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自产生以来就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它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音乐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明进程与风土人情,更能影响一个国家文化的建立与演变。
【关键词】起源;学说;发展;文化形式;关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民族可以缺失任何文化形式,但却不能没有音乐,这就使我们想到中国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但同时从民族音乐中又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一、音乐的起源与早期文化的诞生
识其源,才能观其变。音乐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音乐始终关照着人类诞生的目的、生命的奥秘。在原始人的生活中,一种是群众的生产劳动,一种就是巫术仪式活动,音乐就是产生于其中。人区别于动物就是能够使用工具,通过自身的劳动来改造环境,通过劳动形成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音乐产生的最初形式就是劳动中的节奏。在原始人的集体劳动中,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积累,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伴随着行进中的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不仅能协调动作,还能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这种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就是原始音乐的萌芽。在两千多年前,《淮南子·道应训》中就有记载:“今夫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劳力之歌也。”这种身体律动与固定节奏的结合,就形成了远古的乐舞。
另外就是巫术说。巫术仪式活动是当时远古条件下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活动,渗透到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记载:“巫,祝也,能齐肃事神明者。”巫术活动是远古人们为征服自然寻找神秘力量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通过歌舞摹仿的手段祈祷人们内心的愿望——跳泼水舞祈雨,击鼓祈雷,祈求狩猎等。古书曾有记载:“若国大旱,则师巫舞雩。”原始歌舞就出现在了巫术仪式上,它成了一种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载体,同时,巫术又是音乐生存、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另外,在远古社会,情感、语言、游戏等学说都对音乐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的来看,音乐的诞生虽然是混沌的,但它是人类最初生活方式 、社会组织方式、思维方式的产物,它是早期文化最原始的缔造者,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走向成熟和丰富。
二、历史各个时期文化学说与音乐发展的关系
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阶级社会开始形成,原始社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过渡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就由史前期进入到古代文明期。在先秦时期,儒家文化占据正统地位。儒家学说认为,音乐对文化、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他认为,除了加强“礼”的实际规范作用,还必须在文化和思想领域进行“乐”的教育,通过音乐的潜移默化洗涤人的思想与精神,成为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仁人”。他把音乐与国家等级规范相提并论。为了强调音乐的教育意义,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和音乐的教化作用。因此,音乐被孔子视为推行教育中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由于孔子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他对音乐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儒家提倡“和乐”,排斥“淫乐”。所谓“和乐”即是音调平和、纯净雅正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才可“修身齐家平天下”。孔子认为,尽善尽美的《韶乐》和《风》《雅》《颂》才是正统之乐,而世俗流行,沉醉迷茫的音乐则是“淫乐”。他认为“郑声”就是有害文化、背离道德的淫乐。
魏晋时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相对自由的封建知识分子阶级,如蔡邑、嵇康、阮籍等。他们反对将音乐作为社会的教化工具,认为音乐是表现人类内心情感的文化产物。他们认同先秦老庄的思想,“天地并生,万物合一”。阮籍就在他的《乐论》中提出:“圣人之作乐,将以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也。”他就主张个性自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最完美的音乐就是以自然无为的形态表达天地万物,最本性的音乐才是音乐美的极致。在这种音乐思想的音响下,文化就提倡理性与和谐、纯净与雅正。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宫廷音乐在理性与和谐、纯净与雅正中掺入了唐代社会特有的辉煌壮美,又融入了多民族的音乐风格,音乐极其多样绚丽、华美纷呈。唐玄宗李隆基就被称为唐代宫廷音乐的缔造者和设计师,他设立的宫廷音乐机构—“梨园”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同时,他与众多梨园弟子创作的大量音乐舞蹈作品直接推动了音乐的普及与发展。宋代时音乐则趋向“淡然平和”,主张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能以平和的音乐疏导情怀,接着音乐自身的谐和使心归于平静。朱熹继承了儒家思想,强调“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怨之邪心”,认为音乐以其“自然之和”“自然之节”体现“中和之德”。
自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有了三种不同的文化内涵:一是儒家文化强调的以政治道德教化为目的的音乐;二是道家文化为核心的,追求与自然相协调、飘逸淡雅的音乐;三是唐宋后援佛入儒的理学家追求的“中和之德”的音乐。
三、音乐与其他艺术文化形式的关系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乐自心出,各种艺术文化形式的目的都是抒发人类对大千世界的体验和关照。音乐由于它特有的表现特征,最容易和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乐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乐,各种艺术在某些层面上是可以相通的。
音乐表现绘画,绘画中有音乐。一幅美术作品,在给观者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能使人感受到音乐的律动,从而引发丰富的联想。而音乐通过听觉的传递,渗入人的心扉,引发听者灵魂的共鸣,伴随着音乐的律动,音符会在脑海中转换为音响的画面。如此,绘画可以借助音乐的表现手法加强作品情感性的表现,音乐则可借助绘画的表现手法加强作品中明暗的对比,取长补短,心神相会。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与诗词文学的关系最为紧密。观文听乐,听乐诵诗,都表现出人类视与听的精神追求。
诗词是与音乐同时诞生的,早期的《诗经》《楚辞》、汉《乐府》中的诗篇,都是在某种音乐格式中填上不同的诗词内容进行吟唱,现在我们读这些诗词时,还能感受到其中的音乐节奏与韵律感。音乐与诗词都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以时间的流动作为基础,让音符做出规律的律动来表达音乐家的情感,诗词在时间上通过语言的组织表达诗人的情怀,它们都是在运动中产生美。诗词是语言艺术,通过语调、节奏上与音乐的形式进行结合,加强了诗词的情感表达和形式美;而音乐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用诗词的语言表述听觉上的感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与诗词成了相互独立的艺术形式,但他们仍旧互相吸引,创造更多尽善尽美的艺术。
纵观历史,中国音乐与文化相生相惜,互相交融。文化是音乐的基石,不同的文化内涵孕育不同的音乐思想;音乐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并影响着文化发展的方向。音乐源自文化,文化寓于音乐,两者将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依存,创造出更多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郑怡(198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本科,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中级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及音乐思想对社会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起源;学说;发展;文化形式;关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民族可以缺失任何文化形式,但却不能没有音乐,这就使我们想到中国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但同时从民族音乐中又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一、音乐的起源与早期文化的诞生
识其源,才能观其变。音乐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音乐始终关照着人类诞生的目的、生命的奥秘。在原始人的生活中,一种是群众的生产劳动,一种就是巫术仪式活动,音乐就是产生于其中。人区别于动物就是能够使用工具,通过自身的劳动来改造环境,通过劳动形成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音乐产生的最初形式就是劳动中的节奏。在原始人的集体劳动中,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积累,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伴随着行进中的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不仅能协调动作,还能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这种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就是原始音乐的萌芽。在两千多年前,《淮南子·道应训》中就有记载:“今夫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劳力之歌也。”这种身体律动与固定节奏的结合,就形成了远古的乐舞。
另外就是巫术说。巫术仪式活动是当时远古条件下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活动,渗透到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记载:“巫,祝也,能齐肃事神明者。”巫术活动是远古人们为征服自然寻找神秘力量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通过歌舞摹仿的手段祈祷人们内心的愿望——跳泼水舞祈雨,击鼓祈雷,祈求狩猎等。古书曾有记载:“若国大旱,则师巫舞雩。”原始歌舞就出现在了巫术仪式上,它成了一种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载体,同时,巫术又是音乐生存、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另外,在远古社会,情感、语言、游戏等学说都对音乐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的来看,音乐的诞生虽然是混沌的,但它是人类最初生活方式 、社会组织方式、思维方式的产物,它是早期文化最原始的缔造者,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走向成熟和丰富。
二、历史各个时期文化学说与音乐发展的关系
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阶级社会开始形成,原始社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过渡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就由史前期进入到古代文明期。在先秦时期,儒家文化占据正统地位。儒家学说认为,音乐对文化、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他认为,除了加强“礼”的实际规范作用,还必须在文化和思想领域进行“乐”的教育,通过音乐的潜移默化洗涤人的思想与精神,成为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仁人”。他把音乐与国家等级规范相提并论。为了强调音乐的教育意义,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和音乐的教化作用。因此,音乐被孔子视为推行教育中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由于孔子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他对音乐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儒家提倡“和乐”,排斥“淫乐”。所谓“和乐”即是音调平和、纯净雅正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才可“修身齐家平天下”。孔子认为,尽善尽美的《韶乐》和《风》《雅》《颂》才是正统之乐,而世俗流行,沉醉迷茫的音乐则是“淫乐”。他认为“郑声”就是有害文化、背离道德的淫乐。
魏晋时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相对自由的封建知识分子阶级,如蔡邑、嵇康、阮籍等。他们反对将音乐作为社会的教化工具,认为音乐是表现人类内心情感的文化产物。他们认同先秦老庄的思想,“天地并生,万物合一”。阮籍就在他的《乐论》中提出:“圣人之作乐,将以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也。”他就主张个性自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最完美的音乐就是以自然无为的形态表达天地万物,最本性的音乐才是音乐美的极致。在这种音乐思想的音响下,文化就提倡理性与和谐、纯净与雅正。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宫廷音乐在理性与和谐、纯净与雅正中掺入了唐代社会特有的辉煌壮美,又融入了多民族的音乐风格,音乐极其多样绚丽、华美纷呈。唐玄宗李隆基就被称为唐代宫廷音乐的缔造者和设计师,他设立的宫廷音乐机构—“梨园”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同时,他与众多梨园弟子创作的大量音乐舞蹈作品直接推动了音乐的普及与发展。宋代时音乐则趋向“淡然平和”,主张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能以平和的音乐疏导情怀,接着音乐自身的谐和使心归于平静。朱熹继承了儒家思想,强调“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怨之邪心”,认为音乐以其“自然之和”“自然之节”体现“中和之德”。
自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有了三种不同的文化内涵:一是儒家文化强调的以政治道德教化为目的的音乐;二是道家文化为核心的,追求与自然相协调、飘逸淡雅的音乐;三是唐宋后援佛入儒的理学家追求的“中和之德”的音乐。
三、音乐与其他艺术文化形式的关系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乐自心出,各种艺术文化形式的目的都是抒发人类对大千世界的体验和关照。音乐由于它特有的表现特征,最容易和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乐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乐,各种艺术在某些层面上是可以相通的。
音乐表现绘画,绘画中有音乐。一幅美术作品,在给观者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能使人感受到音乐的律动,从而引发丰富的联想。而音乐通过听觉的传递,渗入人的心扉,引发听者灵魂的共鸣,伴随着音乐的律动,音符会在脑海中转换为音响的画面。如此,绘画可以借助音乐的表现手法加强作品情感性的表现,音乐则可借助绘画的表现手法加强作品中明暗的对比,取长补短,心神相会。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与诗词文学的关系最为紧密。观文听乐,听乐诵诗,都表现出人类视与听的精神追求。
诗词是与音乐同时诞生的,早期的《诗经》《楚辞》、汉《乐府》中的诗篇,都是在某种音乐格式中填上不同的诗词内容进行吟唱,现在我们读这些诗词时,还能感受到其中的音乐节奏与韵律感。音乐与诗词都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以时间的流动作为基础,让音符做出规律的律动来表达音乐家的情感,诗词在时间上通过语言的组织表达诗人的情怀,它们都是在运动中产生美。诗词是语言艺术,通过语调、节奏上与音乐的形式进行结合,加强了诗词的情感表达和形式美;而音乐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用诗词的语言表述听觉上的感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与诗词成了相互独立的艺术形式,但他们仍旧互相吸引,创造更多尽善尽美的艺术。
纵观历史,中国音乐与文化相生相惜,互相交融。文化是音乐的基石,不同的文化内涵孕育不同的音乐思想;音乐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并影响着文化发展的方向。音乐源自文化,文化寓于音乐,两者将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依存,创造出更多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郑怡(198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本科,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中级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及音乐思想对社会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