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g1993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是指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七种智能。此理论在90年代初引入中国,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教育重要启示之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大教育观。是对传统智能理论的挑战,现代教育必须改变把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做为一个人智能全部的传统智能理论;启示之二是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它说明世界上不存在聪明与不聪明,只存在人在哪些方面有智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所以,我认为物理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必须的基本技能与知识,而且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物理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教学内容。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不仅要做到在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而且,还要完成在学生展示自我才能的同时,促进科学探究的顺利完成。结合教学实践下面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1.通过形式多样的表演,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利用表演的方式再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要做到。
  1.1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但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对现象或问题感知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同学能定位出哪些现象或问题是利用物理的知识点可以解决的,而有的同学还不能把物理现象或问题从众多的自然现象中识别出来,同一教学内容教学前,学生已有了知识和经验上的差异,为了使程度差的学生也能够顺利的掌握新知,理解明确在限定时间内探究的目的,可以把物理知识点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如:在讲二力合成的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有运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例,哪位同学上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呢?话语刚落有许多同学先后到前面进行了表演,有表演两个同学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抢一本书的,还有的同学表演几个同学沿同一方向同一直线向前推桌子等,让我感动之一是一些平时少言寡语学习没兴趣的同学,看到同学们的表演,兴奋异常跃跃欲试,对学习有了兴趣。感动之二是在这一短暂的瞬间同学们就能思考、设计、表演出那么贴近生活反映物理知识准确到位的内容,设计潜能充分显示。同学们的掌声给参加表演的同学以自信。
  1.2善于利用学生的潜在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爱好和他们在这一爱好方面已达到的程度,比如:我教的二年三班同学,他们的家庭条件都非常好,家长非常重视对孩子的从小培养,所以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有了多方面的爱好,有的会唱歌;有的会弹钢琴;有的会拉小提琴;有的会跳舞;有的喜欢演讲、朗诵、诗歌等。在我看来这都是促使学生学好物理的潜在的资源。如果不合理利用,那便是资源浪费。在讲“音调、响度、音色”一节时,我直接向同学们提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怎样认识“音调、响度、音色”,说出你的方案。同学们分组讨论,喜欢唱歌的同学选出音调不同的歌曲来歌唱,体现音调高低,还有的同学从家里搬来钢琴,拿来了手提琴、笛子等乐器,共同演奏来体现响度,音色的特征,在欢歌笑语中获得了新知。
  1.3善于利用学生的合作意识。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学生基本上具有了合作意识。而表演是加深学生之间合作取得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往往有些内容只靠一人的表演是不能准确完整表达出物理问题的。比如“力”一章复习课,我设计的探究问题是设计一个物理情景能把第八章“力”的知识点表现出来。在班长的组织下,同学们各抒已见,尽显才能,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有一名同学练钢琴,旁边有一位同学随着琴声在练唱、有两名同学抬水,有一名同学在扫地,有两名同学在传排球,有一名同学在看书,另一名同学在踢键子,这些表演的同学都非常投入,生怕表演动作不到位,知识点再现不准,产生错觉,影响整体表演效果。没有参加表演的同学在观看中总结出了本章知识网络。
  2.通过展示物理探究型实践成果,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
  我于2008年开始研究适合初中生参与的探究型实践方案,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总结修改和补充,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日臻完善,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素质。
  2.1设置探究型实践项目要遵循的原则。
  2.1.1知识性原则;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实践项目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和补充,内容选择不当,再好的形式也没有意义。这就要求设置的实践项目必须包含学生已经学过的和将要学到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自主性学习所必需的能力。
  2.1.2探究性原则;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的探索兴趣。选择那些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探究课题,对于达到这样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2.1.3可行性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实践项目,且不感到非常复杂和困难,然而要取得优异成果,还必须加强学习研究,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锻炼的机会和欲望。
  2.1.4合作性原则;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设置实践项目要注意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2.2展示物理探究型实践成果的过程与形式:毛泽东早在1964年2月春节座谈会上说:“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现在看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寻等,也可以是研究性实验,及物理科技制作,具体形式要结合学习的内容及当地实际。
  2.2.1社会调查;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例如,我在讲解质量密度一章时,布置了这样的一个调查课题: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列表归纳这些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并谈出不同物质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根据需要合理的选用。调查结束后,创设了一次交流的机会,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的发言积极涌跃,尽显才能。
  2.2.2参观访问;是一种面对面的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充分的锻炼学生的语言技巧。锻炼学生的胆量,同时也是发现物理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应用的最好时机,也是发现前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缺陷的最好时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如学完简单机械一章后,领着学生到工地参观了工地上应用简单机械的情况,了解了杠杆,滑轮的应用。在采访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得到了工人师傅的一一回答,有些同学还当场向工人师傅提出了许多建议,得到了工人师傅的赞许和夸奖,增添了学生的自信心。
  2.2.3研究性实验;所谓研究性学习,是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中发现问题,选择问题并确定课题,使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最终解决问题。其核心和灵魂是创造性。在讲解了“固体压强”后,选择了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究:降卵击石积分赛自备物品包装鸡蛋,让包装好鸡蛋从2米高处落下,用包物品件数少,所用时间短者胜,同学们分组设计了不同的探究方案,在展示过程中,增添了自豪感,培养了创新能力。
  总之,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的目标;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收稿日期:2010-10-15
其他文献
【摘要】“甘洒雨露润桃李”这篇文章用真情平实的语言,记述了在“爱”的感召下、在雨露的滋润下学生内心的成熟、精神成长的过程,作者分别以“用爱心去唤醒孩子迷茫的心灵,援助他们生活的困难”、“以爱心去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用爱心去创设教育情境,掀起他们心中爱的波澜”、“用爱心共同架设家长心中的彩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有理有据,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衷爱,通过自己多年投身班主任工作所取得的
期刊
1.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
期刊
工程問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内容之一。它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出现的,教师把重点放在围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个数量关系进行变式训练。运用工程问题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这应该说是工程问题教学之“源”。但我利用“工程问题”的“源”解决一些“本”的问题,在学完工程问题的知识后设计具有延伸应用实践价值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片断:师:同学们,
期刊
1.设疑、讨论、归纳一体化教学模式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
期刊
1.运用史料,以趣引思,培养兴趣    高中的材料解析题是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达到这种能力要求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绝不能到高三才临阵磨枪,只有从高一这个承上启下的起始年级结网而渔。以兴趣引路,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互为促
期刊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关键;①教材,②教师。英语教育改革也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进行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努力和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这也正是新课改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怎样开发和利用好英语校本资源呢?  1.要准确把握英语教学资源概念  我们传统观念上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师用书、教学挂图等。其实
期刊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
期刊
一学年来,我们举办了“‘四好少年’快乐成长”、“图书跳蚤市场”、“”同在蓝天下,我们手拉手舟曲地震捐助“、“我让妈妈露笑脸”、 “七彩夏日”、“历史在我心中”、“我为学校添光彩”等一系列班队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成长。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为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谈谈我们在开展班队活动中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1.以生为本,
期刊
【摘要】作业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评价把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等体现出来,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数学作业;评价;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应多样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于评价结果的描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留守孩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孩子”指的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其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或他人监护教育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许多的留守孩子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学习、行为、性格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对留守孩子进行教育时有孤军奋战之感,效果也往往不甚乐观。鉴于此,我们不得调查深思:留守孩子的教育现状怎样?存在着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在几学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