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详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作者赏月活动和情感由郁结到豁达的变化过程。
   2.能够在品读词句中,感受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
   3.能够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二、教学流程


   1.课前活动
   出示同学们的中秋手抄报,发现一个共同元素:月。做游戏,两排竞争:飞花令·月。总结:月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高悬在上空,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月的名篇,中秋词的典范之作《水调歌头》。
   2.读词中韵律
   胡仔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老师朗读,学生跟读。齐读感受绝妙之处,订正读音或表扬,指导朗读,范读,放声朗读练习,组织展示,指导学生创造性朗读,点评,学生第二次齐读。
   (2)借助注释,读懂词义。师:一首词,要读准字音,还要读懂内容,借助注释,说词内容。同桌交流,学习要求:结合注释,自己说,不懂的标记出来;自己不懂的拿来问问同桌,取得一致意见的在书上作批注,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提出来全班交流;关注词前的小序。
   (3)了解背景,读出思念。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政治失意,自求外放,苦闷孤独,为了能和弟弟离得近一点,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1074) 奉调密州,而此时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可见这是一首写在密州、思念亲人的作品,既然是一首思念亲人的作品,那我们朗读的语速就应该慢一些,深沉一点,读出思念的味道。
   (4)学生第三次齐读。
   3.品词中韵味
   (1)梳理关键词,把握情感变化。中秋万家团圆之夜,面对一轮明月,苏轼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呢?小组合作:找出词中体现词人情感变化的一系列词语,画出情感变化图,并说说理由。
   (2)结合词人的情感变化,选择你喜欢的词句,从画面还原、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字词点评、情感体验、朗读法中任选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解。
   ①我欲乘风归去:苏东坡想要去哪里?为什么?天上有什么?——明月,琼楼玉宇,嫦娥?玉兔?当时苏轼处于被外放、遭排挤的境地,无志同道合的朋友,母亲妻子相继去世,弟弟不在身边,只能问天、问月,希望能够排遣郁闷,于是萌生了飞天的想法。为什么说“归去”,为什么不是“奔去”?归,归巢,归宿,归依,归去来,归园田居,一种回家的温暖感,温暖的字眼。“我欲乘风归去”,有对天上的向往,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想羽化升仙,到天上过理想的生活。回归天上,是对人间的否定,自请外调的苏轼,仕途不顺利,他期待朝廷的重用,现实中不自由,他想逃避到天上去,摆脱身后——烦恼,失意,苦闷。
   ②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苏轼发现天上也不好,因为他害怕天上大冷清。“高处不胜寒”,寒冷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冷清的环境,官场的尔虞我诈。天上寒心,地上糟心,苏轼何去何从?
   4.悟豁达人生
   (1)了解经历,读懂词心。正是有份超然和旷达,詩人能够直面以后更加动荡的仕宦生涯。官职越做越小,离京越来越远,无论何种境地,都能直面现实,永远有豁达的心胸,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2)积累感悟,课堂总结。苏轼贬谪黄州,悠闲散步,欣然赏月,发出人生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东坡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惠州。朋友们纷纷写信来安慰他。他却豪迈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面对无法团聚的分离,他豁达狂放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认为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当然一节课我们去学习词的绝妙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希望大家多年以后仍然喜欢读这首词,在你人生得意的时候要读,在你人生失意、苦闷、彷徨时更要读,苏轼的豁达与乐观会让你备感温暖。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诵体会。
其他文献
偶然一瞥,脑海里思绪万千。   一块淡褐色的疤,死死地咬住我白嫩的手,显得突兀而又刺眼。   也许,是不小心碰的吧。就是一不小心,一块疤便要一辈子的卷进记忆,它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变小,只会永久地占据着一席之地。   这让我想到了不愉快的今天。   牵挂已久的语文成绩终于出来了,抬头与老师四目相对时,老师用那哀怨的眼神和長长的叹息开场。我的心便立刻悬在百尺高空,和白云打招呼,像一只
期刊
一副眼镜,普通的平头,中等偏胖的体型,没有特別突出的优点,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简单几句,朋友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但是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在写自己,因为我们虽非孪生,却胜似孪生。   我们像的不仅仅是长相,同样的讨厌出风头,同样的沉默寡言,同样的不爱运动。上帝在我们身上偷懒,把一个灵魂复制进了两具躯壳,就像左手、右手一般。   我们总是在沉默中互相鼓励着,初中最美好的回忆,是周六早上去上自习。七点钟
期刊
冬风呼呼地刮着,被风卷起的树叶在空中勾勒出“香肠”那熟悉的身影。   “香肠”是只兔子,把它抱回家的那天,我像踩在一朵幸福的云上。我从没养过动物,对“香肠”又是摸又是抱,把它当成久违的朋友,亲热极了。可它却一点也不领情,几次用爪子差点抓破我的手,还想咬我,我差点就把它扔出去,真是“兔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可看它那软软的身子、长长的耳朵,我又于心不忍,一次又一次宽容大度地原谅了它。   在此后
期刊
下个星期一,我,要去军训了。   轻轻拉住妈妈有些浮肿的指节,紧紧握住,开玩笑地说:“妈,我去军训了,别想我呀!”妈妈一如既往地头一仰,“谁会想你啊,你别想我就行了。”我低下头,牵出无声的微笑,因为我知道,妈妈一定会默默地挂念我。晚上,一个人,黑暗中无声地湿了枕头,满脑子都是她最爱的女儿。抑或是与爸爸两个人聊天,聊着聊着,那远方便绊住了他们的思绪,两个人的身影,在满地歌唱的月光中,越来越小。  
期刊
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进入文本的内层进行感悟体验,从而找到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文本内涵之间的契合点,促进阅读的自然形成。 一、前后联系点拨思   理解课文的关键是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思维呢?做法是: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抓住关键句理解全文。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以适时的点拨,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打通思路,准确理解。   《诚实与信任》中,我让
期刊
课堂上,举手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途径,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能引发更多的思考,给其他同学以启发。可慢慢地我们发现举手随着年级的变化出现了不同情况: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低年级孩子那一只只小手却总会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地冒出来,有的甚至着急地喊着“老师,我!我!”生怕被叫不到,可到了高年级,举手的凤毛麟角,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全班无一人举手的尴尬。因此研究高年级孩子不爱举手的原因,并据
期刊
目前,农村小学的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比重大,很多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少关爱和家庭教育,以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影响后期健康成长。因此,需要农村教师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制订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明确教育目标   由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较为特殊,个性特点自然而然会存在差异,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同。小学教师在管理中应结合学生
期刊
天空的眸子轻缓地阖上,墨蓝的幕布抖开柔顺的笑颜,拥抱着朦胧的月光,宽阔的屋顶上,一层白亮的光晕如天使的羽翼轻轻舒展在我上仰的脸庞。月亮似一枚会发光的白玉,晶莹美好地将明媚洁净的光亮氤氲开来,浓重的黑夜也四散奔逃。风儿轻轻拂过积水空明的月亮,漾起恬静的微波,心,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美丽的烟火在墨蓝色的天幕上缓缓绽开,明亮的暖色让夜色生动了许多。母亲笑盈盈地端着粥和包子缓步前来,我拿起一個包子,
期刊
《包身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那么,如何结合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人文环境。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初中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