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绳是各地体育中考的选考项目,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这种跳绳方法已在我校体育中考中推广使用,取得了理想成绩。
  一、高抬腿式下肢动作
  1.频率优势
  总体来讲,相比双脚跳,单脚交替式跳法更具有频率上的优势。有同行把单脚交替式跳法形象地称为走步法,但本人认为称作高抬腿法更为合理。在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中,首先要求所有腿部的动作必须是在身体前面完成,这是该跳法的显著外显动作特征。具体为大腿带动小腿向前上方抬至脚离地,这实际上也就是高抬腿动作的动作规格,学生易犯错误是大腿不抬,形成后踢腿动作。走步式的提法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小腿折叠后踢的倾向,事实上小腿的折叠后踢有两个弊端,频率上不去和易导致脚勾绳。高抬腿动作主要是靠大腿前后部肌群来完成的,是人体在自然行走中的一个自然动作,在跳绳中要求脚部离地不高的情况下,膝盖以下基本上是没有大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下肢动作自然比较容易控制和高速稳定运行,动作显得自然、高效与经济。在测试学生没有绳,只要求脚离地的情况下,高抬腿法学生可以轻松达到10秒55次,而后踢腿能达到10秒35次的学生已是相当少。原地高抬腿是同学们熟悉的动作,一般来说,学生们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比较容易掌握。而小腿后踢后连续直接折返这个动作,同学们做到快速比较困难,这也是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的核心优势所在。
  2.低失误率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产生了小腿后踢将直接导致频率下降,同时会加大失误的可能性,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后踢这个动作自身造成的。小腿折叠后踢还原至脚着地的一个周期中,包括了一个脚部折返动作,这个折返运动中脚部运动的轨迹与绳的运动轨迹高度重合,呈一段弧形范围内共运行格局,这必然增加了脚部打到绳的几率,从而导致跳绳过程中断,这也是小腿后踢这个动作的致命弱点。在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中,脚部运动轨迹与跳绳的运动轨迹是一个类似圆的一条半径和它在圆弧上的切线的关系,两个轨迹的重合是一个点,在同等条件下,这必然会大大减少脚部打到绳的几率,这是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的又一个核心优势。
  二、单脚自计数
  1.计数简单易行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发现,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自己计数。在计数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双脚连续计数法,按照30秒90个来计算,一秒钟数三个,而且到了10以后,因为是两位数的问题,学生一秒钟就要数出六个数字,事实证明很难做到,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导致失误增加,有些学生因此而放弃自己计数,跳绳过程中的自我计数问题也就成了一个难题。采用单脚计数法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难题,学生在开始起跳后第一次落地开始计数,以后该脚再次落地则累计进一,这样一来,学生数数的负担减轻了一半,按照30秒90个来计算,到了10以后,学生一秒钟最多只要数出三个数字,事实证明学生完全能接受。需要说明的是:中途若出现中断,重新起跳后第一次落脚时,必须重复中断前的最后一次计数,然后继续往下计数。在完成跳绳进行换算时,分两种情况:若是第一次落地脚完成的最后一次,则实际总数为总计数减去1后的两倍,若是另一个脚完成的最后一次则需要再加一个。简单地讲就是数单脚,然后减一乘二,再看是否要加一。
  2.帮助学生获得稳定的节奏
  稳定的节奏对于良好跳绳成绩的取得非常重要,节奏的不稳定直接导致手部、脚部、绳三个主要因素都处于变化之中,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就容易导致跳绳整体动作内部的不一致,从而失误。采用单脚计数法能有效帮助学生确定稳定的节奏感。计数过程中,个位和十位上的两个数正好对应两个脚的起落,学生数数的节奏感一般都能做到比较稳定,再与两脚的起落配合一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稳定的跳绳节奏。另外也有利于教师在不同的练习阶段利用数数来精确控制学生的跳绳速度,避免用快点和慢点这样模糊的语言来要求学生。
  总之,高抬腿单脚计数跳绳法采用高抬腿式腿部动作,是以单脚自我计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跳绳方法,结合其他各部位的优良技术和有效地练习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跳绳频率和稳定性,学生也能方便完成自我计数,是提高学生跳绳成绩的不错选择。
其他文献
一。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研制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我国的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的国民体质近20多年不断下降。2010年初公布的国民体质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再次下降
摘 要:建立健全体育档案,对于学校体育工作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它是学校各项体育教育活动的见证和历史还原,是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整理时,应根据文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科学、有序地整理,充分利用电子、网络的保存方式,保证档案长期完整地保存。同时,加强档案整理规范性、创新性,形成本校特色。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档案;高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组合式游戏的三种运用技巧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发现,单独使用游戏法,只要恰到好处,其效果犹如中医中的“单方”和“偏方”,是管用的。如果能够再深入一步,对难点教材采用“复方”或“大方子”,则会取得更佳的效果。我们把这一类游戏,称之为组合式游戏。  通常组合式游戏有三种运用技巧:  一、游戏法与其他教法相结合。例如:快速跑教学这样设计步骤:跑的诱导练习→跑的专项练习→结合游戏的快速跑:⑴《
2012年第11期本刊刊登的李志勇老师的《高抬腿教学的设计片段》,设计简单易行,教学重难点表述简洁准确,并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游戏,借助竹竿检验动作的正确度,有效解决了重难点,学习效果明显。但在笔者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不足之处,现提出个人看法。  竹竿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习的帮助是值得肯定的,但竹竿的固定与选择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够满足的,因此在辅助工具的选择上,器材应尽量简单、实际,确保每个学校
摘 要:观摩各级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比赛时,发现队列队形中“向左(右、后)转走”扣分情况最多。查阅相关资料,对该动作的书写并没有规范统一,且大都只有动作要领或学法指导的叙述,而缺少口令与动作相结合的详细操作说明。笔者对规范“向左转走”的书写和操作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以期获得同仁的认同。  关键词:向左转走;队列队形;操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
为了使听(看)课更有针对性,我们在听(看)课之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需要携带哪些必备的材料、看课过程中需要记录哪些内容,是按上课程序记录还是只记录重点内容、是详细的记录还是简略的记录、看课的技能如何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整体地思考。  一、听(看)课技能的含义  听(看)课技能是指体育教师从观察者的角度对体育课前设计、课中过程进行整体的、专题的记录与分析,学习授课教师的经验,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过
教学的预设再怎么完美也包含不了所有教学细节,如何解决课堂中突发的生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体会,介绍这方面的经验。
对象:水平三及以上  目标:发展腿部力量和快速跑能力,学习提高快速反应和快速跑技术。  方法:  1.足够大的平坦场地若干块,每块场地画两条间距为40~50米起点线和终点线,足球若干只。2.依据场地大小把班级分成若干个人数为单数的小组。每组先猜拳决定一学生为裁判,其他同学分成人数均等的两队,各队自行给本队队员编号。3.游戏开始,两队成横队分列于裁判两侧的起点线后,当裁判发令“×号PK”同时踢出足球
摘 要:教学能力测试课是社会人员、非师范专业和函授进修取得学历的准教师申请通过体育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经实践总结,提出在高级中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资格的认定中应从认真研读教师资格认定公告,选择好教学内容,把握好测试课的设计重点,借班上课预演,测试前精心准备,参加测试,答辩等七个方面来上好测试课,为参加体育教师资格认定的准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师;资格认定;教学能力;测试
关键词:2014;全国学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武汉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80-01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主办、武汉体育学院承办的“2014全国学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七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学校体育工作者研讨会”于11月7~9日在武汉体育学院举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校体育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副总督学杨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