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对中央、省委关于厉行节约各项规定进行有效落实,对因公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等费用进一步规范,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对“三公“经费开支进行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不仅可以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更能对公职人员责任意识进行不断强化,是发挥节约作用与降低公用、业务费用支出比例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主要对三公经费预算单列实施、三公经费节约措施落实及开展三公经费绩效评价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此为降低经费支出、实现三公经费规范化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三公经费;支出管理;预算;节约措施;绩效评价;反腐倡廉;信息公开
近年来,反腐倡廉与纠风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三公经费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三公经费是指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的经费。为实现三公经费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经费支出,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改革,将反腐倡廉的源头治本工作深入推进,才能规范公务消费行为,才能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规范接待经费,才能实现三公经费管理的目的。
一、三公经费预算单列实施,推进三公支出公开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行,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信息问题已经成为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改革的动力。为进一步实现三公经费制度化、透明化、规范化与法制化,必须重视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作为部门预算的重要构成成分,三公经费预算过程中,要求部门预算编制时,必须严格遵循厉行节约原则及规定定额标准与限额内,各部门、单位在部门支出预算内统一编入公务用车购置、公务接待费及因公出国经费等内容,并遵循统一预算编制表式规定单独分项列示,按实编制具体项目用途,超过预算时不能对其他预算资金进行挪用,也不能进行有关费用转嫁或摊派。
在单位运营经费预算总额比例内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并适当减少1/10到3/10。同时,在科学合理范围内控制三公人均经费,按照工作需求进行支出计划明细编制及建立台账,以此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掌握。
三公经费支出应在部门预算与总额控制下实行,在序时进度内控制支出,要求支出明细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并规范审批程序与支付方式。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决算应与部门预算、决算相结合并一起公开,同时具备详细说明。
二、三公经费节约措施落实,规范三公支出行为
作为阳光财政的重要措施,规范治理三公经费,是服务性政府建设的需求。为规范三公经费支出行为,必须落实三公经费节约措施。编制管理为公务用车的主要管理方式,在编制内进行新购置车辆的申请与神笔,不予报批无编制车辆。如部分单位出现超编车辆,不能对新购置车辆进行报批,并由政府对超编车辆进行统一收回及调剂处理。集中管理公务用车,统一调度,单车核算,不能出现单位车辆外借情况。
节约简朴为公务接待的原则,全年总额控制应有效结合单桌金额控制,并在全年接待费规定总额内控制公务接待费用,如招商引资等。如部分单位严重超标,应进行公开通报,同时不能进行各项运行经费追加。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中外高档烟酒,并对陪客人数进行有效。
全年预算、计划内进行公务出国、公款参观学习等活动安排。根据相关审批流程进行出国人员及数量的确定。并向相关部门报备因公出国时间、线路、考察内容与经费额度等。
三、开展三公经费绩效评价,启动三公支出问责
1、三公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
作为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检验的重要途径,三公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对单位发展及财政资金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每年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对三公经费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计划目标,进行各项考核与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公示于本单位,及想其他部门进行报送。同时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与预期计划差进行客观评价,及时遏制资金使用过程中违规操作行为,并在财政预算计划中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如资金使用效果差异较大,可减少明年预算安排。
2、三公经费支出问责机制的建立
切實履行审计部门职责,合理有效审计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要求每年专项审计单位控制在20个单位以上,如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并向社会公布其结果。同时检察机关必须进行专题监察活动的开展,对三公经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通过问责制度,对于超支单位负责人、领导开支随意性进行有效制约。在问责制度建立与健全的基础上,依法依纪追究违反财政纪律的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责必问。
3、强化三公经费支出长效管理
强化各部门、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长效管理,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实现分工明确与职责分明。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过程中,要求领导及时、经常查问,按月分管领导进行有效监督,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必须对三公经费明细进行准确核算,认真分析、对比每月支出情况,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三公经费支出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事关国家财政支出的关键,用好三公经费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福利,是行政成本降低及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必须重视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选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果,实现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目标,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姜秀敏,秦龙. 制度建设:“三公消费”治理的路径选择——基于行政成本理论的视角[J]. 行政论坛. 2013(03)
[2] 张月玲,洪慧林.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构建——由“三公经费”引发的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9)
[3] 崔联会,薛朝阳. 对财政盈余的进一步研究:澳大利亚与加拿大支出管理改革比较[J]. 经济研究参考. 2002(74)
[4] 崔联会. 完善省属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写在《山西省省属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时[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03)
关键词:三公经费;支出管理;预算;节约措施;绩效评价;反腐倡廉;信息公开
近年来,反腐倡廉与纠风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三公经费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三公经费是指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的经费。为实现三公经费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经费支出,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改革,将反腐倡廉的源头治本工作深入推进,才能规范公务消费行为,才能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规范接待经费,才能实现三公经费管理的目的。
一、三公经费预算单列实施,推进三公支出公开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行,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信息问题已经成为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改革的动力。为进一步实现三公经费制度化、透明化、规范化与法制化,必须重视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作为部门预算的重要构成成分,三公经费预算过程中,要求部门预算编制时,必须严格遵循厉行节约原则及规定定额标准与限额内,各部门、单位在部门支出预算内统一编入公务用车购置、公务接待费及因公出国经费等内容,并遵循统一预算编制表式规定单独分项列示,按实编制具体项目用途,超过预算时不能对其他预算资金进行挪用,也不能进行有关费用转嫁或摊派。
在单位运营经费预算总额比例内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并适当减少1/10到3/10。同时,在科学合理范围内控制三公人均经费,按照工作需求进行支出计划明细编制及建立台账,以此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掌握。
三公经费支出应在部门预算与总额控制下实行,在序时进度内控制支出,要求支出明细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并规范审批程序与支付方式。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决算应与部门预算、决算相结合并一起公开,同时具备详细说明。
二、三公经费节约措施落实,规范三公支出行为
作为阳光财政的重要措施,规范治理三公经费,是服务性政府建设的需求。为规范三公经费支出行为,必须落实三公经费节约措施。编制管理为公务用车的主要管理方式,在编制内进行新购置车辆的申请与神笔,不予报批无编制车辆。如部分单位出现超编车辆,不能对新购置车辆进行报批,并由政府对超编车辆进行统一收回及调剂处理。集中管理公务用车,统一调度,单车核算,不能出现单位车辆外借情况。
节约简朴为公务接待的原则,全年总额控制应有效结合单桌金额控制,并在全年接待费规定总额内控制公务接待费用,如招商引资等。如部分单位严重超标,应进行公开通报,同时不能进行各项运行经费追加。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中外高档烟酒,并对陪客人数进行有效。
全年预算、计划内进行公务出国、公款参观学习等活动安排。根据相关审批流程进行出国人员及数量的确定。并向相关部门报备因公出国时间、线路、考察内容与经费额度等。
三、开展三公经费绩效评价,启动三公支出问责
1、三公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
作为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检验的重要途径,三公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对单位发展及财政资金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每年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对三公经费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计划目标,进行各项考核与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公示于本单位,及想其他部门进行报送。同时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与预期计划差进行客观评价,及时遏制资金使用过程中违规操作行为,并在财政预算计划中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如资金使用效果差异较大,可减少明年预算安排。
2、三公经费支出问责机制的建立
切實履行审计部门职责,合理有效审计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要求每年专项审计单位控制在20个单位以上,如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并向社会公布其结果。同时检察机关必须进行专题监察活动的开展,对三公经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通过问责制度,对于超支单位负责人、领导开支随意性进行有效制约。在问责制度建立与健全的基础上,依法依纪追究违反财政纪律的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责必问。
3、强化三公经费支出长效管理
强化各部门、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长效管理,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实现分工明确与职责分明。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过程中,要求领导及时、经常查问,按月分管领导进行有效监督,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必须对三公经费明细进行准确核算,认真分析、对比每月支出情况,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三公经费支出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事关国家财政支出的关键,用好三公经费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福利,是行政成本降低及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必须重视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选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果,实现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目标,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姜秀敏,秦龙. 制度建设:“三公消费”治理的路径选择——基于行政成本理论的视角[J]. 行政论坛. 2013(03)
[2] 张月玲,洪慧林.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构建——由“三公经费”引发的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9)
[3] 崔联会,薛朝阳. 对财政盈余的进一步研究:澳大利亚与加拿大支出管理改革比较[J]. 经济研究参考. 2002(74)
[4] 崔联会. 完善省属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写在《山西省省属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时[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