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颂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雾气洋溢、果實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草果,
  讧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
  因为夏季旱填满它们的黏巢。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
  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
  你育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讧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
  育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
  你例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
  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池瞧着徐徐滴下的涵浆。
  啊,春目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
  想这些吧,你也育你的音乐——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色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色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
  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
  而群羊在山固里高声默默咩叫;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荐诗


  我第一次读这首诗还是在读书时,因为所有英国学校都要求学这首经典的英文诗。
  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句,“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总能唤起我对家乡的怀念。每年10月前后,我常到位于英国乡间的父母家去看他们,我们爱在雾气朦胧的田野里漫步,而漫步时,我就会想到这首诗。任何体验过英国秋天的人,都能和济慈描述的画面和情感有所碰撞。同时,他还创造了一个他向往的特别理想的秋天。
  我在牛津本科读的是经典学,诗歌一直是学业中不变的主题。因为一直修读文学、语言,我掌握了汉语、日语、英语、拉丁语、希腊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我发现自己每一门语言进步最快的方式,就是和当地人一起,努力开口,练习本地语言,朗读本地作品。
  虽然不同语言的诗歌在表达上各有不同的规则、韵律,但其情感却都一样,这太令人着迷了。这些伟大作品,又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在香港大学修完人类学博士后,我愈发觉得,学好语言的关键,就在于浸入式的环境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同时,我也萌生了一个想法:牛津、剑桥的学生离中国学习者那么遥远,为什么不把牛津、剑桥搬到微信上呢?这个念头促使我创立了脱口逻辑Talkology,把我在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年轻朋友们带到一个微信服务号上,让他们帮助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跳出舒适圈,说出漂亮的英语。
  欢迎大家来脱口逻辑一起交流沟通,聊济慈和其他伟大的英国诗人,聊文学、旅行和生活。不要担心言辞生涩!我们耐心有趣的名校教练,会引导你一步步跨过江河湖海,与世界谈笑风生。
其他文献
“三、二、一。”捧着手机的双手在被窩里激动得颤抖,从鼻子里呼出的热气也随着心脏的跳动在屏幕上聚成水滴。“过十二点了!”  这是我的狂欢。在每个极静的夜晚我都在等待这个“仪式”的开始。等待它的心情,不是上学迟到、等不到公交车的忧虑,而是等待掀起华盖露出美人如玉容颜时的那种热切。  夜晚十二点,便是凌晨零点。它是昨天和今天的分界点,是一个老人和一个新生儿的会面,这场会面庄重得像一个仪式。一个交接的仪式
期刊
白话文的自然跳脱,清新随性是今人得以直抒胸臆的关键。今声聚焦现当代美文与时文阅读,今人所思所想自然是振聋发聩,声声入耳。活在当下,既严肃又幸福。  关于新转学来的男孩,普赖斯小姐只知道他基本上一直处于某种孤儿状态,现在跟他住在一起、头发灰白的“姑姑、姑父”其实是养父母,他的生活费由纽约市福利署支付。换做不太敬业或想象力不太丰富的老师可能会要求了解更多细节,但普赖斯小姐觉得这粗略的概括就够了。实际上
期刊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迎神赛会一类的活动,我之前从没亲眼见过。  我对去挤密集的人群兴趣不大,远远观望过,没有上过香,也没有求过签。很难理解这种讨彩祈福的心情。鲁迅曾描述过他家乡绍兴东关举办的五猖会,引用了旧时张岱所记载的明代赛会时扮水浒故事的热闹境况
期刊
这是一篇关于我的毕业作品的文章。在即将结束两年的研究生时光之际。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毕业作品,我感到很高兴。  在美国,研究生学位叫作Master,翻译成中文是“大师”,突然感觉自己地位不同了呢。哈哈,开个玩笑。其实我觉得中、英语言的差异,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密不可分的。不是常常有人说,好的中英翻译一定是对双方文化都十分了解的。可即便如此。也免不了称“翻译”为“再创作”,因为有的东西无法适
期刊
尘埃落定,掩卷深思。一次完整的主题之旅即将结束,你是否准备好满载而归?或许,道别之时的话语最是走心,你又能否体会?而下期的精彩还在期待你的贡献。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是个厌恶制服的人,能不穿校服我就一定不会穿。就算实在没有办法,我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地穿戴些有个性的配饰。这样做当然与我的审美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校服是抹杀个性的象征。虽其出发点是让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们专注于生活中
期刊
爱书之人读书如同行山,穿越陡峭或蜿蜒的山间小径,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才能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我们常常会为足迹的重叠而欣喜,因为寻觅与分享,是读书最大的愉悦。  不知道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身在繁华绮丽的都市?还是热闹活泼的小镇?抑或荡漾着青草香、泥土味的乡村?不知道你的生活是三点一线,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时间都在题海中奋战?还是放学后在热闹的街市上闲逛。在河边的垂柳下疯跑?抑或每次上学都要走过窄窄的田
期刊
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  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要回乡。  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办的年酒。  商店旧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鸡,摆法大有讲究:鸡头向着谁,谁要被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  但是我家的店规模很小,一共只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极少有变动,所以这种顾虑极少。但母亲还是很小心,上菜时关照仆人,必须
期刊
从一点开始,暴雨下了三个小时  房间一直在抵抗它,我们的损失很小  临窗的桌面只打湿了十分之一  ——必须在窗上为“我们的人”留是撤退的豁口  劈下来的闪电是中立的,风  和睡前才换上的毯子也是,应该争取它们  我清楚遭到孤立的是什么……  但是它的害处一直在证明反对的意义荐诗|松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
期刊
风雅颂不仅仅属于《诗经》,《离骚》也不仅仅是屈原的《楚辞》,当风、骚结合,世界变得诗意盎然。诗歌不分国界,无论古今,都是灵魂所渴求的节奏。风格多样的中外诗歌与读诗心得贯穿古今,让你走入诗的领域并爱上诗歌。  人生天地,交接往来,最为人们看重的是情义,是信任,是彼此的尊重与理解,是心灵的呼应与共鸣。唐代诗歌有许多描写人际交往的篇章。或是亲戚邻里之间,古道热情,宽厚真诚;或是邂逅江湖之上,开怀畅饮,忘
期刊
完美的交响乐,如同细细编织的锦缎,离不开互动与配合,倾听与挥洒。学生写作与名师点评的穿插是创造和鉴赏的结合,最和谐的交响乐由此缓缓流淌而出。  《小王子》中对于仪式感有二段经典的描述:“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将对生活的珍视之心通过一些仪式表达出来,可以让生活平地起波澜,给每一个重复性動作赋予内涵,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闪烁出熠熠光辉。当然,徒有排场的仪式,不过是死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