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新课改,山区飞出凤凰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比较差,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质量更是如此。而且现在是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教育家们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设更多的情景,以便给学生提供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山区学校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来说,由于教学条件简陋,谈不上用多媒体来组织英语教学,且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基础和动力,很难创设更多的新情景。部分学生自身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受到了目前一种“读书无用论”和“我不出国,为何要学习英语”思想的影响。另外,差生存在着逆反心理,出现大面积掉队现象,严重地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而有的教师自身教法陈旧,上课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这更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了。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英语,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2008年的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需要更多的英语专业人才。所以,英语学习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全社会都要重视它。大量的事实证明,读书并不是无用的,学习英语也并不应为了出国。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的力量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要把学习英语与远大的社会意义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重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三、与时俱进,面向全体,培优补差,争取提高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有些是智力因素,但绝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所致。不管是哪种因素,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困难,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好生是我们的学生,差生同样也是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差生具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如果老师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主动去关心他们,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朋友,针对不同情况帮他们进行辅导,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克服自卑感和压抑感,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差生是完全可以教好的。
  
  四、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应该运用“精讲多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钻研教学大纲,认真吃透课本,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学英语和用英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比如:用故事创设情景、展示简单制作的教具以创设情景、通过对话创设情景等,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来,这样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五、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好英语,仅仅靠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练习,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平时多给学生听录音、看影碟、看幻灯短片、看英语电影,开展书法、朗诵、阅读理解比赛,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英语晚会和英语角等。另外还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教师批改后,将写得好的日记、周记刊出在黑板报或墙报上,这样做一举两得,学生既可以互相学习,又可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山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多与学生接触、交谈,进行思想沟通,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认真创设与学生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相契合的情景,并灵活运用它来组织课堂教学,就能达到让学生主动运用和学习语言的目的,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真正让山区飞出金凤凰。
其他文献
美术课一般都是轻松的、自由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孩子们喜欢上。特别对有了一定学习、升学压力的初中生来说,音体美这些课是舒缓紧张情绪的重要调节剂。可是,如果美术课堂一味只强调这种所谓的“娱乐性”、“趣味性”,而忽略美术学科的本位性,那就从根本上背离美术课程标准了。  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是一种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一味地让学生死板地接受陈旧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很少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再就是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都说的是兴趣问题。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会集中注意力,主动努力地学习;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则不想接触,学习效果较差。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如
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保持社会和谐的江苏东台市唐洋中学(224233)张志华   独立战争期间建立的联邦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订一部完备的宪法,在统治集团内部达成一致共识。1787年9月,各方代表汇集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新宪法,俗称1787年宪法。   宪法协调了大州和小州之间的矛盾。在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提出,新政府的国会应由
有道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画龙点睛为文章增色不少,所以教师上语文课时,应该认真下功夫,教学生如何审题解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审题中,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立意和所阐述的问题,这样对正文学习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八十年代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毛泽东同志的文章,题目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从题目字眼来看,前后对称,句子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包袱”“机器”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在外人眼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卢秀波的精力仿佛是开了外挂。每天早晨7点钟到医院,7点半准时查病房;一年完成大中型手术2000余台,平均每天在手术台前奋战10小时以上;坐诊从来不限号,一天100多个病号是家常便饭……在别人看来近乎疯狂的工作节奏,他却乐在其中。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唐代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这句话,是卢秀波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初步显示了它的生命力。但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扭曲了我们的课程改革。该怎样走出这些“误区”?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反思。    一、课堂教学形式化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不论什么内容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一些作为示范的公开课更是花样百出,令人眼花缭乱。本来小组合作学习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它的规则要求、动作难度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绝大多数女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农村普通高中女生体育课上学习消极、懒散、意志消沉,不愿参与体育运动的根本原因。  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小学、初中接受篮球教学是很有限的,不具备系统接受篮球学习的条件,甚至有部分女生从来没有碰过篮球。因此,传统的学校
新课标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从传
2007年普通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的作文题是:“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我认为,这是一道多年未见的优秀作文题,因为它选材的范围特别广阔,非常有利于学生才智的发挥,定会产生佳作迭出的效果。也许有人会说“引人遐思,
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作为教育基地,加强德育工作为重中之重,既可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又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面对新课改,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应改革创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人的发展为目的    德育是以育人为目的,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课改也把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