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与探析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需要灵活的理性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创新能力,就能很好学好数学,才能获得较好的数学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法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累积,变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数学变式教学实践方法。
  变式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从诸多常见的习题现象中寻找一般的数学规律,进而总结出一类题型的解答技巧规律,教师通过灵活地变换数学原理或题目中的非本质要求,变化问题提问方式、问题内容等等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角度更加深入地领悟问题,加深对知识的全面了解与领悟,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合理运用,从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一、灵活变换知识结构,辅助理解
  数学本身是一门灵活的理性学科,而且不同知识、不同原理之间都是彼此相容、相通的,这就是数学这门学科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能够采用变式教学方法的标准,教师要抓住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特征,让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通融起来,注重让学生把握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感受到数学规律的奇妙,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领悟。例如:在学习“比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比”与“除法”的知识联系起来,将“比”的习题设计成如下形式: ():4=6:12=1/2
  8:()=12:1=12
  6:8=():4=3/4
  通过将比写出上面的形式,教师就能够很明确地向学生展示出,“比”是同除法相通的,也就是说计算比例,不仅可以通过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来运算,也可以通过将等号一段的已知比例按照分数化成除法,进而得出未知项的结果。
  通过变换知识结构,对比例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呈现,学生能够深入领悟知识,同时也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目的。
  二、变换习题形式,由浅入深导入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题目多问的形式,这就说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学科,教师要抓住数学学科的这一逻辑性特点,善于采取灵活变换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一些数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其中习题变问的方法就不失为一种好措施。例如:甲乙两个书架上共有书60本,其中甲书架书本数目占总书数的20%,再次向书架上添加书本,此时,甲书架上的书本数量占总书本数的25%。
  问题一:新添加的书本是多少?待学生解答第一问题后,教师将题干部分条件保留,重新转换问题问法,进行变式。
  问题二:甲乙两个书架上共有书60本,其中甲书架书本数目占总书数的20%,如果从甲书架向乙书架调来一些书,此时,甲书架上的书本数占总书本数的30%,那么,甲乙书架上面都各有多少本书?以上两个问题就是变式的样例,第二道题是对第一道题的深化,需要学生在解答第一道题基础上逐层深化领悟,这就体现出变式教学策略,知识点由浅入深地进行呈现,让学生亦步亦趋、一步一个脚印地回答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科学巧妙设计题型,多种方案
  变式教学法还体现在对同一数学原理的多层次分析、对于同一道数学题目的多种方法解答,是对学生数学发散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可以静心设计并布置一些数学题目,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同一题目,体现出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训练,也体现出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一题多解教学法,来引导学生。
  例题:小明和小红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行走,步行3小时后,两人相遇,其中小明的速度是3公里/小时,小红的速度是2公里/小时,问: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给出这一问题后,教师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计算与生活经验等等得出了多種解答方法。
  解法1:先求出小明所走的路程:3x3=9千米,再求出小红所走的路程:2x3=6千米,将两人所走路程加起来就是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得出:9+6=15千米。
  解法2:先求出两个人单位时间内,也就是在一小时内一共行走的路程:3+2=5千米,再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3+2)x3=15千米。
  解法3:假设:甲乙两地之间距离为x,x/3=3+2,解答关于x的方程,得出x的值为:15千米
  通过一题多解式训练,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彻底地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更加高效地解答并解决问题。
  四、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变式教学法实质上就蕴含着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理念,教师也要勇于通过变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面积公式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向学生呈现所有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而是要以变式推导的方式来加强引导。
  学生最先得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长x宽。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求法也就很容易得出正方形的面积求法那就是:边长x边长,因为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为:通过割补法,能够将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x高,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连接对角线都能变成一个三角形,进而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为平行四边形一半,公式为:底x高/2。
  小学数学变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改革创新变式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融洽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内容应注重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学校正在实施
期刊
【内容摘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它以响应国家号召,以积极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为目的,以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和“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思想为方向。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多样化,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学生的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
期刊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2.体会分类讨论,数学结合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体会数学研究方法多样性;2.进一步提高分析概括、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让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2、 理论联系實际,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
期刊
【内容摘要】导入新课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砖”如果抛得恰到好处,就会激起千层浪。我认为设疑式开讲、新奇式开讲和交流式开讲都能有效地导入新课,敲响课堂的“第一锤”。  【关键词】设疑式开讲 新奇式开讲 交流式开讲  一、设疑式开讲——扬起思维的风帆  题目设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内涵丰富,设疑可以从题目上做文章,分析标题含义,引起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三
期刊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五”是本组教材的专题“中国古典名著”的有效扩展,“演演课本剧”既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情节之生动,人物形象之鲜明,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中国名著的魅力,更加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是多元而个性的。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学生们很乐意以“课本剧”的形式来表
期刊
一、先学后教  在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后,我们的教学必须翻转,让学生先学,学生学习了,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們教师的教才有了指向性.同时,学生先学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其情感体验和知识获得更为丰富,不同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获知方法可能还存在着差异,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课堂上交流思路和想法,学生的获得会更多,而且我们通过学生的学,知道了哪些知识点学生是能够自主学习学会的,这些知识点我们
期刊
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过程与方法:以组为单位,选题、讨论、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以组为单位解读文本,注意太和殿及空间顺序的解读。  教学难点:各组能否做到表达自如,表达完整。  课文分析:《故宫博物院》是
期刊
【内容摘要】记教学反思,做创新型教师;抓住课题,质疑课题进行教学。  【关键词】质疑 课题 设计 教学  4月9日,我區教科所专家姚桂琼等一行到我校调研。我很幸运,姚老师等几位专家听了我《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的教学。课后,姚老师真诚地与我进行了这一节课教学成败的交流,其中,姚老师觉得我的第五个教学环节:课题深化应该进行前置教学较好些即“为什么课题为《永远的白衣战士》?而不叫《永远的白衣天使》?”她
期刊
一说起学困生,我想每位老师都会有说不完的话儿,更有些老师讲起学困生就头疼。的确,学困生往往总是和调皮、顽劣、屡教不改这些词语黏在一起,当然还包括成绩差,想张口就说喜欢实在是不容易。其实有学困生并不可怕,最重要的在于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是否能让学困生感受到他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但是,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扎实开展的工作。在我这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學过程中,我
期刊
【内容摘要】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教师专业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然而据调查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却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十分紧迫。为此本文从使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与思考等方面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