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的情境逻辑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ling100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好像已在接连不断的暴力中陷入了疯狂。
  布鲁塞尔机场的硝烟似乎还未消散,致命的炮弹就钻进了南苏丹维和部队的装甲车。巴黎酒馆外的血迹似乎还未被拭净,疯狂的卡车又无情碾过了尼斯海滩上欣赏焰火的人群。从昆明火车站到《查理周刊》编辑部,从伊斯坦布尔的航站楼到巴格达的商厦,暴力似乎充斥着每个聚集着人群的地方。
  在这册由鲜血与恐怖织成的暴力图集中,有两帧风格怪诞的画面,总格外鲜明地浮现在我眼前。
  第一帧画面聚焦于秋日午后一座中国城市的街头。画面中央,一个身着白衫的壮实青年正将右手紧握的钢锁狠狠砸向轿车的后窗,他身旁一米处有个路人正微笑地看着这出表演。然而,画面上的其他人都自发躲在三米开外:一个人正拿起手机拍摄,两个人在交头接耳,更多人则颇感兴趣地静观着事态的发展。
  第二帧画面定格在晴空下的博斯普鲁斯大桥,但这座联结欧亚两个大陆的桥梁上并无往日的车水马龙,只有一群军容涣散的士兵抱头蜷缩。画面左上方,一个留着胡子的瘦高男子把土耳其国旗像肚兜一般戴在胸前,他右手高扬起皮带抽打着沮丧的士兵。然而,除了一个光膀汉子在近旁面带嘲讽地看着被袭击的士兵,其他平民和警察似乎都只是画面的背景。
  不知多少人曾目睹过这两帧画面,但说起它们背后的事件,想必许多人都有所耳闻。第一帧画面记录了二○一二年九月十五日的西安,主角名叫蔡洋;同天稍晚的时候,这个在反日游行中异常兴奋的十九岁少年脱去了上衣,在争执中用同一把钢锁击穿了一个日系车主的颅骨。第二帧画面拍摄于二○一六年七月十六日的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头天晚上才经历过一场未遂政变,占领大桥的士兵此时刚刚缴械投降,正在埃尔多安支持者的包围中等待接受对自己命运的裁决。
  以上两个事件时隔将近四年,分别发生于欧亚大陆的两端,各由不同的原因引起。不仅如此,我几乎可以肯定两帧画面中正在施加暴力的男子在现实中从未相遇。他们手持的武器不同,击打的对象不同,此后的人生轨迹大概也不相同:蔡洋已因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受到了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忙于清算政变的土耳其当局,恐怕难有足够的意愿与精力去追究博斯普鲁斯大桥上殴打士兵的行为。可是,我总觉得这两帧看似无关的画面之间存在某种诡异的相似,却始终难以理清它们的联系。
  终结我难题的人名叫兰德尔·柯林斯。我有幸阅读到他那本名为《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的杰出著作。在这部最近由他学生翻译为中文的经典中,柯林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与传统看法不同,暴力既非人的本性,也不是社会的常态;人群中永远只有极少数参与暴力的“危险分子”,这些人制造了绝大部分暴力,但他们绝大部分时候也不会实施任何暴力行为。
  通过对翔实的影像资料和民族志记录展开系统分析,柯林斯发现:虽然新闻媒体和文艺作品总爱渲染暴力,但就本性而言,人其实非常排斥暴力。绝大部分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拥抱暴力,即便他们完全具备相应的能力;而极少数人之所以能够实施暴力,并非由于他们生而特殊,而是因为他们在特定条件下克服了对暴力的天然抵触。
  带着柯林斯的洞见重新审视在我眼前挥之不去的那两帧画面,其中的相似之处突然变得显而易见。即便两起暴力事件各不相同且毫无联系,画面中最具冲击力的施暴者却都只在人群中占绝对少数。此外,就像柯林斯准确描摹的那样,现实中的冲突并不像电影里的打斗场面那样具有传染性。当施暴者变得兴奋时,围观者既没有一拥而上,也并未加以劝阻,而大都选择退居安全距离之外,仿佛要给暴力腾出一片表演的舞台。
  不过,就算暴力只是少数人的偶发行为,它却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那么,暴力究竟如何产生呢?柯林斯指出,人性虽然本能地排斥暴力,却并不因此而高贵纯洁;如果一个人确信攻击对象缺乏还手的能力与意志,往往就会毫不留情地实施暴力。
  换句话说,所有暴力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笼罩在情境中的冲突现场则犹如一方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必须有人底气十足地扮演施暴者,也要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受害者。博斯普鲁斯大桥上缴械投降的士兵尽管年轻力壮,但他们的意志却已经彻底崩溃;而那个高扬皮带的平民,则一定看穿了他们的眼神中的惶恐与迷茫。
  我们无从知道,博斯普鲁斯大桥上扬起皮带的那个男人是否一贯歹毒,但根据媒体的报道,蔡洋显然并非生来暴虐。蔡洋确实反感日本,但此前他不过是村里喊喊口号。因此,蔡洋的朋友们无法相信这个“跟谁都乐呵呵”的人会成为暴力罪犯,而同样难以理解蔡洋行为的村民,则试图将他迸发的暴力与少年时偶尔表现出的怪异行为联系起来。
  柯林斯大概不会同意这些看法。他在书中明确指出:“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面对蔡洋的案例,柯林斯或许会说:既然暴力是某种特定情境的产物,我们就必须首先分析蔡洋为何只在那个特定的场合陷入了疯狂。在村里高喊抗日口号的蔡洋恐怕不会得到多少关注,但高举钢锁的蔡洋却不在自娱自乐,而在一群充满热情的围观者面前进行表演。随着蔡洋成为围观者注意力的焦点,他潜意识里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形象的关注,压倒了人性中对暴力的本能排斥。
  可以说,正是那种在特定情境中暂时获得的主角身份,让暴力在西安的大街上主宰了蔡洋兴奋的躯体。但蔡洋并不是需要告别常态才能拥抱暴力的特例。柯林斯通过翔实的调查研究发现:无论连环作案的冷血杀手,还是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在实施暴力前都必须像蔡洋那样,通过某种方式摆脱人性中对于直面暴力的天然反感。这些人或许会在事后被贴上“生而暴虐”的标签,但当他们试图发起暴力进攻时,都无一例外地需要刻意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创造情境、消解紧张并识别弱者。
  不仅丑恶的暴力与人性背道而驰,柯林斯还富有洞见地指出,许多常被我们认为是积极与合法—因而往往未被归入“暴力”范畴—的冲突,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美国在“二战”中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战场上绝大多数伤亡由火炮等超视距武器造成,而并非电影导演常爱着力表现的机枪扫射或者白刃战。在面对面厮杀中,平均每六名士兵里只有一人真正会向敌军开火。证据表明,绝大部分士兵们并非因为害怕受伤而畏缩不前,他们只是因心中深植着对暴力的恐惧而无法行动。同样,在警察和战斗机飞行员这些需要直面暴力冲突的群体中,绝大部分战果也是由极小部分懂得如何克服对暴力抵触情绪的精英们所取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如译者在后记中总结的那样:“与其说社会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阻止暴力,倒不如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鼓励暴力乃至将其制度化……这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警察与军队中的种种纪律。”
  可见,暴力虽与人的本性背道而驰,却不大可能在人类社会中被彻底根除。这不仅因为暴力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更由于暴力在本质上不属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因此,只要人们交往互动,就总有个别人在特定情境下会因种种原因成为暴力剧目的主角。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情绪激昂的人群将少数异己分子团团围住,暴力情境的布景已经就位,陷入疯狂的表演者随时可能跳上舞台。还好,柯林斯已经告诉我们,人群中永远只有极少数个体会陷入这种疯狂。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美] 兰德尔·柯林斯著,刘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一六年版)
其他文献
北京的陈女士注册了一家自己的网店做生意,网络账号与手机是绑定的。有一天,她打开收入账户查看,令她震惊的是里面的资金已经不翼而飞。经调查后发现,不法分子设法挂失了陈女士的手机卡,后补办新卡,从而盗取了她的网络账号、登录密码、支付密码。陈女士的遭遇是目前网络信息泄露案例中的一个典型,却不是泄密的唯一途径。2011年5月初,花旗银行披露其北美地区银行网站受到黑客恶意攻击,21万北美地区银行卡用户的姓名、
评论婚姻,常见八股一刀切:“个性互补”,“个性不合”。  从本质来看,讲的无非“个性不同”一事耳。却为何有的剑拔弩张,不合到底?有的便能磕磕碰碰,得获善终?  或可从胡适、江冬秀这一对找出蛛丝马迹。要说差异,那真是天差地别。“哥伦比亚大学洋博士”碰上了“裹脚小村姑”,最后居然也可适用“吵吵闹闹五十年,人人反说好姻缘”这两句“胡撰”打油诗了。  “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先生这名言
一九四九年后,对许多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来说,“红色中国”与他们隔了一层“竹幕”,虽然可以立足香港收集各类信息,却始终无法逾越边界,亲眼见证中国大陆的变化。这一状况直到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后才有所改变,一批批西方学者开始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来华访问。他们大多同情共产革命,政治立场左倾,职业生涯刚刚起步,不惮于挑战被中老年白人男性为主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所把持的“话语霸权”。  从中国访问回国后,这些
科学社会学是把科学看作一种社会现象,进而考察它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其他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知识。一般认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成熟于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主要得力于默顿(Robert Merton,1910-2003)及其弟子的一系列开拓性工作。默顿在科学社会学上的地位,犹如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一样,这样说不仅是出于对两位大师学术成就的推崇
苏东坡诗书文章都好不说,最重要的是“识趣”,旷达之人。出入儒释,而得禅风习习。  苏东坡死于一一零一年,死后怀念他的人固然多,但真正成为“偶像”,一举一动,一巾一服,都成为追逐模仿焦点,恐是晚明万历中期(大约一六零零年)之后的事了。晚明文人爱风流,琴棋书画喝茶说禅样样都能来一手的“苏长公”几经抬举,遂成为异代而兴的“文化品牌”了。  晚明文人的这一最爱,当是随着海上私人贸易,渡海到了日本,通江户幕
在政治纠缠学术时寻求超越  院士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个至尊称号。自一六六六年法兰西科学院成立,并给予在其中工作的科学家以院士称号始,欧美多国纷纷效仿,蔚然成风。于是,世界各地,有许多国家级科研机构相继诞生了自己的院士。  一九二八年四月十日,国民政府公布修正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暨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改“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为“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三日,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轰!轰!”两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波士顿上空,打破了美国本土长达12年的平静。这一天是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4月15日,星期一。突如其来的爆炸震惊了整个美国,但是人们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漫长而恐怖的一周,因为灾难正接二连三地袭来……  噩梦从“终点”开始  久负盛名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拉松比赛之一,选在每年美国的“爱国者日”(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一种说法叫“法学幼稚”。此后很长时期内,这个说法被填充不同的内容而用于对中国法学研究的评价,包括他评和自评。这其中,法理学是一个经常性的批评对象,典型的批评意见集中于法理学缺乏对本土问题的回应能力,缺乏“中国问题意识”: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范式都与本土法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隔阂。法理学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被长期质疑,在如火如荼的法治建设实践大潮中,法理学持续遭
官方媒体向公众展示国家领导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生活,为中国政坛吹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新之风,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就这一做法及其重要意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和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张希贤。  环球人物杂志:中央新一届领导人公开个人和家庭信息透露出什么信号?  竹立家:简单说,这是中共领导人向世界展示其人性化的一面,透露出希望拉近自己与人民距离的意愿。深层次
一九三八年,迫于时局流亡海外的茨威格创作了生平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主人公骑兵少尉霍夫米勒一次偶然的機会去当地富豪开克斯法尔伐家做客,酒过三巡,喜不自胜,却冒失地因一面之缘,邀请主人家下肢瘫痪的女儿艾迪特跳舞,造成了对女孩的侮辱,从而萌发了对她的同情。艾迪特误把这份同情当作了真爱,愈陷愈深,也因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坠楼而亡。霍夫米勒认识到自己铸成大错,满腔悔恨,恰逢“一战”爆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