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药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琳之檄,可愈头风”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说的是“建安七子”之一陈琳作为汉末枭雄袁绍的幕僚,代袁绍起草了《讨曹檄文》。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头风病发作,正在卧床休息。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读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
  檄是古代声讨敌方罪状的一种文书,历史上的传世之作首推陈琳的《讨曹檄文》,其文胜在言辞犀利。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写过一首《端午病中止酒》诗:“病里无聊费扫除,节中不饮更愁予。偶然一读《香山集》,不但无愁病亦无。”他认为读白居易的集子可消愁解病。陆游也曾向别人“推荐”自己的诗,说可以治头风:“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醒然。”当然,陆游这话是有点开玩笑性质的,用的是曹操读了陈琳替袁绍写的《讨曹檄文》后惊出一身冷汗、头风病顿愈的典故。
  将读诗、读文章当作治病“良药”的事例不少。有意思的是,最有名的“诗药”,居然是杜甫的作品。
  据说杜甫有个朋友得了疟疾,发作时忽冷忽热,头痛、口渴、全身无力,非常难受。杜甫前往探望,深为同情,就提了个建议:“我的诗或许能治好你的病。请诵读‘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一边读,一边想想诗的意境。”朋友依言行事。过了几天杜甫又去看望,朋友摇头叹气说:“好像没什么效果。”杜甫想了想,说:“看来‘诗药’下得还不够重。这样吧,换这首试试:‘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朋友听到这两句诗不禁吃了一惊,读了几天之后,疟疾居然好了。
  宋代有个叫葛常之的人,从杜诗里考证出诗圣自己也曾得过疟疾,受了三年的罪。他纳闷地提出疑问:老杜的诗既是“良药”,他为何不读自家的诗治病呢?难道这种“诗疗法”也是铁拐李葫芦里的药——只灵于人,不灵于己?
  照常情猜想,杜甫这个治疟疾偏方,大概跟曹操治头风以及民间流传的治打嗝的偏方一样,属于惊吓疗法,关键在于要让病人突如其来地吃一惊,出身冷汗。《水浒传》里宋江不小心踩在火锨柄上,把炭火掀到了武松脸上,武松“吃了一惊,惊出一身汗来”,自此疟疾就好了,也是这个道理。杜甫自己读自己的诗,不容易产生这样的效果。
  除了治疟疾,杜诗还治好过别的病。清代有本书记载,有个姓朱的老先生患气痛,每当该病发作时,诵读杜诗数首,症状便自然消失,杜甫的诗集也因此成了他必备的良药。
  曾有报道说,在意大利等国也有“读诗治病”的法子。有公司专门研究以诗治病。他们将产品放在书店或药店里出售,上面也标明“主治”“禁忌”“用量”等项目,外包装的模样与普通药盒一般无二,只不过盒子里装的不是药片,而是印刷精美的诗篇。这种“诗药”可以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据医学专家分析,吟诗犹如做健身操,可以使大腦皮层保持平衡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因此有益于身心疾病的康复。当下人们抑郁症等身心问题多多,闲暇之时,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古人之法。
  (摘自《月读》,易茗荐)
其他文献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容许自然界的事物打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聲,各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说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却觉得可以让人纳凉,而他也许会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是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
期刊
一天,我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国画挂历,其中有一幅白梅图,虬枝盘旋、梅花点点,很有意境。梅花下有个朱红印痕,仔细辨认,是“尚留一目看梅花”七个字。  我惊奇不已:这位画家只有一只眼?只有一只眼了,还念念不忘看梅花?真是一位有情趣的人!画下注着作者:清,汪士慎。这句特殊的印文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一回去就查找资料: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爱梅如命,画梅精妙。他54岁那年一眼失明。这本是很不幸、很痛苦的
期刊
梨园大家善书画者众多,正如他们塑造的角色风格迥异,  他们的书画风格也各具特色。  梅兰芳:画仕女最拿手  “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以饰演端庄的女性著称,在《贵妃醉酒》《凤还巢》等剧目中塑造了多个雍容华贵的女性角色。梅派也是京剧旦行中首先形成且影响极为深远的京剧流派。  在“四大名旦”中,最擅长绘画的要数梅兰芳。他人物、花卉、山水无所不涉,是一位多面手。梅兰芳早年师从王梦白学花卉画,师从陈师曾、姚
期刊
江南多文人,文人墨客眼里的江南,离不开烟雨、楼台、青石板路、翘角飞檐的老宅以及山村的袅袅炊烟。凡有乡愁,往往就会由这些意象引发。其实,乡愁不仅可思、可感、可忆,还能品。品过,才更知乡愁,尤其是对于江南。如果要找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品,是什么呢?就是杨梅。  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对饮食都很讲究,乃至于苛刻。孔子说:“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但是,在还乡时,恐怕老夫子也不会过于苛求。道理很
期刊
1919年的清华园里,有一对亲如兄弟的好朋友。他俩不仅天资聪颖,而且都长得高大英俊,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对象。其中,年长两岁的陈岱孙来自福建,而年少的周培源来自江苏。二人相交甚笃,结识了新朋友也会介绍给另一方。  有一次周培源到同学家做客时,发现了一位女子的照片,形象温婉可人。他原以为那是同学的新婚妻子,得知她只是与同学的妻子相识,且尚未有婚约时,心中不由得一阵窃喜。  照片的主人叫王蒂澄。她虽
期刊
有人说,旅行中最美的并不是目的地,而是通往目的地时一路经历的风景。  当你准备好一颗慢慢欣赏的心,和至少一周随意挥霍的时间,不妨来一次坐着火车穿越中国的旅行。  广州—拉萨:Z264  从沿海的珠三角地区深入内陆腹地青藏高原,Z264次列车共行驶4980公里。乘坐这次列车既能欣赏自南向北、自东向西的风光,又能让身心慢慢适应高原。沿途地貌层次丰富多变,从南方的秀丽到西北的苍凉。运气好的话可以在途中看
期刊
客厅——把“天然氧吧”搬回家  想在家中制造一个“天然氧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养一丛竹。竹可以在缺少阳光的背阴处生长,并具有净化氯气、氨气的功效,适合摆放在客厅入口、玄关或者卫生间。此外,盆栽的榕树、椰子树也是不错的选择。  餐厅——根据季节选绿植  餐厅应选用能使人心情愉快、增进食欲的绿植装饰,如秋海棠和圣诞花之类,以增添欢快气氛,而配膳台上摆设中型盆栽能起到间隔作用。亮绿的盆栽植物均可摆放在餐
期刊
漢碑集字对联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物也会“说话”——它们会通过一些外在变化向你传达某些特定的信息。  紫甘蓝等焯水后变蓝  解读:花青素遇碱变蓝,稳定性下降。  紫甘蓝、紫薯、紫米、草莓等食物富含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花青素的特点是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通常会变蓝,中间还可能有紫色、绿色等过渡色。北方的水一般呈弱碱性,所以紫甘蓝等焯水后变成这些颜色都很正常,可以
期刊
起名字很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历史上,人们为了冠名权常争得不可开交。过去争,现在还要争。远的不说,单说长江下游的几座大桥,命名就很有趣。譬如江阴大桥,南边是江阴,北边是靖江,两家各不相让,最后江阴胜出。靖江人不服气:为什么不能叫靖江大桥?“靖”代表靖江,“江”代表江阴。现在这样,活生生是让靖江出局。别忘了,桥的那一头,可是在人家靖江的地界上。  又譬如润扬大桥,建于镇江和扬州之间,这两座城市都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