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史家胡同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hel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有句老话:“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似牛毛。”这些胡同中,有一条,13世纪元大都营造之初,就已标注在图纸上。700多年来,一个又一个名角儿在此登台,谢幕。仅仅近几十年,这里就接纳过荣毅仁、徐向前,走出过傅作义、章士钊,也聚集过北京人艺众多艺术家。有人甚至说,它吞吐了“半个中国”。
  它就是史家胡同,位于北京东城,隶属朝阳门街道,总长不过756米。
  往事如水长逝。在这条东西走向的胡同里,两侧院落中,上演过怎样的人间故事,如今竟很少有人说得清。“有时候家里来客人,询问四合院的历史,年轻一些的住户往往以讹传讹。”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说。
  历史文化不仅仅是胡同、四合院等空间上的存在,还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和他们背后的喜怒哀乐。为找寻失落的胡同文化,这些年,北京人王兰顺敲开史家胡同—扇扇大门,访问众多居民,写成《史家胡同》,并于日前出版。这是首部融汇口述历史、档案资料和现场调查的胡同专著。
  熟视无睹的宝贝
  今年54岁的王兰顺关注胡同历史,始于20年前一次遭遇。那年,他还是建国门街道办事处一名宣传干部。他說:“当时没有觉得胡同有多稀罕,胡同文化有多宝贵。”
  那会儿建国门附近在拆胡同,也就是现在北京市政协、全国妇联所在地块。破房子即将拆除,而新楼还没开建。老居民走了,进城务工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临时占据了这片画满“拆”字的胡同。
  王兰顺说:“有一次我从那儿过,发现有人扛着大摄像机拍胡同,非常大,我还是搞宣传的,都没有见过这种摄像机。他们挨家挨户敲门问这儿的历史。因为住着的都是外地人,扛摄像机的人什么也问不出来。”王兰顺是街道干部,自然要过问,一问才知,对方是一家台湾电视台。
  电视台记者告诉王兰顺:他们喜欢胡同,以前在这儿拍过,不是这个样子。现在胡同变得破破烂烂,想问问居民为什么,但他们都不知道这个胡同的历史。
  北京城胡同数量的减少在主管部门日后的文件里一览无余。《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汇报》显示,旧城胡同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到2003年只剩1571条,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
  王兰顺意识到,几十年来熟视无睹的胡同价值连城。如果无法阻止它们消失,起码应当在它们尚在的时候,走访它们,并记录它们,起码让后人在文字中还能看到它们,找到一些回忆的依托,让曾经拥有的过去不至于完全流逝。
  让人夜不能寐的紧迫感
  为了给回忆找到依托,进入21世纪,以口述历史记录北京的人多了起来。
  作家肖复兴游走于南城密如蛛网的胡同,自称成了“胡同串子”。他从小在前门外打磨厂街长大,一直到21岁去北大荒插队离开。前些年,偶然路过前门,到附近转了转,也到打磨厂看看。让他惊讶的是,许多以前的记忆被现实涂抹得面目皆非,许多原来见过的老院子、老店铺已经拆光,曾经的打磨厂街消失了近一半。当时,他想:“我来晚了,如果再晚来一些,恐怕好多地方还得拆,该抓点儿紧了。”
  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几乎天天往南城一带的大小胡同里跑,“看着满墙贴着的拆迁文告,听着满耳推土机轰隆隆的响声,做着笔和拆迁速度赛跑的事情,力不胜任,却自以为是”。
  起初,肖复兴有个野心:把北京城南大部分胡同写出来。“等我写了两年多后,站在城南的地图前一看,我写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好多地方都还没有写到。”
  好在,还有其他同道在各自路径上向前。中国社科院历史学家定宜庄多年来专注口述历史,以普通北京人之口,呈现北京这个城市。与王兰顺、肖复兴一样,定宜庄感到紧迫。
  让她夜不能寐的,除了胡同的消失,还有“老北京人”的消失。她说,说“消失”也许并不准确,准确地说,外来人口急剧增长,老北京人早己湮没在从四面八方聚集于此的众人之内。“老北京人中的大多数已经搬离祖上世代生活的胡同街道,散落于城外诸多新建的小区之中。以北京‘人’为载体的京城文化,也随着他们而消失湮没于无形之中。”
  她说:“在访谈了百余名老北京人之后,我才对北京这个城市和北京人,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了解和感悟。我是从他们的讲述中,才具体地、而不是概念化地懂得了北京,也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才一步步地进入这座城市,并且慢慢地触摸到了北京人的血脉、灵魂和神韵。”
  档案往往是侦破的起点
  一头扎进史家胡同的王兰顺,此时已从街道办事处调入北京市档案馆。他一边在档案中钩沉索隐,一边在胡同里访问居民。在王兰顺看来,探索胡同故事如破案般刺激,而档案往往是侦破的起点。
  他说:“我在北京档案馆旧档里,偶然发现1915年京师警察厅一则详报。内容是史家胡同丹麦公使馆内传出枪声。”档案记载,当天,巡警在胡同听到一声枪响,询问使馆护院人,答称在院内巡视时发现房上似有人影,随即施放一枪,以为震慑。档案写明公使馆位于史家胡同路北,门牌22号,“院落12处,计房一百余间”。
  民国时期的丹麦公使馆如今何在?王兰顺来了兴趣。照着档案提供的线索,王兰顺找到了22号(1965年,北京调整了门牌编号规则,旧22号对应现45号)。可当他站到门前时,便傻眼了.院落如此逼仄,哪里容得下档案里说的“一百余间”屋子?
  王兰顺把目光移向22号旁的20号(现41号)。这里现在是一座敞亮的花园酒店。开阔的院子中央支着伞,一旁黑板上写着咖啡和西餐的售价。白色的墙壁在夕照下宁静而安详,大玻璃门窗透着时尚和洋气,完全不同于胡同灰色、古朴的基调。这里会是当年的丹麦公使馆吗?站在庭院里环视,王兰顺不由得遐想100年前这里的模样。
  20号(现41号)院原有格局已无迹可寻,但从遗存的第三进和第四进院落建筑规制判断,过去这里肯定是一座中轴线清晰的大宅院。据曾经负责院落改造的人说,院落东侧过去有花园、池塘,这符合史料对丹麦公使馆的描述。不过,这些证据和推测都失之间接。   最终确定丹麦公使馆的位置,一位外国人功不可没——来自丹麦的“北漂”Lars ulrik Thom(Thom给自己取了个奇特的中文名:吴三桂)。吴三桂1997年刚到北京,便迷上了“长长的灰灰的胡同”。当时,他在南锣鼓巷开了小店,专营北京风貌明信片。
  对北京文化有着共同爱好,吴三桂和王兰顺在史家胡同找到交集。吴三桂答应王兰顺,圣诞节假期回丹麦后,寻找民国初年驻华公使阿列斐公爵(1872-1946)的后人。
  最后他居然找到了。拿着来自丹麦的资料佐证,王兰顺终于笃定:“就是那个位置,就是酒店的位置,不会错。”
  就这样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地走,他听到了周总理拜访入艺宿舍的往事、索家大院由显赫到败落的历程,更多的,则是老北京平民生活的点點滴滴。日复一日,宅门后的院落不再是空洞的舞台,那里曾经上演的人间悲喜剧逐渐清晰。
  记录不是终极目的,他要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他不断走上讲台、坐进电台直播室、面对电视台摄像机,讲述史家胡同的故事。
  一条胡同一条胡同记录下去
  一个“桑拿天”的早晨,天空雾气蒙蒙,行人稀疏,只有蝉不知疲倦地鸣叫。
  王兰顺在公交车上大汗淋漓,他正赶去东城区图书馆,做—场史家胡同口述史讲座。
  “这么热,我都不看好这个讲座。到了东城区图书馆,一推门,好家伙,整个满了。听众里还有外国人。”王兰顺记得,讲座刚结束,一位外国人就来找他。他来自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计划在北京投资文化保护项目,想请王兰顺给些建议。
  “何不修个院子呢?”王兰顺自然而然想到了史家胡同一座残破的小院。当天下午,他就领着那位代表来到史家胡同24号,一座被鉴定为危房的小院。推开简陋的院门,代表有些失落:“这个院子缺少正经四合院的感觉,大门不是传统四合院应有的广亮门、金柱门或者如意门,进去以后也没有影壁、垂花门。”
  王兰顺一时语塞。回去后他又仔细看档案,有了新发现。房主名叫凌叔华,长期居住在英国,还是画家、作家。“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要投资,正好这个^长期居住在英国。这个事儿不是巧合吗?”他说。
  凌叔华曾与林徽因、冰心并称北京“三大才女”。丈夫同样有名,就是曾与鲁迅论战的北大外文系教授陈西滢。与此同时,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找到另一条线索:凌叔华、陈西滢的外孙就在北京,是一位搞现代艺术的年轻人,名叫秦思源。
  与秦思源的初次见面,王兰顺记得挺清楚:“那天在院门口等着,远处过来一个个头不高的人,往这边走,越看越像外国人。走到跟前一看,就是外国人,脸完全是外国人。结果他一张嘴,我一听,却是个京片子,说的都是北京话,一点杂音都没有。”
  秦思源的母亲是凌叔华、陈西滢之女陈小滢,父亲是一位英国汉学家。虽然生长于英国,但他继承了母系家族纯正的北京腔。
  王兰顺告诉秦思源,这座院落修缮完工后,将成为史家胡同博物馆,并将开辟凌叔华、陈西滢纪念展。秦思源有些难以置信,他说:“那真是太有面子了。”
  之后,朝阳门街道办事处与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秦思源数次磨合,史家胡同24号改造为博物馆的协议最终签讯
  如今,史家胡同博物馆已经建成。修旧如旧的院落陈列着这条胡同百年历史,凌叔华、陈西滢这对才子佳人的风华在旧居重现。
  展示之外,博物馆的多功能厅成为老街坊碰面聊天的公共空间。这是他们渴望的公共空间——多少年来,曾经敞亮的四合院大多变成十几户共居的大杂院,能占用的地盘都堆上杂物、盖起小屋,不宽的胡同也停满汽车。
  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说,史家胡同博物馆在接着做口述史,这项工作已经常态化。
  下一步,街道所辖的礼士胡同、内务部街、演乐胡同等要一条胡同一条胡同记录下去。
  还有一个好消息,不久前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一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资料来源:《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一年前,在政治观察人士一片不看好的声音中,唐纳德·特朗普逆袭成功,以七旬“高龄”却毫无从政经验的黑马身份当选美国总统。上任后他一路横冲直撞,其口无遮拦、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给美国民众制造了太多“惊喜”,为各国媒体贡献了无数头条新闻,就连他所在的共和党同僚们也对他的“推特治国”头疼不己,从未平静过的世界因他的一系列政策而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如今,一周年过去,特朗普的“成绩单”上写着怎样的功与过?  “历
期刊
2017年11月6日早上8点,张民仰一走出武汉市十里铺地铁站,就看到了令他感到匪夷所思的一幕:两个身着城管制服的人正沿街张贴小广告。  “你们在干嘛?”张民仰当即上前制止,这位武汉市党史研究室的巡视员,还有一个临时身份,是武汉市基层作风巡查组驻汉阳区的组长,十里铺地铁站就位于汉阳区。  面对质问,贴广告的两人迅速紧张了起来,支支吾吾说不清楚。确认他们是城管队员之后,张民仰随即亮明身份,并用手机拍下
期刊
明代成化年间是明朝人心态转变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崇尚俭朴,在此之后崇尚奢靡。  朱元璋曾经问一位裱画工:“画作制作完成以后拿到市面上去卖,有人买吗?”裱画工说:“近年来很少,乱世刚刚平定下来,人们连吃饭穿衣都还没能顾上,哪有钱买画?”但到了成化以后,明朝人的经济水平比朱元璋时有了很大的提高,有闲阶层的文人外修园林、内藏书画,书画鉴藏蔚然成风。  正如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岩栖幽事》里的一段风雅描述
期刊
文学名著《红楼梦》像是一个神秘的城堡,里面布满机关与宝物,人人都想探个明白,可是刚一进去却发现自己步入了曲折的迷宫。  更让人望而生畏的是,近代以来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刘心武等大家对于《红楼梦》的解读,已经让人们对“大观园”有了固定的“寻幽路径”,很少人能重新审视曹雪芹先生“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高明设置,在字里行间辟出一条前人未曾发觉的“曲径”。  可是,现在有一位名叫王一的金融学者,偏要向偶
期刊
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大的浪。黎晓冰一边划桨,一边想。  这与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忒像了吧。  海是深蓝深蓝的,一眼望不到边。在深蓝之上,是三层楼高的海浪,如墙般移过来,裹挟着海面上的一切,抬起,抛下,抬起,抛下。  海面上的一切,就是那艘名叫“功夫茶茶”的船,和船上的四个姑娘。人和小船在风浪中飘摇,感觉就像在飞。  黎晓冰、梁敏甜、孟亚洁、陈钰丽。她们驾驶着“功夫茶茶”,从西班牙拉戈梅拉群岛的圣
期刊
空中客车公司(Airbus,下称“空客”)的传奇销售员约翰·莱希(John Leahy)终于可以不留遗憾地退休了。就在退休前的一周,这位67岁的销售总监(他的职衔是空客首席运营官)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客机A380从最大客户阿联酋航空那儿争取到一笔新订单,从而使“空中巨无霸”免于停产。  1月18日签署的这份订购谅解备忘录为36架A380客机,包括20架承诺订单和16架订购选择权。  订单没有空客希望的
期刊
回家过年,不论路途有多远;回家过年,哪怕地冻天寒……无论身在何处,家是唯一的方向。  随着春节临近,在外漂泊的游子踏上了回乡的归途。在外打拼一年来,他们都有哪些期待和收获?新的一年,他们有哪些规划和愿景?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回家故事。  异国他乡打拼 还是家乡最温暖  今年47岁的陈惠君,来自四川南充,和其他漂泊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务工者不一样的是,她一漂就漂到了非洲。踏上—片完全陌生的
期刊
从河北定州市区向东,汽车在冬日的凛冽中穿行约20分钟,来到一片果林。  我们来探望一棵核桃树。  晴朗的高空下,这棵近百岁的老树树皮灰白,枝干光秃而虬曲。经历了上一季的繁盛,它正在北方冬天的萧瑟中养精蓄锐。待到春暖花开,绿色会姗姗重返,然后迎来又一轮的枝叶纷披,果实累累。  百年核桃树并不稀奇。让这棵核桃树不同寻常的,是它的种植者——晏阳初,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蜚声世界的平民教育
期刊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节日比过年更能荡起人们的思乡情感了。每逢过年,无论距离家乡的路途多么遥远,都无法阻隔那情真意切的故土呼唤。父母慈祥的脸庞,院里的树木和老屋,儿时的点滴记忆,都在此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撩拨着我们的思绪。  春节回乡,是每一个游子阅读故乡最亲近的时刻。那里的一山一水,一物一景,都让人有无数的遐思和记忆。尽管,绿水或许没有以前那么清澈,儿时爬上爬下的石榴树也没了踪影,但梦境中屡次出现
期刊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阵“博物馆”风潮。从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引发观展热潮,到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收视率居高不下,好评如潮,就连去年的高考题目都与博物馆数字化有关,可见膊物馆正在逐渐摆脱“高冷”的形象,选择走向大众、贴近大众。  “博物馆达人”姜松——至今已游历五大洲近五十个国家的上百座博物馆,在全球各主要博物馆内均进行过现场讲解,并连续两年出版博物馆系列丛书。我们一
期刊