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积极影响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教育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与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与创造力,另一方面能迎合社会的需求,更好地实践科教兴国方针。本文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成才
  
  科教兴国,培养与社会、时代和谐发展需要相适应,能够及时充分就业的人才,应该是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笔者认为高校教育是为发展着的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有积极影响。然而,很多高校轻视全体普通学生通过艺术素质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艺术素质能力。由社会现状可知,就业的竞争实际上是素质的竞争。学校的基础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加强艺术教育,高校才能打造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大学生成才。
  现象学大师梅洛·庞蒂认为社会改造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感性或知觉的改造,只有艺术才可以重新锻打人的知觉,而使人以全新的方式重新审视世界和自我。艺术教育就是要使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艺术教育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等不同的艺术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和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使人升华到哲学和自我反思的高度,从而能够更加细致透彻地分析解决问题。美国的艺术教育专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表了一本关于艺术教育研究的专著《感觉的复苏》(Comingto ourSenses),在这本颇有影响的著作中写道:“我们是通过眼、耳、皮肤和唇舌接送洪水般的其他信息。我们运用我们所有的感官去解释和传送日常生活中的复杂事物。……由于各种艺术(油画、舞蹈、唱歌、演戏等)能从一个创作者或演奏者把重要的非口头的信息输送给一个观看者。它们是训练我们感觉、丰富我们感情和组织我们环境的理想工具。”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对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当代大学生,它更是一剂良药,能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迈出展示才能与个性的第一步。
  
  一、艺术教育的形象性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
  
  艺术教育的感性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有一份关于21世纪人才素质的调查资料指出:“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育者的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往往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全身心的体验内化为知识素质就会长久不忘。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艺术教育能使人们走出二维的平面世界,进入广阔的三维的立体世界。成为一个富于想象力、善于开拓和创造的人。审美经验中感性对理性渗透融合所表现出的可相容性正是理性复归感性的中介。为一般智力认知走向自由直观和创造能力开辟了道路。理工科学生若在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具有这些艺术修养,其思辨、想象和创新等能力都将在其专业道路的开拓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爱因斯坦便是很具说服力的一个例子。艺术教育的形象性总会潜移默化地置于我们的脑海中,帮助开启我们的创造之门。
  
  二、艺术教育的实践性能增强学生的适应力
  
  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在增强适应力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作为理性与感性融合的情感可以为一般思维模式转化为自由、直观,从而打通理性返回感性,返回实践的道路。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鉴赏、艺术史、艺术理论等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学生积极进行艺术实践,体验艺术带来的各种美感,直接参与创造,把自己心里的所感、所想、所悟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能够加深记忆。同时,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展现给广大学生,能达到强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实际存在事物的更深认知。而且,以一种集体的形式存在的艺术活动,能使学生在艺术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方面得到增强。并提供给学生一个与他人一起活动的机会,体现出“社会性”功能方面的积极意义。这不仅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生活体验,更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人才只有生活在适应的土壤,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艺术教育的实践性为其提供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能生存得更好,这正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三、艺术教育的延展性能提升学生的素养
  
  艺术教育是人类美化自身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因而具有延展性。艺术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开设艺术课程,最重要的是提高艺术修养,通过生动、活泼的审美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目前,许多大学生就业岗位与其专业并不对口,如何使学生能在非本专业岗位上很好地发展。这是许多人思考的问题。艺术教育的延展性就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答复。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的道德情操,必定会在其人生道路上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成因就是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要让他们增长工作技能就需要企业投入成本,而大学生具有了工作能力之后并不一定就会为其所用,或者能够为其所用但也要很久才能为单位创造效益。将这一问题回归到学校,当艺术教育被很好地实施后,其影响势必可以减小这一成因。因为首先,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较快地发挥自身价值;其次,艺术教育能增强学生的适应力,实践过程也能使其增加一定的社会经验,能较好地迎合企业的选择标准;最后,艺术教育能提升学生的修养和道德情操,使其对自己所面对的负起责任,从而能减少企业的忧虑。因此,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学生成才带来积极影响。
  大学生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一2010年)》中明确要求:“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可见,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梅洛·庞蒂.眼睛与心灵.
  [2]周冠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艺术教育的加强
  [3]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探究.
  [4]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5]关于大学生艺术教育.文教资料,2007,(29).
其他文献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始建于1996年,原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经过三次扩建现占地面积为56000平方米,累计投资5000万元,共有各类水产档位700多个。市场配套设施齐全,配备1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停车场,一座日产300吨制冰厂,日供水1000吨的海水供给系统,1250KW配电系统,300米长深水渔港码头。目前,该市场已经成为粤西地区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水产品种类最多,以经营各类
人才激励机制滞后是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欠发达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缺陷的分析,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创新人才激励方式、转变人才激励观念,是欠发达地区
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出现的问题及后果,介绍了合同签订前审核的具体内容,提出了采取合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
曾经在写字台上备战学业的年代,眼睛健康的关键词是近视。而今,都市人群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因为电脑、因为大量阅读,也因为拯救面子的隐形眼镜。  一家公司250位员工参加“眼体检”,结果查出85%患有干眼,90%出现眼球玻璃体浑浊。其中3例患视网膜变性、有视网膜裂孔,存在潜在危险。记者从本市各大医院眼科门诊了解到,越来越多的白领人士身处视觉“亚健康”状态,还有部分患者因就诊过晚,疗效大打折扣。专家呼吁,
根据哺乳仔猪的主要生理特点,饲养好仔猪应做到给它早吃初乳、保温防压防冻、均窝寄养、防止黄白痢病、及时补铁和硒、剪尾剪牙及提早开食补料。
摘 要: 大学的三大责任: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已经普遍被社会所接受。除这三大责任外,不同的角度时代还赋予了大学其他的责任。现在的大学是否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在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普遍性的问题,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但必须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集思广益,注重学校之间的联合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责任 大学功能 结果负责 普遍问题    一提到大学,很多人就会联系到高等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不时会有“危机”出现,但危机=危险+机会,危机不全是坏事,它既是班级管理积累问题的阶段性爆发,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机遇、机会,有可能“大乱”之后,能
摘 要: 在一股股学习热下隐藏着“学习无用论”的实情,学习已从目的降格为找工作的手段了。高职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人”。通过金钱和学习的对比,本文对目的和手段的二元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把学习本身当作目的,人才能摆脱“学习无用论”的强制,在学习中体会到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习无用论” 实用主义    在20世纪90年代,“学习无
<正> 反向染色是指在染聚酯和纤维素纤维混纺针织物或纱线时,先用活性染料染棉,后用分散染料染聚酯,与常规染色正好相反的一种染色方法。反向染色可省去活性染料染色的中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