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确实有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列举一些课程整合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在教学思想上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是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整合的本质是改变“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结构,创建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其核心是,教师成为课堂结构的组织者、指导者,成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活动,整个过程是“指导探究”。
语文教师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灵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是靠教师来设计、引领和创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代替,不可或缺。可是,有些教师在语文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这种作用被抛弃了。例如:在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醉翁亭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现了“醉翁亭”的图片,作者欧阳修图像,作者介绍,“唐宋八大家”介绍,写作背景、男声版和女声版的课文配乐朗读,生字词语的正音解释,以及关于课文的赏析,甚至板书和练习都做得非常精美。可惜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似乎就是在操作课件的播放,主导作用没有体现,缺少点拨、引领,操作课件代替了教学组织,教师仅在应用多媒体技巧而放弃了教师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只是工具,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偏废。
误区二,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情境创设和兴趣激发,忽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常常善于通过文、图、声、画的组合,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思维形象化,把理性的知识感性化,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我们也常常看到这种现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和学生兴趣激发,却忽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确实动了不少脑筋,从夜色画面的选择,到人物场景的构置,都恰到好处,把“我”夜不成寐、踏着如水月色夜寻张怀民,“闲人”心境渲染得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按理说,这个整合在教学实践过程是成功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感性而形象的情境,如果不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领,会忽视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苏轼因遭受保守势力的排挤,被贬后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这种“闲人”心境不是他想要的,相反,这种闲适的情境,也正反映他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揭示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通过介绍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的引领,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通过对字里行间的反复研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这有一个由表及里,由形象回归抽象,由感性回归理性的感知和归纳过程,也正是这在个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能力得到训练与培养。
误区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资源性课件的展现,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有作用。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课堂结构,其广泛多样的文图声画等多媒体课件运用,展现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视觉冲击。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从听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感知与理解,使语文学科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时,缺乏必要的引领和点拨,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最精髓部分的传承。
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模式,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有一个不断认识、不断积累、不断修正、不断更新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这样,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归宿。
误区四,在教学目标上重视教学过程的本身,背离了学科目标的实现。
语文教学的学科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起点,也是终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处处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来组织实施。教学设计中,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实现课堂目标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重视教学过程的本身,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不仅指教科书,还指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整套教学生态系统。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从现代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否则也会陷入“唯技术主义”的泥潭。
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确实有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列举一些课程整合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在教学思想上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是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整合的本质是改变“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结构,创建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其核心是,教师成为课堂结构的组织者、指导者,成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活动,整个过程是“指导探究”。
语文教师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灵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是靠教师来设计、引领和创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代替,不可或缺。可是,有些教师在语文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这种作用被抛弃了。例如:在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醉翁亭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现了“醉翁亭”的图片,作者欧阳修图像,作者介绍,“唐宋八大家”介绍,写作背景、男声版和女声版的课文配乐朗读,生字词语的正音解释,以及关于课文的赏析,甚至板书和练习都做得非常精美。可惜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似乎就是在操作课件的播放,主导作用没有体现,缺少点拨、引领,操作课件代替了教学组织,教师仅在应用多媒体技巧而放弃了教师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只是工具,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偏废。
误区二,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情境创设和兴趣激发,忽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常常善于通过文、图、声、画的组合,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思维形象化,把理性的知识感性化,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我们也常常看到这种现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和学生兴趣激发,却忽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确实动了不少脑筋,从夜色画面的选择,到人物场景的构置,都恰到好处,把“我”夜不成寐、踏着如水月色夜寻张怀民,“闲人”心境渲染得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按理说,这个整合在教学实践过程是成功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感性而形象的情境,如果不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领,会忽视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苏轼因遭受保守势力的排挤,被贬后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这种“闲人”心境不是他想要的,相反,这种闲适的情境,也正反映他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揭示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通过介绍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的引领,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通过对字里行间的反复研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这有一个由表及里,由形象回归抽象,由感性回归理性的感知和归纳过程,也正是这在个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能力得到训练与培养。
误区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资源性课件的展现,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有作用。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课堂结构,其广泛多样的文图声画等多媒体课件运用,展现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视觉冲击。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从听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感知与理解,使语文学科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时,缺乏必要的引领和点拨,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最精髓部分的传承。
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模式,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有一个不断认识、不断积累、不断修正、不断更新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这样,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归宿。
误区四,在教学目标上重视教学过程的本身,背离了学科目标的实现。
语文教学的学科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起点,也是终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处处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来组织实施。教学设计中,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实现课堂目标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重视教学过程的本身,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不仅指教科书,还指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整套教学生态系统。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从现代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否则也会陷入“唯技术主义”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