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秩序下的俄罗斯领导人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eb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京先生:克里姆林宫的特工》(Mr. Putin: Operative in the Kremlin)一书由布鲁金斯研究所于2012年出版,两位作者菲奥娜·希尔(Fiona Hill)与克利福德·加迪(Clifford Gaddy)均为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兼具多个身份的普京,为人们了解这位俄罗斯总统、了解俄罗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角。近日,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接受了《中国经济报告》记者的书面采访,围绕国际新秩序下的俄罗斯及普京发表了见解。
  关于《普京先生:克里姆林宫的特工》与俄罗斯
  中国经济报告:你们写的这本书贯穿了一个观点,即认为俄罗斯和普京本人威胁到了所谓的全球秩序。中国的读者大概会有人说,这是西方的偏见,其实是一种旧式的冷战思维。你们怎样回应这样一种看法?


  作者:听到如此解读我们所写的关于普京的书和如此看待西方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澄清一下。我们不希望有人认为我们写这本书是在把普京当作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威胁。从总体上说,我们总是尽量不去写人们对普京所作所为所进行的那些谴责或者辩护,无论来自俄罗斯国内的还是来自国外的。我们想要说明的是,他为什么要那样行事,他为何感受到了威胁以及根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认为西方存在着偏见;反过来,他自己又有哪些偏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偏见。我们试图为西方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普京和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同僚的一个视角,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对美国和欧洲所采取的政策做出强烈反应,尤其过去十年来,为什么要对后者的政策针锋相对。
  因此,在这本书中我们要着重阐明两个问题:一个是普京如何看待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另一个是西方如何看待普京。在俄罗斯,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即当今的世界秩序尤其是欧洲的政治和安全秩序对于俄罗斯十分不利。在普京看来,现在的世界秩序不会保护俄罗斯的利益,如果囿于这样一个框架,俄罗斯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欧洲国家(包括像德国那样的大国)认为参加欧洲的那些一体化项目和合作机构(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然而,从莫斯科的立场看,参加这样一些一体化项目和合作机构反而意味着俄罗斯要被弱化。欧洲的秩序如今已经定型,如果俄罗斯加入到现在的欧盟和跨大西洋组织中去,那就无异于莫斯科必须放弃俄罗斯的某些主权。
  对于普京和他的领导班子来说,俄罗斯“仅仅变成另一个欧洲国家”,同他们自己认定俄罗斯在欧洲和世界应该具有更高地位的那种根深蒂固的信念是不相容的,事实上许多俄罗斯人也都持有这样一种看法。 (其实,并非只有他们才是如此,联合王国/英格兰的上层对于他们在欧盟的地位也有类似的纠结,甚至在几十年前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时就有这样的顾虑。)普京希望强化俄罗斯的主权,而不是削弱。他希望莫斯科具有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尤其在确保俄罗斯安全方面必须如此。这就是普京和其他俄罗斯官员为什么总是说俄罗斯不会成为任何正式联盟的一部分,因为加入联盟就意味着要承担义务和受到约束。
  普京认为俄罗斯是全世界不多几个文明大国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就像中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像美国。尽管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普京曾经表示他不大同意美国有多么“特殊”。俄罗斯既然具有世界文明大国的地位,在普京看来(也是许多俄罗斯上层人士的看法)俄罗斯在欧洲从而在国际上便应该享有特权,要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俄罗斯在处理与欧盟和北约等组织的关系时,就总想在有损俄罗斯的主权和利益的任何问题上具有实际上的否决权。在联合国,普京在许多问题上也是如此,他总想利用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来维护俄罗斯的特殊利益。普京希望美国、中国和欧洲国家能够接受俄罗斯的这种特殊地位。


  种种迹象表明,只要世界和欧洲秩序做出的改变能够令莫斯科满意,普京也是乐见其成的。他所采取的立场并不如有些俄罗斯人所说的那样,要把国家的注意力转向国内,一劳永逸地远离西方。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普京——如我们在这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并没有打算“破釜沉舟”(无论在国内或在国际上)。同中国和美国这样的世界文明大国之间的关系,普京和俄罗斯也准备就有利益冲突的问题进行谈判,当然,必须要满足俄罗斯的条件。
  然而在西方,人们却很难接受俄罗斯为做出改变和重开谈判所提出的那些条件。西方国家所处的地位不同于俄罗斯。按照普京的设想,关于俄罗斯在欧洲秩序中的地位的谈判,关于乌克兰未来地缘政治争端的解决,都应该是俄罗斯直接与美国而不是与欧洲国家对话,更不用说与乌克兰了。普京和俄罗斯的其他领导人曾经非常明确地提出希望回归古老的19世纪“欧洲音乐会”,或者20世纪40年代战时的波茨坦和雅尔塔会议的欧洲秩序。当时,几个大国凑在一起瓜分领土、重新划分边界和决定欧洲的命运,却很少顾及较小国家的意见。欧洲自二战结束以来的一体化进程始终都拒绝了上述大国决定欧洲命运的做法,拒绝吞并领土和强行改变边界。现在,没有哪一个欧洲国家的领土是在它的“历史”边界之内,许多大陆欧洲国家都在二战结束时将其原来的领土割让给了其他国家,例如德国的历史领土哥尼斯堡被划给了俄罗斯。不过,对于俄罗斯做出的反应却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俄罗斯和普京本人对于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秩序的那种根深蒂固的敌意和所造成的威胁是不可避免的。也有人认为,克里米亚问题和俄罗斯在乌克兰及顿巴斯的行动不过是行为失当。人们仍然希望俄罗斯最终能够在现有的世界和欧洲秩序中找到它自己的位置。
  换句话说,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俄罗斯,都有一些需要人们加以回答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俄罗斯是否有可能成为我们这种秩序中的一部分?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来规范俄罗斯的行为,使这个国家变得友善一些,从而再次成为我们的伙伴?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我们也许应该认识到俄罗斯——至少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是我们的死敌,我们也许必须对它加以约束,使它无法再犯下它在乌克兰所犯的那种罪行或者再做出其他类似的荒唐事情。   在俄罗斯,人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则是:是否可以对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秩序和欧洲秩序进行调整,使之可以为俄罗斯所接受,让俄罗斯按照改造后的规则参加进去发挥作用。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俄罗斯应当把美国和西方当作俄罗斯的宿敌,因而俄罗斯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安全,并设法削弱现有的世界秩序。
  可以肯定的是,在西方和俄罗斯各自一方内部进行的上述争论,任何一方的争论都会影响到在另一方的争论结果。
  目前,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俄罗斯进行的上述争论都还没有取得最后结果。截至目前,双方都还没有采取不可逆转的断然步骤。然而,事态倒是有可能恶化到那一步的。
  中国和其他与俄罗斯和西方同时具有重要关系的国家,显然不可能在这场危机中超然物外。
  中国经济报告:如你们在书中所强调的,普京总统在俄罗斯民众中很有声望,公关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公关是许多国家都在使用的一种政治工具,普京的某些公关团队其实就来自美国。那么,我们的读者想要透过政治家的公关形象了解他或她的真实个性,你能提供什么好建议吗?
  作者: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正好点到了我们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导致我们写这本书的最初想法,就是想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怎么才能够知道真实的普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够知道他的真实目标,亦即驱使他采取行动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我们提醒自己,必须认识到,“真实的普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我们不应该指望能够为“普京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到一个简单的答案。为此,我们把他看成是集好几个不同“身份”于一身的综合体。我们选择了六种这样的身份,我们认为这六种身份最能够反映他的思想和行为的特点。这六种身份不仅与他的个人经历相吻合,从大处说,也与俄罗斯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历史相一致。
  你说得不错,现如今无论哪里的政治家都在广泛利用公共关系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他们全都在一定程度上用尽心机塑造出自己的不同形象,有针对性地兜售给不同的对象。
  不过在我们看来,了解普京的目标和他会采取什么行动之所以困难,比起其他大多数政治领导人来,也许与他的公关团队人为塑造的他的那些形象反而关系不大。普京有两个与其他领导人截然不同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他独有的,他曾经是一位做秘密工作的专业间谍。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性格上必然就有什么缺陷,而是他在作为一名情报人员的职业生涯中有意识锻炼出来一种特殊技能,只不过他现在把这种技能运用到了他的政治生涯中。做间谍,随时随地都必须要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意图。普京非常善于玩这一手,这也的确使他在政治交往中常常能够取得很大的战术优势:如果没有人知道他想要什么或者他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那么,他便总能够赶在他的政治对手之前独占先机。
  难以知道“真正的”普京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善于根据情况不失时机地改变自己的战术。西方的一些观察家常常会把他的战术转变错误地解释为没有一致性,甚至说他“缺乏战略”。我们认为普京肯定有自己的战略,他会坚持自己的几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尽管只有不多几条;他会让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服从于他认定的主要目标;他会尽量留有余地,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以便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他做事情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几乎是一事一办。每一次与其他政治领导人打交道,他如果想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获胜,以便能够朝向他的目标前进一步的话,他必定不敢马虎,会非常小心地认真出牌。
  中国经济报告:我们知道,石油收入是俄罗斯和普京本人能够硬气的关键因素。如果的确如此,那么,目前的低油价对普京在俄罗斯国内乃至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的权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作者:你说得不错,石油和天然气财富对于俄罗斯和普京至关重要。不过我们也应该知道,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财富其本身并不会自动变成普京的权威。他的力量来自他受到民众欢迎的执政合法性。普京在国内执政的合法性是根本,没有这种合法性,他就不可能继续掌权,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他要打造一个强大而安全的俄罗斯的宏大目标。
  普京政权和俄罗斯作为一个国家的力量既来自这个国家的资源所提供的巨大财富,也来自普京善于为了达到他的目的来使用这些财富,即他善于利用这些财富来寻租。换句话说,普京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于他所创造的那种寻租制度,从而得以确保他受到民众欢迎,具有执政合法性。
  低油价所导致的石油租金出现萎缩的确使普京感受到了真正的压力。此前,普京从2008—2009年的油价危机中就曾经得到过重要教训。如今,他处理起这场油价危机来就要比上一次要老到得多。不过,从目前形势看,这一次的低油价危机大概将会比上次危机持续更长的时间。(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油价曾经在2008年底下跌到每桶40美元左右,但没过多久,它就反弹至100美元以上。这一次,油价大概不会如此快地出现反弹。)不仅如此,普京还必须应付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打击,不得不拆东补西,动用俄罗斯的石油财富来摆平多方面对资金的需求。
  然而,以上所说的一切意味着,如果油价出现显著上涨,比如说上涨至每桶75美元或者80美元,俄罗斯的事情就会好办得多;反之,如果油价跌至每桶40美元,那就将会是俄罗斯的一场真正的灾难。俄罗斯的未来确实取决于石油!
  中国经济报告:普京建立起一个魅力型的执政权威。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他的政权是三种不同类型执政合法性中的一种,即所谓魅力型(另两种是传统型和法理型)。有人认为,普京的这种合法性至少不比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差,也许还更适合于那些非西方国家。你们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作者:在我们这本书中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普京的执政合法性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他能够向俄罗斯人民(至少其中的大部分)提供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他甚至在1999年12月31日所谓的千禧年来临前夕成为总统之前就已经清楚地知道俄罗斯人民需要什么。他指出,人民渴望:1.国家和他们的生活保持稳定,有可以预期的未来;2.俄罗斯真正的国家主权和尊严得到恢复; 3.在经济上能够为人人提供机会,促进经济繁荣;4.享有个人自由。普京在当时曾经承诺他会满足人民的这些需求,在俄罗斯大多数人眼里,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的这些需求虽然有轻重缓急之分,但是也不一定需要将它们进行比较来做出简单的取舍。特别是,俄罗斯人不愿意牺牲国家的安全和主权来换取更高的个人生活水平。其实,反过来,如果民众认为国家和个人的安全已经有了保证,他们就会要求更多的福利和个人自由。这就是俄罗斯在2011年和2012年发生的事情,当时,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的富裕阶层举行公开抗议活动,要求有更多的政治自由和权利。但是,在出现乌克兰事件以后,俄罗斯人的关注点又重新回到了国家安全,他们把乌克兰危机视为对自己国家安全的威胁。
  乌克兰危机导致国际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俄罗斯人对于国家安全的那种需求一下子变得十分突出,这对于普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场乌克兰危机转移了公众的注意力,他们不再坚持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更不会关心那些比较抽象的对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要求了。不过,普京总是处在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这一次也是如此。他满足民众某一方面的需求越是成功,民众在要求他满足另外一些需求上对他施加的压力就越大。
  俄罗斯的这种国家制度还会有其他危险。普京是一位单打独斗的领导人,没有更强大的制度安排或政党作为其后盾,他只能凭借自己的名声和长期担任领导的资历。如果事情办糟了,如果有太多的紧急事情凑在一起而他却解决不了,如果人们认为他办事不力或太软弱,还有,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他确实办不了事了,那么,俄罗斯的整个政治架构就会变得动摇不稳。俄罗斯政治的一切全都有赖于必须维持住普京的魅力型权威。
  全球视野下的中俄关系
  中国经济报告:由于出现了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同欧盟和美国的关系近来变得十分紧张。今年5月,习近平赴俄参加反法西斯胜利日庆祝活动,而许多西方领导人却选择了不参加。中国和俄罗斯在他们的历史记忆中具有相当多的共同点。关于历史在全球竞技中尤其在中俄关系中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是怎样看的?
  作者:历史不会自己记录自己,它不过是人们使用的一种工具。问题不在于“真实的”历史是什么,而在于谁在写历史和要达到什么目的。普京观察历史的方式是不容怀疑的,他非常清楚历史所具有的力量。在书中我们一再强调,他是一位善于利用历史使之服务于自己的政治目的的高手。
  每当读到或者听到普京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尤其是那些被“官方”核准或被国家鼓励的描述,我们都禁不住要问,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描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举例说,人类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普京和现在的俄罗斯领导层全都会如此痴迷于这个历史事件?他们也许会认为,不是因为死了那么多人,不是因为打败了威胁全球的纳粹,而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使俄罗斯人有了实现统一的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统一的俄罗斯”的典范,这就是二战留给今天的价值。普京和俄罗斯领导层需要借助某种东西来动员周围更多的人口,将他们统一起来。任何一名俄罗斯公民,不论他们分属于什么种族,有怎样的宗教背景,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乃至自己都有说不完的关于二战的故事。在二战中,全体俄罗斯人都撇开彼此间的分歧,同仇敌忾击败共同的敌人。
  历史叙述是经不起推敲的。事实上,你会发现,你与任何其他人都会有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共同记忆,同时,也会有一些具有消极意义的历史记忆。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如英国和法国,也具有在二战中与俄罗斯并肩战斗的“共同历史记忆”。自然,他们也具有一些其他的消极记忆,包括300年前拿破仑对俄罗斯的入侵。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采取了一种更加积极的国际战略。中国的一些行动已经成为如今的热门话题,例如“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你们所知,其他国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又有怎样的期待?
  作者:中国正在变成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伙伴,与世界经济、政治和安全秩序接轨,具有利害关系,这对于美国和欧洲是件大好事。关于中国的那些主要疑问和关于俄罗斯提出的那些疑问其实是一样的。中国是想通过改革现有的机制和架构使之完成现代化而希望与西方合作共事呢,还是想要另行创造出某种新的不同的机制?中国是否能够在下面这个问题上消除西方的疑虑而表现出愿意与西方友好交往?这个问题就是:在出现分歧时,中国是在例行会议上通过开诚布公的和具有建设性的讨论来解决分歧,还是会强行推行自己的做法。最重要的是,所有各方都应该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期望,并打算尽力消除任何误解。
  中国经济报告:具体说来,中亚是中国的国际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对于中国在这个欠发达的偏远地区进行投资,对于我们所说的诸如在能源、基础设施和贸易领域的 “区域互联互通”,你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吗?
  作者:中亚国家想要突破它们作为内陆国家的困境,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它们与中国、俄罗斯、欧洲、南亚乃至全世界进行贸易的机会。中国的投资将能够把中亚和世界其他部分连接起来,这必将极大地增强人们对这一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的信心。中国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好处是,在促进所有中亚国家有了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和政治的一体化以及更多的贸易往来之后,它们彼此就会连接成了一体。
  苏联解体后,这个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联系大为削弱,已经对这些中亚国家造成了损害。
  国际关系及安全形势
  中国经济报告:欧洲多少年来日子都过得十分艰难。前面提到的中国的发展战略在许多方面对于欧盟都是好消息。你是否认为,中国在欧亚大陆发挥更大作用应该会受到欧盟国家和它的传统的大西洋盟国美国的欢迎?
  作者: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取决于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中国与美国是否能够建立起彼此信任和具有可预测性的国家关系。
  中国经济报告:你们对当前全球的安全形势有什么看法?有许多非常规的威胁正在以一些全新的形式出现,如网络攻击、毁坏环境、移民危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极端主义。你认为现有的这些国际机构和安全机制能够对付这些威胁吗?或者,你认为是否需要做一些调整才会形成一个更加美好、具有更大适应能力的世界秩序?
  作者:显然,现有的这些机构和安全机制必须做出调整,才能够应对这些新型的威胁。目前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谁造成的呢?如果像俄罗斯和一些其他国家所说的那样,这种困境是美国的无能、傲慢、自私自利和伪善造成的,那么,除了美国还有谁或者什么事情该为此负责呢?谁或者什么事情才是始作俑者呢?诚然,美国还可以把推进全球治理的工作做得更好。欧盟如今则正在被一连串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和欧洲在过去70年中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建立起了一系列彼此可以信任的经济、政治和安全组织。这些组织(不只是联合国)中有其他国家的成员,具有广泛的吸引力。这表明,欧洲 - 大西洋体系之外的中国和其他主要世界大国应该与美国和欧盟合作,一起来调整现有的国际机构,共同构建出一个具有更大适应能力的人人都愿意遵守的世界秩序。
  (本文由王倩译)
  作者简介:
  菲奥娜·希尔,布鲁金斯研究所美国及欧洲中心主任和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项目的高级研究员。从2006年至 2009年,菲奥娜暂停在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工作,到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担任研究俄罗斯和欧亚的国家情报官。
  克利福德·加迪,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2001年,他被获奖人演说团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终生国家研究理事,授予他在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医学研究所做出特殊贡献的荣誉职位。
其他文献
虽然针对TPP的反对很多,但是许多分析者都相信TPP将在大约一年内得到批准  经历了7年紧张协商之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在2015年10月5日达成基本协议。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次政治胜利,与美国在古巴和伊朗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一道,TPP协定也成为奥巴马第二任期的政绩之一。TPP的12个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美国和越南,
期刊
希腊社会的价值和信仰才是经济问题的根本  当地时间2015年8月14日,希腊雅典,希腊国会对新的纾困协议进行彻夜辩论,总理齐普拉斯领导的政府在最后的投票中赢得足够票数,这意味着第三轮经济援助的计划在希腊国内获得通过。  太多政客和经济学家认为紧缩——希腊债权人所强加的紧缩——是希腊经济崩溃的罪魁。但数据表明,以历史标准衡量,希腊的紧缩并不突出,政府削减支出也没有严重到可以解释巨大的就业岗位损失的程
期刊
中国经济报告:可否简单介绍一下你平时的工作?  布莱恩·施密特:我是一个天文学家,也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家。我在斯壮罗山天文台工作,就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国会大厦旁边。我试图解释超新星,以及我们如何使用它们来测量宇宙。在这里,我们很多人一起探讨爆炸宇宙,研究宇宙的最终命运。  中国经济报告:如果宇宙一直扩张,那么宇宙的最终命运会怎样?  布莱恩·施密特:最终我们的宇宙将会一片荒凉。宇宙中的星系越飞越远
期刊
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1000亿年以后,除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所有星系都将消散,人们看到的宇宙将空无一物宇宙的形成和演变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慢慢地步入了正轨,至少得到了部分的证实。公元2世纪,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1609年,开普勒发展了日心说,伽利略则用望远镜从事实的角度证实了其正
期刊
8月底,美国密西根州州长里克·斯奈德率领贸易代表团访华,并就双边贸易和投资事宜进行了广泛洽商。访华期间,他与中国相关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举行了会见和会谈。这已是斯奈德担任州长以来的第五次来华访问,旨在向中国推广介绍密西根州作为一个理想的投资目的地。密西根州因其优越的战略地位及雄厚的制造业与商业基础,在汽车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其汽车出口量在全美雄踞首位。
期刊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以中国、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代表的反侵略的正义一方,战胜了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轴心国为代表的非正义的侵略者,从而使世界大部分地区免遭法西斯主义的蹂躏。战后,依据雅尔塔协定建立的联合国,基本维持了长达70年的世界和平秩序。  今天,我们纪念这个用无数鲜活的生命换来的胜利日子,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血写的真相。即以
期刊
华盛顿要成功应对中国,首先要了解影响两国关系的全球新现实。在这些新挑战下,美国不应走向奉行极端政策的道路,而是要制定战略加强与中国的双边关系  随着美国开始进入总统大选时间并准备新任中国领导人即将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后的近四十年,中国、美国以及国际社会出现的新现实正在改变着两国人民审视两国双边关系的方式,也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支撑我们政策的那些原
期刊
政府支出扩大是为了抵御年老、疾病、文盲、家庭负担等引发的风险。然而,这些风险与全球化没有任何联系  在过去的二十年多中,经济学界关于全球化的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带来了“损害效应”。每当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七国集团或八国集团(G7-G8)、二十国集团(G20)或其他国际组织召开会议时,就会有反对全球化的示威活动发生。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
期刊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2015年10月召开,会议将研究通过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为此,《中国经济报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他表示,现在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TPP、TTIP新贸易规则的出现和形成,中国必须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必须在周边培植几个战略支点,同时还要避免和应对中国产业出现空心化。估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不会过低。中
期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前不久在接受《中国经济报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重要的是培育环境。中国过去这些年经济发展有个特点,就是地方竞争。过去各地竞争招商引资、竞争GDP,以后应把重心放在通过竞争形成创新中心。  寻找中高速增长底部过程中的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报告:今年,吉林、云南、山东等多个省份表态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你认为,地方政府应该如何走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