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父母温暖的羽翼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尊重成人那样去对待孩子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
  这一天,在德国的一家超市里我听到了这句在国内经常听到的撒娇声。
  “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说着,这位德国妈妈指了指她的购物筐,“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
  我静静地听着,感觉很难想象这是在跟一个可能只有三四岁的小孩在说话。只见那个孩子眨了眨双眼,无奈但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试想,这一幕若是发生在中国,大多情况下是会以家长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妥协为结局的,而这对母女之间却没有任何的责骂与哭闹。
  德国家长都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德国的孩子们也不像我们的孩子那样将哭闹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武器”。在德国,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我去过的私人家庭,都很少听到家长的责骂或是孩子的哭喊,你能听到的,只是他们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对话交谈。
  
  家长胆大了,孩子才会更勇敢
  
  在中国,小孩儿上高爬低是大人们最为担心的事,生怕万一不小心摔着孩子。而在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里,我却碰见了一位“胆大”的父亲。
  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依山而建,有很多陡坡和山路。在公园的足球场外就有这样一段很陡的坡路,而只有爬上这段坡才能看到足球场内部。经过这里时,我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站在坡下,踮起脚尖探着身子想要看看里面。面对眼前的这个陡坡,孩子的眼里有一丝胆怯。这时,孩子的父亲走上来拉住他的手说:“来,抓住我的手往上爬,没事的,我的男子汉,大胆点!”孩子略带迟疑地慢慢向上爬,快到顶上的时候,因为看到了壮观的足球场地,孩子高兴地回头向妈妈挥手。而正在这时,这位父亲却放开了孩子的手先跑了下来,并喊道:“我勇敢的宝贝,自己走下来,你一定行的。”孩子先是一惊,但听到了爸爸的鼓励后他定了定神儿,小心翼翼地走了下来。这时夫妻俩一起抱起儿子,像是孩子做出了什么壮举似的,亲吻着他,称赞着他。父亲放下儿子后,捧着他的脸说:“这一次不要依靠别人的帮助,自己爬上去,怎么样?”那一天,只是在经过这一家三口时碰巧看到了这一幕,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忘怀。对于这个可能只有四五岁的孩子而言,这可能是最初的,也是最原始的针对胆量和独立能力的训练。与中国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不同,这位德国父亲选择了引导孩子离开家长的庇护,去勇敢地、独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教孩子学会照顾布娃娃
  
  外国的小女孩儿也像中国小女孩一样喜欢玩布娃娃。布娃娃对于中国父母而言,无非是在孩子哭闹时用来安抚她们的工具,而在德国,我却看到了我从小就熟悉的布娃娃竟然有另外一种“玩法”。
  我的德国邻居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很喜欢到我们家来串门子,每次来还都是一人推着一个小婴儿车,车里睡着一个芭比娃娃。我心想,两个才刚满三岁的小毛孩儿,自己不坐婴儿车就已是不错,谁想竟然还一人推了一个假娃娃,真不知我的这个邻居是怎么想的。
  有一次说起了这事儿,孩子们的妈妈笑着对我说:“这个芭比可不是光用来给她们玩儿的,而是让她们从小就要有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在照顾芭比的同时,她们自己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照顾芭比的这件事会使她们更有责任心,也更加自律。”看着两个话都还说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点儿一边给小娃娃盖被子,一边唱着刚从幼儿园里学来的睡眠曲,我和她们的妈妈相视而笑。
  同样的一个玩具,德国的家长却在玩中注入了他们独特的家庭教育因素。让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被照顾的对象成为去照顾他人的人,这样的角色转变,不但使得他们对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中国的孩子总是长不大的,或者更客观地来说,是中国的家长们不想让他们长大。生活在家长温暖的羽翼下,孩子们慢慢习惯了这种安全感和这份舒适,逐渐丧失了自由飞翔的能力。在德国,大多家长都选择用理性的、成人式的谈话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早早地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并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地做事情、处理问题。
  两种教育方式,我们并不能武断地说出优劣,在中国式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大都对家庭和家人有着更为深厚的情感。然而,雏鸟终究是要离巢的,在放飞他们之前,是不是应该更早地让他们走出我们的羽翼,去试着经历风雨的历练呢?
其他文献
幼教专家指出,“亲子交流”看似简单平常,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家长的提问就有着很大的学问,不能只问吃什么、玩什么,要从孩子的感受、关心他人、获取新知识等方面进行问话。  “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有没有吃饱?”“跑步时老师有没有帮你脱外套?”“老师今天教什么了,有没有叫你回答问题?”“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把今天教的儿歌背给妈妈听听!”……每天下午接孩子离园时
期刊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燕子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1937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
期刊
虽然如今的礼节与从前比起亲要显得随便得多,但是如果父母想让宝宝成为有礼貌的人,就必须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礼节教育。孩子年龄越小接受礼节教育越重要,也最有效。    五个“坚持”    1 坚持从小事做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例如教育孩子接电话的礼貌,家长应先教孩子拿起电话说“你好”,结束通话前说“再见”;然后再教他们眼对方说“请稍等,我马上叫我爸爸来接电话”;最后再引导孩子学会记住对
期刊
孩子有了过错,能听从家长的教诲,或者未经批评即能自责,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是从婴幼期就开始培养的忏悔心理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时,就会开始萌发“羞耻心”。犯了过失,会产生一种不安情绪和害羞心理,而这种不安和害羞,就是“羞耻心”。这时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长到三四岁左右,就能逐渐具备自控、自尊意识。  有了这些意识,不需要外界的强制,孩子靠自
期刊
很多儿童有“恋物癖”,一旦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会有忐忑不安的表现。有“恋物癖”的儿童普遍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恋物癖”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引起的。以前有这种症状的儿童在我国的比例很小,但近几年随着白领阶层陪伴孩子的时间日益减少,有“恋物癖”的儿童越来越多。  家长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宝宝常常抓着已经用得很脏很旧的东西
期刊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大家坐在客厅里正说着话,元元从外面回来了,妈妈带着他跟客人打招呼,可刚说几句话,元元就“哇”地大哭起来,手指着一个阿姨边哭边叫,弄得这个阿姨莫名其妙,禁不住一脸尴尬。这时,奶奶突然明白了:“这是我平时抱元元坐的位置。”于是,让这位阿姨换了个座位,奶奶抱着元元在这里坐下。元元马上安静了。后来,奶奶离开了客厅,这个位置即使空着元元也不闹了。  如果父母不理解宝贝的心理需求,会觉得现
期刊
安静,很少打架和吵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啥是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受老师喜爱,这可以说是家长们对“好孩子”的公识,可心理学家指出,这样的“听话”孩子很有可能是问题儿童。因为这样的孩子心理上往往过于防卫,一切按大人的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大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孩子在成长中不能形成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可能会导致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甚至智力的发展也会受到束缚
期刊
儿子沫沫,从17个月开始学识字,现在快两年了。许多人看到沫沫认字既多又快,都来咨询我们是怎么教的。下面就是我们的4点体会。    把握最佳识字时机——孩子兴趣正浓时    当孩子对某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其记忆力、理解力都被唤醒和激活,此时辅之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沫沫特别喜欢玩玩具,我们每次给他买新玩具时都教他认许多字。一次我给他买了一把枪,他爱不释手。趁
期刊
4岁的亚亚特别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彩绘读本。最近他迷上了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爱上了它,因为插图很美,寥寥几笔的勾勒也有很深的意境。尤其是这本书阐述的道理让孩子很欣赏,简单的几句话,不多的画面,大量的空白,于无声处的美感一下子让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我还准备去买《鼠小弟系列》的全套绘本。  关于书的内容,不便多说,因为对于绘本来说,孩子的眼光和我们的审美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
期刊
我和老公两人都全职工作,一整天一整天见不到孩子,晚上回家,做饭吃饭收拾厨房,孩子洗澡,收拾书包。这样一下来也就7点多了。孩子一般快9点睡觉,中间也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想想真可怕,每天24小时,我们这当爸爸妈妈的,就跟孩子在一起一个半小时。  那这每天一个半小时怎么度过呢?父母和孩子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我们觉得要把学校的作业做完,把课外作业做完,把乐器练了,把第二天要带去学校的东西准备好,再把老师布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