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玉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如玉品性的人,无论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都会彰显出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风格。经得起人生辉煌时的顺风顺水,也挺得住潮落时的寂寞和悲凉。高潮时的举止言行决不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懂得与人为善、平和待人的处世方式;潮落时则又能如一块璞玉,尽管尘土蒙住了光泽,内里依旧能晶莹剔透,并在再次出世时焕发出淡定后的温润光泽,如莲花吐芳,幽然无形,绵延不绝。这样一种玉的人格特质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所推崇千百年来,玉这东西就像道德标尺的具象,看到它占有它并不表示真正拥有它,德与玉兼养,才能玉人合一,这种境界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悟得到,悟得透。
  心中有玉,身上无玉,以玉养心,淡然知足。人盘玉,玉盘人,人玉合为一体,精神通灵,天人合一。浮躁的现代人,正是需要这样一种平心凝神的淡定气度。
  更关键的是,在一件玉器上,它的缺点和优点都毫不保留的呈现出来,这是它的诚实;而一件玉器华美的色彩和上面的光泽相互映衬,却又互不侵犯,这是它的宽容;敲击玉器,它的声音清脆悠远,纯净而不杂乱,这是它的条理。作为君子,具备这些品德是他终生的追求,而天然的玉器,由于上天的恩赐,已经凝聚了这些特性,这正是君子需要比照和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古人总结说,君子比德于玉,说的就是这种关系。
  祖先不仅深爱玉之高尚而纯洁、质坚而温润、吉祥而灵性,而且,也深爱玉之形态美——那多变、诱人的色泽,那琢磨后更美的形态。他们乐此不疲地创造“玉化”词语,体现出对境界的追求,祈求玉一般的人群,玉一般的世界,玉一般的真、善、美。实际上,这是在提醒世人,牢记玉的品德,并成为你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
  而玉的皮色,更像是一袭迷人的霓裳,让玉在淡雅之外多了一份清新妩媚之气。总感觉玉是淡的,很像一份云淡风轻的情怀,没有奢侈的欲望,安静地看世间的人来人往,很有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味,安静而不孤寂,沉静而不愤世嫉俗,而她的不言语更不是没有洞明世事的能力。
  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玉了吗?有人说玉是要看缘分的,不属于的人她不会陪伴你,是你的总会静静等待你,我想我是相信这一点的。渴望拥有一份美玉的情怀,用这份美玉的情怀来等待生命中属于我的那块玉来跟我相会——如果不来,我也不会失望,有一份像玉一样的情怀,不已经是对玉最大的拥有了吗?
  她那温润而美丽的光泽、她那美轮美奂的形态和皮色、她那外秀内谦的神采,深深地吸引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一见她,就爱上了她,就想永远让她形影不离地伴我走完一生。
  玉光润、温和,没有棱角,它不会硌着我,用手抚摩,也是亲切的。而且带的日子久了,它好像一天天晶莹滑腻起来,于是我相信它是有灵气的。这好像两个人的相处,慢慢地熨贴,适应彼此的纹理,然后,浑然一体。然而,玉又比任何东西都更倔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碎了就碎了,再也没有办法拼合,这真正的伤心只有一次,再也无法妥协。所以,也不会因为它的温和就对它任意胡为,它的心同样会碎。如果玉是婚姻,那么我们就是玉匠。是沦落为千篇一律的挂件,还是绝世珍品,就全看你的了。可是有一点,玉可以被层层剥落,却不要寄望去扭曲它。即使你用全世界的火焰来灼烧也无济于事。这份倔强就好像是说,你爱我,就爱本真的我,不要让我学会迎合。我因此觉得玉更像是陪伴一生的爱人。
  婚姻里不会有夺目的光华,你不要希望它像金银珠宝一样熠熠生辉。即使有光泽,也是淡淡的,柔和的,像披着一层青色的霞光。是生活令它如此的低调,如此的久长。然后,温温润润地贴在胸口,让你偶尔忘记它的存在,可是当你低头,它一定会在。因为与你寸步不离,它感染上了你的气息,在一颦一笑中息息相关。
  如果你爱它,不要计较它从哪里来。只知道从现在开始,它只停在你怀里,如果不是遗失和打碎,今生都不会再离开你。
  也许我不够疯狂地爱你。因为长久倚在你的胸口,我已温润如玉。我喜欢人物之间这样的相知默契。爱玉,不仅爱其莹润晶莹,更爱其文字间的含义。有一些字,只是单独地站着,便能给人以极好的美感,温暖而慰藉,如瑞雪中横逸的红黄梅;夕阳下微摇的芦荻花;竹篱旁怒放的黄秋菊,有无限幽微的美。玉字便是其中一个,它令人想到温润、纯净、高洁、君子、美人,想到一种谦和儒雅的气度。我曾向一个喜书法的朋友求字,只要他写一个玉字,但他说如玉一样越是简单的字,越是难以把握,非是功力深厚的人不可为。如王曦之书“之”字,笔端万变,如美人妖娆,姿态万千,臻于化境,而常人却轻易写不好它。“玉”字亦如是,可以随意四笔写成,却写不出“玉”字的君子美人气场。
  玉亦是美人妖娆,姿态万端。《诗经》里那么多玉,却各有美丽的名字,琼、瑶、珏、琰、瑜、琅、瑛、琮、琚……如万千女子,只合一个“好”字美容颜。你初读时不知道它,看下注解,“琼”:美玉,“瑶”:美玉,“琅”:美玉……每见美玉,心头一喜,储藏的关于玉的美感瞬时浮现,温雅润泽,如处春日。《诗经》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如此慷慨敦厚的君子,玉是其佩饰,玉便也君子起来。又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更直接地说君子如玉,瑟兮兮,高洁无瑕。《诗经》又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云胡不喜?若读了这最古老的诗歌,对玉,云胡不喜?
  但玉仍是一个具有温情与温度的意象,它仍是我的梦。宝玉与黛玉荣国府初见,宝玉劈头盖脸只是一问:“妹妹可有玉?”黛玉一时愣住,我亦愣住。若有人亦对我有此一问,我或者如此回答:你可看到我的玉?我的玉在石里。每个人都是有玉的,隐在外表为石的心里,只是不知旁人能否看得见? 并为之不断修炼自身以期接近或达到的境界。
其他文献
一 个人的境界,不取决于他知识的面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他认知的能力有多强。不取决于他知识的宽度,而是取决于他精神的高度和深度。  《列子·汤问》有一则故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
期刊
编者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代新儒家对传统道德的呼唤,是不是一个即将消逝的文明的缥缈绝唱?出于对伦理学和道德问题的基础追问,不少新儒家学者是将社会伦理问题、道德修养问题与民族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考虑的。要从旧礼教残垣中发掘出它永恒的基石,道德化的儒学必须发扬光大,强调个人修养,回到道德之心……思想史研究者金纲告诉我们,新儒家决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要以现代的理念、创新的意
期刊
◎玉文化:源远流长  与西方的宝石文化不同,中国的是玉文化,《说文》对玉的解释为“石之美者”,先民视玉为圣物、灵物、美物。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称,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藏量丰富,分布地域广大。目前已发现各种玉石170余种,其中软玉、硬玉等高等玉9种,其余的为中低档玉,印章石和彩石。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湖北绿松石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中国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发生的,据文献记
期刊
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优秀的思想家,先秦诸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都是士的代表,儒家是文士的代表,墨家是武士的代表,道家是隐士的代表,法家是谋士的代表。士有风骨、有精神,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也唯其如此才能在他们中间产生出最优秀的思想家。  ◎士,先秦时最低等级的贵族  先秦有三个阶级,贵族、平民、奴隶。贵族当中又分四等,天子、诸侯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玉器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民族的心路历程。  ——题记  中国玉器的发展历程,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已有一万余年,经历了孕育、成长、嬗变、发展、繁荣、兴盛六个历史时期,从未间断。纵观世界其他地区,在欧洲也出土过史前时期的玉斧等工具,但从不见玉器。在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玉文化的出现有着4000年的历史,于15世纪灭绝于西方殖民者手中,新西兰毛利人的玉器大致出现在14世纪,迄今仍在生产,作
期刊
诗经·秦风·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公在渭水北岸,送别自己多年流浪他乡的舅父公子重耳,重耳归国后一举成为当时威震天下的晋文公。送别时刻情谊深深,更是由舅父思念母亲,何以馈赠表达思念之情,唯有珍贵的玉佩宝器才能相配。此为后世送别诗之祖。  每个人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玉。也许在胸间佩戴,也许在手中把玩,也许还在山石沉
期刊
◎和氏璧的传说  传国玉玺据说是用和氏璧制作的。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了楚厉王,王使玉匠辨识,玉匠说是石头,卞和因此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左脚。楚武王即位,卞和又一次献上了这块璞玉,结果又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右脚。到了楚文王时,卞和抱璞玉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文王听说,打发人去问他,卞和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文王叫人剖璞,果
期刊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作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一首《国家》唱出了“国”之真谛。提笔写下个简体的“国”字就能明白,有玉定中央,得四方拱卫,便可得疆域安定,海内升平。可见,国之基础,实为美玉。  玉是国之基础,这一观念是先秦文明的传承。玉在华夏大地上自古就有着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一直倍受珍视。翻开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你会发现里面记载的座座名山都富含矿藏,
期刊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  孔子不怨天,不尤人,坦然面对一切,并把这一切看成磨炼人生品行的机会,依旧讲诵弦歌,抚琴吟唱。  他的学生,耿直的子路撑不住了,直接到老师那里,问了一个问题:君子亦有穷乎?孔
期刊
◎玉图腾  中华文明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美器,其中以陶瓷和丝绸最为闻名。然而所谓闻名,却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广漠和风沙,在张骞及其后人孤单而又疲惫的脚步中缓缓走出中华版图,进入陌生的话语系统,这也许是世界对中华文明的第一印象,细密、精致而又深刻、绵长。但在这个庞大的版图之内,丝绸和瓷器却远不如另一种宝器在文化长河和民族心理中所占据的分量沉重,这便是玉。  玉几乎同所有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发生过极其自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