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洲 寻屋寻乡寻岭南

来源 :珠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cz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葱翠山麓,浩瀚南海,那洲村位于唐家湾镇西部,东南接会同村,西南接中山西山村,北邻那洲林场,建村始于明朝景泰年间,距今已五百余年。这座小村庄原称那溪,那时茅湾河可通该村,后因该河河床淤积,成为农田,故改称为那洲。
  提起那洲,也许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古元故居的光环,但是光环背后,这个钟灵毓秀的村庄自有源远的文化魅力和宁静的乡村风情。
  雕梁画栋 述说历史
  建筑是村庄百年栉风沐雨下的无声记录,呈现出当地浓厚的地域文化。那洲村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包罗祠堂、民居、门楼、炮楼,它们如历史文化积淀的载体,整体充满浓郁的岭南特色。
  氏族祠堂是汉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最能体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进入那洲村中,步行不远即是古氏大宗祠,主座面阔三间,两进两廊夹一天井,为台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灰瓦面,博古脊,展现出明清时期岭南建筑古朴、刚健的艺术特征。在细节上,宗祠运用雕花木雕封檐板,于虾公梁上配置花柁墩,石门额上“古氏大宗祠”五字为凸起的阳刻,精致考究。


  在古元故居的墙体上,装饰着一幅幅立体感强烈的花鸟浮雕画,栩栩如生,十分吸睛,这便是灰塑工艺。在建筑装饰方面,那洲村的古民居大多运用灰塑,这是一种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早在唐代便已出现,及至明清更是盛行。它主要以浮雕和半浮雕的形式进行表现,用在山墙、屋顶和墙身的过渡转折部分,大多见于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在那洲村中,由于海风的盐分和水分易侵蚀砖雕,人们就地取材,将蚝壳与贝壳烧制成贝灰,再加入银朱、红丹、土黄、石绿等,制成彩色灰塑。唐家湾各个村镇的灰塑装饰各有风格,而那洲的灰塑形状多为花卉,这些花卉茎叶、花蕊与花瓣层次丰富,颜色艳丽,具有浓厚的民间装饰风格。
  除却建筑风格的彰显,那洲村中还保存着直观的岁月印记。唐家湾临海,沿海一带盗匪猖獗,唐家古镇村民为防盗匪,明末时期就自发修建了土围墙,至民国初年历经多次集资修建,城墙周长一千一百米,设五栅门,早晚有更夫把守,栅门内邻闾融洽,毫无隔阂。上世纪二十年代,唐家古镇的栅门就已经被拆除,但是在那洲村内古围墙仍然保留得相对完整,那洲村的东门楼左右连接三合土围墙,南门楼左侧东面三合土围墙及南侧向北三合土围墙,可从中一窥昔日历史辙痕。
  作为村中重要的公共空间,那洲老市场是一个近代集中的遮蔽式商业集市,为四跨三列石柱的开敞建筑形态,外表看似朴素,却实用热闹。晨间,这里会摆满新鲜的蔬菜水果禽肉,当摊位撤下,集市中央敞空开来,便成了村民避暑避雨的绝佳宝地。村中还有一处新葺的古元文化广场,可进行亲子游乐、赏菊钓虾、休闲烧烤,丰富村民生活闲暇时光。
  瓜果茶果 乡情田景
  如今,漫步在那洲村,街道外墙绘制了图文并茂的古元简介以及古元的多幅木刻与水彩代表作,这些色彩鲜艳、还原度高的绘画在进行宣传与普及的同时,还为这座宁静村庄增添明丽亮色。除却部分古老建筑物外,村内许多民居早已翻新重修,但仍不失盎然农趣。许多人家喜欢在院内栽种果树,盛夏时节,不少果树将它们繁茂枝叶和果实探出墙头,澄黄晶莹、累累串串的黄皮,半熟的、隐藏在枝叶中青涩滚圆的柚子,还有柑橘、杨桃、杨梅、枇杷……待瓜果熟透,有些村民还会邀请好友前来享受收获摘果的乐趣,到用餐时间再做几道特色地道家常菜,度过惬意的农间午后。
  提及水果,还有一种“果”在那洲也享誉盛名——那洲茶果。那洲远近驰名的芦兜粽选用优质糯米,拌之以红豆与咸鸭蛋,加上用五香粉腌制过的咸肉作为馅料,再娴熟地用芦兜叶包扎,滴水不漏;此外还有煎堆、艾饼、南瓜饼、芋头糕、萝卜糕、马蹄糕等特色茶果,那洲代表队曾凭借这些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在“唐家湾各村茶果大比拼”中夺魁。那洲人还会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节令,烹制出不同的茶果以飨客:年晚炸煎堆,新春拌豆捞,元宵煮汤丸,三月三生梗糕,端午裹鹻粽、咸肉粽,七月包叶仔,八月炊芋糕,过年包角仔、马蹄糕、萝卜糕……这片土地上的传统饮食文化历经六百年的洗礼,如今依然生机勃勃。


  盛夏的珠海时晴时雨,天气的心思难以捉摸,骤雨过后天空稍霁,洗濯暑气,展露一片绿意。紧邻农田旁的健身场所的滑梯上还残留雨水痕迹,但是已经有两个孩子开怀嬉笑着从上面滑下来,丝毫不在意裤子会被积水弄湿,一旁两个大人坐在秋千上,面向雨后的农田。拐入那洲绿道,两旁农田中布满插好的整齐新秧,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缀在路边的灌木丛中,田野铺陈,树木荫绿,一路依次经过生机勃勃的畜牧场以及蓄水满满的鱼塘,越过开阔的田地远眺,还能看见错落的屋檐瓦梁勾勒出村庄轮廓,加之天色阴黛朦胧,几分古朴,几分野趣,那洲如在水彩画中。
  那洲古迹
  诚斋谭公祠: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坐东南朝西北,总面阔三间,三进夹两天井。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灰瓦面,素瓦当,博古脊;头门设乐台,梁上有驼峰,檐下有壁画,虾公梁上置雕花柁墩。该祠改革开放后曾做工厂厂房。
  那洲古氏大宗祠: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是那洲古姓村民的始祖祠,坐西南朝东北,主座面阔三间,两进两廊夹一天井。该祠抗战前曾做那洲村“崇德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做过大队粮仓,20世纪80年代曾做厂房。


  清晓古公祠:建于清代,坐西南向东北,面阔三间,三进夹两天井。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灰瓦面,素瓦当,博古脊;暗八宝木雕封檐板,带石雕与灰塑;头门前廊为青砖墙、石墙基,其余山墙为三合土舂砌而成;凹肚式门楼,虾公梁上置花柁墩;灰塑门官神龛,上有对联一副“司一祠福祉,祐百代儿孙”。
  那洲南门楼:建于民国12年(1923年),坐北朝南,门楼高3.6米,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门高2.56米,宽1.88米;门楼由石材砌筑,花岗岩门框,石门阴刻“和洽南薰”。门楼左侧东面三合土围墙长约200米,南侧向北三合土围墙长约100米。
  那洲东门楼:建于清代,坐西向东,门楼高4.38米,建筑占地面积约38平方米;门高3.33米,门宽1.85米;硬山顶,灰面瓦,青砖墙,有封檐板;花岗岩石门框,门楼石匾上的刻字被水泥覆盖。门楼左右连接三合土围墙。
  那洲梁氏大宅:建于清末,坐南朝北,分左右两座,两座大宅的以青云巷为轴线对称布局,每座大宅均由主座、前庭、后院及厢房组成,主座面阔三间,两进夹一天井。大宅外墙除正门为青砖墙外,余皆为三合土墙。那洲梁氏大宅是珠海地区建筑面积较大、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宅之一。


  古元故居: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由古元父亲古万建兴建,坐东南朝西北,由主座和庭院組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面阔三间,两进夹一天井,土木结构,十七桁砖瓦房。硬山顶,青砖灰瓦,有灰塑和彩塑,神楼保存完好。古元故居是典型的岭南古民居。
其他文献
珠海市古元美术馆开馆以来共举办580个展览,其中与古元相关的重大展览有“红色经典·流金岁月——古元美术馆落成暨古元捐赠作品展”“纪念古元90华诞——古元作品回顾展”“纪念古元诞辰95周年系列展览活动暨薪火传承·古元师生作品展”“薪火相传——古元学生作品展以及古元精品巡展”等;其余重大展览有“丹青不老——饶宗颐艺术展特展”“许鸿飞雕塑展”“中韩美术作品交流展”“法国油画家让·皮埃尔·切瓦休·阿涅斯画
期刊
“林断山明竹隐墙”,背倚凤凰山麓,侧靠石溪公园,一片茂林修竹环绕下,一栋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建筑静静矗立,它的前方,一塊天然质朴的巨石上镌刻着“古元美术馆”五个汉字,红色书法与侧畔的翠绿竹丛、底部的素雅花坛相互映衬,展露出清新别致的艺术气韵。  文化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美术馆则是一座城市的艺术标志。古元美术馆是以中国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古元先生命名的公益性公立美术馆。它以古元作品为研究收藏
期刊
国家邮政局曾在2006年推出四枚“孑遗植物”特种邮票,邮票图名分别是银杏、水松、珙桐、鹅掌楸,其中“成员”之一水松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几千万年前古老的孑遗树种、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树木,被誉为“活化石”。这些“活化石”水松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及闽江下游,如今在我国的野生水松总株数不到1000株,且数量不断减少,目前国内已无野生水松种群,集中分布的水松种群均为人工栽植。而珠海是
期刊
为努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纠纷多元化解需求,促使各类纠纷及时化解,有效保护境内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横琴新区法院在加强诉调衔接、促进纠纷多元化解方面走出新路。2019年6月14日,珠海横琴新区法院与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融商调解中心)签署《建立诉讼与调解相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协议签署以后,横琴新区法院
期刊
作为一家现代美术馆、珠海市美术活动基地之一,古元美术馆兼具公共教育功能。除了通过高品位的藏品展品和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让市民与观众可以直接认识、感受、欣赏美与艺术,馆中还设有公共教育部,致力面向公众,发展培育文化志愿者、开展美术公开课项目、举办美术兴趣体验活动等,让艺术公共教育如春风沐雨,滋润城市。  远观时,艺术创作如遥不可及的星光,但是有时只要一个契机,推开启迪的大门,“星光”的美丽也可以变得触
期刊
龙眼鸡档案  中文名:龙眼鸡  拉丁文名:Fulfora candelaria  目:同翅目  科: 蜡蝉科  属:东方蜡蝉属  分布区域:东南亚,中国南部  TIPS  不是鸡  龙眼鸡叫“鸡”是因为它们的翅膀并拢贴在腹侧,姿态与鸡神似。蜡蝉科还有一种叫做樗(chū)鸡的蜡禅,古时“樗”指的是臭椿树,樗鸡因为主要生活在臭椿树上而得此名。  血  龙眼鸡的血液是绿色的,用于遇到刺激后分泌血液恐吓天
期刊
烈日当空,跋扈的阳光让身体内的水分不断在高温中蒸腾,炎热的训练场上,一群年轻的士兵与骄阳为伍,正在进行队列训练。这群可爱可敬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驻澳门部队72分队。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来到部队,那就是成为一名军人。官兵中,有人高考考入军校成为军人;有人放弃海外深造的机会,参军入伍;还有人放弃大学学籍,在读大学期间义无反顾地参军……在荣誉和使命的召唤下,他们步入军营,在面对一次次选择时,毫不犹
期刊
7月20日早上,古元美術馆三楼的会议室内,一个简单却隆重的捐赠仪式正在举行。不久前,古元美术馆刚刚举办了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戈飞的艺术作品展《轨迹》,此次捐赠人正是戈飞,而接受捐赠者为古元美术馆名誉馆长、古元长女古安村,捐赠物为Peter Makolies的雕塑作品《无题》。  雕塑背后,是一段跨越三十年的缘分。Peter Makolies是德国著名雕塑家,为当时东徳提倡雕塑艺术创新第一人。古元一
期刊
食物有记忆,它承载着食物的历史与制作人的情感;味蕾也有记忆,它记录着那些品尝过的味道。记忆中的美食在制作人与食客间流转,代代传承,折射出一帧帧充满风土人情的故事剪影。  2019年6月25日,斗门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出《关于“秘制重壳蟹”等4个项目申报斗门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斗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对“秘制重壳蟹”“斗门鸡仔饼”“莲溪豆沙月饼”“乾务炒藤鳝”四个申报项
期刊
龙眼档案  中文名:龙眼  英文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  别称:桂圆、三尺农味、益智、福圆等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科:无患子科  属: 龙眼属  马蹄飞过,扬起漫天尘埃。一路上,每隔2000多米就有一座瞭望堡,间隔4000多米就设有一座驿站,为车马护航。北宋的百姓都知道,这是送岭南鲜果的快车经过。马车越过重重高山,似隼鸟疾飞过海,车队抵达长安时,运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