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食育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wwb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很早就认识到了饮食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自古便有“病从口入”的说法。因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身体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食育便是指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我过有学者呼吁,食育应从幼儿开始。本文对日本食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期望能对我国食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日本;食育;措施
  一、日本食育由来与发展
  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医生和营养学家石冢左玄于1898年出版的《通俗养生法》著作提出了“今日有学童之人应该认识到德育、智育、体育全在于食育”的观点。1903年,小说家村井玄斋读了该著作后在其长篇小说《食道乐》的《食育论》中写道:“小儿有德育、智育、体育,而食育在其前。体育和德育之根本也在于食育。”此二人被认为是“食育”的首倡者。二战后,日本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人们摄取脂肪过多,而蔬菜不足,造成营养失衡、不吃早饭等生活紊乱,出现肥胖、瘦身以及食源性疾病增长,再加上食品安全等社会安全问题引起广泛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食育”论被后人发扬光大。
  2002年,日本自民党在其政务调查会中设立了“食育调查会”。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其施政演说中使用了“食育”一词,于是“食育”开始在日本社会成为流行语。特别是《食育基本法》的《前言》强调指出:“对于培育孩子的丰富人性、掌握生存能力来说,最重要的是‘食’,把‘食育’置于生存的基本知识以及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基础地位”。该法还指出:食育不单是烹调技术,而是关于对食的认识、营养学、传统食文化以及成为食品之前的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的综合性教育。
  日本早在1889年就开始实行学校供餐,经过127年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颁布《学校供餐法》等一系列法规,使日本成为亚洲国家中学校供餐最早、推广范围最广、管理最规范、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而2005年《食育基本法》的制定和食育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日本学校供餐跨入一个新阶段,走上以食育理念为导向的新的发展道路,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开展食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战后,日本经济极端困难,从保障儿童少年人权、培养社会建设者出发,由文部省、厚生省、农林水产省主管学校供餐,向小学生和中学生供应包括牛奶在内的午餐,并不断加以改善。到2003年,小学校与中学校的供餐率分别达到97.4%和84.9%,共有1027.5万学生受益,显著改善了学生的营养与健康。据报道,从1948年到1977年,日本小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7厘米,再加上卫生与福利等事业的发展,促使日本成为长寿国家和经济强国。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儿童少年在外就餐增加,饮食趋向西化(美国化),不健康食品消费扭曲了正常的饮食习惯,对日本的优良饮食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于2005年6月颁布了《食育基本法》,除已有的营养师外,又在中小学校内增加了“营养教师”的职业岗位,形成了一种食育教育制度。规定学生人数在550人以上的学校须配备一名食育教师,学生人数在550人以下者每4所学校配备一名。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了现代日本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学校供餐一项重大改革,必将有力促进现代日本国民的全面发展。
  二、日本食育教育的内涵与学校配餐管理
  学校供餐是在学校内开展食育的关键。依据2004年修正的《学校供餐法》和2006年制定的《食育推进计划》,在所有学校教育活动中必须进行食育教育。营养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和监管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重点指导、灵活运用本地的农林水产物,开展热爱家乡的教育和终身教育;在学校中进行的食育,以取得教职员的共同理解、共同合作。
  学校开展食育多方协作。需要取得家长、地区生产者、食品加工、食堂经营与流通人员、保健师、医疗、行政、学校的共同合作。特别要帮助年轻家长纠正孩子们的极度偏食、个人独食和运动不足等问题,使学习供餐成为地区综合食育中心。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学生奶的宣传和普及。颁布专门法令,支持学生奶计划的推广,明确规定主食(米饭、面食)、牛奶、菜肴是学校午餐不可缺少的三个组成部分。文部省还把有关膳食营养知识写进教科书,每年约有140万本教科書分发给小学校的新生,同时还有6.7万本教师用书分发下去。有的供奶企业建立奶牛博物馆,供中小学生参观,学习饲养奶牛知识,提高饮奶的自觉性。由于政府重视,措施有力,使90%以上的中小学生饮用牛奶,从而使学生奶约占日本液体牛奶的近10%,不仅提高了儿童少年的营养健康水平,还拉动了国内市场,促进了奶业的发展。这是日本坚持把学生奶作为食育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一直不变,让在校中小学生坚持每天饮一杯牛奶的成果。
  三、食育的重要性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培养对传统饮食风俗的了解和喜爱。日本学校午餐的食物选择以营养均衡、种类丰富为原则。笔者在学校中看到的一份午餐包括米饭、一荤一素两种菜、一碗豆腐酱汤、一小盒牛奶和一份水果。学生的快餐盘中,颜色鲜艳、搭配和谐,见了使人胃口大开。有时,老师还会让孩子们进行艺术化的描述或想象,产生美的联想,爱上自己面前的食物。传统上,日本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很少有油炸食品。学校午餐很好地保留了这些传统饮食习惯,其理念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在幼年形成,并影响人的一生。同时,学习日本饮食文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本传统的饮食风俗、礼仪,从中体现出热爱国家的教育思想。
  培养每一个人的集体服务意识,要学生懂得珍惜食物。在日本的学校里,学生和老师都要在教室里用餐。开饭时,学生自己组成志愿者队伍,轮流值日,为大家服务。值日生穿上白色的工作服,戴上厨师帽,负责把全班同学的饭菜和餐具从配餐室端到教室,然后分发给大家。餐后,值日生不仅把餐具整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把用过的牛奶纸盒一个个展开铺平,连用过的吸管也一根根捆扎在一起,送回集中处理。值日生分工明确,即使是一年级的孩子也做得井井有条。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环保理念。同时组识学生定期到厨房参加简单的劳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烹饪知识,同时体验厨师的辛勤劳作,从心里感谢为他们生产粮食和作饭的人,知道珍惜食物。
  促进交流、传播环保节约意识,增加孩子的动手能力。午餐时,孩子们都围坐在一起,这是一种自然的交流机会。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和配餐室教师握手的活动,增进了双方的感情联络。每天饭后,垃圾要分门别类地丢掉。比如,牛奶瓶的玻璃瓶身、塑料瓶盖以及瓶盖里的硬纸片都要分别放到不同的袋子里,以便回收利用。孩子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的学校在附近的农村建立了水稻基地,让孩子们参加水稻生产的各个过程;有的学校教他们制作海苔、豆腐;有的学校让他子们在校园里种植农产品,孩子们随后品尝自己栽培或制作的食物时,都说“好吃”。
  通过食育,培养劳动、自立、环保、节约、礼仪和集体服务等观念。学校供餐绝不是单一的吃饭问题,而是密切结合供餐,以全面育人为宗旨,开展适合儿童少年特点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例如:饭前合唱《吃饭歌》等歌曲。学生和老师在教室内开饭时,由学生轮流值日,把饭菜从配餐室送到教室,分发给大家。饭后由值日生整理餐具,把牛奶盒和吸管捆扎,集中回收。为培养劳动观念,有些农村学生参加水稻插秧等生产过程。有些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厨房简单的劳动,学习烹饪知识,从中体验厨师的辛勤劳作,并培养感恩之情和珍惜食物之美德。
  从经济角度看,日本推进“食育”教育,就是期望推进城市与农山渔村的共生与交流,在饮食生活方面构筑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赖关系,以有助于增强地域社会的活力、继承和发展丰富的食文化,推进与环境协调的粮食作物生产和消费,提高粮食自给率。
  总之,“食育”已成为日本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被认为是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并且对我国的食育借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谷峪,霍霞.日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02).
  [2]丁建兰.日本中小学营养教师培养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柏拉图甚至有这样一个的观点:艺术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智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认知水平;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艺术教育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
期刊
【摘要】:泰汉语言教学中常见成语、谚语的教学是十分重要,同  时也是相对较难的一部分,因常见成语、谚语所体现出的两国文化存  在异同,如何将文化趣味性运用在教学中,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  课题。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泰汉成语;谚语;教学运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泰两国交往日益密切,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和学  习泰语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在中泰两国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不  可避免会遇到
期刊
【摘要】:琵琶在唐代社会的地位以及盛行造成一定影响力,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唐代琵琶的社会地位极其高,不仅得到王公贵族的认可,也受到市井平民的喜爱;二、琵琶艺术在唐代的盛行其一体现在唐代的诗歌文化之中;三、唐代琵琶演奏技巧的成熟还可体现在琵琶定弦及用调上;四、在唐代的绘画作品中,也可看见琵琶的盛行。文章将从以上四个方面阐述琵琶在唐代社会中的盛行。  【关键词】:唐代社会 琵琶艺术 广泛影
期刊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蓬勃发展起来,众多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世界各国兴办起来。作为中外文化的桥梁,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肩负着神圣而重要的使命,而教学效果的优劣,是直接影响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对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笔者自身作为交换生在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将近一年的实地调查为依据,通过自身调查所掌握到的最真实的材料对乌
期刊
【摘要】:目前,我们的博物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在新博物馆学兴起后,现在我们所关注的应该是规模小的、充满人性的、经济型的博物馆。博物馆要将整个的环境纳入到本身的叙事,当我们进入博物馆再出来的时候,应有一种置身当时历史环境的感觉,博物馆不仅仅限于国家大型史诗般的宏伟,每个人都可以像一部小说一样丰富。无论是现在未来,博物馆的目的是要去创造个人的世界。  【关键词】:博物馆;纯真博物馆;表现
期刊
【摘要】:1956年10月爆发的波匈事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对1957年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突变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波匈事件中,中国开始参与处理欧洲事务,走出亚洲,增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影响。同时,莫斯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袖地位也受到北京的挑战。  【关键词】:苏联;中共;波匈事件;军事干涉;影響  一、苏联、东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在各大重要场合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大量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国理政新理念。而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始终的是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深入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对于实现新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主体;治国理政  一、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渊源  首先,
期刊
【摘要】:近期观看了综艺节目最强大脑国际赛中国战队PK英国战队,在本场比赛中中国战队1比3负于英国战队,比赛中最吸引我的不是比赛的结果,而是中英两国参赛队员的不同教育背景。其中英国高智商的队员们大都从事和自身智力天赋相关的工作,然而同样有着极其珍贵智力天赋的中国队员却并未从事与其天赋相关性高的工作,至少其天赋并没有在职业中得以充分伸张和发展。那么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由于中英两国不同
期刊
服装是人们心理活动外现的载体之一,每一国度,每一民族、每个人的服装也都以其变化多端、缤纷绚烂辉映着它的物质、文化、心理内涵。在几百年的时间流逝中,外来的影响和自身的演变都让服饰这一简单而又美丽的文化变得更加的引人深思。  1.政治  泰国文化变革的显着影响就是是在朱拉隆功国王长期统治时期,他对于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对政治的采用造成的。那个时代的国王和他的王室领导集团领导了泰国国家变革,他们在深入了解泰
期刊
道家之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流派,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针对个体疾病与社会、国家情况,老子开出了《道德经》这一药方,该良方概括起来就是:道、德、善、静、安。这五个字既可以治身,也能够治世,集中体现了《道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