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进行分层活动设计的绘本阅读教学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yan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教学策略:深度分析文本,进行分层活动设计,理清故事主线;充分利用相关道具和资源,还原故事的情景;走进故事,结合情景体验,发展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1级中的A Day Out绘本故事为例,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深入分析文本,进行分层活动设计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语篇情景

教学内容与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内容出自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实验用书《大猫英语分级阅读》1级3 A Day Out。故事主要讲述了Bill和熊的故事。Bill去野外郊游,一只熊被Bill所带三明治的香味吸引,从而一路追随并最终吃到了三明治。本课的语言学习围绕理解故事大意并正确朗读绘本故事展开。绘本中的动词短语went over, went behind, went into, went up以及地点词汇hill, wood, waterfall, bin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因此增加了故事的理解和朗读难度。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从阅讀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层面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阅读前,激活学生关于本课话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初步渗透新知。首先教师以free talk的形式拉近师生距离,通过询问学生“Did you go to the park before? What did you see? ”两个问题导入出游话题,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简单交流。接着教师介绍自己去国家森林公园的经历,并出示自己所见事物hill, wood, waterfall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理解绘本中的地点词汇,降低后续学习难度,增加新授词汇的复现率,同时分散了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
  阅读中,按主线分层阅读,在情境中体验和内化语言。
  首先,通过图片环游了解故事大意。教师以Bill所去的五个地点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图片环游的过程中充分观察图片,并对图片进行简单描述,开展积极有效的互动。该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以及读绘本了解故事的动力。
  其次,在情景中学习并内化语言。在图片环游后,学生第一遍自主阅读故事,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Bill所去地点图片的排序任务,梳理故事信息,形成整体理解。然后,师生在核对答案的过程中逐图进行重点动词短语went over,went behind,went into,went up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视听聚焦上述短语,之后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利用自制的小道具river,hill,wood,waterfall和实物bin在教室中还原绘本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道具再现Bill的出游过程。学生在体验中理解语言,在实践中内化、并尝试运用语言。为了实现朗读故事的目标,教师在后续环节中安排了学生跟读故事并进行小组内图文匹配的活动。上述过程摆脱了以往“教师教语言,学生被动读语言”的模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效率。
  再次,以绘本中另外一个角色“熊”为第二条主线,关注熊在不同情境中所遇到的窘境,挖掘绘本中的趣味点。此活动拉近了绘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故事,深刻体会这只熊的内心独白,并以恰当的语言补充留白,从而让学生对此情此景产生十分强烈的表达欲望。此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想象力,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后,寓教于乐,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答。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分角色表演该故事,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同时在学习中体验快乐。然后,学生根据本节课对绘本的理解和学习,对故事中的熊进行简单的评价。回答Do you like the bear? Why or why no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ear?等开放性问题,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最后,根据本课所学,绘制自己出游的路线图,并进行简单表达。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年英语学习的积累,但对过去时这一概念还是第一次接触,而且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有限,还不能使用恰当语句来熟练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本课中的behind, over, into等介词和hill, waterfall, wood等地点类词汇,理解和朗读绘本也会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力求在课堂表现方面充满活力,利用肢体语言和道具去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中的疑难词句,同时教师以击掌和碰拳的形式与学生多次进行互动评价,以此来缓解学生面对生词时的紧张情绪,使学生能全情投入到课堂中。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认读单词及短语river, hill, wood, waterfall, bin, went over, went up, went into, went behind。
  (2)能听懂、会说He went…a…相关句型。
  2.语言技能目标
  (1)能理解故事大意。
  (2)能根据故事的情节,表达出故事中熊的内心独白。
  (3)能初步分角色表演故事。
  3.学习策略目标
  (1)能关注图片中的细节,并对其进行简单描述。
  (2)能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绘本,获取关键信息。
  4.情感态度目标
  (1)能抓住绘本中的趣味点并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2)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制作路线图任务。
  (3)能在共建故事过程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自制道具river,hill,wood,waterfall,实物bin。

教学过程


  Step 1: Pre-reading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Let’s have a free talk. Where did you go last Saturday? And what did you see there? (Ss answer.)



  T: Look! (教师出示图片) I went to a national forest park. I saw a wood. There were many trees in the wood. The air was fresh. I saw a hill. It’s high. And I saw a waterfall. It’s so big and beautiful.
  [設计意图]
  激活学生的出行体验,唤起他们头脑中地点类的词汇。并提前感知词汇hill, wood, waterfall以及I went to... 的表达方式。Step 2: While-reading
  (1)了解绘本封面信息(见图1)。
  T: Let’s learn a new story. Can you read the name of the story? (A Day Out) What are these? (Sandwiches.) We can take sandwiches to go out. Look! The woman Claire Llewellyn writes the story. And this man Andy Hammond draws the story.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书的封面,树立学生的文本概念,以及绘本故事的主题意识。
  (2)了解故事人物和背景信息(见下页图2)。
  T: Who’s this? (Bill.) What’s in his bag? (Sandwiches.) Where did Bill go? Let’s follow Bill to go for a walk.
  [设计意图]
  明确故事的主人公以及绘本中的“三明治”这条暗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学习绘本具体内容做铺垫。
  (3)谈论Bill的出行地点。
  以Bill去的五个地点为主线,进行图片环游。
  T: Listen! What sound is it? (Water.)Where did Bill go? (River.) Yes, it’s a river.(呈现图2)How did Bill feel? (Happy.)What did Bill want to say? (Ss answer.)
  T: Let’s listen again. Where did Bill go then? Is it a river? (呈现图3)Wow! It’s a waterfall. How about the waterfall? (Ss answer.)
  T: Where did Bill go? (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 to students.)(见图4、5)It’s a hill. What did Bill do? (Teacher acts to climb the hill.)What else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ose foot is it? (Ss answer.)
  T: What do you see? (show the picture)(见图6)Yes, a bear was behind the tree. Good. There were many trees. Many trees together were a wood. So Bill went into a wood.
  T: What do you see? (show the picture)(见图7)Yes, a bag and a red car. What else do you see? Yeah! That’s a litter bin. And Bill dumped the sandwich into the bin.
  [设计意图]
  图片环游,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欲望,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大意。通过描述图片内容,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情境中理解和学习语句。
  T: Please read the story silently by yourself. (Ss read.)



  T: Let’s do group work. Please take out the five pictures in your envelop and order it. (见图8)Then stick them on the big white paper. (Ss work in a group.)   T: Who can put Picture 1 on the blackboard? (S1 comes to the front and puts the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 Let’s look, listen and repeat where Bill went. (He went over a river.)
  T: Look! Here is a river. (教师摆放river的道具)Who can act Bill to go over a river? (S1 puts on the mask of Bill and acts. Other students read together.)
  T: Which one is Picture 2? Where did Bill go? (S2 comes to the front and puts the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 Let’s look, listen and repeat where Bill went. (He went up a hill.)
  T: Look! Here is a hill.(教师摆放hill的道具)Who can act Bill to go up a hill?(S2 puts on the mask of Bill and acts. Other students read together.)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He went into a wood./ He went behind a waterfall./ He went to a bin.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有效的道具,创设相对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运用相关动词短语和语句。同时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学习兴趣。
  (5)图文匹配,认读绘本中的语句。
  T: Let’s listen and repeat the story. (Ss listen and read.)
  T: Now, let’s do group work. Please take out your word cards and put them under the pictures. (T shows how to do it. Then Ss do it.)
  T: Now. Let’s check. (Five students match the five word cards with the pictures on the blackboard.)
  [设计意图]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图文匹配活动,在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让学生认读并内化重点语句,形成文本意识,为后面的语言输出部分做准备。
  (6)以熊为第二条主线挖掘非文本信息。
  T: We know Bill went to some places in the story. Anyone else is in the story? (A bear.) Where did the bear go? Let’s watch and listen to the story. Where did the bear go first? (T plays the sound of river. Ss answer.)
  T: What happened to the bear? (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見图9)Yes, the bear fell into the water. What a poor bear! What did the bear want to say? (Oh, my god! Oh, no! ...) (Teacher writes students’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T: Where did the bear go next?
  (Teacher acts to climb the hill. Ss answer.) Yes, he went to a hill. (呈现图10)
  T: But what is this? (A rock.)Yes, it’s a big rock. He fell down the hill. What could the bear say? (Ss answer the question. Teacher writes students’ different expr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T: The bear went into a ... (Teacher acts to go into the wood in the classroom. Ss answer.) Yes, a wood.(见图11)



  T: What happened? Yes, he fell down from the tree. What did the bear want to say? (Ss answer the question. Teacher writes students’ different expr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T: The bear went to a ... (Teacher plays the sound of waterfall.) Yes, a waterfall.(见图12)Did he went behind the waterfall?(No.)   T: No, he went into the waterfall. He was wet. ( Teacher tries to act to be wet.) What did the bear want to say? (Ss answer the question. Teacher writes students’different expr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T: Where did the bear go at last? The bear went to the ... (bin) (见下页图13)





  T: The bear went to the same places with Bill. Why did he follow Bill? (Sandwiches.) Yes, he wanted to eat the sandwiches. Look! The bear had sandwiches. How did he feel? What did the bear want to say? (Ss answer the question. Teacher writes students’ different expr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设计意图]
  充分挖掘非文本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补充留白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同时抓住故事的趣味点和关键点。
  Step 3: Post-reading
  (1)师生示范分角色表演故事。
  T: I need two students to act the bear and Bill. You will go to many places. Other students and I will be the narrator. Let’s act.
  (2)学生小组内操练并展示。
  (3)简单讨论对熊的看法。
  T: Do you like the bea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ear?(Ss answer.)
  [设计意图]
  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Step 4: Homework
  T: I think you went to many places before. Can you make a map like this?
  [设计意图]
  简单描述自己的出行路线,将绘本中所学的语言应用到真实生活中。
  本课板书设计见图14。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大猫英语分级阅读》1级3 A Day Out。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以往教学设计相比,本课有以下三个亮点:
  1. 突出故事主线,注重学生理解
  笔者围绕绘本中的两个人物Bill和熊分别设计了两条主线:以主人公Bill所去的五个不同地点设计的主线,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关注重点语句信息如went over a river, went up a hill, went into a wood, went behind a waterfall等,并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活动方式来引导学生表达,内化语言;以绘本中另一个角色熊作为第二条主线,引导学生在体会故事趣味点的同时,发散思维,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语言表达熊的内心想法。之后,通过问题Why did the bear follow Bill? 引导学生说出“Sandwiches”的同时,解决了故事中的暗线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故事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2.分层设计活动,阅读充分有效
  笔者让学生多次阅读绘本,并且每次都设置了不同的任务。第一次读绘本后,学生根据故事中Bill所去地点的先后顺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情景图片按顺序贴到相应位置,初步形成故事的轮廓。第二次读绘本后,学生需要将恰当的语句匹配到正确的图片下,最终拼成一张图,以此来进一步巩固故事大意。另外,此活动还帮助学生借助图片信息进一步理解语句的含义,并在小组合作中加强了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第三次读绘本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在情境中再现故事内容。
  3.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创设情景
  笔者充分利用了和故事情景紧密相关的声音资源:河流声和瀑布声,让学生以不同感官去关注情景。另外笔者还借助丰富的道具,将教室还原成绘本中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表演故事的积极性。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语言,在真正的情境中以表演的方式进行运用,同时发挥学生好动、善于模仿、乐于表演的天性。
  总之,本节课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实效性较强,但也存在一些遗憾。如在故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对于Bill和熊之间的关系挖掘得还不够深入;在小组活動中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还欠充分等。

点评


  甘老师执教的A Day Out一课,是《大猫英语分级阅读》1级3中的一个故事绘本课。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清晰合理,教学活动设计充分有效,学生参与活动热情高涨,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综上所述,本课有以下三个亮点:   第一,分层活动设计,有效突破难点。本节绘本课中,语言文本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不仅没接触过其中的三个地点类词汇hill,waterfall, wood,对过去时的概念一无所知,而且对动词短语went behind,went over,went into也缺乏理解。在对绘本和学生的认知实际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甘老师进行了分层次活动设计,采用渗透感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并最终实现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表演绘本的教学目标。其做法是:首先,在教学故事前,教师通过和学生自由交谈,初步采取图片和听音的方式渗透了四个地点类词汇;之后,在第一遍图片环游的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关注Bill 的出行路线,学习四个地点类词汇;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自读绘本,完成图片排序任务,在核对答案的过程中,通过听读以及利用道具演绎的活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故事中动词短语的含义和发音;最后,通过完成图文匹配活动,关注学生对词句的整体认读。学生在反复、多次、通过不同形式接触文本之后,自然地达成了对故事绘本的阅读理解、认读和朗读。
  第二,注重体验学习,突出学生主体。本节课中,甘老师做到了以学生为本,通过两次体验式活动设计,他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如在谈论Bill的出行路线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体验Bill的出行方式,教师准备了不同地点的实景道具,十分合理地将狭小的教室还原成绘本中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再现Bill的出行过程,真正让学生跳出了文本的束缚,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去体验过程、习得语言,充分激活了学生学习语言和表达语言的欲望,并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如,在利用图片谈论熊的出行路线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熊的出行状况和窘境,并提出了“What did the bear want to say?”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和熊进行了共情体验,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绘本故事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有感而发的表达欲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共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关注学生思维,提升活动实效。在A Day Out这个低年级绘本中,语言较少,绘本插图反映的内容相对丰富。为了使学生在本课学习中不只是学到绘本中的词句,而是能够调动已有认知,与教师一起共同构建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的语言,饱满绘本的故事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加语言的思维含量,甘老师采取了描述图片内容、预测Bill的出行地点、增加主人公Bill和熊想说的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了识别、预测、判断、排序、表达观点等多种活动,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了互动过程的有效性。
  本节课对低年级的绘本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图片环游、自读绘本、展演绘本的活动引导学生谈论绘本、学习绘本、品读绘本、享受绘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和绘本故事进行对话,发展了学生的語言能力,鼓励学生用所学语言表达思想、谈论观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节很有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好课,值得推荐。
其他文献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天气越来越暖了。本期杂志出版适逢季春,立夏就在不远的前方,希望老师们在2018年的第一个季节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有满满的收获。  上一期我们讨论了聚焦听说活动的课堂观察。与听说课堂相比,读写课从语言加工、学习过程和认知发展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需要更加多维的观察视角。作为“课堂观察”系列的下篇,本期“热点 观点”栏目从读写课、阅读课和写作课的课堂观察出发,探讨了读写课堂观察的基
期刊
摘 要:交际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由于同时受到学生的个体因素(如交际能力、语言焦虑)和教师因素(如教学表现、个人态度)的影响,交际意愿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以一节课高中阅读课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切实可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交际意愿,推动学生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  关键词:交际意愿;课堂活动;阅读教学引言曼德拉曾经说过:If you t
期刊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听说活动的课堂观察问题。本期我们聚焦读写活动。虽然读与听都属输入活动,写与说属产出活动,但读写与听说活动在促进学生语言加工、学习过程和认知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首先,从语言加工的角度看,读写活动的时间压力往往要小一些,信息强度低一些,但信息密度和内容深度通常更大。第二,读写活动的学习过程也更为复杂一些——由于信息更为复杂,加工更为细致,在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过程并不是教师能够完全
期刊
摘 要:读者剧场是提升英语朗读能力(口语阅读流畅度)和朗读体验的有效路径。本文首先明确了读者剧场的内涵、价值与操作步骤,然后结合四次递进式的阅读教学实践过程,阐述了如何基于课内外教学素材,有效地开展读者剧场。实践结果表明:读者剧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与朗读体验,特别是朗读韵律、英语学习的自信和合作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家校关系。  关键词:读者剧场;口语阅读流畅度;
期刊
摘 要: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掌握词汇学知识对教师极为重要。同时,在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下,如何有针对且高效地运用词汇学知识,亦甚为关键。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提供词汇学知识的在线词典应运而生,在教学中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介绍近年来五个新创建的在线词典,分别为使用者提供了特定的知识。由此,本文总结了这些在线词典的特色,并探讨它们对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英语词典;词
期刊
摘 要: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材料解读的水平。本文以“Have a Great Weekend”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呈现教师如何在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下,深入研读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创新研发教材,实现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教材分析;文本解读;二次开发  教材是诠释学科课程标准指导思想、落实学科课程标准目标达成的导航仪,是教师执教和学生发展
期刊
摘 要:参与或执教研究课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笔者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My Weekend Plan”的磨课经历为例,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审视磨课对教师专业知识是和技能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教师如何在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引领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并提升教学设计与执教能力。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能力  做研究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与备课团队的讨论和争論中、在专
期刊
爆竹声声笑,梅花报新春。2月正值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这里借此机会代表《英语学习》祝各位读者老师新春愉快、新年大吉!  本期杂志我们主要集中讨论了测评和阅读两个问题。测评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更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老师把目光从中、高考这样的高利害考试转移到了课堂评估。其实课堂评估不是一种单独的评估活动,而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一种形式。而能否具备较高的评价能力,则决定了一位老师能否发展成专家型教师
期刊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来说,已有过很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既丰富又多元。但至少有一点是共识——教师发展的根基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抓手。而课堂教学的抓手又是什么呢?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真正区别于普通教师的关键特征是什么?一个普通教师突破了什么才能真正成为专家教师?我个人认为,课堂评估的素养(Classroom Assessment Literacy)应该就是这样的特征之一。  课堂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Have a Great Weekend”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深读教材、调研学情、思考改进突破点、甄选资源、设置单元主题与目标、整体规划单元学习进程、优化学习材料等步骤,详细呈现海淀区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流程。本案例着重引导教师从意义主题出发整体设计单元教学,使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获得有意义的语言学习体验。  关键词:主题单元;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