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的政策框架。这是对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正确判断,是对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的准确分析,揭示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新变化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更加系统、完备的政策安排。
一、新常态——速度换质量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从2010年的10.6%、2011年的9.2%,到2012和2013年的7.7%、2014年的7.3%,再到2015年的6.9%、2016年的6.7%。这种增速的下降主要并非周期性因素所致,而是一种结构性减速,即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些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这一切可以被概括为“新常态”。“新常态”成为十八大以来“热词”之一,是指处于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提出“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意味着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
2014年11月,在北京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做的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新常态”一词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速度、结构、动力,六个字,三个关键词,勾勒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既彰显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也揭示中国决策层直面失衡调整困难的决心。这可以引领预期、凝聚共识,引导人们更理性务实地看待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中国经济九大趋势性变化: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这些变化说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次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大逻辑。这一判断已经成为认识经济形势、找准主要挑战和着力施策的定盘星,并且逐渐成为经济理论的一个崭新认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转变,货币政策由大规模刺激转为微刺激和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更加灵活,财政政策的主基调转变为减轻企业税负。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283项;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比例累计接近90%;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得到了有效落实。现在,每一天,在中国,就有15,000多家企业破土而出。产业政策以淘汰落后产能、重组过剩产业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在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继续扩大开放,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发起设立国际金融机构,推动自贸区建设,从产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产业输出和产品输出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国际经济合作,带动各国经济共同繁荣。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表现出新特点: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是转向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政策将是连续和稳健的,不再大起大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改革和创新来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全新的国际经济战略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实践
在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框架也面临整体性重构的迫切需求,总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中国经济政策框架必须进行整体性探索、创新与重构。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俗的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稳”和“进”双重内涵,就是打了麻药(稳)做手术(进),不能光打麻药、不做手术,也不能光做手术、不打麻药。“做手术”就是体制改革;“打麻药”就是营造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具体的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为思路,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要任务,并涵盖农业改革、国企改革、振兴实业等等。
为何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改革攻坚,这个坎必须跨过去。目前,中国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一些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满足,出现外溢海外。这表明,问题不在于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供需不匹配问题严重。解决结构性问题,中国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进而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去产能,以处置“僵尸企业”为牛鼻子,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去库存,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与城镇化相结合;去杠杆,完善市场化债转股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降成本,就要将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任务构成供给侧改革的“四梁八柱”,牵一发而动全身。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五大任务基础上,又加上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重点领域进行了更详尽的部署。201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短期与长期、减法与加法、供给和需求等四大关系。”点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重大任务的实施原则。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建立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关键领域改革突破,以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助推经济转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经济稳中有进: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下,百姓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就业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工业部门PPI摆脱连续54个月为负的低迷状况,一些亏损行业开始出现盈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中西部基础设施实现跃升,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兴起。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了好头,有了实质性進展。国企改革有了顶层设计,下一步就是落实,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都在试点;财税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也有了;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建设正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显著:化解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压减粗钢产能超过6500万吨,以壮士断腕的决绝,向旧的发展方式告别;去杠杆方面,市场化债转股政策不断完善试点已经落地;去库存进展顺利,2016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53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3.2%;通过营改增和降低社保费率,全年减税降费5000亿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得到了有效落实;在扶贫攻坚、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干”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光芒,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正向着未来延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十三五”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责编 / 吴耀明)
一、新常态——速度换质量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从2010年的10.6%、2011年的9.2%,到2012和2013年的7.7%、2014年的7.3%,再到2015年的6.9%、2016年的6.7%。这种增速的下降主要并非周期性因素所致,而是一种结构性减速,即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些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这一切可以被概括为“新常态”。“新常态”成为十八大以来“热词”之一,是指处于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提出“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意味着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
2014年11月,在北京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做的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新常态”一词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速度、结构、动力,六个字,三个关键词,勾勒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既彰显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也揭示中国决策层直面失衡调整困难的决心。这可以引领预期、凝聚共识,引导人们更理性务实地看待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中国经济九大趋势性变化: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这些变化说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次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大逻辑。这一判断已经成为认识经济形势、找准主要挑战和着力施策的定盘星,并且逐渐成为经济理论的一个崭新认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转变,货币政策由大规模刺激转为微刺激和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更加灵活,财政政策的主基调转变为减轻企业税负。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283项;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比例累计接近90%;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得到了有效落实。现在,每一天,在中国,就有15,000多家企业破土而出。产业政策以淘汰落后产能、重组过剩产业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在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继续扩大开放,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发起设立国际金融机构,推动自贸区建设,从产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产业输出和产品输出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国际经济合作,带动各国经济共同繁荣。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表现出新特点: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是转向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政策将是连续和稳健的,不再大起大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改革和创新来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全新的国际经济战略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实践
在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框架也面临整体性重构的迫切需求,总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中国经济政策框架必须进行整体性探索、创新与重构。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俗的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稳”和“进”双重内涵,就是打了麻药(稳)做手术(进),不能光打麻药、不做手术,也不能光做手术、不打麻药。“做手术”就是体制改革;“打麻药”就是营造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具体的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为思路,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要任务,并涵盖农业改革、国企改革、振兴实业等等。
为何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改革攻坚,这个坎必须跨过去。目前,中国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一些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满足,出现外溢海外。这表明,问题不在于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供需不匹配问题严重。解决结构性问题,中国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进而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去产能,以处置“僵尸企业”为牛鼻子,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去库存,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与城镇化相结合;去杠杆,完善市场化债转股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降成本,就要将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任务构成供给侧改革的“四梁八柱”,牵一发而动全身。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五大任务基础上,又加上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重点领域进行了更详尽的部署。201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短期与长期、减法与加法、供给和需求等四大关系。”点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重大任务的实施原则。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建立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关键领域改革突破,以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助推经济转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经济稳中有进: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下,百姓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就业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工业部门PPI摆脱连续54个月为负的低迷状况,一些亏损行业开始出现盈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中西部基础设施实现跃升,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兴起。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了好头,有了实质性進展。国企改革有了顶层设计,下一步就是落实,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都在试点;财税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也有了;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建设正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显著:化解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压减粗钢产能超过6500万吨,以壮士断腕的决绝,向旧的发展方式告别;去杠杆方面,市场化债转股政策不断完善试点已经落地;去库存进展顺利,2016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53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3.2%;通过营改增和降低社保费率,全年减税降费5000亿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得到了有效落实;在扶贫攻坚、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干”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光芒,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正向着未来延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十三五”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责编 / 吴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