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叨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在这里,《纲要》明确要求我们建立适合本园特点的课程。
我园根据人们参与节日的广泛性,充分利用生活现象的教育价值,确立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课题,探索适宜各年龄段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园本课程有机整合,构建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课程。
一、传统节日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理由
1.所谓传统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是由历史沿传下来流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具有时代的烙印。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尊老敬老的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日教育是指利用传统民族节日对幼儿进行节日的启蒙教育,让幼儿了解传统民族节日,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体验节日快乐,萌发幼儿健康情感与品德。然而,现今的传统节日只是走一下形式,对于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大部分中国孩子对我国有哪些传统民族节日、为何过节?或许多教育机构、家庭对传统民俗节日教育不够重视,让节日教育的契机悄然而过。为此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如果不及时注入民族传统文化的没内容,儿童就肯因不熟悉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内涵,而导致知识结构上失衡,爱国情感的欠缺,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
2.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开发并非是对现有课程的“增容”,而是以崭新视角的重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挖掘、整理传统节日,关键是对其包含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深层文化意蕴的把握。通过节日环境熏陶,节日艺术活动,节日亲子活动等对幼儿进行节日启蒙教育,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的愉快,萌发幼儿敬老、友爱、勤劳、善良等健康情感与品德,培养幼二对传统节日文化艺术的兴趣及对艺术的感知、理解、表现乃至创造,继承与发扬中华民俗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启蒙教育。
3.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对现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全新挑战。节日本身就是典型的社会的产物,开展节日活动不能剥离生活的真实形态,再加之有些节日属于假期的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深度及科学性就成为了保障活动真实、全面、高效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活动开展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弹性和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二、园本化传统节日文化课程构建的教育途径1.创设环境,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中,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在春节前夕,我们在一楼的走廊上悬挂自制的灯笼、鞭炮,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喜庆;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在楼梯上张贴图片,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风俗活动。此外,我们还创设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栏,结合节日活动向家长和孩子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来历和民间风俗活动。
活动室也让我们和幼儿一起布置成传统节日的乐园,小班教室的主题墙“欢欢喜喜过大年”贴上了小朋友过新年的画,以及爸爸妈妈在画上写的新年寄语。中班教室的“猜灯谜”活动,灯笼挂满了整个活动室,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猜灯谜的活动,幼儿可通过猜灯谜奖券换取小奖品。大班“送给老人的礼物”是幼儿亲自动手为爷爷奶奶制作的。他们将制作的拐柱、老花镜,在重阳节这一天送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此外,我们还开辟了表演区、美工区,让小朋友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
2.开展主题活动,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涉及了社会性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课题组以小、中、大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培养目标。
小班: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了解家乡春节“贴春联、拜年、放鞭炮、扭秧歌”的传统风俗,能说出新年祝贺语。
中班:开展“端午节里人们做什么”、“张灯结彩闹元宵”的主题活动,让幼儿知道端午节、元宵节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并能用多种形式表现节日活动。
大班:开展“团团圆圆过中秋”、“重阳节的礼物”、“清明节”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民间故事的了解,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由于孩子经常耳濡目染这些节日活动,因而主题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幼儿乐在其中。
3.参与游戏区角,体验传统节日活动。
课程实施中,游戏作为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理应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让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存在既体现了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又可以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如小班开展的角色游戏“娃娃家过新年”小朋友在招待客人的同时了解了做客的礼节。在中班开展的“点心店”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点心,知道了传统节日里人们吃的中国点心(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块糕、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大班的“赛龙舟”体育游戏,小朋友三人一组排成“龙舟”,第一个人手举靠枕当做“龙头”,后面的人一手搭着前面人的肩,一手当桨,第三个人将丝巾塞在裤腰处做“龙尾”,他们半蹲着向前走,体验了合作的快乐,游戏的同时他们知道了端午节赛龙舟这一民间风,俗活动。
4.家园共同合作l构建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园本课程的构建不但需要幼儿园教师直接参与,它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于是,发动家长让他们共同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请家长们收集有关传统节日中的民间故事。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园,进行以节日为主题的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活动把孩子对有关节日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其内在经验。如:中秋节亲子活动,幼儿园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聆听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品尝月饼、绿豆糕、葡萄、苹果等,在有趣的节日游戏中体会中秋节的含义,即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思念亲人的节日,愉快的节日。
三、对构建传统节日文化园本课程的思考
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在思考:如何将传统的节日文化完全融合到我们的幼儿园中,虽然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是否真正适合每个幼儿?是否能让幼儿真正喜爱?是否结合当地的资源促进幼儿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这是否是真正的“园本化”课程。
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与园本课程的研究现在只处于第一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如何走下去?如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适合幼儿的园本化课程,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我园根据人们参与节日的广泛性,充分利用生活现象的教育价值,确立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课题,探索适宜各年龄段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园本课程有机整合,构建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课程。
一、传统节日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理由
1.所谓传统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是由历史沿传下来流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具有时代的烙印。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尊老敬老的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日教育是指利用传统民族节日对幼儿进行节日的启蒙教育,让幼儿了解传统民族节日,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体验节日快乐,萌发幼儿健康情感与品德。然而,现今的传统节日只是走一下形式,对于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大部分中国孩子对我国有哪些传统民族节日、为何过节?或许多教育机构、家庭对传统民俗节日教育不够重视,让节日教育的契机悄然而过。为此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如果不及时注入民族传统文化的没内容,儿童就肯因不熟悉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内涵,而导致知识结构上失衡,爱国情感的欠缺,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
2.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开发并非是对现有课程的“增容”,而是以崭新视角的重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挖掘、整理传统节日,关键是对其包含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深层文化意蕴的把握。通过节日环境熏陶,节日艺术活动,节日亲子活动等对幼儿进行节日启蒙教育,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的愉快,萌发幼儿敬老、友爱、勤劳、善良等健康情感与品德,培养幼二对传统节日文化艺术的兴趣及对艺术的感知、理解、表现乃至创造,继承与发扬中华民俗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启蒙教育。
3.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对现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全新挑战。节日本身就是典型的社会的产物,开展节日活动不能剥离生活的真实形态,再加之有些节日属于假期的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深度及科学性就成为了保障活动真实、全面、高效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活动开展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弹性和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二、园本化传统节日文化课程构建的教育途径1.创设环境,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中,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在春节前夕,我们在一楼的走廊上悬挂自制的灯笼、鞭炮,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喜庆;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在楼梯上张贴图片,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风俗活动。此外,我们还创设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栏,结合节日活动向家长和孩子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来历和民间风俗活动。
活动室也让我们和幼儿一起布置成传统节日的乐园,小班教室的主题墙“欢欢喜喜过大年”贴上了小朋友过新年的画,以及爸爸妈妈在画上写的新年寄语。中班教室的“猜灯谜”活动,灯笼挂满了整个活动室,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猜灯谜的活动,幼儿可通过猜灯谜奖券换取小奖品。大班“送给老人的礼物”是幼儿亲自动手为爷爷奶奶制作的。他们将制作的拐柱、老花镜,在重阳节这一天送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此外,我们还开辟了表演区、美工区,让小朋友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
2.开展主题活动,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涉及了社会性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课题组以小、中、大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培养目标。
小班: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了解家乡春节“贴春联、拜年、放鞭炮、扭秧歌”的传统风俗,能说出新年祝贺语。
中班:开展“端午节里人们做什么”、“张灯结彩闹元宵”的主题活动,让幼儿知道端午节、元宵节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并能用多种形式表现节日活动。
大班:开展“团团圆圆过中秋”、“重阳节的礼物”、“清明节”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民间故事的了解,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由于孩子经常耳濡目染这些节日活动,因而主题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幼儿乐在其中。
3.参与游戏区角,体验传统节日活动。
课程实施中,游戏作为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理应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让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存在既体现了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又可以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如小班开展的角色游戏“娃娃家过新年”小朋友在招待客人的同时了解了做客的礼节。在中班开展的“点心店”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点心,知道了传统节日里人们吃的中国点心(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块糕、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大班的“赛龙舟”体育游戏,小朋友三人一组排成“龙舟”,第一个人手举靠枕当做“龙头”,后面的人一手搭着前面人的肩,一手当桨,第三个人将丝巾塞在裤腰处做“龙尾”,他们半蹲着向前走,体验了合作的快乐,游戏的同时他们知道了端午节赛龙舟这一民间风,俗活动。
4.家园共同合作l构建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园本课程的构建不但需要幼儿园教师直接参与,它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于是,发动家长让他们共同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请家长们收集有关传统节日中的民间故事。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园,进行以节日为主题的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活动把孩子对有关节日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其内在经验。如:中秋节亲子活动,幼儿园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聆听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品尝月饼、绿豆糕、葡萄、苹果等,在有趣的节日游戏中体会中秋节的含义,即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思念亲人的节日,愉快的节日。
三、对构建传统节日文化园本课程的思考
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在思考:如何将传统的节日文化完全融合到我们的幼儿园中,虽然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是否真正适合每个幼儿?是否能让幼儿真正喜爱?是否结合当地的资源促进幼儿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这是否是真正的“园本化”课程。
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与园本课程的研究现在只处于第一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如何走下去?如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适合幼儿的园本化课程,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