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自由意志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月科幻电影《降临》热映,这部影片改编自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它讲述了外星文明降临地球,语言学家试图破解外星语言与之沟通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现在、未来在语言学家的意识中缓缓展开,人类思考世界的方式与维度至此翻天覆地。特德·姜的科幻小说中充满了诸如语言学、宗教、哲学、美学之类的人文学科元素,其小说虽然没有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那样宏大,也没有科技感十足的叙事,但是充满细腻又深刻的哲学思考。阅读其小说,读者就像进行一趟幽深又崎岖的思维之旅,终将抵达美与自由意志的彼岸。
  特德·姜是美国当代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虽然作品都是短篇且数量有限,但是几乎篇篇都是精品,拿到了包括雨果奖、星云奖等多个科幻奖项。特德·姜出生、成长于美国,其文化血脉根植于美国文化,因此他的叙事与行文是美国式的,但是他华裔身份的生理血缘又是无法斩断的,作品中又常常流露出东方式的哲学沉思。这种浸透着宗教、哲学思想的作品在特德·姜的科幻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领悟》《七十二个字母》《你一生的故事》《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等。如果人们把特德·姜的作品放在美国主流科幻文学中作观照,就会很明显发现其作品的哲学气质,这对于帮助人们理解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以及人类在这样的時代中如何自处,提供了很好的思考维度。
  一、在宗教语境中展开的科技伦理反思
  如果人们沿着人类历史向前追溯,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柏拉图学派再到后苏格拉底时期的普罗提诺,就会发现宗教与科学乃至哲学那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密关系。如果人们在特德·姜的科幻小说里寻找核心词语的话,“上帝”必然会置身其中,除此之外,还有“天堂”“地狱”“耶和华”“天使”“赐福”等。这种宗教语境与科幻作品的科学内核并不冲突,事实上它们互为观照,正如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科学与宗教二者的定义:“凡是能够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科学;凡是不能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神学”,特德·姜的科幻作品正是探讨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哲学、伦理问题。
  《巴比伦塔》是特德·姜的处女作,这部作品精巧的构思与奇伟的想象力使得他捧回了星云奖。人类用数个世纪的人力与物力建造一座高塔,企图通过高塔登上天堂一窥耶和华的居所。千千万万个工人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塔越来越高,离太阳越来越近,超过了太阳,甚至将宇宙也抛在身下。最终,人类到达了天堂底部,合力凿开了它,大水倾泻而下,被困在里面的主人公努力游向天堂,溺水醒来之后,他悚然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地面,感叹道:“在人类的想象中,天堂和地面仿佛各在泥板的一端,中间横着天空和星辰。可事实上,天堂与地面通过某种不可思议的途径卷成了一个圆筒,在圆筒上,天与地相接相连”。这种循环式空间的想象与虚构与博尔赫斯在《虚构集》中的《环形废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特德·姜在这个故事里所描写的人类对天堂的不懈追求并不是一个宗教故事,这里只是借助宗教语境来表述其科学伦理观,归根结底这篇小说试图揭示人类所在世界的本原,更多的是在探讨宇宙哲学而不是宗教。人类对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涉及科技道德与伦理问题,正如特德·姜在文中所说,“我们的目标最纯洁不过,这是事实,但目标的纯洁不一定意味着手段的明智”。
  二、在科技视野中敞开的真善美大角斗
  美国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这样定义科幻小说:“它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描写的是在技术发展的性质或范围方面与我们的社会大相径庭的一种虚构的社会。”对超越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描绘,对未来社会形态的想象,对广袤宇宙及其生命的探索等也是特德·姜科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其中透过科技视野聚焦真善美问题是他科幻小说的一大特点。《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是特德·姜的一篇体裁独特的科幻小说,它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来叙事,力求用有限的篇幅去展现出不同人群关于真与美的不同观点。故事始于某大学提倡在校期间必须使用审美干扰镜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反响。审美干扰镜是一种神经新技术,它可以干扰人们对相貌美丑的辨识能力,这种干扰并不是干扰人的视力,而是找出负责感知人们面部美丑的神经线路,使人们不再对人的面貌美丑有反应。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在经历了追问求真还是求美、肉体还是灵魂等一系列大讨论,这场风波最终以反对校园使用审美干扰镜结束。小说的最后特德·姜语重心长地说:“美本身不是问题,人们滥用美才是问题。”
  特德·姜的很多篇科幻小说都在探讨真善美关系问题,如《七十二个字母》中对科技伦理与道德伦理关系的探讨,即对真与善关系的探讨;《领悟》中对善与真美本质及其关系的探讨,其中涉及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对美的定义。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哲学与宗教、科学之间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因而,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意蕴丰富的文学体裁,作者可以自由地向读者分享自己关于世界问题的思考。在科技视野中聚焦真善美问题,特德·姜并没有给人们准确的答案,这个问题是向读者开放的,事实上作者本身也在寻找答案。
  三、在凝望未来中坚守的美与自由意志
  2017年谷歌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Alpha Go2.0击败我国围棋高手柯洁引起热议,人工智能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科技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宇宙是否会存在地外文明?面对如此五彩斑斓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人类应该怎样应对?科幻作家早已思考这些问题了。在《你一生的故事》中,特德·姜试图给出这些问题一个答案,即人的自由意志。名为七肢桶的外星文明降临地球,一位语言学家试图破解七肢桶文字语言并与之沟通交流,在研究学习七肢桶文字的过程中,她悚然地得出一个结果:过去、现在、未来平铺于七肢桶的意识中,他们既能看到事物的因,又能看到事物的果。年轻的语言学家看到了自己结婚、成家、生子、丈夫离开自己,陪伴女儿成长,以及女儿在二十五时意外死亡。语言学家预知了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未来并不美好,但是她还是决定走向这样的未来,这到底是向宿命论认输,还是高举自由意志的旗帜呢?
  面对复杂的世界,很多哲学家都在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之间摇摆。例如,康德认为经验世界是一个表象的世界,自然对于像我们这样有着有限心灵的人类存在物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真实的自我,身体是意志的表象,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但是人们的意志也是不朽的。追寻着哲学家的脚步,科幻作家企图在科幻小说里继续探寻终极问题。在科幻故事中,读者看到了科技时代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坚持,看到了人类伟大的信仰力量与崇高的自由意志,科幻作家用美与想象为人类编织未来。正如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长安大学)
其他文献
大院里来回游荡的那几只流浪猫,一共有七只,四只纯白的,一只黑的,还有两只是半黑半白的小猫。它们在这大院已流浪了许多年了,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也过着与人保持距离和疏远的生活。它们没有归宿地,没有人给它们食物,它们靠吃垃圾为生,在风中,在雨里,在雪地游荡着,常常被冻得瑟瑟发抖,很是可怜。我想帮它们擦干那被寒雨淋湿的绒毛,想给它们喂点热乎的食物,想给它们送去人的暖意和关爱。我的怜悯之心让我试图接近它们,
期刊
我居住的这栋楼刚建成的时候,北向别无建筑,窗外十分豁亮,可以远望西山的气象云烟。陶渊明诗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此凭轩远眺,可以满足我这个山里来的人对山那边世界的想望,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此楼的五层入住。可是入住不久,北边开建了高档的褐石小区,它的高档豪华,我并不反感,只是高楼不免影响视野,让我有点气闷。幸好在我的小区和褐石小区之间还留下了一片空地,多少缓冲了高楼对我的眼界的阻碍。  就在
期刊
牡丹,又名洛阳花,地脉最相宜,栽培多殷勤,洛阳是牡丹温馨的摇篮。幸福的意蕴,华丽的风采,牡丹凝聚着时代的价值取向和人民的审美情趣。在洛阳,种花成俗,赏花成风,绘画牡丹,旋成洛阳艺术创作的大潮。星空明月,舆情共誉:牡丹与洛阳同位,王绣女士的牡丹绘画,已成洛阳的美学徽章。  王绣早年就读哈尔滨师大美术系,曾接受西方油画光影明暗的色彩训练;随后供职洛阳博物馆,有缘亲近汉唐壁画工笔花鸟的着色传统。中西互补
期刊
金少凡,1957年生,出版有长篇小说《我还没有西装》《诗人李晨曦的再婚生活》《兄弟》《一树梨花压海棠》,中短篇小说集《拼婚》等。中短篇小说散见于《河北文学》《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当代小说》《岁月》《中华文学选刊》等报刊。影视作品有电视系列剧《快乐电信街》《没有发芽的春天》等。  太阳快落山时,老人骑车出去了一趟,大概十来分钟,匆匆地到超市买了点牛奶,之后赶紧又匆匆地往回返。一路上,他在心里计算
期刊
回族文化丰富多彩,既涵盖了宗教信仰方面,又涵盖了日常生活方面。宗教信仰方面保留了基本的伊斯兰信条和功修,日常生活方面保留了阿拉伯人、波斯人的部分生活习俗、着装风格以及少量的语言词汇。在回族文化中,除了宗教信仰外,保留最多的就是阿拉伯语词汇,阿拉伯语词汇在当前回族日常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回族“经名”中。几乎每一位回族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经名”。  众所周知,中国56个民族中,有10个少数民
期刊
现实主义的绘画在当时来说是记录生活,并寻求绘画真实的作用。而在图像泛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画者采用图片记录素材的手段,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许多画者和艺术家直接用油画还原图片。画的好坏,得看照片拍的好坏。画者逐渐失去感受,画中只留下一个僵硬、呆板、无味的图像。“真实”的问题是现实主义油画的核心问题。除了取材和表现手段的真实外,重点指作画者赋予的真情实感、主客观的统一。人们需要用独立的审视角度
期刊
近年来,国内影视剧中以现实主义题材为噱头,强调阶层间差距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其“艺术化”地夸张所谓社会现实,挑逗受众的阶层敏感意识,以获得关注度和收视率。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热播电视剧《欢乐颂》为例,分析探讨影视剧阶层观念对受众在价值观、消费观、婚恋观、就业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望可以为影视剧创作中的阶层刻画尺度提供參考。  近段时间文学作品翻拍热不断升温,许多网络热门小说被搬上电视荧屏,其中内容、制
期刊
矛盾冲突是戏剧开展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在进行情节叙事、推动剧情发展、以及表达主题情感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校园话剧《爱,不殊不忘》中,其建构的矛盾冲突系统,是整部剧作的引擎,为剧情的推进制造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矛盾冲突的掩映下,关于人类之爱与人类之情以及对于生命过程的审视等具有普适性的话题,也找到了成长的基质。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理想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这句话具有两层含义:第一
期刊
总结张艺谋1987-2010年间的电影以及宣传片的研究,笔者发现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对其作品褒贬不一,也造成了国家形象的正负对峙。但是,这些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正面弘扬与反面批判,且批评多于赞美,但事物皆有两面性,一味地批评是有失偏颇的。张艺谋电影之所以成功,必定有其过人之处。即使他电影中有贩卖中国的贫穷、落后之嫌,但这未尝不是代表着人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历史的审慎的思辨
期刊
本文通过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结合儿童房的设计应用,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遵循绿色设计的理念,使用环保材料来设计和改造儿童房。针对儿童房的改造,有助于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人格。  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甚至成功有割不断的影响。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性格都是从小养成的,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过来。留守儿童早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儿童房间的设计也是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