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的是什么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回忆和时间的关注构成了张曙光诗歌的特质之一。面对已经消逝的时间和生命,诗人感到无助、忧郁甚至恐惧。他试图凭借诗歌的力量,让现实与过去产生双向的联系,但这种努力带来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朗,因此在一种确定的枯燥、死亡和不确定的时间、回忆中,诗歌被染上了无法驱除的忧郁气质。
  关键词:追忆 时间 死亡 忧郁气质
  张曙光的《日子或对一位死者的回忆》是对其《1965年》 《岁月的遗照》 《给女儿》 《纪念我的外祖母》等诗中“回忆”“忧郁”内核的延续。这些诗追忆的具体对象不同,但都涉及诗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在关注的一个主题:回忆,或者说能够引起回忆的东西。因此笔者想象布鲁克斯探寻丁尼生悲叹的动因那样,尝试着去寻找一下张曙光实际上追忆的是什么?这种弥漫的忧伤来自哪里?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日子或对一位死者的回忆》。王璞认为“或”字“蕴含着张曙光惯用的语言方式和写作技法。‘或’字代表了多种可能,代表了不确定,诗人通过它展开内省和怀疑,展开多重思考”a。 笔者也同意这个说法,“或”所展现出的这种“不确定性”与诗歌中“确定性”的东西一起构成了张曙光诗歌的忧郁气质。具体来看“或”前后的内容:“日子”,与“节日”不同,它让人想起的是“平庸”“琐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时间感。“对一位死者的回忆”,笔者的第一反应是诗人在回忆一个具体的人,不过,“一位”从数量上显示出来的是“一”,是具体,但当我们追问“一位死者”是哪一位的时候,这种确定就被打破了,尤其是读到第5—7节诗人对这位被回忆的对象的描写时,这种不确定性就更加强烈了。因此在笔者看来,标题已经暗示出了张曙光诗歌文本的一个重要特质: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游走,而这种游走的状态就是带来诗歌忧郁气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日子”所牵引出来的是“确定”的部分,这一个部分给人真实感,而由“对一位死者的回忆”所引发的则是超脱于具体世界的“不确定”的状态,甚至将人带入了一种忧伤和虚空之中。
  在诗歌的第一部分里 ,“日子”的特质被一些毫无生命力的词体现出来:“甘草”“咀嚼”“老化”“纪念品”,它们给人一种干枯、重复、无趣的感觉。唯一明亮的词汇“美丽”还与“脱落”“洁白”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我们无法想象像甘草一样被反复咀嚼的日子能有真正的“美”?即“美”并不与“希望”“柔软”等同。“直到它老化”是一个过程,意味着诗中所提及的是一个很漫长且干枯的时间段。“脱落”暗示着这种时间的有限,有从出生到消亡的过程,但“日子”本应是无限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并且这个悖论还与标题中“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相吻合。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理解,第一节实际上是对个体生命与整体历史之间关系的描写,从诞生到老化,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这个历程是属于个人的,但它最终将“如同一件纪念品/挂在存在的颈下”,即个体时间最后将汇入人类历史之中,成为历史的一环。“纪念品”將日子凝固下来,让时间具有了一种确定的、可触碰的性质。当我们看到一件纪念品的时候,它总是把我们带向遥远的过去,促使人往回看是纪念品的特质。于是读者会追问,它在纪念什么?诗人在追忆什么?在这里“纪念品”的回忆性质流露出一种阴暗的力量,它让人想起如同枯草一样的过去,乃至为此刻蒙上阴影。但这种干枯、不明亮的过去有什么值得追忆的?这种不解和好奇推动我们进一步阅读。
  接下来诗人写到“对于虚无的风景/我们无法表述得更多……”张曙光常写到“风景”,如《存在与虚无》《风景的阐释》《风景的断片》……可以说,“风景”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诸多理解。在这里,“风景”即“日子”——日常生活。既然生活是虚无的,那么真实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纪念品”,还是回忆?诗人答到“它只是在疯狂闪电照彻的刹那/瞬间显现”。对于诗人来说,“真实”即瞬间的诗意,“照彻”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刺激,“显现”则是诗人的回应,这种“真实”对诗人来说是确定的,但是“瞬间”的显现与“直到它老化”的漫长相比,实在是太微小了,“疯狂闪电的照彻”并不是生活的常态,并且“疯狂”还暗示着一种不确定性和非常态化,而“干草”才是生命确定的常态。
  第二部分,诗人用“现在”一词承续上面的思考。现在这个时态拥有一种魔力,让写下这个句子以及后来所有读到这里的人都被卷入诗中,想到的是:自己此刻的处境是否如诗中所预言的那样?
  “秋天”与“田野”让人想起丁尼生的眼泪,当我们站在秋天的田野里时,无论是向后看还是往前看,都会产生一种关于“消亡”的忧郁。当诗人从秋天回望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种必然的命运——阴郁和死亡都是必然的、确定的。接下来诗人开始描述死者的世界:“死者们拥挤着/他们安于一种隐秘的生活/或是躲进一只橘子……”诗人站在活人的世界里去想象死者的世界,这种想象是单方面的,因为死者并不会在意活人的世界和想法,他们也不会感到“黑暗”“拥挤”。而诗人想象和回忆的动作才是“现在”,重点不是死者是否如诗中描写的一样,而是诗人如何去认识它。正如《给女儿》中那些在葬礼上哭泣的人,是为死者哭但更是为自己哭。这首诗也一样,张曙光写的不仅是死者,更是他自己。这里的“死者们”并不是某些确定的人,而是一种已经死去的状态,是诗人对另一个世界的窥视与思考。另一个世界的“隐秘”使“我”的努力显得徒劳。但是诗人马上又写道“或躲进一只橘子……”这是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或”字,它在这里代表着另一种可能。诗人将“拥挤的死者”比喻成紧挨着的橘子瓣,橘子皮与橘子瓣由此构成了一个“黑暗的空间”,这就与棺木同死者的关系一样。由“或”所引出的“橘子”暗示出这种“隐秘生活”“可剥”的性质,即它是可以被窥视的。这里出现了诗歌中的第二个悖论和不确定性,当诗人在陈述“或”字前后的任一情况时,他都是很确定的,仿佛事实就如同他所讲的那样,但是把两种情况放在一起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困惑,他想肯定哪一方?诗人是不确定的。接下来“或”并列了“从容”“近乎安宁的迷惘”几句。
  在诗歌的第三部分,诗人的情绪从不确定走向确定:“但我们是否这样——”,“我们”指的是现在活着的所有人,诗人追问到:我们是否会如同那些已经死去的许多人一样,在活着或死去之后感到“从容”或“迷惘”,诗人没有回答,因为这个思考把他带入一个更深的层次。“某个下雪的夜晚”,“某个”是对“一位”“或”这些词性质的延续,它可以是任意一个时间,我们只需要把它理解为一种时间状态就行了,也不一定是真的雪夜。“街道”“或”“广场”也仅表示空间,“或”加重了这种随意性,这意味着被回忆者与时、空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个时空状态下“我”所回忆起的内容——“你”,“你”显然是无数死者们中的一员。“我”想到的是关于“你短暂或不很短暂的一生”,这里出现了第五个“或”字,它呼应着标题“一位死者”,并告诉读者诗人所描写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在这里,诗人的言说代表着一种普遍性,“你”只是代表着一个曾经存在过现在已经死去了的普通个体,因为“我”对“你”的回忆并没有内容,重点是“死亡”这个事实,而不是“你”的身份、经历,“你”是谁并不重要。诗人试图去回忆,但结果却是“我想不起更多”,关于“你”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但“死亡”却是确定的,对“你”的回忆演变成了对“我”自己的担忧甚至是恐惧,因为“我”也将成为“你”中的一员。接下来诗人用比喻将“你”与一部“国产影片”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们知道关于“你”的一些情况:“平淡的事件”“和”“缓慢的情节”,这些提示不仅没有把被回忆者的形象勾画出来,反而将其掩埋到了更普通的人群之中,这里使用的是“和”字,它不像“或”那样带给人多种可能,而是很确定地告诉读者某种必然的、确定的东西。在《存在与虚无》中诗人说到“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他在哪里他们又在哪里?” 海德格尔、加达默尔、萨特这样的伟人也会成为无数死者中的一员,有个性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模糊,最后消失在无数重复出现的、无名无姓的东西之中。对于本就普通、无名无姓的人来说,这种恐惧只会变得更加深刻。诗人在说“我”想不起关于“你”更多的东西,实际上也是在说后来的人也将如同“我”想不起“你”一样想不起“我”。这种个性的被抹拭、被遗忘又出现在一个被抽空了历史背景的时空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可依托,这种不确定将诗人带入了更大的忧郁和恐惧之中。
  最后,诗人写到“1987年……”具体的时间一方面提醒读者,诗人在诗中所写到的都是真实、确定的,它给读者一个时间上的参照。当然,它也提醒读者,诗人挥之不去的恐惧和忧伤也是真实的。然后是“我”被“灼痛”,诗人仿佛是打了个盹,“1987年”已经远去了,但忧伤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灼痛”的感觉是确定的、真实的,它将在此后无尽的岁月中不断灼痛诗人。
  通过梳理,笔者发现,这首诗中由“日子”、时间与死亡、回忆所引发的确定和不确定的特质在不断交织着。在叙述如同“干草”一样的日子和如同“国产电影”一样的生命的时候,诗人是很确定、具体的,而在叙述死亡与回忆的时候,诗人又变得不确定、不具体了,并且将范围不断扩大,上升到抽象,让属于个人的忧伤漫延到所有读到这首诗的人身上,它不仅代表了A,也不仅代表了B,而是代表了所有的东西,在一个确定的背景下,将一切伟大的与渺小的都归结到一起,让忧伤也具有了一种共通性和普遍性。张曙光写的是他的日子,也是日子本身,追忆的是一位死者,也是每一个死去或将要死去的人,还有他自己。
  a 第一部分从“日子如一束甘草”到“瞬间显现”;第二部分从“现在秋天”到“近乎安宁的迷惘”;第三部分从“但我们是否这样”到“灼痛……”
  参考文献:
  [1] 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2] 张曙光.午后的降雪[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作 者: 房梦蝶,云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姜磊,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是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著作,在创作之初马洛斯想要对自己两位优秀导师与众不同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将导师优秀的品质进行概括,因此开始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马斯洛对其导师以及其他较为相似和优秀的人进行研究,最终将此类人称为“自我实现者”,同时从自我实现的方法途径、“我的选择”等角度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自我实现者具有优秀的属性特点,并且在追求、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多共性。  关键词
摘 要:叶灵凤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藏书大家。只不过,他的名声因年轻时和鲁迅的过节以及由此得来的“反动文人”帽子,而不那么为人所熟知。但提到藏书家,叶灵凤便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丰富的藏书与广泛的阅读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他的创作。叶灵凤在小说、笔记、书话创作,以及方志研究等方面都独树一帜,成就斐然。  关键词: 叶灵凤 藏书家 情色文学 香港方志  叶灵凤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
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是与《生死疲劳》交替完成写作的,通过两个文本的对读可以发现两部作品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探究作品《蛙》中“蛙”这一动物意象的使用。  关键词:《生死疲劳》 《蛙》 动物意象  有人说《蛙》是莫言作品中“口味较轻”的一部,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贬斥《蛙》的语言过于“不节制”,如果那些人看看莫言之前的作品,可能会改变这种观点。比如《檀香刑》里面对种种酷刑极度直接的描述,
摘 要: 种族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严格的等级权势结构,长期以来,白人群体以强势身份占据话语主导权,肆意制造话语冲突以构建非和谐话语体系,而不礼貌话语往往是诱发冲突的导火索:积极不礼貌中负面称谓的使用削弱弱势群体成员的个体特质,直接不礼貌策略中直白命令句的使用强化弱势群体的等级意识,消极不礼貌的话语的使用进行话语内强势身份的构建。这在美国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最具典型性。本文基于语
摘要:《公民凯恩》的叙事迷宫为电影文本及其潜文本分析提供了可行性。童年凯恩母子分离的长镜头,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精神分析揭示了小凯恩只认同母亲而否定父亲及替身父亲的心理动机。潜文本分析出,小凯恩的童年境遇有导演自我投射的影子。小木屋回应了“从平民到总统”美国神话的想象。影片寓言性地描绘了失落的欧洲文明世界。  关键词:奥逊.威尔斯 《公民凯恩》 潜文本 精神分析 政治寓言  《公民凯恩》
摘要:近代中国,由于华夏文明衰落、西方殖民者入侵等因素,使传统“华夷”观念发生了深刻嬗变。“夷”已经不再指称华夏族以外的国内各少数民族,而是转变成为—种对西方侵略者的界定概念。传统的“华夷”观逐渐走向淡化。魏秀仁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其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其华夷观的变迁。魏秀仁对“外夷”的态度由—开始轻视、排斥逐步转变为客观、平等地列待。  摘要:魏秀仁 华夷观 鸦片战争 转变  一、引言  魏秀
摘 要:通过《四川好人》 中的主人公沈黛这一艺术形象,布莱希特让我们去思考人性的复杂、世界的复杂,沈黛(隋达) 通过作恶而扬善,恶的表象有着善的动机,善的动机需要恶的手段,沈黛在善恶之间纠结徘徊。可见,善与恶并不是界限分明的;相反,让人感到吊诡的是,善与恶在内部常常交织在一起,既然善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展现为恶,那么表现为善的恶更加危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识别出它的真正目的,反而更容易被它可人的
这些年,我们听得最多的是“空巢老人”,如今“空巢青年”也成为了当下一个高频词。那么“空巢青年”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今天,我们把视角对准“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就是那些离开父母亲人,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人生,一个人居住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与父母亲人分离分居,过着茕茕孑立的生活,他们看似是城市里的孤岛,一个人也生活出了一群人的模样。他们踌躇满志、心怀理想地在城市里努力生活,有些信念揣在他們心中,或许他
摘 要:悲剧的本质是φοβοc(恐懼)。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φοβοc不仅是道德情感,还是审美情感,只有综合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才能重新认识φοβοc,理解它的政治学、社会学价值。集体层面的恐惧,是一种积极资源,唤醒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认同感,促进政治共同体的建立,激活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 恐惧
摘 要:在诗词中,“下”字由于形象性比较弱,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其本身带有的速度感和力量感,使其常常在诗词意境构建方面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和比较,具体展示“下”字在诗词中的活法妙用。  关键词:下 力量 速度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剖析了“木”字的语言暗示性在意境构建方面的特殊效果a,眼光是非常独到的,而且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于“木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