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报道,是指区别于常规或一般性新闻报道,以深度调查、理性分析等新闻手段,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事件背后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而事件性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突发性、贴近性、时效性,即老百姓身边日常发生的事情。有人认为,深度报道和事件性新闻,二者难以兼顾。其实不然,深度报道做得好,策略得当,不仅能推进事件性新闻的良性发展,也是实现新闻作品创新求变、叫好又叫座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一起笔者亲自参与的新闻案例为样本,来阐述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事件性新闻;深度报道;民生关切;报道策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33-02
  2015年6月12日,打开信息日报二版,一篇跨版重磅报道《“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超粗黑翻白大标题、一张张令人触目惊心的配图,把南昌城区四大门户主干道破败不堪、车辆出门难行、百姓怨声载道的现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甫一刊出,我们的热线电话就纷纷响起,读者感同身受,纷纷提供线索、表达观点。而通过微博微信平台的二次传播,更是吸引众多网友参与互动,并希望我们持续关注,一追到底。而记者也不负众望,连续推出多篇报道,直至引起当地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介入,并拿出解决方案,部署实施。报道至此,有了十分圆满的收官。
  那么,这篇报道的选题是如何进入记者视野的?一起常规的城市管理缺陷引起的事件性舆论监督报道,缘何能引起读者高度关注?这篇深度报道持续推进的背后,记者又做了怎样的采访预案与策略?报道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
  一、突破常规,深度报道盯上了事件性新闻
  在当下新的媒体环境中,各种传播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且碎片化的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蜂拥而至,传播迅速,却也难掩泥沙俱下,内容庞杂。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媒体中的内容生产者,不得不面临新的变革带来的冲击。特别是作为一个报社的特稿部门,与微博、微信及林林总总的网站拼新闻时效与日常突发,肯定是要败下阵来的,只有另辟蹊径,在新闻的第二落点上下功夫,在深度调查上下功夫,才能反败为胜,后来居上。
  本着这样的策略与理念,作为特稿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多抓大稿、好稿,多出有分量、有重大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抢抓第一落点,紧跟第二落点,聚焦社会热点和民生关切,践行媒体人社会责任,把特稿报道打造成报社深度报道的一个品牌。
  新的要求需要记者以新的思维和姿态,来全力投入工作。在2015年6月初的那几天,笔者及同事立即行动起来,部门一天开多次选题会,大家提出各自的报道议案,进行观点分享与互动,以确定选题与报道方向。
  就在一次选题会上,笔者忽然想起,前些天开车路过南昌枫生快速路、庐山南大道一带,笔者的小车就曾陷进一个大坑中,挣扎很久才开出来,而眼前的道路居然是南昌进出城重要的门户,破损如此严重,车辆如此难行,让人触目惊心。由于长期得不到维修保养,大坑小坑遍布,老百姓埋怨声不断。当笔者提出这个选题,很多同事对南昌周边其他主干道的破损情况也感同身受。
  然而,这只是一个常规的事件性新闻,如何做到有深度、有力量,值得思考。在报社例行选题会上,笔者报告了这个选题,与会领导们肯定了这个选题,并提出了意见,即零打碎敲地做某一个点,似乎无济于事,也做不出效果,产生不了发响,更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如果能把新闻视角抬高一些,全面体验南昌这座城市四大门户主干道的进出城情况,并进一步观照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这样的话报道更有力度和深度,也更有助于问题的一揽子解决。
  说干就干,特稿部几位同事立马进行了分工,有的跑枫生快速路等昌西一带,有的跑昌南门户,有的跑昌东昌北,外围情况掌握后,再合力采访城管委、市政、规划、重点办、交管局等相关部门。大家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要做就务必做出影响,且要一追到底,要有反响、回应、有结果。
  二、全力出击抢占新闻制高点
  深度报道是越来越多读者关注的“聚焦点”,这个“聚焦点”是报纸打动读者的突破口,如何将深度报道做得“举重若轻”,如何抢占新闻制高点,做得客观全面,迅捷可读,这就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共同推动。
  按照事先布置,当天大家必须完成采访并出稿,时间紧,任务重,还要确保稿件质量,实在不轻松,但无论如何也得上。这是因为,这几天,南昌主干道路面破损的问题已经引起有些媒体的关注,特别是江西交通广播,笔者连续两天听到读者打进电话反映问题,其他媒体也有记者在关注。对于纸媒,新闻的生命力往往只有一天,如果当天稿件抢不出来,说不定人家第二天就抢先了,到时只会前功尽弃。
  带着任务,大家马不停蹄上路。
  西线:在玉屏东大街进入枫生快速路的入口时,记者发现前几天笔者车子深陷的大坑依然在,且面积更扩大了,而前方的另一个大坑,可能实在是太深了,被路面维护方草草倒了一车建筑垃圾临时填补,但仍然高低不平,看上去特别刺眼。随后,在枫生快速路一路行进中,大量的坑洞让过往车辆避之不及,不仅快速路成了慢速路,也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北线:记者沿着庐山南大道、双港东大街在昌北、下罗、蛟桥一带开车体验,在庐山中大道,一段破败不堪的路面,把一辆公交车都陷进去了,而下罗一带大部分路段都水深火热,特别是各路口,灰尘漫天。附近因为有财大、华东交大等不少大学,如此状况,让师生们叫苦不迭。
  南线:记者开车沿生米大桥往南,下桥约3公里处,发现昌南大道的路面的坑洞越来越明显,有的直径达1米,深度也有15厘米以上。在一处路面较为明显的大坑旁,为取得理想的图片效果,记者甚至蹲在路中间的坑洞旁拍照,而昌南大道车速较快,可以说非常危险。用记者自己的话说:“并不是想‘用生命拍照’,当时一心只想获取最佳的图片效果,表现出路面破损的严重程度。现回想起来,汽车就在身边飞驰,仍心有余悸,只是告诉自己,采访还需安全第一。”   东线:记者走完了富大有堤、昌东大道一带后,发现路况同样非常糟糕,而相关部门也是长时间未对路面进行修复。
  掌握了各个点上较为全面的情况后,参与调查的记者又对涉及的各个面上的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获取了大量信息。回报社后,大家进行了交流、会商,统一了写稿的主旨、方向,各负其责,稿件立马开写,最后经过统筹,一篇近4000字的深度特稿终于出炉了。
  三、连续追踪下报道圆满收官
  6月12日,经过晚班精心编辑,带着油墨芬芳的焦点报道《“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在信息日报2、3版跨版刊发,版面编排大气,有冲击力,成为当天本报报道的一个亮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非常正面的反响。不少读者打来热线电话、发来短信,表达自己对报道的认同,认为记者关注及时,监督有力,并希望记者持续推进报道,切实解决反映的问题。信息日报官方微信也在第一时间制作专题推送,引来大量转发与点赞,使报道在线上线下充分互动,形成了一个较高的热度。
  头篇报道打响,如何持续推进报道,成了部门当天的头等大事。四大门户多条主干道坑坑洼洼现象,主要是哪些因素造成的?缘何没有进行及时巡查、管护、维修?责任单位为何频频缺位?相关部门对道路维修有无时间表?
  经过部门会商收拢的消息,有的道路管护部门看到报道后,已经行动起来,对破损路面展开了抢修,有的主管部门领导主动联系记者,回应相关问题。经过大家商议,笔者认为,第一,当天道路维修现场记者一定要到位,做好采访;第二,争取联系采访分管城建的南昌市副市长,通过领导高位推动协调,对于一揽子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才更有力度;第三,对涉及的城管委、重点办、规划局等单位领导,逐个分工采访,要他们表明态度,拿出举措,作出承诺。
  在记者努力下,13日,信息日报刊发了后续报道《道路有埋伏,险情何时除》,对有的部门正在抢修的情况进行了报道,也对更多的路段分工不明、各自为阵导致道路修复无从下手的情况进行了督导。13日当天,通过不断努力,记者终于联系上了主管领导南昌市副市长刘建洋,其看了记者给他的报道后,非常重视。刘建洋第一时间协调南昌市规划局、城管委、重点办、交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记者对接,要求相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回应百姓的民生关切。
  有了地方主管领导的态度,16日,第三篇报道《副市长刘建洋就本报“南昌四大门户道路破损”报道协调相关部门,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拿出解决方案》,对南昌市各主干道的最新维修方案进行了翔实的报道,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让南昌市民吃了定心丸。报道至此,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四、事件性新闻可做深度报道
  现在回顾起来,《“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系列报道整体上是较成功的,作为一个事件性新闻,通过拓展广度,挖掘深度,延伸角度,叠加力度,使报道策略得到一一呈现,稿件层层推进,扎实完整。这其中,也有几点思考,笔者与大家分享:
  1.总编室编排得当,版面编排打破常规,跨版大标题分外抢眼,现场多视角组图彰显气势。这说明一篇报道在版面语言表达上的重要性。
  2.本报微信、微博第一时间整合推送,使新闻的影响力呈几何式扩散。记得第一篇报道刊出前的深夜及次日早晨,我们和新媒体编辑多次交流稿件情况,并重点强调一定要做好微信微博的二次传播。第二天一早,微信编辑即对报道二次创意整合,因版面原因大量未能刊发的图片,被有效利用。经过“互联网思维”重新打造的这篇报道,在微信迅速爆棚,朋友圈转发量飙升。这样的操作模式,也为记者以后采写类似重大题材报道,提供了借鉴。
  3.这篇报道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遗憾。比如外省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城市,他们在道路规划、维护以及城市管理方面的好经验与做法,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加以分析;另外就是没有随文刊发一篇能统领全文、有高度、有立意且建设性强的评论,使这篇报道更立体更有说服力。当然,新闻是遗憾的艺术,所有的缺憾,都是为下一次更完善而准备的,我们愿为此努力。
  参考文献:
  [1] 洪怀峰,李征,叶景顺.“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N].信息日报,2015-06-12.
  [2] 张仕洪.深度报道与事件性新闻[J].新闻前哨,2006(9).
  [3] 巩国强.客观理性造就深度——关于事件性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些想法[J].新闻采编,2006(5).
  [责任编辑:传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赋权”和“释放”的概念框架下反省教育本身,探索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选择有针对性的本土媒介实例,嵌入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及媒体产制案例实践。结合体验式与分析式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媒介的形态,掌握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特性,对不同的媒体文本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批判认知,从而具备一定的审辨能力,在生活中提高自我的媒介素养,并实现能够挺身维护社会利益的公益目标。  关键词:媒介
期刊
2016年4月1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了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最受瞩目的公共服务奖授予了美联社关于东南亚奴役劳工的《来自奴隶的海产品》系列调查报道,该报道发表后帮助超过2000名劳工获得自由。  《华盛顿邮报》则凭借一份对去年美国警察枪杀人员的数据调查获得了全国性报道奖。这篇名为《致命武力》的报道数据库中详细记录了2015年被警察击毙的990人。  《坦帕湾时报》的三位记者迈克尔·拉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藏传佛教壁画和西方中世纪祭坛画为基础,以15世纪夏鲁寺壁画和《根特祭坛画》为例,探究中西方同一时期不同绘画形式中的艺术奥秘。虽然二者都属于宗教艺术,但出于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政治、社会、生活背景之下,必然在画面中产生各具特色的艺术面貌。本文将从画面本体进行分析,以找出二者形式语言上的异与同。  关键词:根特祭坛画;宗教;文殊菩萨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谈话节目主持人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之下,以自身的语言服务为目的,采用一种操控式的语言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吸引观众。本文以陈鲁豫和Oprah作为中外谈话类节目的代表,分析节目主持人的提问艺术。该文以真实语料为基础,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分析,探讨中外谈话节目主持人在采访上的异同,从而为这一类型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借鉴视角。  关键词:自我塑造;话语分析;提升空间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很大程度上是平行线,它们有不同的受众。培育书香社会,别一味纠缠于网络阅读方式有多“坏”,而是要把更多人引导到真正的“阅读生活”中来。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有关读书的新闻又多了起来。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与2014年相比,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略有上升。数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新闻舆论工作尤其要坚持党性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与时俱进推动创新,注重把这些基本原则具体化。  把坚持党性原则化为正确舆论导向。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使得传统媒体也在不断适应趋势、发展创新,其中也包含国际新闻报道类两大媒体《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二者在新媒体领域都有所建树,尤其在其微信公众号上的建设值得借鉴,新媒体的参与对传统报纸有了进一步的补充。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其微信公众号的表现,从而探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媒介融合;国际新闻类媒体;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构建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是当前大众媒体最需要去关注和努力的。本文通过分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纸媒借助新媒体有效探索环保传播模式,结合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4年环境舆情报告数据,以《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千篇一绿”微信公众号为例,运用经济学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方面展开论述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在环保传播过程中微信绿色公众号对受众
期刊
摘 要:著名的照片“饥饿的苏丹”曾引起社会关于记者新闻道德的大讨论,而其背后所反映的记者的职业责任和记者作为“社会人”的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也在各种新闻事件中屡见不鲜。对待这种由于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和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不一致带来的伦理困境,有必要寻求一个两者平衡的“度”。而自媒体发展后出现的“全民记者”现象也使得这种新闻专业领域的矛盾开始随之出现普遍化和“去专业化”趋势,新形势下,
期刊
摘 要:1922年李普曼出版了传播学著作《公共舆论》,同年他选择离开《新共和》转任《世界报》担任社论版主编科布的助理。而于1923年担任《世界报》社评版主编后,开始编撰《幻影公众》。本文通过时间上的交叉点,细究1922~1925年,李普曼在《世界报》任职期间所受到的影响,以此探究李普曼的思想转变。  关键词:进步主义运动;排犹主义;《世界报》;《公共舆论》;《幻影公众》  中图分类号:G219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