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风雨大作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点开始,暴雨下了三个小时
  房间一直在抵抗它,我们的损失很小
  临窗的桌面只打湿了十分之一
  ——必须在窗上为“我们的人”留是撤退的豁口
  劈下来的闪电是中立的,风
  和睡前才换上的毯子也是,应该争取它们
  我清楚遭到孤立的是什么……
  但是它的害处一直在证明反对的意义

荐诗|松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以上,替你们回忆了一下陆游的这两首诗。张华的这首诗,不消说是借用了古人的题。只是陆游用的那本意象词典,此时加进了更多近现代的思辨。风雨不是千年前的风雨了,“我们”与“他者”之间的对峙,开始拥有了自觉。
  是的,说难听一点,陆游不是真正的自觉者,从他的思想和经历可见一斑。当然这不能怪他,絕大多数古代写作者,无不如此。
  经常有人喜欢用中国古代诗歌踩压当代诗歌,我想借这首诗对这种观点提出反对。无视今人思想与技法上的进步,盲目崇古,近乎于反智。
  请给风雨赋予新的意义,请让我们一起想一想,应该“争取”和“孤立”什么,想一想什么是“中立”,什么是“反对的意义”。
  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下,我们拥有那么多新问题,悬而未决。仅仅顾盼故纸堆,真的足以解决它们吗?
  狸奴不出门,但我们要走出来,面向更新的世界,更新我们的观念与审美。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站在了古人的肩膀上。
其他文献
“彭老爹快断气了!”  这天一大早,这个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彭家村。且不论旁人如何议论纷纷,彭家老大正蹲在自家田埂上发愁呢。  如今,爹已经半只脚踏进了阎王府,指不定哪天就走了,这倒是其次,老爹的身后事如何料理,才是关键。论辈分,彭老爹是彭家村辈分最高的人,所以为他而作的这场白喜事,得是这村里最有排面的,可是……现今家中不说揭不开锅,却也是穷得要命。  “彭老大,”路过的人问他,“那事儿,准
期刊
当人们生活得并不如意时,往往会构想一个黄金时代,用以排解自己的不满。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黄金时代必然是古早的,至少要自己的父辈都不曾见。人们怀古时,会追忆黄金时代的每一个细节,目光流连于过去美好的人、事、物,而不自觉地忽略了古时的缺点。比如夏商时礼正乐存,人民和乐,这是孔子对上古三代的怀念;又如民国时环境宽松,大师辈出,是时人对民国的追捧。正因这黄金时代的存在,对比当下的不如意,许多人不禁会发出九
期刊
我終于钻出了那片连白天还是夜晚都分不清的樟树林。当我重见天日时,悬挂在山后的月亮已不知所终,取而代之的是几束刺眼的白光。  这是一条宽宽的泥路,不要说樟木,就连野草也看不到。其实,在这种荒郊野外,只要不是长满了树的地方,都可以看作一条路。然而,在这片樟树林中,却有这么一条如同现代都市里的大马路一样宽一样平整的路,难免让人觉得奇怪。我沿着这条大路向前走着。希望能够尽快离开这个令人恐惧的地方。可眼下这
期刊
“三、二、一。”捧着手机的双手在被窩里激动得颤抖,从鼻子里呼出的热气也随着心脏的跳动在屏幕上聚成水滴。“过十二点了!”  这是我的狂欢。在每个极静的夜晚我都在等待这个“仪式”的开始。等待它的心情,不是上学迟到、等不到公交车的忧虑,而是等待掀起华盖露出美人如玉容颜时的那种热切。  夜晚十二点,便是凌晨零点。它是昨天和今天的分界点,是一个老人和一个新生儿的会面,这场会面庄重得像一个仪式。一个交接的仪式
期刊
白话文的自然跳脱,清新随性是今人得以直抒胸臆的关键。今声聚焦现当代美文与时文阅读,今人所思所想自然是振聋发聩,声声入耳。活在当下,既严肃又幸福。  关于新转学来的男孩,普赖斯小姐只知道他基本上一直处于某种孤儿状态,现在跟他住在一起、头发灰白的“姑姑、姑父”其实是养父母,他的生活费由纽约市福利署支付。换做不太敬业或想象力不太丰富的老师可能会要求了解更多细节,但普赖斯小姐觉得这粗略的概括就够了。实际上
期刊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迎神赛会一类的活动,我之前从没亲眼见过。  我对去挤密集的人群兴趣不大,远远观望过,没有上过香,也没有求过签。很难理解这种讨彩祈福的心情。鲁迅曾描述过他家乡绍兴东关举办的五猖会,引用了旧时张岱所记载的明代赛会时扮水浒故事的热闹境况
期刊
这是一篇关于我的毕业作品的文章。在即将结束两年的研究生时光之际。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毕业作品,我感到很高兴。  在美国,研究生学位叫作Master,翻译成中文是“大师”,突然感觉自己地位不同了呢。哈哈,开个玩笑。其实我觉得中、英语言的差异,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密不可分的。不是常常有人说,好的中英翻译一定是对双方文化都十分了解的。可即便如此。也免不了称“翻译”为“再创作”,因为有的东西无法适
期刊
尘埃落定,掩卷深思。一次完整的主题之旅即将结束,你是否准备好满载而归?或许,道别之时的话语最是走心,你又能否体会?而下期的精彩还在期待你的贡献。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是个厌恶制服的人,能不穿校服我就一定不会穿。就算实在没有办法,我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地穿戴些有个性的配饰。这样做当然与我的审美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校服是抹杀个性的象征。虽其出发点是让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们专注于生活中
期刊
爱书之人读书如同行山,穿越陡峭或蜿蜒的山间小径,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才能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我们常常会为足迹的重叠而欣喜,因为寻觅与分享,是读书最大的愉悦。  不知道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身在繁华绮丽的都市?还是热闹活泼的小镇?抑或荡漾着青草香、泥土味的乡村?不知道你的生活是三点一线,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时间都在题海中奋战?还是放学后在热闹的街市上闲逛。在河边的垂柳下疯跑?抑或每次上学都要走过窄窄的田
期刊
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  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要回乡。  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办的年酒。  商店旧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鸡,摆法大有讲究:鸡头向着谁,谁要被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  但是我家的店规模很小,一共只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极少有变动,所以这种顾虑极少。但母亲还是很小心,上菜时关照仆人,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