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筑华屋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说过:“为文如造屋。”如果将写作比作盖房子,那么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用什么盖房子——题材;二是怎么盖房子——技法。同学们写记叙文往往会搜肠刮肚,去寻觅新鲜的题材,以为有了好故事就有了好文章。殊不知“仅有题材是无用的,要写成作品就非有熟练的手腕不可(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古人说,做人贵直,作文贵曲。品读优秀的作品,你会发现,高明的作者总会匠心独运,用“熟练的手腕”让记叙变得波澜起伏,为读者构筑起了曲折有致的作文华屋。
  [设置悬念法]
  所谓“悬念”,就是悬起的意念或心绪。在写作上,它是引起读者急切的心理期待的一种艺术手段。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大致上是在文章开头或中间设置“疑团”或摆出矛盾,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矛盾阻遏一下,并不急于揭晓答案,从而牵动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急于想知道答案如何不可。悬念设置得好,可以使文章情节跌宕、摇曳生姿,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智慧,就藏在房间里》就是篇设置悬念的佳作。爸爸平时做生意精明,可是“一到钱上就犯浑”“买房子、搬家、卖房子成了常态”,为此小康之家居然欠下了不少外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疑团,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小作者并没有马上道明原因,而是围绕这一悬念展开回忆,虽不时有线索提示读者,但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是不揭晓答案,直到结尾才道明原因。“父亲的多次搬家或许仅仅是为了我吧。”原来爸爸多次搬家是为了给小作者更好的学习环境,看似“败家”的行为却蕴藏着父亲的智慧和爱。至此读者才恍然大悟,悬念的设置让文章陡生波澜,跌宕起伏。
  [蓄势突转法]
  所谓“蓄势突转法”就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件的结局向与预设结果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在记叙事件时,先顺势直线发展,有意将文章的主旨、人物的情感或故事的结局掩盖起来,造成文章要按照这一发展趋势终篇的假象,让读者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行文不断地积情蓄势,待情节发展到关键时刻,突然转折,抒发完全相反的情感,表达截然不同的主旨或者以出乎意料的结局收尾。这种“蓄势在前,突转在后”的写法犹如开闸泄洪,会形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王大爷的早餐店》就运用了这种手法。王大爷性格开朗,待客热情。多年以来,一直支撑一间简陋的早餐店,全心全意服务邻里,换来了邻居们的认可和肯定。文章前半部分一直都在王大爷和邻里的欢声笑语中“蓄势”,忽然“我”一句“那大妈呢?”造成主人公王大爷情感“突转”:王大爷似乎笑容僵了下来。待读者以为失去老伴的王大爷会因此沉浸在悲伤之中,感慨生离死别的痛苦时,文章主旨再次突转,“你大妈啊,陪着我呢!可不就是她派你们来陪陪我嘛。我这就够啦!有吃有喝,有人说话,干啥不满足?想这想那,争来争去的人还没我快活哩。小妮子你知道不,人要会知足!你往后长大了还像他们来我这小店陪大爷讲话,我也知足啊,哈哈,你说我这傻不傻?”这样小作者就在浓墨重彩的蓄势基础上,完成了情感和主旨的双重突转,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欲扬先抑法]
  所谓“抑”就是否定、压低,让读者心情沉重、压抑。所谓“扬”就是振发、褒奖,让读者心情激动、欢喜。抑扬之间,会让文章顿生波澜。其中“欲扬先抑”最为常见。“欲扬先抑”通常做法是想要赞扬某人就先批评他,想要肯定某物就先否定它,想要认同某事就先贬低它。“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扬”得更高,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清代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凡文欲先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笔情屈曲,故谓之抑。抑后随以数语振发,乃谓之扬。使文章有气有势,光焰逼人。”可见“欲扬先抑”能使文章摇曳生姿,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老爹》一文巧妙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老爹与蒋叔一同拜师学做杠秤。两人性格迥异,“老爹呆板甚至有些迂腐,而蒋叔却对人曲笑逢迎”。出师之后,老爹诚信为本、坚持原则,为顾客做杠秤;蒋叔则圆滑世故,为迎合顾客不惜违背原则,做短斤少两的杠秤。可经营的结果是老爹的店生意惨淡、无人问津,蒋叔的店却红红火火、生意兴隆。当读者开始质疑否定老爹“迂腐”的生意之道时,蒋叔的店最终因缺斤少两被整改了,诚实做秤的老爹生意日渐红火起来,最终赢得人们的肯定。小作者欲扬先抑,曲折变化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运用倒叙法]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我们一般的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空间或逻辑顺序来写,有时候并不出彩,所以,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倒叙来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的好处在于:①可以引发读者思考,构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便于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如鲁迅先生的《祝福》,在序幕之后,首先交待了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新旧交替的年关寂然死去的消息,反映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之死的冷漠,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淡漠,也表现了“我”对其的关注及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从而引起“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的追忆,展开对悲剧主体部分的描述,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
  [巧用偶然法]
  巴尔扎克说:“偶然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性就行。”对生活最精彩的艺术表现,往往就在于对个别偶然现象的描述。通过出人意料的偶然性,来揭示情理之中的必然性。因为“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恩格斯语)偶然性常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巧合、误会。所谓“无巧不成书”。巧合,既能集中、深刻地反映生活本质,又能增加文章的戏剧性和可读性。因此,记叙文写作要重视表现具有偶然性的巧合。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就是妙设巧合的名作。贫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为了进监狱居然六次故意犯罪,然而巧合的是他六次都没有被抓进监狱。后来,当他想要改邪归正时,却偶然碰到了警察被逮捕了。惩罚无辜、容忍罪恶的偶然性实际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公的必然性。同样,误会也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误会的力量。身无分文的亨利被吃食店、服装店的店主、煊赫一时的公爵,乃至美国公使当作了“百万富翁”;他的地位从一个乞丐一下子升到“居于一切王室以外的公爵以上”,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但读者并不感到荒诞不经,恰恰相反,却感到这样的事情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可能发生的。运用误会,将人物和事件进行尖锐强烈的对照,突出形象的典型性,也让叙述变得扣人心弦。
  总之,文无定法。只要多动脑子,尽量让叙述起伏摇曳,让故事袅袅婷婷,让过程一波三折,我们就可以将写作由引人入睡的状况变成引人入胜的境界。考场作文虽然篇幅有限,但只要我们有心,同样也能尺水兴波,波澜壮阔。
其他文献
近日在江西天龙山,有人在山区放生了大量狐狸之后,许多村民的家畜经常性受到攻击;有人喜欢放生蛇,结果引起了地方居民的恐慌。以上是根本不考虑地方生态平衡的放生,更有一些放生直接变成了“放死”。  关于放生,并非完全自由,无法可循。《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放生单位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
期刊
作文审题亦如打靶,十环八环四环虽各有所获,但差距也客观存在。怎样才能在审题环节保证命中十环呢?这就要知晓并把握高考作文的目的与作文命题的硬标准。无论从目的还是功能上讲,高考作文都在“检验、指导”学生怎么去做人。回望2015年较有影响的作文题,比如新课标Ⅰ卷(女儿举报父亲)、新课标Ⅱ卷(当代风采人物)、四川卷(老实与聪明)、重庆卷(等一等残疾人)、湖南卷(大树的旅行)等等,这些作文题都给同学们在立身
期刊
选择题是历史高考和各种测试中最基本的题型,其优势在于命题灵活,信息量大和技巧性强。要解答好选择题,关键是找到其突破口——“题眼”。  虽然对“题眼”的解释见仁见智,但大都含有“试题主要落脚点”或“解题的关键词”之意。从同学们解题的角度看,“题眼”是指题目的要害,是解题的关键信息、首要条件。因此,解题过程中最关键的思维环节,即可称为寻找和破解“题眼”的过程。  在新课程高考下,选择题的题干多采用材料
期刊
佳作示例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娘想儿,流水长;儿想娘,扁担长。  ——俗语  点拨  本次作文材料采用的是一则短小而隽永的谚语。谚语借助比喻和对比,感叹母爱的长阔高深,并揭示儿爱母亲与母亲爱儿的不对等。“母爱”“孝心”和“回报”,可以说是准确理解和把握这则材料的三个关键词。命题用意显然在于引导同学们回顾传统,省视生活,感
期刊
期刊
追求是一种珍品。彩虹将对色彩的追求视为珍品,于是在雨过天晴之时,它努力地绽放自己的七色之光;流星将对光亮的追求视为珍品,于是在滑落天际之时,它奋力地摩擦出夺目的光彩;河蚌将对完美的追求视为珍品,于是在吞下砂砾之后,它努力地孕育着圆润的珍珠;海燕将对勇气的追求视为珍品,于是在风雨来临之际,它奋力地高唱勇气的赞歌。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将对正直的追求视为珍品。在国家危急的关键时刻
期刊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  2000年5月,17岁的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曾学梅并没有感到会有什么问题。她觉得“儿子那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  但事与愿违,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
期刊
古音,是文化中,一抹动人的特色。  深情,是文化中,一种特别的精神。  只忆,师旷瞎眼抚琴,情之哀哀;孔子在齐闻韶,不知肉味;虞姬泪眼放歌,魂依霸王;相如手抚琴弦,诉说真情;昭君出塞,琴息号角。往昔音中蕴深情。  他,只有一袭衣,一把琴。她,有着锦衣饰,华阁宇。  他,动人琴声自由放狂。她,喜爱诗经追求阳光。  琴音绕梁,一曲凤求凰。泪眼神伤,独自忆情郎。  司马相如,卓文君。两袖清风的寒士,锦衣
期刊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这是北宋欧阳修对《归去来兮辞》的高度评价。《归去来兮辞》有何独到之处,竟让欧阳公如此折服?  首先,它的语言表达虽平淡自然,却清远潇洒,如诗如画。文章第二、三段中,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洞漂浮而出,倦飞的鸟儿也开始归巢。这是一幅远景图,视野开阔,我们甚至能感受到黄昏时分,一位满含微笑的闲人
期刊
假如我是晋武帝司马炎,那么,亡蜀降臣李密的《陈情表》就是写给朕的“请辞”奏章。向朕“陈情”“请辞”,活腻了吗?  公元263年,朕的父亲司马昭帮着曹魏灭蜀;公元265年,朕废掉魏元帝曹奂,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晋。为笼络西蜀人士,显示我朝宽厚之胸怀,维持新的君臣关系和社会的安定秩序。朕下令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我朝“太守臣逵”和“刺史臣荣”分别推举他为孝廉和秀才,但这个李密自视清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