于组织开展各种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工作。同时,农业经济组织是根据当地的农业产业链环节和农民从事的具体农业经营来构建的,既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与当地的农业生产密切挂钩,因此,以农业经济组织为载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防止教育和培训方式与实践脱节。
  参考文献
  [1]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2(03):1-4.
  [2]童洁,李宏伟,屈锡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5(04):91-96.
  [3]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地位与存在形式[J].农民科技培训,2013(11):10-12.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阐述了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并对如何立足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建议。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和管理体制调整不断深化,各种与职工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显现,基层干部自身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队伍管理等方面也表现出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企业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干部思想动态,从强化思想教育引导、拓宽成长发展空间、加大培养锻炼力度、坚持深度关怀服务等方面入手,妥善化解矛盾,有效理顺情绪,充分调动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推进企业和谐稳定科学持
期刊
摘 要:工会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紧密围绕构建和谐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尊重职工主体地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助力公司科学、安全、和谐、健康发展,促进企业与职工共享成果。  关键词:民主;工人阶级;双向维护;凝聚共识  工会组织应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和维护职工权益并重,不断丰富职工民主参
期刊
摘 要:从1970年至2013年,巴基斯坦共经历了十次大选。从选举结果上看,巴基斯坦与其他南亚国家一样并没有摆脱家族政治的桎梏。在以宗族、部落为基本社会网格的情况下,西方式的民主诉诸于传统的权力运转机制。在地方上,权力长期并仍然把持在世家势力手中,政党对其来说不过是一种参政的工具,这种现状在巴基斯坦仍将长期存在。  关键词:巴基斯坦;地方政治;南亚;选举  一、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木尔坦情况概述  木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的上升趋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企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的指导。在全新的发展时期,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的挑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政策做出来研究与分析,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为新时期企业政工队伍提出更好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政工;挑战;应对策略  企业政工管理就是以
期刊
摘 要: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虽然内外部治安形势总体是稳定和有序可控的,但我们基层党支部也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基层工作点多面广,员工素质也参差不齐,各种矛盾纠纷若不在萌芽状态及时疏导解决,就有可能影响基层稳定和安全生产的大局。在这里我就如何做好基层综治工作,创建平安单位,发挥党支部
期刊
摘 要: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层;党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基层党建工作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认识和分析当前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如何坚定不移的走从严治党路线,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
期刊
摘 要: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就是19世纪40年代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所创立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它是在概括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引出的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论。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地运用客观世界发展的
期刊
摘 要:王照是晚清至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想的坚定倡导者,他鲜明的教育救国思想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王照主张开风气、启民智,再行变法。20世纪初,主张普及下层民众教育。辛亥革命后,提出“救亡以教育为主脑”,坚定教育方能救国。  关键词:王照;教育救国思想;演变过程  王照(1859—1933年),直隶宁河人;近代著名教育救国思想倡导者。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朝野要求变革之风日
期刊
摘 要:为化解企业内部矛盾,充分确保物探职工的权益,维护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必须从实践出发,对物探企业信访维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解决物探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策略,进一步维护物探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探企业;信访维稳;问题;策略  一、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信访维稳制度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持续开展信访维稳工作不仅是客观需要,更是体现其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