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创新与历史教师的转型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30f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历史教学的创新必须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创新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师,是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处理好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与教学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搞好历史教学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学科特征;教学创新
  
  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它不是要给学生以某种生产性技术,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中学历史教学的重心,不在于澄清历史本身的是是非非,而是要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起评价生活、认识社会的标准,从而运用这些方法,去处理纷繁复杂的诸多现实问题,塑造出良好的人格。这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那么怎样从中学历史教育的特征和本质出发,搞好教学创新呢?本文就此做些论证,求教于同仁。
  1.深刻理解现实,用时代的观念搞好历史教学创新
  历史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社会的观念。那么,教学的创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的更新。历史教育不是直接用新观念来武装学生,而是培养学生用时代的观念来理解历史。历史有两层含义:作为本体,他指人类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它是过去的,既定的,不变的;作为认识,它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因而它是现在的,不定的,可变的。中学历史教育是一种对历史本体的特殊认识活动,它应当是现在而非过去的,是现在的人为着现在而在认识历史。因此,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深化。这主要指历史教育的形式和教学内容地選择。随着史学理论的发展及新教材的发掘,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对某些历史现象的诠释也会有所变化。比如,为了体现与时俱进,华东师大版初中教材就增加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多极化与全球化的趋势》等许多新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的观念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既然对历史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时代性就成了历史教育的显著特征。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事实不是死寂的过去,它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历史虽然是过去了的事情,但历史的东西往往会以思想的形式顽强的存留于今天,因而,对历史加以过滤是必需的。这个过滤的武器就是今天的思想。这样,对现实的认识就成了对历史认识的思想前提。
  这样,我们看到,历史认识的原始思想与进步、深刻,则其对历史事实就愈敏感,对历史的当代意义的探讨就愈显突出。对当代的困惑与问题研究愈多,则其对历史从新角度所做出的新的阐释就愈丰富。因而不注视现时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同现实保持密切联系,不提高历史工作者本身的思想,就不可能对历史作出创新性的分析与理解。只有深明今天,才能将今天与昨天紧密相联,才能看清今天在怎样的延续着昨天,又在怎样地否定着昨天。在现实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以对历史作出创新性的分析与理解,才能达到铸造新人,为今天服务的目的。
  2.准确把握过去,用历史的眼光搞好历史教学创新
  所谓历史的眼光,就是要历史地、客观地、辩证的看问题。我们进行教学时,无论分析历史事件,还是评价历史人物都要力求做到不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从历史的发展中探求历史的规律。例如,汉武帝时为什么会出现独尊儒术的局面?儒家的正统地位为什么会历两千余年而不衰?对于前一个问题,应详细的分析汉武帝时的历史条件:秦始皇靠法家思想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就了一代伟业。但他走了极端,实行严刑峻法,过渡役使百姓,结果至秦二世而亡。汉初统治者总结秦亡的教训,奉行黄老之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由于王国这个毒瘤地恶性发展,终于爆发了“七国之乱”,中央政权受到严重的威胁。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正适应了当时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核心,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式,从而真正实现汉兴的目标,避免了短命而亡的悲剧或封建割据局面地出现。要弄清儒家思想为什么成为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就得在更广阔深刻的背景上去分析。给学生揭示了四点:①阶级斗争的需要。无论哪个朝代的统治者都要从孔孟那里找寻护身符。②君主专制政治对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统治阶级的思想必然成为全社会的统治思想。③从孔孟开始,经过历代大儒的改造和充实,儒家思想已成为一个完整体系。在这方面,其他思想不能与之比肩。④中国地理环境的半封闭性,中国的文明程度高于周边国家。
  眼光是和知识、经历、能力联系在一起的。不妨说,历史的眼光是历史思维能力的结果。所谓史实和眼光,就其思维的品质来说,是一种鉴别力和判断力。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这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教师要通过具体生动地史实,让学生掌握这些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区分析,去辨别。历史的看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有些史学识见或眼光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度。要学生具有历史的眼光,教师首先要具有历史的眼光。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当前历史研究的最新动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不断提高认识历史、驾驭历史的能力。
  3.处理好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与教学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搞好历史教学创新的关键
  就历史教学而言,有两种意义上的创新。①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分析与理解,②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不创新教学形式、手段对学生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学生是不会产生精神飞跃的。但是没有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分析理解,仍是一种浅层的形式主义的创新,也不会产生精神飞跃。如果学生从我们的教学中获取的是平庸的思想,或是教条主义的陈旧观念,则无论教学形式多么新颖,塑造出来的都只是一种守旧,平庸,过时的“人才”。因此,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即对教材的创新分析与理解,就成了历史教学创新的根本。比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如果我们不从内容上对之作新的分析理解,无论我们的教学形式多么新颖,都会显出一种陈旧,学生得到的,无非是无数的历史故事。如果我们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二次开发,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就大不相同。为什么中国古代民族间战争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南方很少呢?这是中国北方是中国农牧两种文明交汇地的结果。只要这两种文明的差异还存在,两者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相桲性冲突与摩擦就不会消失。秦汉与匈奴之战,隋唐与突厥之战,宋与党项,契丹之间的战争莫不如此。南匈奴内附,乃是南匈奴农耕化的必然性产物。十六国时中原少数民族政权当立,北宋与辽的雄霸分界,南宋与金的淮水分解,乃是当时北方战乱,土地大量抛荒,中原成为半农半牧区的结果。我们对教材作出这种分析是创新性的,有了这种分析,我们就真正理解中国北方的民族关系了。很显然,一旦对教材内容作出新的理解,我们的教学就成了一种崭新的教学,再辅之以创新性教学形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学了。
  我们这里所谓的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指发掘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规律、历史观念。历史教学只停留于历史的物质层面而不扪及历史的精神底蕴,是不能称作真正的历史教学的,当然就谈不上历史教学的创新。很显然,历史教学创新的大忌是对历史教材处理的表面化。比如,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像,如果我们只停留于指示给学生:“这就是中山先生”这一简单事实层面,无异于浪费学生的时间。但是,我们如果从中山先生那平头、中山装入手,联系时代特征,与清朝官员的辫子、马褂装相对照,就会发现中山先生这是在进行一场着装革命,与他的政治革命一道,构成了波涛汹涌的辛亥革命大潮。他的这种着装,既是对满洲贵族的厌恶心理的一种反映,又是革命精神的一种张扬。与维新时代康有为的辫子、马褂装相比较,又看出康有为的着装恰与他的政治主张是高度一致的。我们这样从本质的角度翻出新招,处理教材,就从历史的物质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哲学层面,就将物质和精神有机结合,更深层次的历史创新教育就来到了课堂。当然,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最忌讳对理论的生搬硬套,它靠教师坚实的业务知识,求真的学术观念和积极的思维能力。眼下的一种倾向是,热烈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而忽视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分析与理解,甚至认为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就是以教材为中心而不是创新。因而大都撇开教材谈创新,增加内容谈创新。须知,没有对教材内容的创新性分析与理解,一切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都只能是一种招式。因为“教科书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课程标准》语)。舍弃教材就既无教学,也无创新了。当然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双慧眼,我们带领学生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对学生观念的培养过程,能力的培养过程,当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总之,引导学生发掘教材,在发掘中创造,做创造性发掘,不断地创新发掘方法和手段,如此,我们的教学就既是创造的,又是创新的。创新性的教材虽然重要,而我们自己是否是创新型教师更重要。历史教育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创新历史教师本身。
  4.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历史教学创新的核心追求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历史教学创新所追求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最基本特质是: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挑战性,自主性,坚韧性,不懈的追求等。因此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使学生养成好奇、挑战、自主的特性,就是历史创新教学的根本任务。要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特质,教学必须是具有创造性的教学。
  要使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使学生体验什么是创造,什么叫创新,是必要的。创新型的人才特质,就是通过平中出奇的迭加来实现的。
  以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求我们善于分辨历史中的共性和个性。无个性的共性化历史是毫无生气的死寂的历史。无生气的历史当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窒息。而欲求历史之鲜活生动,则必须捕捉历史的个性。因为历史的鲜活性特征由其个性化特征决定,追寻历史的个性是培养学生求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最后,我们用创新、创造、价值三者之间的哲学关系来结束本文的讨论。创新是一种精神特质,它体现于行为中。创造是一种活动类型及类型性活动产品。价值是活动的意义判断。创新为创造活动提供精神原动力,创造是创新精神的实践产物。价值为具体的创造性活动规定方向。因而,愈是创新就愈要加强价值的估判,方向的把握。用这三者间的哲学关系来看我们的许多历史教学活动,包括模式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就会发现诸多问题。因而,牢牢把握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创新性教学活动中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历史教育改革就会健康发展。我们一但这样做了,创新教育的春天,就由我们的双手描绘出来了。
  
  收稿日期:2010-10-10
其他文献
1.设疑、讨论、归纳一体化教学模式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
期刊
1.运用史料,以趣引思,培养兴趣    高中的材料解析题是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达到这种能力要求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绝不能到高三才临阵磨枪,只有从高一这个承上启下的起始年级结网而渔。以兴趣引路,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互为促
期刊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关键;①教材,②教师。英语教育改革也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进行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努力和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这也正是新课改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怎样开发和利用好英语校本资源呢?  1.要准确把握英语教学资源概念  我们传统观念上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师用书、教学挂图等。其实
期刊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
期刊
一学年来,我们举办了“‘四好少年’快乐成长”、“图书跳蚤市场”、“”同在蓝天下,我们手拉手舟曲地震捐助“、“我让妈妈露笑脸”、 “七彩夏日”、“历史在我心中”、“我为学校添光彩”等一系列班队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成长。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为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谈谈我们在开展班队活动中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1.以生为本,
期刊
【摘要】作业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评价把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等体现出来,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数学作业;评价;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应多样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于评价结果的描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留守孩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孩子”指的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其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或他人监护教育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许多的留守孩子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学习、行为、性格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对留守孩子进行教育时有孤军奋战之感,效果也往往不甚乐观。鉴于此,我们不得调查深思:留守孩子的教育现状怎样?存在着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在几学期的
期刊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是指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七种智能。此理论在90年代初引入中国,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教育重要启示之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大教育观。是对传统智能理论的挑战,现代教育必须改变把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做为一个人智能全部的传统智能理论;启示之二是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它说明世界上不存在聪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路结构;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对于进一步讨论电学问题,掌握几种特殊的识别电路的方法,则对解决电学问题起到“开闸
期刊
【摘要】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活运用和善于总结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既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保障,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体现。  【关键词】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整合;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