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公民财产性收入的性质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on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国公民财产性收入的性质问题随着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必将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认为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决定一定的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关系同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在性质上是有显著区别的。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 财产所有权; 收入分配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提法富有新意、寓意深刻。它是基于居民财富逐步积累、财产性收入快速而又不均衡发展的背景,是对财产性收入的承认和肯定,是防止财产在积累过程中向少数人集中,导致收入及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大举措,同时也预示着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要通过从“少数人拥有”到“更多群众拥有”的路径,让财产性收入覆盖更多的普通百姓,让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一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殖收益等。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对财产性收入的确切定义,除使用财产性收入外,还有财产收入、资本收入、资产收入等概念。
  财产所有权是能够给财产所有者带来利益的经济权利,财产所有者不可能自愿放弃这种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所有者可以将货币形式的财产投入生产和流通,开办企业,使其价值增殖,获取财产性收入。但也出现财产所有者并不需要实际使用自己占有的财产,而财产的非所有者则客观上需要使用别人占有的财产的情况。这样,便出现了财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不是无偿的,而是有偿的。财产所有权的让渡就是财产的买卖;财产使用权的让渡是通过财产的出租或者以货币形式的财产投资,获取租金、利息、股息等形式的财产性收入。可见,财产性收入是指财产所有者通过对财产的直接经营或让渡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而获得的经济利益,是财产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二
  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和劳动是基本的生产要素。由于土地尤其是可耕地的有限性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因而在租佃契约谈判中,地主具有相对较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由此决定了大地主对农奴和农民的支配权及收益分配的决定权,因而他们无偿占有农奴的全部剩余劳动,并使他们的人身依附于土地,这里的地租收入显然是一种剥削收入。剥削表现为强制性的,依靠暴力的或以人身依附为基础的剥削。
  在工业经济时代,社会产品由农业产品为主转为工业产品为主,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成为最稀缺的社会资源。因而,在企业的契约谈判中,资本所有者谈判势力强大,处于主动的地位,社会生产只能按他们的意志进行,而劳动者却处于很不力的地位。如果他们想要参与社会生产以取得一定的社会利益就只能服从,否则就只能退出生产。所以,“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须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①资本成为资本家和劳动者地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剥削来自于剥削主体对劳动者的控制地位和权利。这种地位和权利又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中对剥削性的收入分配作了全面和科学的分析,他一方面肯定了不同分配方式具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在:在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形式下,我们都可以区分出劳动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在个人的消费上,另一部分的产品总是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指出,不同社会的不同分配方式具有区别性和特殊性。他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分配关系,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采取工资雇佣劳动的方式,因而才有工资和利润两者分配方式。“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②这些原理用来分析当前的分配关系,同样是适用的。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这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况决定了我们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属于个人的非劳动性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参与产品的分配。也就是说,在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些人由于向社会提供了较多的物质生产要素而获得较多的报酬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收入分配由于人们在生产要素方面贡献不同而产生的差距也是正常的。这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状况是有相同之处的。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一定的分配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一定的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我们现阶段的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关系同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在性质上同样是有显著区别的。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私人资本与劳动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资本家凭借他的资本获得的收入具有明显的剥削性和寄生性,资本家还常常凭借资本与劳动对立中的优势,占有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部分成果。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财产性收入从它的内涵和本质来说是相同的,它也是财产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剩余所有权索取的结果,但在性质上是不同的。首先,在社会全部财产中,公有财产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他生产资料也大部分是公有财产,私人所掌握的财产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每年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的较大部分都作为公有的土地的地租和公有资本的利润,为国家和集体所有,并用之于全民和集体的需要。社会主义国有财产收入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财产收入的性质。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很小,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所有制是全体资产阶级的公共所有制,因此,其财产收入是维护和加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财产性收入其中相当部分是国有的,集体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的财产性收入,对于国家、集体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来说,财产是他们长期劳动积累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他们在参加劳动,得到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以后,将节省下来的消费基金部分以各种形式投入生产和经营,以财产所有者身份参与收入分配,从而得以享受自己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这同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的财产收入有本质的区别。
  从我国社会的角度分析,国民财产收入的性质和资本主义财产收入的性质不同。现在的财产性收入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他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是受社会主义国家监督的,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支配地位的是社会生产关系,“这是一种普照之光,一切其它的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他们的特点变了样。”③。
  三
  我国公民的非劳动性生产要素投入参与收入分配,使他们获得财产性收入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合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公民财产性收入的存在,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公民个人凭借其非劳动性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得收入是因为这些要素是在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前提下进入生产过程的,并为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价值的增殖—作出了贡献。各要素根据其对生产的贡献和市场对其贡献的评价,平等的参与收入分配。这样一套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公民一是将财产直接投入生产和流通领域。二是投入在有价证券上,其中特别是股票和基金。
  公民财产性收入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制度的不断改革,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改变企业财产结构创造基础条件。我们要保证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速度,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但在国家缺少资金时就需要把分散在公民手里的资金用多种方式转化为建设资金。利息、股息、红利的存在,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公民财产作为非劳动性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投资意识,调整公民的消费行为,提高公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仅仅是依靠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要实现富裕是很困难的,公民的资本等非劳动性生产要素的投资和增殖,可以成为增加收
  入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1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965年版,第99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5年版,第109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
  [2]史正富:《现代企业中的劳动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刘国男:《如何对待公有制条件下的剥削行为》,经济改革,2002年第5期
  [5]伊藤诚:《现代社会主义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国家从财税政策上给予支持。通过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现有税种,建立促进节能减排的绿色税收体系,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抑制污染行为,促进环境保护,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绿色税收; 环境保护; 税收优惠    一、绿色税收的涵义  根据国际财政文献局出版的《国际税收辞
期刊
摘 要:女性主义艺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当代中国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杰出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在现在的许多评论和文字介绍中,闫平被认为是我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然而,闫平的作品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正的女性主义因素,即女性主义的绘画思想,因此,闫平不能被称之为女性主义画家。由画家的女性性别来判断画家的绘画思想是不严谨的,女性画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女性主义画家。  关键词: 闫平;女性主义;女性绘
期刊
今年的课程已经确定:全力以赴地形成一个导论。其主题是“生命政治”。我用这个词,意在表明一种始于18世纪的行为,它力图将健康,出生率,卫生,寿命,种族……等等问题合理化。一群活着的人组构成人口,这一特定现象,使得治理实践必需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意识到,自19世纪以来,这些问题占据的地盘已经扩张,到今天,它们已经构成了诸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不能摆脱政治合理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它
期刊
摘 要:通过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本文检索了(1985.09.10 ~ 2007.11.7)年我国的服装类在专利及授权方面的数据,获得了目前中国专利局受理服装类专利数据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发明申请、发明授权的总量情况、年度授权数量、申请人国内省市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服装企业进行专利权申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服装类;发明专利;发明授权    一、 引言  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自主创新的
期刊
摘 要:石油企业在思想的高度上要认识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长远的大事业;要树立企业是继续教育主战场的思想,教育培训要主动为企业服务;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树立正确的职工教育培训的观念,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关键词:职工;教育;培训;素质    石油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方面要站在企业未来前途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思想的高度上认识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一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过渡语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过渡语石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这些论述和分析,指出了过渡语及其石化研究对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过渡语;石化;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一、过渡语及其形成   1. 过渡语  Selinker在1969年最早提出了“过渡语”这一概念,后又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Interlanguage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他
期刊
摘 要:和谐世界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 是对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体现了我国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深刻思考。文章从和谐世界的时代背景,内涵和思想渊源及意义三个角度来对这一理念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胡锦涛;和谐世界;理念     2005 年9 月15 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 周年首脑会议上, 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在
期刊
科普类文章的特点:  1、 文章的主题鲜明,往往是在第一自然段点出主题。  2、 文章脉络清晰。一般来说,在第一自然段点出主题后,后几个自然段分别以科研成果、举例子、展示试验结果等对主题加以说明,探讨利弊,诠释过程,阐述概念。  3、 文章的内容往往是科技医疗文化领域的前沿,因而内容新颖。又因掺杂着专业术语、人名地名,从而使文章显得复杂,抽象难懂。  应对策略:  1、 浏览抓主旨,心中
期刊
摘 要:汉语十二生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表示出生时间的方式,相当于西方的黄道十二星座。而有关十二生肖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引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英语文化中与十二生肖动物词汇相对应的表达方式的文化内涵异同,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  关建词:十二生肖;概念隐喻;文化异同    引言   十二生肖动物词汇是一个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两种语言的概念隐喻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
期刊
摘 要:社区专职工作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是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本文分析了现实中存在的社区工作者不适应新型社区建设需要的诸多问题,提出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从法律上明确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身份,走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关键词: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管理    一、社区专职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