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兴趣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n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具备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少学生厌恶学语文、怕学语文,一些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学,个别学生还会放弃语文学习。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祖国语言缺乏热爱之情,从而导致他们不能够具有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说话颠三倒四,漏洞百出;写文章时错别字俯拾皆是,语病繁多。
  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事实上,我们不少老师急功近利,在教学中采取机械简单的方法,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地抄,拼命地背,弄得学生头昏脑胀,结果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爱因斯坦曾说过:“那种认为可以用强制的方法或所谓的责任感来代替观察和探索乐趣的想法,真是一个可悲的误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经验的老师,总是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化平淡为神奇,唤起学生学习的“奇趣”。因此,要想真正搞好语文教学,我们就有必要在“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这个问题上多动一点脑筋。
  1.打破学生的生活兴趣与学习兴趣之间的壁垒
  传统的教学观就是“以本为本”,将学生死死地围困在课本里,不重视让学生去广泛地接触自然、社会;不提倡学生读课外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一些学生偶尔这样做,也会被老师指责为“不务正业”、“走歪门邪道”。这种“以本为本”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割裂开来。实际上,单靠一本语文教科书是不可能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要打破学生的生活兴趣与学习兴趣之间的壁垒,实现生活兴趣向学习兴趣的迁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还要鼓励、启发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生活即语文。与人交谈,观察生活,订正店铺标牌的错别字等等都是在进行语文学习。
  现代社会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他們每天都需要通过一些传媒获取大量信息。而有的教师视报刊杂志、电视为洪水猛兽,不准学生与之接近,生怕因此耽误学习。看电视、看报刊杂志有什么不好?实际上多看好的报刊杂志、适宜的电视节目,对语文学习大有好处。电视文学作品欣赏,好的电视剧及文艺节目中有不少都是我们所学文章的形象再现,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课本上的内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对课本不感兴趣而对其他事物感兴趣,我们教师不能怕,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出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语文内容之间的联系点,将他们在其他方面产生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上面来。每当在给初一新生上第一节语文课时,我总要对他们说:“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看电视,那么学习语文就可以大大满足你们这方面的要求。因为语文课本里呀,有反映过去的故事,也有展现今天新时代的故事;有枪战片,也有武打片,还有一些童话、神话故事片等等。”同学们听了这番话,异常兴奋。从第一节课,他们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有些老师为了严肃自己的课堂纪律,上课时脸上总是阴云密布,使学生感到沉闷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怎能去主动、愉快地参与讨论问题,接受知识呢?知识的传递是以心理间的积极影响为背景的,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而且是以心理间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特征的情感交流。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才能对这一学科感兴趣。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信任的眼神,鼓励的微笑,赞扬的话语。
  3.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
  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记叙文教学,教师可巧设悬念,深入诱导;议论文教学,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讨论、辩论;说明文教学,可用直观手段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可通过现实生活中典型事例创设游戏情境。就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来说方法就很多。像散文,除了传统的教师范读外,还可用听配乐录音的方式,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让学生欣赏电视散文。篇幅较长的小说,可以先让学生默读,后让学生复述情节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而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仍然不自觉地一味包办,形式单调。结果,老师很累,学生想睡,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学效果就不会让人满意。
  4.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做到寓教于乐,富有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强迫学习的东西容易遗忘。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般表现为主动、积极和自觉,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能激起学生大脑的兴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按其思维抑制规律调节情绪。否则,必然会减缓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在教《苏州园林》时,曾经针对学生普遍对学习说明文感到枯燥无味这一状况,采用这样导入方式的:一进教室,我便问:“国庆旅游黄金周,同学们出去旅游了没有?”绝大多数学生说“没有”,当问及原因,或曰“没钱”,或曰“没时间”等等。接着我就说:“为了弥补大家的缺憾,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苏州去一趟,领略一下这个人间天堂的园林美景,好不好?”一语既出,同学们兴奋不已,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油然而生。
  5.注意板书的艺术性
  板书作为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能给听课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审美感受。课堂上学生对黑板的注视不单纯是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审美活动。他们从黑板上所获得的除了知识技能外,还有美的享受。教师精心设计并用优美的文字、符号、图形等表现出来的板书,就是一幅精妙的艺术品。如《孔乙己》一文,根据孔乙己的处境,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板书:
  


  学生通过欣赏教师的板书,可以得到美的陶冶,激发起学习的愿望,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因此,富有创意的板书设计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内驱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创新主编《中学语文创新教法》 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2] 潘如勤等主编《教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4年版.
   [3] 朱宝荣《心理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收稿日期:2010-10-15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是指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七种智能。此理论在90年代初引入中国,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教育重要启示之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大教育观。是对传统智能理论的挑战,现代教育必须改变把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做为一个人智能全部的传统智能理论;启示之二是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它说明世界上不存在聪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路结构;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对于进一步讨论电学问题,掌握几种特殊的识别电路的方法,则对解决电学问题起到“开闸
期刊
【摘要】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活运用和善于总结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既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保障,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体现。  【关键词】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整合;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真
期刊
【摘要】历史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历史教学的创新必须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创新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师,是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处理好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与教学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搞好历史教学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学科特征;教学创新     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它不是要给学生以某种生产性技术,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中学历史教学的重心,不在于澄清历史本身的是是非非,而是要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评
期刊
新课标背景下,备课作为教师的一种日常工作,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在备课内容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备课形式上。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形式都可以有不同的备课方法。下面笔者根据自己这些年来的实践及搜集到的资料,试把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历史备课形式归纳成章,寄望对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及其管理者有所启益。  1.备课博客  这是一种借助网络的互动性、灵活性、民主性而开展的教师群体交流形式。备课博
期刊
从事乡村教育已快十年,“望子成才”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然而每个家长对待如何实现这个愿望的做法却大不相同,特别是我们偏远区乡的家长,他们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远离偏远,远离落后,能学有所成,然而他们一味的觉得教育就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既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老师就该负起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致使对学生的教育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培养孩子成才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1.坚持统筹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使人民群众的生
期刊
1.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
期刊
1.构建知识、材料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  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像能力。  应值
期刊
1.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